本文目录一览:
- 1、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教师隐瞒已婚事实骚扰多名女生,他为此受到了什么惩罚?
- 2、如何看待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师严骕疑似隐瞒已婚事实?
- 3、傅雷的有哪些成就?
- 4、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的历年大事记
- 5、上外男教师隐瞒已婚事实发展不正当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教师隐瞒已婚事实骚扰多名女生,他为此受到了什么惩罚?
他现在已经被学校开除了。
老师这一职业属于铁饭碗,并且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能够收获很多学生的祝福以及快乐,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教师这一行业。现在想要当老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经过校方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知识进行一个评定,最后被录用的老师都是比较优秀的老师。但是也不是所有老师,都是一位好老师,就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老师与女学生发生骚扰,这是一个不文明的事情。
一、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位体育教学部教师严某,隐瞒婚姻事实,与学生发生不当关系,并且还在学校骚扰多民女生。
二、这对学校与学生有什么影响?
对学校的影响:因为这样的一名老师,这所学校在社会上已经“出名”了,很可能会导致好的教师不敢来应聘,无法辨别这所学校内部的教师氛围,害怕与这样的教师相处。
对学生的影响:害怕这样一个教师会找上自己,也会怀疑是否还存在这样子的老师,无法专心学习。
三、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我认为只开除这位老师,惩罚的程度还不太够,应该向所有学校都公布这位老师所干的事情。因为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离开了,他还可以继续寻找下一个学校,无法避免下一个学校的学生是否也会遭受这样子的事情。一位老师没有教师的义务,接下来也难以在教学的程度上有所成就。所以,对于这种老师来说,还是要有所防范,不仅是学校、学生甚至是他的爱人,一个合格的老公怎么会不敢向外界承认自己有老婆。说白了,这位教师不仅缺少教师职业道德,更缺少对待他人的责任心。
如何看待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师严骕疑似隐瞒已婚事实?
这件事情很恶心,是错误的行为,而且已婚对象是校内的,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做法非常可耻和恶心,而且上外教师隐瞒婚姻交往女大学生被解聘,我觉得这个处罚结果还是太轻。
作为一名老师来说,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教育自己的学生,而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更严厉的处罚,从相关报道中了解到。
在事情发生之后,学校对这名老师做出了停课决定,对其予以解聘并按程序上报上级部门批准,撤销其教师资格,同时启动党纪政纪处分程序,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活中作为一名老师来说,一定要遵守相关制度。
上海外国语大学:
校园环境优美、清丽怡人,教育教学设备齐全、配置一流。格局新颖的教学楼巍然屹立,新建学生公寓雄伟壮观,师生食堂宽敞洁净。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医室、浴室及音体美专用场地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傅雷的有哪些成就?
傅雷是我国翻译界的一代巨匠、杰出的文艺家,1908年4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周浦镇渔潭乡西傅家宅(现上海市南汇县),取名“怒安”,是长辈受《孟子》“一怒而天下安”的启示而得,后改名为雷,是由远方表亲张愚石老人,从“大发雷霆之谓怒”而来。
傅雷4岁时,父亲蒙遭冤狱,一气而病,不久便撒手人寰。母亲为营救父亲四处奔走,以至于无暇照料孩子,傅雷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相继死去,只有他侥幸活下来。在寡母严教下,他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他1919年就读于周浦镇小学二年级,主管傅雷所在班级的老师是极有名望的书法家,对傅雷影响很大。1921年,傅雷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念初中(现徐汇中学)。傅雷在此三年多主要学了法语,因为此校系教会学校,傅雷很反感,用激烈的言辞反对宗教,初中未能毕业就被学校开除。1924年,傅雷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就读高中,后来发生的五四运动使傅雷刚正、激进的心灵受到了激烈的冲击。他带头掀起了“大同风潮”,后被其母亲拉回了乡下。1926年秋天,傅雷改入上海持志大学,只读了一年就赴法国巴黎留学,当时年仅20岁。在巴黎期间傅雷曾与刘海粟、梁宗岱等创办了《华胥》杂志,出了两期,寄回国内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31年秋傅雷与刘海粟夫妇结伴,返回离别四年的上海。期间正逢“九一八”事变,傅雷遂执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1月,傅雷与朱梅馥在上海结婚。1933年傅雷离校,致力于法国文学翻译工作。抗战胜利后,傅雷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时局风云、民生疾苦的政论文章和杂文。
