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体育运动器材分为那几类?
- 2、手球的比赛规则
- 3、手球的来历?
- 4、多个健身手球的玩法
- 5、幼儿园体育游戏手球教案大班
- 6、练习手球
体育运动器材分为那几类?
体育器材主要有3种分类方法:
1、依据体育运动的项目分类
分为田径器材、举重器材、冰雪器材三类
2、依据体育器材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指定器材、自备器材、场地器材和其他器材等4类。
指定器材类是竞赛双方共同使用的,为避免产生分歧而需事前加以指定器材的牌号(商标)、生产厂家及规格型号。
自备器材类是运动员自己使用的器材,如球拍、帆船和赛艇、船桨、运动服装、护具、鞋帽等。
场地器材类是指竞赛和训练场馆的设施装备器材用具,如各种球门、球架、挡板、计时记分装备、裁判用具等等;其他器材主要指非竞赛使用的器材,一般是体能训练、健身活动、体育游艺用器材。
3、依据体育器材的用途分类
分为竞技体育器材、国防军事体育器材、中国民间体育器材、健身健美体疗康复器材、儿童体育游艺器材、伤残人竞技器材、辅助性器材等。
扩展资料
学校室外体育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单杠
使用方法:身体跳起,双手正握杠,做引体向上或悬垂举腿运动。
注意事项:双手握横杠,防止摔下。
二、平梯
使用方法:根据个人的情况可抓握过杆、可做悬垂。
注意事项:双手握横杠,以仿意外摔下来造成伤害,身高低于1.4米人士及12周岁儿童使用时必须有专人看护,以免受伤。
三、肋木
使用方法:斜卧撑、旋臂举腿
注意事项:不可攀爬翻越,不可在杆上追逐,不可坐在空隙处相互踢打。
四、联合训练器
每次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各部件之间连接是否可靠,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如发现器械有不正常之处,请立即停止使用,避免受伤。
不管做什么运动都要提前做好热身准备,以免拉伤肌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育器材
手球的比赛规则
手球
起源和发展
手球是一种起源自德国的球类运动。如果曾经接触过手球的朋友都知道,基本上, 手球就好似篮球加足球的混合物 。 手球似篮球, 除了其中一个原因系大家都用需要用手去打之外,另外亦因为在手球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规则是由篮球的规则中转变而成的。19世纪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丹麦等国出现类似手球的游戏。1917年德国柏林体育教师海泽尔(M.Heiser)为女子设计了一种集体游戏,规定运动员只能用手传递或接抛球,双方身体不得接触。1919年柏林另一位体育教师舍伦茨(K.Schelenz)对海泽尔的游戏有所改进,规定持球者传球前可跑3步,允许双方身体接触。1920年制定竞赛规则。1925年德国与奥地利举行首次国际手球赛。后逐渐在世界各国开展。1928年举行首届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1957年起举办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手球比赛最初每队运动员为11名,又称十一人制手球。1965年改为每队7名运动员。男、女手球分别于1936年和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规则和知识
手球场地长40米,宽20米,有一中线将场地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两端各有一个球门,球门高2米,宽3米。球用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重425~475克,女子用球重325~400克。场地中间有一条平行于球门线连接两边线的中线把场地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场。球门前划一条距离球门6米的弧形球门区线,线内为球门区。两队各上场7名队员参加比赛,其中包括1名守门员。
开始比赛时,两队队员各自站在本半场区内,由攻方在中线的中点处开球。每进一球都按此方法进行。比赛中,场上队员可以在球门区外利用各种攻防技术和战术进行对抗,力争把球射入对方球门,进1球得1分。守门员则可以在球门区内封挡对方射来的球。
比赛时间分上、下半时,各3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以射入对方球门的球多少决定胜负。如比赛时间终了两队得分相等,而比赛又必须决出胜负,应进行决胜期的比赛。决胜期的比赛时间是两个5分钟,中间不休息只交换场地。如仍相等则应互罚7米球决出胜负。
手球技术
包括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守门员技术。
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突破技术和运球技术。
①传接球技术:传接球是手球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球。比赛中多采用单手传球,根据出手部位、移动方式和动作结构的不同,分为原地、行进间、跳起的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甩传、低手传球、背后传球、颈头传球等。而接球多是双手接不同高度的球。如接高球,接平球,接低球。
