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地质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下册有哪些内容
- 2、北京的初中用什么教材(所有科目)?
- 3、《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电子课本》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4、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理论知识
- 5、七年级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 6、七年级下册体育会上什么科目
地质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下册有哪些内容
地质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包括健身篇、技能篇、休闲篇、安全篇。
每篇分为知识章和方法章两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北京的初中用什么教材(所有科目)?
这里的一个上教学用书;一个是实验教学用书\x0d\x0a一。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x0d\x0a初中教科书\x0d\x0a序号年级书名版别版次备注\x0d\x0a068初一*初中语文一开明2001年版\x0d\x0a069初二*初中语文三开明2001年版\x0d\x0a070初二初中语文三人教(京)2001年3月第1版\x0d\x0a071初二初中代数二人教(京)2001年3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72初二初中几何二人教(京)2001年3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73初二初中思想政治二上人教(京)2003年6月第3版\x0d\x0a074初二初中地理三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x0d\x0a075初二初中地理地图册二地图2002年6月第3版配人教版教材\x0d\x0a076初二初中地理三填充图册人教(京)2002年6月第3版配人教版教材\x0d\x0a077初二中国历史三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x0d\x0a078初二中国历史地图册三地图2002年6月第3版\x0d\x0a079初二中国历史填充图册三人教(京)2002年6月第4版\x0d\x0a080初二初中物理一人教(京)2001年3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81初二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册知识1996年10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82初二初中物理(初二分册)首师大2002年版用一学年\x0d\x0a083初二初中生物二人教(京)2001年10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84初二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册二知识1996年10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85初二初中英语二上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配磁带4盒\x0d\x0a086初二初中英语二上(朗听)3盒人教2003年制作\x0d\x0a087初二初中英语二上(阅读训练)1盒人教2003年制作\x0d\x0a088初二中学美术三人美2001年版\x0d\x0a
089初二初中体育与健康二人教(京)2001年11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90初二中学音乐三(简谱)人音2001年版\x0d\x0a091初二中学音乐三(线谱)人音2001年版\x0d\x0a092初三初中语文五开明2001年版\x0d\x0a093初三初中语文五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x0d\x0a094初三初中代数三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95初三初中几何三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096初三初中思想政治三(全)人教(京)2003年6月第3版用一学年\x0d\x0a097初三世界历史一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x0d\x0a098初三世界历史地图册一地图2002年6月第4版\x0d\x0a099初三世界历史填充图册一人教(京)2002年6月第4版\x0d\x0a100初三初中物理二人教(京)2001年12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101初三初三物理实验报告册知识1996年10月第1版\x0d\x0a102初三初中物理(初三分册)首师大2002年版用一学年\x0d\x0a103初三初中化学(全)人教(京)2001年3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104初三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知识1996年10月第1版\x0d\x0a105初三初中化学(全)北京2000年版海淀区教委、\x0d\x0a基教研中心\x0d\x0a106初三初中化学(全)实验报告册北京2000年新版\x0d\x0a107初三初中英语三(全)人教(京)2002年12月第1版配磁带6盒\x0d\x0a108初三初中英语三(朗读)3盒人教2003年制作\x0d\x0a109初三初中英语三(阅读)2盒人教2003年制作\x0d\x0a110初三初中英语三(听力)1盒人教2003年制作\x0d\x0a111初三中学美术五人美2001年版\x0d\x0a112初三初中体育与健康三人教(京)2001年11月第1版用一学年\x0d\x0a113初三中学音乐五(简谱)人音2001年版\x0d\x0a114初三中学音乐五(线谱)人音2001年版\x0d\x0a二。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实验教学用书目录\x0d\x0a二、初中实验教科书\x0d\x0a序号使用年级书名编写单位备注\x0d\x0a中1七年级语文第十三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七年级数学第十三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七年级英语第十一册北京教科院、北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4七年级*英语第十一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5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册北京教科院、首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6七年级*历史第一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7七年级地理第一册北京教科院、中国地图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8七年级美术第十三册北京教科院、人民美术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9七年级音乐第十三册北京教科院、人民音乐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0七年级科学第九册北京教科院、首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1七年级生物第一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2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第四册(配光盘)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3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册(配光盘)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4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第六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5七至九年级劳动技术木工设计与制作(中级本)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6七至九年级劳动技术金工设计与制作(中级本)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7七至九年级劳动技术陶工设计与制作(中级本)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8七至九年级劳动技术种植技术(中级本)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19七至九年级劳动技术电子技术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0七至九年级劳动技术数码影像制作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1初二代数(实验本)三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编写组全一册暂用\x0d\x0a中22初二几何(实验本)二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编写组全一册暂用\x0d\x0a中23八年级*语文第十五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4八年级*数学第十五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5八年级*英语第十三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北师大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6八年级*物理第一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北师大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课改实验区用(全一册)\x0d\x0a中27八年级科学第十一册北京教科院、首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8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册北京教科院、首师大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29八年级*历史第三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0八年级*地理第三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中国地图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1八年级美术第十五册北京教科院、人民美术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2八年级音乐第十五册北京教科院、人民音乐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3八年级*生物第三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4初三代数(实验本)四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编写组全一册暂用\x0d\x0a中35初三几何(实验本)三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编写组全一册暂用\x0d\x0a中36九年级语文第十七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7九年级*数学第十七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38九年级*英语第十五册北京教科院、北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全一册\x0d\x0a中39九年级化学全一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全一册\x0d\x0a中40九年级*物理第二册(修订版)北京教科院、北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全一册\x0d\x0a中41九年级历史第五册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42九年级美术第十七册北京教科院、人民美术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43九年级音乐第十七册北京教科院、人民音乐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x0d\x0a中44九年级科学第十三册北京教科院、首师大出版社课改实验区用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电子课本》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电子课本》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pwd=m49p 提取码: m49p