傅雷是一部书,是一部蕴涵着热情、直爽、好学、才华的书。傅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是文学翻译家,他的译作达34部之多,其中多是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著。煌煌15卷《傅雷译文集》,洋洋五百余万言,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伟构。他的译笔“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文字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清丽可诵,堪称我国翻译的典范。
傅雷是美术批评家。1927年他自费赴法国留学,主攻西方艺术史,24岁就译出了《罗丹艺术论》这样不朽的名著。26岁的傅雷在“上海美专”讲课时,写出了《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这样的大作。他不单是分析了一些绘画、雕塑名作,更触及了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等,其知识之渊博,议论之宏富,即使在今天,也足令美术史家效法。
傅雷是音乐鉴赏家,早在20岁的时候,他就受罗曼·罗兰的影响,热爱音乐。在《傅雷家书》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傅雷对音乐史上众多大师的精彩评论;在《贝多芬传》里,人们看到傅雷如何用自己的笔与贝多芬心灵相通,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彼此呼应。
傅雷秉性耿直,容易得罪人,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结交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己。傅雷生平知交有陈又新、洪永川、施蛰存、宋淇、黄苗子、林风眠等,这些友人,或是傅雷早年的同学,或是留法时期的良伴,或是其学成归国后相结识的知交,或是谈书论道、互相切磋的益友。傅雷与友相交一片赤诚,而他跟黄宾虹的忘年交,更成为文坛及艺坛上的一段佳话。傅雷当年独具慧眼,最早发现黄宾虹在艺术上的空前成就,于是为他开画展、写宣传稿、四处奔走,因此,黄宾虹将其视为生平一大知己,对之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傅雷教子甚严,正如他在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傅雷对待幼小的孩子也是十分严格的。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并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孩子在父亲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甚至因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的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孩子学习语文,父亲却只准他使用铅笔、蘸水钢笔和毛笔,不许用当时在小学生中已经流行的自来水金笔。
20世纪40年代初,傅聪刚及学龄。在四周被日本侵略军包围的上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不让儿子去上外间的小学,甚至也反对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而且发现有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于是,他亲自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并在最基础的文化教育中,环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
1954年,傅聪去波兰接受那里的专家指导,准备参加1955年二三月间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傅聪走后的第二天,傅雷便开始给儿子写信,直到1966年傅雷夫妻离开人间,他们父子之间鸿雁不绝,这些信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傅雷家书》。1966年8月,傅雷开始受到“文革”的冲击,因不堪受辱,于1966年9月3日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傅雷虽然已经逝去30多年了,但他的气节仍然使我们缅怀。
