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张筑音眼里的国立师范学院(1938年的湖南师大)
- 2、湖南师大校史!速度
- 3、湖南师范大学为啥不受欢迎
- 4、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 5、退役大学生考研湖南大学还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哪个容易上岸
张筑音眼里的国立师范学院(1938年的湖南师大)
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局势极度不稳,连一直很安静的周南女子学校也被敌机狂轰乱炸,学校被迫从长沙迁移到安化蓝田。六月底,周南女子学校从长沙正式搬迁到安化蓝田工作完毕,张筑音一直在这里躲避国名党的追寻,等着学校师生的到来。
而此时的廖学茂已经从周南女子学校毕业,就没有到蓝田来。不过,给张筑音写了一封书信,告知她准备去重庆。重庆,那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更是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地方。生在湖南,长在湖南的筑音不曾想过独自一人前去。或许,性格典雅文静的她注定了在烟火中独守一份寂寞和幽静,成就自己的世界。
七月份毕业,八月学校发毕业证。拿到毕业证的同学纷纷回家了,张筑音想多在学校图书馆里呆一阵子,可是学校已经有了入住的新生。对于她这个已经毕业的高中生,学校对她另眼相待,特意给她在宿舍区腾出了一间小房子,供她住宿。虽然只有小小的二十平方米,但是对于张筑音来说,已经足够奢侈了。隔壁住的是宿管林阿姨,也是湖南新化人。张筑音的高中三年,一直和林阿姨相处,彼此很熟悉,生活上也相互照应。对于学校的安排,张筑音很是感激。由于她是一个人单住,也就很自由,这一住就是二个多月。生活上她就在学校购买餐票,跟留校的老师一起在食堂吃。
九月,周南中学开学,廖静文读高三,必须要从长沙来到安化蓝田,廖学茂便让在蓝田的张筑音照顾自己的妹妹,使得廖静文和张筑音更是无话不说。周末时,张筑音便让廖静文和自己睡在一起,彼此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此时初秋的蓝田,绿树阴浓、柔云缭绕,着实让人有些疑惑。低吟浅唱,岁月的芬芳。踏着轻轻的脚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沐浴在阳光下。东瞧瞧,西望望,看到天边燃烧的晚霞,听一曲悠扬的清笛,好不惬意。南方偏僻的小角落,成了两个美丽女子的闺房。
没了学业任务的制约和捆绑,张筑音觉得从未有的轻松和自由,学校图书馆里的字字句句,牵扯着她日思夜想的世界,任凭时光在指尖滑落,她只想着书中率性而生的影,浪迹天涯。对于一个喜欢和文字说话的女子来说,风景由心而起,色彩由情而染。虽然时至初秋,没有杨花铺路的灵秀和秾李夭桃的艳媚,没有绚丽的杜鹃陪伴,没有蜂翻蝶舞的画面,但并不影响湘女飘逸的思绪。在看不到莺莺燕燕在云中穿梭,听不到帘外悦耳的啼啭,张筑音依旧怀着透明的情怀在繁忙的知了和萤火虫之间留恋。
在蓝田的日子,两所学校的图书馆成了陪伴张筑音最好的伙伴,也是她生活的重点。
一本《资治通鉴》就是一种诱惑,让她深深的眷恋。那千百年来的烽烟,宛如一部部话剧,在脑海随时间而翻滚。她震惊,原来书本里有那么多载入史册的真实故事,看到他们的人生点滴,张筑音越看越想知道,越想知道越想看。从未有的强烈求知欲促使她成为简陋图书馆的固定住户,让她体会到人生初见的妙曼和惊艳,陌上斑斓。
周南女子学校前有一池碧绿的荷,到了夏天,粉红娇嫩的花,微风过处,妙不可言。
这个夏天,张筑音独自住在学校,常常在池塘前漫步。时而凝视,时而伫立,花的娇美在浓绿中留下一抹抹嫣红,回暖了一城的孤寂。书海里的盛世年华,一点,一点,缠绕在枕边,洗涤心灵的尘埃,也温暖了她的岁月。一个一个深沉的夜,一本一本厚重的书,装点了平淡的日子,给张筑音的梦增添了几分温暖。
一个人的日子,总是有一个人日子的清淡和沉静。张筑音喜欢这种心境,也喜欢这样的状态,她更喜欢有书香的地方。如若说真有天堂,她想,那应该和图书馆差不多吧。独自在安化蓝田湖畔漫步,带着几分不在意,目光时不时停留在还泛着浓浓绿意的柳枝上,微风轻拂,柳条柔美的飘动,恰似她长长的青丝,在绚丽的阳光中,显得有几分的温婉。或许,她已经深深的恋上了风轻云淡的蓝田特有的宁静。而此时她觉得自己对文字的把握能力和内心对孤独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强。