②射门技术:射门是得分的唯一手段,也是手球最重要的进攻技术。射门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支撑射门,即有一只脚或两只脚支撑在地面的射门,如原地射门、垫步射门、交叉步射门、跑动射门等;跳起射门,是为了争取空间优势和缩短距离摆脱防守队员的封挡,向上或向前跳起的射门技术;倒地射门,是为了摆脱防守扩大射门角度和接近球门,采用身体极度前倾,在失去身体重心平衡的状态下,倒地完成射门。另外,根据出球部位还可分为高手射门、肩上射门、体侧射门、低手射门和反手射门。
③突破技术:是持球队员运用合理的移动技术超越防守人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不仅可以直接射门,还可以打乱正常防守,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根据突破的方向和动作结构的不同,分为同侧突破、异侧突破、跳步突破和转身突破。
④运球技术:是控制球的队员1次或多次按拍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动作方法,持球队员通过合理运球可以调节和衔接个人技术,扩大活动范围,提高技术运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运球分为直线运球和变向运球等。
防守技术:包括防守对手、封球、打球、抢球、断球。
①防守对手:是防守队员运用合理的移动技术抢占有利位置,利用身体以及适当地借助手臂阻挠和破坏对手进攻的行动。防守对手是个人防守技术的综合运用。分为防守持球队员和防守无球队员两种。
②封球技术:防守队员选择正确位置,利用手臂和身体来封挡对方射门球。用这种技术可以直接把球封住获得反击的机会,或者封挡住一定的角度,同守门员配合,破坏对方射门的准确性。封球技术有正面封球、侧面封球、跳起封球等。
③打球技术:防守队员用单手突然准确地打掉对手控制着的球。分为打对方手中球和打运球两种。
④抢球技术:争抢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球。如抢封挡下来的球,抢守门员挡回和球门柱弹回的球等。关键是积极抢站有利位置。
⑤断球技术:防守队员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地移动截获对方传球。断球是发动快攻的最好时机,成功率高。断球一般有横断球和纵断球。
守门员技术:包括基本姿势、位置选择、移动和挡球等技术。
①基本姿势:守门员为了及时封挡不同方向射向球门的球,保持能随时向任何方向快速移动的姿势。
②位置选择:守门员的位置选择是封挡射门角度的关键。通常守门员应站在球门线前0.5米球和两球门柱连线所形成的夹角的分角线上。
③移动技术:守门员根据场上球的不停转移,为保持好正确的封挡角度,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这就需要移动,守门员的移动技术有滑步、上步、跨步、跳步、交叉步等。
④挡球技术:守门员在移动选位的基础上封挡对方射向球门的球。一般有手臂挡球、脚腿挡球和手脚配合挡球等技术。
手球战术:
攻守双方在进攻和防守时,根据手球运动的规律而确定的集体协调配合的组织形式。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部分。
进攻战术:包括进攻基础配合和全队进攻战术。
①进攻基础配合:是2~3人之间的简单配合。这是全队进攻战术的基础,常用的有交叉换位、掩护、突破分球。
②全队进攻战术:分为全队快攻战术和全队阵地进攻战术。快攻战术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
防守战术:包括防守基础配合和全队防守战术。
①防守基础配合:2~3名防守队员之间组成的防守配合方法,常用的有关门、换防和补防配合。
②全队防守战术:包括防快攻战术和全队阵地防守战术。防快攻战术是在进攻失败后全队立即有组织地转入防守,首先要防守对方的快攻。阵地防守战术主要是区域联防,每个防守队员按照预定的防守队形,分布在球门区线前的范围内,根据对方的攻击距离、攻击方式和攻击点,进行有组织地联合防守。
手球的来历?
手球的起源、沿革
1926年,在希腊附近的德普策斯城墙的墓碑浮雕上,描绘了公元前8世纪与现代手球非常相似的供达官贵族消遣娱乐的“手球”游戏的情景。
据说,“手球”游戏的起源和游戏的内容以及规则并没有很大的联系。这在荷马史诗《奥德赛》(Homer in the Odyssey)中所描述古希腊人玩耍的乌拉尼亚(Urania)游戏,以及公元130年至200年的罗马医生曾描述罗马人玩耍的哈尔帕斯顿(Harpaston)游戏,还有德国抒情诗人在诗中所提到的接球游戏,都包含了远古时期类似现代“手球”游戏的这种特征。
现代手球运动的雏形,源于最早出现的类似于手球的游戏。1848年丹麦体育运动委员、中学体育教师霍尔格?尼尔森(Holger),在奥尔特罗泊(Ortrup)第二学校举行了一场“手球比赛”。当时在场地的两端各有一个球门,比赛双方用手传球并射门,并命名为“手球”。丹麦的霍尔格?尼尔森被尊称为“手球之父”。 现代手球运动起源于欧洲,有资料记载,手球运动是在1895年开展起来的。1897年在丹麦的纽布洛克(Nybrog)城镇举行了一场“室外手球”比赛。1906年,丹麦出版了尼尔森制定的手球比赛规则,这是目前所出现的最早的手球规则,并从丹麦、德国、瑞典等国家开始逐渐推广开来。 2.手球运动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1925年德国与奥地利举行了第一场国际手球比赛。第二年德国又举办了国际手球比赛。