傅雷不光有着极深的学问,他的为文之道和教子之道,更对今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应该说,傅雷的长子傅聪之所以能成为享誉世界的钢琴家,便得益于傅雷的谆谆家教。作为一位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在立艺和立德的关系上,有着极深的见地。他一贯认为“先是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因此,在傅雷看来,自己的心田绝不能蒙上丝毫的尘俗和污染。傅雷最为看重的是三种素质,即:不为物役,不为人使;甘于寂寞,不求身外之名;要有自我批评和善于批评的博大胸怀。纵观傅雷的一生,无论是旅欧的求学生涯,还是在整风运动和“文革”中遭遇不白之冤,他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傅雷在人格和文格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其译作和书信成为中国文学史的辉煌一页,其为人处世亦受到后人的景仰与赞叹。
有这样一位智者,他将人生问题上的一切真知灼见直接发自内心,又诉诸读者的真情实感,其文字的魅力能让读过的人沉迷不已,继而引发深深的思考。他的名字叫周国平,他的每一部著作都能在学术之外形成极大的反响。《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一部随感录,这部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向人们宣讲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该书自出版以来,长销不衰,在读者中产生了较为持久和深入的影响。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薄薄的一册,却影响深远。傅雷先生在书中没有大量列举各派与作品,而仅仅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评述;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全书评述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实为艺术史著作中一部难得的佳作。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的历年大事记
2011-9-1 在学校大礼堂隆重召开新校“落成典礼”,区长张辰、教育局局长王伟鸣、街道主任黄曙光等嘉宾与会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2011-8-22 新校舍建成,全校教职工投入大搬迁工作中。
2011-5-20 校第五届“风采杯”教学节在世博演艺中心闭幕。
2011-5-13 全体教师去往静安外国语小学学习,学校教师分成7组分别与该校语、数、英等7个学科展开联合教研活动,通过先听课后评课的形式,共同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气氛相当和谐、融洽。
2011-3-14 学校工会举办为期两周教工运动会,所有教职工都参与到活动中,且每人自选2个项目。
2011-3-4 全体教职工欢聚一堂(学校舞蹈房),庆祝“三八”妇女节。庆祝会上,男教师们或表演,或组织大家排演节目,且本届妇女节庆祝的形式与往年大不同,节日气氛异常浓厚。庆祝会后,所有教职工又自由组合,开展了各类棋、牌活动分组,欢声笑语充斥整个校园。
2011-2-18 全校师生猜灯谜、庆元宵节,学生参与活动情绪高涨,校园内呈现一派浓浓的节日气氛。
2011-1-18 全校教职员工假天平宾馆召开第二届校教科研颁奖大会,获奖教师发言,区科研室领导及校领导均在会上发表感言,会议圆满成功;下午赴中国馆参观。
2010-12-1 云南教师代表团来校学习。
2010-11-22 区各学科教研员来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学常态视导,总体反响良好。
2010-11-18 全校教职工全面投入新校建设规划工作中,纷纷组成项目组为校舍环境设计出谋划策。
2010-10-19 市英语教研员朱浦来校开展英语研讨活动。
2010-10-18 以“篮球”为主题的校体育节开幕,一周内各年级相机开展了各项球类比赛,10月22日体育节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中顺利闭幕。
2010-9-25 世博会迎来了中非国家馆日活动,学校四名少先队员参加了献花活动。
2010-8-17 学校学生去世博园参加马绍尔国家馆日活动。
2010-5-12 德国学校来校举行姐妹班联谊活动。
2010-4-23 全校教职员工在大光明影院举办第四届“风采杯”教学节颁奖大会。
2010-4-16 全校各学科教师参加第四届“风采杯”教学节基本功比武。
2009-5-15 学校假大光明电影院进行“风采杯”第三届教学节小结。
2009-2-20 黄浦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严奕、督导室主任李聿华、督导室杨茂笙老师、张老师及数学、德育、科研、信息、目标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组12人来学校反馈督导工作。
2009-2-9 黄浦区副区长沈祖炜、区教育局局长王伟鸣来到学校临时过渡校舍视察开学工作。
2009-1 因教育局投资重建学校,学校临时迁址于张家东宅121号过渡。
2008-12-23 区督导室、教研室及体卫科等部门40人左右来校进行为期两天的三年督导。
2008-9-17 中德姐妹班中秋节活动在学校开展。
2008-5-23 学校假新世纪影城举行第二届“风采杯”教学比武颁奖典礼。
2008-4-22 贵阳市教育代表团来校听课。
2008-4-9 学校召开校本研休现场会。到会的有教育局局长王伟鸣,小教科科长曾友苏,教育学院副院长魏耀发、潘裕民,教育学院师训部主任黄金丽,教研室主任孙微、副主任王愉敏及教研员。还有兄弟学校的校长及教导参加。
2007-12-11 在卢湾体育馆召开八校联合运动会,学校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均获第一名。
2007-11-29 市教研员朱浦、余祯、顾兰宁,区教研员沈微、傅璟来校开展英语工作研讨。
2007-10-15 局党委书记蔡蓉来校看校容,了解情况。