她一时沉醉,忘了回家。远在新化的家人有些着急,该回家的人未归,派大哥张光钱来看她。大哥的出现,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创建一所独立的国立师范学院,已经组成了国立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选址就在这里,意味着蓝田镇将有一所新的大学(国立师范学院)诞生。此消息是张光钱好友曾毅夫透露的。即湖南教育厅督导所言,必不假。更让人振奋的是听说这所大学的校长可能是大名鼎鼎的廖世承先生,而且江苏无锡钱基博先生也会应邀前来蓝田。
听到这样的事情,筑音觉得踏实。她这份来自心底的踏实潜在注定了她一生的绚丽传奇必将和这所大学里的人分不开。而她却让很多文人墨客对于湖南,更是深深深的眷恋。当然,她不知道,从一九三八年她所在的周南女子学校迁来开始,陆续迁来长郡中学、明德中学、省立一中、湖南一师等学校,平静而古老的蓝田成为了文化聚集之地。
十月十九日上午,大哥张光钱和曾毅夫相约去国立师范学院看看,因今日学校图书管理员休假,张筑音只能呆在宿舍。哥哥来约她也出去走走。带着几分好奇和倾慕的心情,张筑音跟着去了。
刚走到在蓝田光明山的李园大门门边,看见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人急匆匆走出来,大哥笑着连忙走上去,她没想到,原来负责湖南教育厅事务的曾校长居然这般年轻。而曾毅夫看见她却拍着张光钱的肩膀说,真没想到你着大大咧咧的人还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妹妹。他们边说边踏进了李园。
曾毅夫说他们十月十日才接受李园房屋进行修整和油漆,并在光明山上开始建教室和其他设施。
张筑音听人说过李园,是当地远近有名的豪宅,一个巨大的古宅,风景优美,安静偏僻。只是一直未曾进去。今日听曾毅夫说才知道原来“李园”庄主李云龙先生热心教育,愿意将“李园”百间房屋和百亩地腾出办学,所以国立师范学院建到这里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走进传说中的李园,张筑音惊呆了。
推开朱红色的李园大门,迈进园林,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竹子,芬芳绚丽的园圃。一条宽阔的青石小路蜿蜒向前,一座清新婉约的花池,假山流水。大路两边是高大的树木,浓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好似撑开的绿伞,让人在树下行走感觉清爽舒畅。顺着大路往前,是一排排古里古香的房屋,收拾得很整洁。长方形木质窗上,雕刻精致的花纹。每间房子前的长廊里都有暗红色的圆形柱子,漆油已出现腐蚀,但错落有致。安静的院落境象空濛幽丽,更像是远离俗世的江南花园。
穿过庭院,迈上石阶,再进数步,渐向北边,是百竿翠竹。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竹叶,如同细雨般洒落在竹林里,映出叶片翩然的舞姿。透过竹林的缝隙,可以看见深处有玲珑精致的小亭对称地围绕。沿着清秀玲珑的石板桥,清幽秀丽的竹林里有一个人工湖,在低矮的柳树之间,湖上有砖砌桥和油漆栏杆的小木桥。风一吹,湖面荡漾着轻柔的涟漪,让人心神荡漾。后面是一座山,绿树成阴,自然建筑依山而立,垣墙粉白,松柏青翠,简练雅致,相映成趣。
好一个雅致的院落,张筑音沉醉在李园的幽静和古朴。那不是一座庄园啊,那是一座美艳的城市。由于学校是借租在李园,所以这里环境比周南女子学校稍微好一些,且不说树木花草,就但看宅院,就比周南规模大得多。
院子南边一长排平房门开和窗都打开着,有三四个人正在打扫卫生。门前堆放着很多木质架子,听说这就是准备做学校教室用的。平房后不远处,还有一些低矮的房子,是土墙做的。曾毅夫说,廖校长准备把这做教师宿舍。教室前宽敞的空地做学校操场,足够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课余在这里活动活动。
张筑音走过草地,来到一间教室前,教室里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工人们正忙着搬放课桌椅。一张讲台,一个新刷油漆的黑板,宽敞的教室内,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整个教室可照的通亮。看着一张张没有油漆的课桌,散发出清新的味道。张筑音忍不住长叹。如若她也可以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写字,那该多好啊。
每天清晨,推开窗户,看白雾笼罩整个校园,美丽的蝴蝶在校园里翩翩起舞,听鸟儿清脆的啼鸣,周围是那么宁静。吃过早餐和同学们一起走到教室里听老师上课,课余一起在翠绿欲滴的树下说笑,朗朗的读书声在院子上空回荡,黄昏时漫步在静静的校园,看夕阳映红了教室的窗,分外的亮丽……那应该是多么温馨而美丽的画面啊!