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期间,国际业余手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Amateur Handball Federation)(简称IAHF)成立。其中的一位创始人是美国的艾弗里?布伦戴奇(Arery Brundage,1887.9.28~1975.5.7),后来成为国际奥委会第5任主席(1952~1972)。
1936年,国际业余手球联合会已有23个会员国(或地区)。1946年,在丹麦和瑞典的倡导和邀请下,由丹麦、芬兰、法国、荷兰、挪威、波兰、瑞典和瑞士8个国家共同发起创立了国际手球联合会(简称IHF),并将1946年7月11日确定为创始日。
手球运动随之由中欧向北欧、东欧国家传播开来。20世纪40年代由南欧传入非洲;20世纪50年代,又在美洲及亚洲开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各地兴起。 手球运动在欧洲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深受北欧国家,如: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广大人民的喜爱。
但是,由于北欧地处北寒带,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夏季时间短,冬季漫长,当时在室外开展的11人制手球根本无法在北欧的严冬里进行,于是人们就把手球运动搬到室内,开始尝试在室内进行训练和举行比赛。并对手球规则进行了修改,在室内进行的手球比赛上场人数规定为7人。手球比赛中出现了鱼跃倒地射门等精彩技术,战术中增加了快攻等等。
由于7人制手球不受气候影响、技术细巧多样、战术灵活多变,攻守频繁,比赛紧张激烈,因此发展非常迅速,很快盛行全球。 男子7人制手球锦标赛(亦称室内手球Indoor)于1938年举办第1届,因为战争原因,1954年才举办第2届。1958年第3届后每3年举行一届;1970年后每4年举行一届。从1993年后改为每2年举行一届。目前,参加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确定为24支队伍。
女子7人制世界手球锦标赛,从1957年开始举办至2005年12月在俄罗斯已举行了17届。赛制大体与男子比赛相同,参赛队伍为24支。
世界男子、女子手球锦标赛选择在同一年(奇数年)中举行,男子锦标赛一般在年初,女子锦标赛则在年底举行。参赛资格根据国际手联分配的名额,通过各洲举办的预选赛而获得。
奥运会手球发展史
手球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36年德国柏林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11人制手球第一次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中断。1965年在西班牙举行的奥委会执委会上,手球在时隔36年后再次进入奥运会。
男子7人制手球于1972年在前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上,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1届奥运会,女子7人制手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至今,奥运会男子手球比赛共举办过10届,女子手球比赛共举办过8届。
参加奥运会手球比赛,需要通过奥运会预选赛,预选赛的具体比赛办法由国际手联确定。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男、女各有12支队伍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
国际手球联合会
国际手球联合会(IHF)成立至今已走过近60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诸多坎坷,国际手联主席也已经换过5任。现任主席为埃及人哈森?穆斯塔法博士,秘书长为瑞士人彼得?穆勒马特。
国际手球联合会始终致力于发展手球运动,积极倡导手球运动精神,大力在世界各地推广手球运动,努力维护手球运动的纯洁性。据统计,截至2006年3月底,国际手球联合会已经拥有156个会员国(包括地区)。世界上有16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手球运动,约有1900万名运动员,795000支球队,遍布世界五大洲。国际手联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国际手联自1972年开始设立汉斯?布曼奖杯。它是国际手联的最高荣誉奖,以汉斯?布曼先生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这位已故的国际手联的第2任主席而设立。 该奖杯只颁发给国际手联会员协会。汉斯?布曼杯在两年一届的国际手联代表大会上颁发,发给为发展本国手球和(或)世界手球做出特殊贡献的一个会员协会。至今已有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的1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过该奖。
1988年国际手联进行世界最佳运动员的评选,它是由国际手球联合会与阿迪达斯公司共同创办的,迄今已评选了第14届。此奖项主要参照选手在欧洲各国俱乐部年度表现,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
多个健身手球的玩法