简介:这是同步人教版的体育教科书学习书籍,书中对足球、篮球、乒乓球和体操等项目进行内容教学。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理论知识
学生的健康与体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追溯到我们熟知的一个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理论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1、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的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2、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不吃早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偏食熏、烤腌、炸、高脂、高糖食品、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长期上网、昼夜围城(打牌)、缺乏运动、劳逸失调等。
4、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 、按时作息、拒绝毒品等。 5、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6、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过轻:低于18.5 正常:18.5-24.99 过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高于32
7、每天坚持小时体育锻炼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学习、生活规律进行合理安排、制定计划比如
(1)起床后,做扩胸运动、伸展、转体等基本体超运动。
(2)上学或放学时快步走。
(3)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做课间操。
(4)放学回家后,利用晚饭前后的空余时间,与同伴进行趣味活动,活动强度不大
(5)晚上做作业或复习功课感觉疲劳时,利用椅子做健身练习等
6、合理膳食:1)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2)减少脂肪摄入;3)增加富含纤维食品;4)按时一日三是餐;
5)食用鲜艳食品;6)少吃煎炸食品;7)少喝含糖饮料。 7、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常造成传染病流行,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建设有极大危害性。
知识扩展:天花曾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记载,天花曾使数百万的人死亡,而幸存者的面部大多也留下了痘疤。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在治疗天花病的过程中发明了牛痘接种,找到了治疗天花的有效手段,从此掀开了人类对抗天花的新篇章。
8、常见的传染病种类:1、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2、肠道传染病(甲肝)3、接触性传染病性(沙眼)4、性传播疾病(艾滋病)5、虫媒、动物疫源传染病(乙型脑炎)6、血液性传染病传染病(乙肝、丙肝)
9、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1)传染源:是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可以是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母婴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等。
3)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人群。
10、传染病的预防:
1、调适寒温。气候多变,老幼病弱者应随时增减衣服,不宜过早脱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脑血管者更要注意。
2、早睡早起,运动身体。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动生火,招致外感内伤。
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处事勿过于急躁,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
4、戒烟、少喝酒及咖啡。吸烟最易损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诱发疾病发作。烟酒及咖啡都会刺激神经兴奋,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紧张和疲劳”,其实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抗病力。
5、远离过敏源,远离人群密集场所。
6、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少吃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理论知识
一、体育锻炼的好处:
(1) 生理方面:
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3、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 心理方面:
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3、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4、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少年是人一生中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时你会惊异的发现,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并明显的感到,我长大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要在体育运动中茁壮成长、在运动中保持健美。
二、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
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五、情绪调控的方法
1. 自我鼓励法: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2. 语言调节法: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如你悲伤时,朗诵滑稽、幽默的诗句,可以消除悲伤。用“制怒”、“忍”、“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
3. 环境制约法: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能起调节作用。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做做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忧虑时,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滑稽电影。
4. 注意力转移法:请你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会豁然开朗。例如,当你遇到苦恼时,可以将它抛到脑后或找到光明的一面,则会消除苦恼。
5. 能量发泄法: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找知心朋友倾诉;不满时发发牢骚,愤怒时适当地出出气;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七年级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学期体育教学计划1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同以往的是课改来到了我们龙山中学,来到了我们的体育课堂。通过领导人的决心激发了我们的信心,通过看视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七年级学生年龄在13—14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篮、排、足球的基础知识)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韵律体操及民族传统体育。
三、目的任务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探究式学习,培养小组间的协作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2、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男女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七年级学期体育教学计划2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中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指导思想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2)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三、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校应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学习各项有关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例,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课堂中,评价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3、抓好“两操”,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学校“两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现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大课堂活动。
4、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课外体育活动要合理运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灵活、自由的运动锻炼。课外体育活动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班主任要负责领导、教育,由学生干部负责组织,也可由少数体育爱好者自愿组织活动。学校教务人员要经常检查,协调解决活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些活动应把达标活动、课外运动和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在内容方面,坚持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在安排时要注意场地、器材合理分配,并有防止伤害事故的措施。
5、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在教学中,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家常课的同时,还要上一堂课改实验课,力求有新意。符合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并且每位任课教师都要交一份详细的教案和教学设计,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身心和谐地发展。
6、认真完成本学期的校体育节和运动会活动。积极为学校体育节和校运动会的筹划做准备,认真编写竞赛规程,能够让运动会在协调有序,活泼和谐,积极参与的活跃气氛中完成。制订出详细的竞赛规程,举办成一届让老师们和学生们喜欢,都能够积极勇于参与的体育节和运动会。
七年级学期体育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六、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集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德育内容。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内容。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内容。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
(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七年级下册体育会上什么科目
七年级的体育考试项目是比较多的
,一般来说男生是1km,女生是800m,而且男生就是引体向上,女生是仰卧起坐,还有男生跟女生共同的就是足球运球,还有坐位体前屈,这些都是必背的一些体育考试项目,尤其是在中考当中,都是会考到的,所以还是从早要开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