从李园回来,张筑音满脑袋想的是那里的一草一木,还有那长排教室。夜晚,她有事没事开始去李园转转,哪怕只是在李园门外看看,她都觉得是一种幸福。国立师范学院在她的注视下,一天天的建起,一天天的变样。她看着一个空荡的大宅子慢慢的成为高等学院,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学生从远而来,成为这里的一员。教室里传出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校园里热闹了起来。
————摘自《回眸一笑你倾城——才女张筑音和她的民国》一书
湖南师大校史!速度
湖南师范大学是以师范教育著称、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名列前茅。 湖南师范大学办学始于诞生于1938年抗日烽火之中的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 1938年夏,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创建一所独立的国立师范学院,由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廖世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俊升、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授汪德耀组成国立师范学院筹备委员会,廖世承为主任。 1938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行文批准国立师范学院正式成立,校名为“国立师范学院”,廖世承为院长,校址设湖南安化县蓝田镇。国立师范学院可以说是群英荟萃,众多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其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皮名举、孟宪承、陈传璋、高觉敷、储安平等著名学者。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 中国特有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1953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消,建立了湖南师范学院和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1953年9月,根据中南教育部的指示,湖南师范学院以原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合并了湖南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平原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和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河南平原师范学院部分学生,成为当时全国专业设置最多的师范院校之一。 1957年至1961年,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湖南体育学院、湖南艺术学院相继并入。1984年,正式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 1996年成为湖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2000年以来,先后与湖南教育学院等3所高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师范大学。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由单一的师范学院发展成师范与非师范并举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现已成为湖南省省属高校中师资力量最雄厚、办学实力最强的排头兵,进入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
湖南师范大学为啥不受欢迎
湖南师范大学不受欢迎原因: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由北宋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的岳麓书院。
1938年,为了躲避战乱,在湖南省安化县的蓝田镇成立国立师范学院,廖世承为院长,众多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其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皮名举、孟宪承、陈传璋、高觉敷、储安平等著名学者,建院之初设立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和公民训育7个学系,学制五年。
学校物理学类按大类招生,包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就读一年以后分流为三个方向(不含定向培养计划):物理学(师范)、应用物理学、光召班(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班)。
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规定,现在已经没有本科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了。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大,HunanNormalUniversity),创建于1938年,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位列国家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该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等国际组织重要成员。
该校前身为国立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之初,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1981年11月,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9月,学院正式更名湖南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
国立师范学院
国立师范学院于1938年创立,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由北宋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的岳麓书院。
1938年10月27日,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南省安化县的蓝田镇成立国立师范学院,众多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建院之初设立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和公民训育7个学系,学制五年。
1944年因日寇进犯湖南,长沙失守,学院西迁溆浦。
1946年抗战胜利后,迁衡山县南岳镇,1949年底,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从南岳迁址长沙岳麓山。
湖南师范学院
1953年8月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销,成立了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学院,其中湖南师范学院以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其中包含原湖南大学文教学院的中国语文系、教育系,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系,自然科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生物系,以及师范部的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修科。同时南昌大学文法学院教育系和师范部、河南平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和清华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平原师范学院部分学生也并入湖南师范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专业设置最多的师范院校之一,原湖南大学的历史档案全部交湖南师范学院保管,岳麓书院由湖南师范学院代管,原湖南大学校区以牌楼口、自卑亭至一院马路为界,划为南北两院,路南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路北为湖南师范学院。学院设立中国语文、历史、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7系6科。
1957年,长沙师专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学院增设外语、地理两系,共设9系7科。
1960年为了支援湖南大学复办,师院从老湖大迁出,迁至长沙河西二里半,同时赠与湖南大学部分图书及动植物标本,两校以岳麓山坡下新老至善村、屈子祠、麓山门、凤凰山山脊为界,其以北及以东划归师院。
1961年9月,湖南艺术学院、湖南体育学院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学院增设艺术、体育两系。
1962年1月,湖南大学的中文系、政治经济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
1963年,湖南大学生物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
1966年至1969年,因受“文革”的冲击,学院停止招生,1970年9月恢复招生。
1981年11月,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
湖南师范大学
1984年9月,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彼时,学校共设立中文、历史、政教、外语、教育、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共12系14个专业。
1989年,学校改艺术系设立艺术学院,同时建立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学院),此后陆续将原有系全部调整、改设为学院。