2007-9-27 市、区县200位体育教研员观看学生广播操,听校长介绍学校体育工作,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2007-5-30 教育专家及市语文研修班学员来校听课,进行教学研讨。
2007-5-12 学校全体教师假东方艺术中心,举行《实践反思 走向智慧教育》首发仪式和第一届“风采杯”教学比武颁奖典礼。
2007-3-19 区内兄弟学校档案员来学校参观档案室。
2006-12-21 香港教育代表团(九龙乐善堂辖属七所学校的校长、教师78人)来校听课。
2006-11-23 学校申报区文明单位接受考评。来校检查工作的有教育局宣传科曾强、计财科等四位同志。
2006-5-16 平湖黄姑镇中心小学十位领导来校参观、听课。
2006-5-13 中德活动在艺海剧场举办。
2006-5-9 学校双语工作接受市教委验收。来校检查工作的有市三女中的校长何亚南、教育局副局长杨燕、小教科科长严奕、区英语教研员沈薇、傅璟。
2006-3-23 上海德国学校老师和学生30人来校参与教学活动。
2005-12 学校双语教学向全区展示。参加活动的有:上海市教研室主任朱浦、教育局副局长杨燕、小教科科长严奕等领导。
2005-10 黄浦区督导室来校随访,主任及三位领导来校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师资情况以及人员构成等情况。
2005-9 依照市区政府有关精神,学校归属公立制学校,并由于世博规划,迁址于半淞园路621号。
2005-6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与新加坡光道小学师生29人举行“六一”联欢会。
2005-3 黄浦区教研室及体育教师来校观摩广播操和听课
2004-4~12 接待澳大利亚墨尔本、天津市、兰州市、北京顺义区、云南省澜沧县、浙江等9批教育代表团来校参观、听课。
2004-3 德国记者来校了解上海与德国两校合作情况,由上海德国学校校长艾特陪同。
2001 学校开始开设“双语教学课”(自然、音、体、美),请澳大利亚教师来培训指导教师。
2000-9 学校将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办学,学校更名为“上外·南市外国语小学”,经市教委批准成为一所依托高校改革试点的转制学校。
1999 学校进行了一年级英语(牛津版和其他版)试点。
1998 学校与上海德国学校签定了合作交流协议。
1996-7 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至立、副市长龚学平来校视察,对学校新建的校舍予以高度评价。
1994 教育局投资改建学校,重建了“逸夫楼”、“综合楼”两幢大楼。
1987 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
1983 学校领导班子荣获区“巾帼奖”。
1957 学校始建于南车站路585号,校名为“车站路第二小学”。
上外男教师隐瞒已婚事实发展不正当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维持一段婚姻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夫妻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以及对对方忠诚。只有两个人在相处的时候具有这些特点,才能够保持两个人维持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夫妻关系。只要在夫妻关系当中,一旦有一方出现了不忠诚的行为,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这段关系在维持的时候出现巨大的裂痕。
上海一男老师隐瞒自己结婚的事实,并且和自己的学生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在看到这样一个新闻的时候,我内心还是感到非常震惊的,因为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非常清白而且坦诚的。虽然说现在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师生恋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但是对于一个有家室结了婚的男老师而言,最应该做的就是和自己的女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维持好自己的婚姻关系。
这名男子在这个时候隐瞒自己的结婚事实,就是为了和自己的女学生发展不正当的关系。相关聊天截图和视频都已经在网上经过了很多人的观看和疯传,我也曾经看过这名男老师和自己的学生聊天的相关截图,虽然说老师的责任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聊天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及时止损,而是挑起了整个话题。学生有意无意的去挑逗自己的老师,而且询问自己的老师有没有女朋友。从我的角度上看,这名学生肯定也是有不正当心思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爆出之后,我认为这名男老师的婚姻关系很有可能也会在某段时间过后产生裂痕甚至是完全破裂。维持一段婚姻关系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双方都坦诚并且忠诚,我们在这个时候不能够要求对方完完全全的把心交给自己,但是至少不能够再和自己维持婚姻关系的时候还和别人打情骂俏。这种行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容忍,这名男老师和学生都应该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