1990年12月,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成为湖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2000年3月,湖南教育学院并入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1月,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2001年9月,学校创办本科独立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2002年3月,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师范大学,学校成立医学院。2004年,学校与湖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第163医院成立学校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湘东医院改成第三附属医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11月,获批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同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7月,学校成为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4年4月,学校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学院成立后,实行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
2014年12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2015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的科研成果首次登上《Science》,这也是湖南省历史上第一篇同时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名义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论文,取得历史性突破。该科研论文题为《冷冻电镜揭示双链RNA病毒内部聚合酶和病毒基因组的非线轴结构》,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均为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
2017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获批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湖南省政府和科技部共建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湖南省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3月,由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和计算机教学部等单位相关学科组成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9月,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部省共建“双一流”高校协议,湖南师范大学进入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双一流”高校行列,支持湖南师范大学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湖南师范大学入选。
2019年3月27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南院校区正式划转湖南师范大学。
2020年9月5日,湖南师范大学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校院合作共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10月,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省委外事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年4月20日,湖南师范大学与长沙市政府签署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2021年4月25日,湖南师范大学地学博物馆、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揭牌成立。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湖南师范大学在列。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教学学院24个,本科专业89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5个;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是教育部、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湖南)。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7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等35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6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76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7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6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27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27人。
交流合作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先后同36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学术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该校累计获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项目370多项;新增人文社科项目80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近200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发表论文10277篇,出版著作1000余部;被SCIE和EI收录论文800余篇。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花鼓戏)、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7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4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8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
2017年1月16日,《科技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427号)印发。这是国内第一家以“鱼类”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湖南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2月,图书馆纸质馆藏达415.8万册(含学院专业分馆),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15个(含共享高数图资源),包含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习平台和二次文献数据库等;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书刊收藏最为完善。馆藏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的22余万册古籍及较为完整的地方志文献,其中宋元珍本、明清稿本、善本及孤本610部,近2万册,4000余册被国家善本书目收录。2009年,图书馆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有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学术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全国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六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2013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学校另主管或主办有《湖南师范大学医学版》、《生命科学研究》、《激光生物学报》、《科学启蒙》、《伦理学研究》、《时代法学》、《中国文学研究》、《古汉语研究》、《消费经济》9种期刊。
校训
仁爱精勤
“仁爱精勤”校训的主要内涵是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
2006年师大以“仁爱精勤”的新校训替代了原有的“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老校训。1939年1月14日,《国师季刊》创刊号发行,学校确立的“仁爱精勤”校训在该校刊上正式发布。“仁爱精勤”自廖世承先生提出来后,历经一代代师大人的长期奋斗中积累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师大学子认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湖南师大,选择“仁爱精勤”作为校训,是对国师精神的一种回归。
校名
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名由“北京师范大学”校名中的毛体字改进而来。
校徽
一、校徽以湖南师范大学的首字母H和N进行创意简化组合,表现学校主体,更具有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
二、校徽也是一个“人”字,展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百年树人的办学理念,展示湖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三、校徽同时也是翻开的书本,表现湖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开卷有益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征。
四、校徽像是竖起大拇指的手,寓意湖南师范大学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教育人才,成果丰硕、美誉远传,令人赞叹,使人叫好。
退役大学生考研湖南大学还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哪个容易上岸
湖南师范大学比较好考。湖南大学综合实力及整体水平肯定高于湖南师范大学,毕竟是34所自划线985高校。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位于师大南院校区,东望湘江,西倚岳麓山。1938年夏,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国立师范学院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