手球的竞赛规则如下时间:手球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为30分钟;中间休息时间通常为10分钟。上、下半时每队各有一次暂停(只有本方获有持球权,方可获得暂停时机,即向记录台递交暂停申请牌),暂停时间为1分钟。如果在正常比赛时间结束时双方打成平局,而竞赛规程要求必须决出胜方,则在休息5分钟后进行决胜期的比赛。决胜期由两个5分钟组成,中间休息1分钟(双方交换场地)。如果第一个决胜期后仍为平局,休息5分钟后再进行第二个决胜期的比赛。第二个决胜期仍为两个5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如果第二个决胜期后仍为平局,将选定一方球门进行掷罚7米球,以决出胜方。即双方各出5名队员,分别依次掷罚;如仍为平局,则将进行1对1掷罚,直至决出胜方。球队:奥运会手球比赛每队只允许报名15名队员,每场比赛在记录表报名登记14名队员。所有进场人员应遵守在本方换人区进行换人的原则,如违反此规定,违例队员将被判罚出场2分钟。比赛时,上场队员为7名,其中6名为场上队员,场上必须自始至终有1名守门员。被认定为守门员的队员可以随时成为场上队员,同样,场上队员也可以随时充当守门员。守门员服装颜色要与场上队员明显区别,队员号码不变。比赛中的任何时间内场上队员都不得超过7名,剩下的7名为替补队员,必须坐在替补席上。坐在替补席上的还有随队官员,如领队、教练、队医等,总数不得超过4人。随队官员中必须指定1人为"球队负责人",仅允许该官员与计时员/记录员讲话,或在必要时与裁判员讲话。随队官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场地,如违反此规定将作为非体育道德行为受到处罚。手球运动员的号码规定为1~20号。规则没有规定运动员必须使用哪一个号码,但按照习惯,守门员通常使用1号、12号和16号。主要罚则:手球规则规定,只允许守门员进入球门区,不允许攻守双方队员进入球门区获利。但进攻队员在完成射门动作,球出手后进入球门或防守队员在不获利的情况下,进入球门区可以不受罚。违例:手球规则规定,允许进攻队员持球走3步,运球后还可走3步,持球不得超过3秒。如违犯,将被判违例。手球比赛中,双方换人不需经过记录台和裁判员允许,只要遵守在本方换人区内,先下后上原则即可。如违犯,则违例的队员要被判罚出场2分钟,并在受罚时间内其他队员不能替换,即场上减员。犯规:手球规则允许防守队员用张开的手臂进行防守,用手拨开对方手中的球,但不允许用拳头击打对方手中的球。防守队员可以用身体阻挡对方持球或不持球队员的移动;可以用弯曲的手臂从正面接触进攻队员。但不允许使用推、拉、抱、撞、打、绊等动作,不允许故意向对方身上掷球。处罚:手球竞赛规则对犯规动作判罚的最大特点,主要是体现在逐步升级的原则。对采取犯规动作的行为,判罚的程度要逐步加重。手球竞赛规则,对运动员犯规的处罚有4种:警告、罚出场2分钟、取消比赛资格、开除出场。根据犯规时的情况,可判给对方任意球或7米球。手球比赛由两名权力相等的裁判员共同负责,裁判员在临场执裁中使用18种标准手势
幼儿园体育游戏手球教案大班
活动目标:
1、体会手球活动的快乐,喜爱手球运动,感受与小朋友一起玩球所带来的快乐。
2、知道每年的6月23日是世界手球日。
3、发展幼儿的手部能力,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巩固幼儿跑及躲避的技能。
活动准备:《手球》比赛视频、手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好玩的手球
1、出示手球.: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
2、手球和别的球有什么不一样?
3、手球怎么玩呢?
4、今天又一群人正在玩足球,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观察画面
1、你看到了什么?
2、还有谁看见了和他不一样的?
3、手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4、拿手球的人我们可以怎么样称呼他们?球员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5、手球一个队友几个人,主要规则有哪些?
教师简单向幼儿介绍手球规则:标准的手球比赛由两队各派7名队员参与,其中6名球员及一名守门员,互相在长方形的球场上互相对抗、互相进攻。比赛目的是尽量将手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当比赛完毕后,得分最多的一队则代表胜出。(允许球员用手(张开或并拢)、臂、头、躯干、大腿和膝部去掷球、接球、停球、推球或击球;但不可以用脚或膝关节以下的部位触球)
6、每年的6月23日是世界手球日。
三、游戏:手球比赛
玩法:
共选出14名小朋友,7名为红队、7名为黄队,看哪个队最快能把球投到对方的球门里。
指导重点:
提醒幼儿在追球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推挤,要懂得躲避同伴。
练习手球
一、了解各种传接球与截球的方法与在游戏中运用的时机。
二、学会如何有效的传接球与截球的技能。
三、培养儿童运动的休闲兴趣与合作精神。
一、单人活动:
1.持夹球行进(慢跑、穿梭、倒退)
2.移动中拍球(原地、绕圈、慢跑、穿梭)
3.移动位置接球(左右、前后、转身)
二、双人活动:
1.球绕身(背向、并肩、相对.........)
2.机警练习(球穿跨下转身捡球、双球双传、呼声转身接球
3.接球活动(左右、相对)
三、各种传球练习游戏
1.相对传接(低手、侧肩、肩上传球)
2.三角、四角传接
*初期以不跑动变位置练习,再慢慢加入跑动变换位置的练习。
3.抄传球游戏
*在手球场六公尺禁区内,分成两组,一组传球另一组抄截球,抄截人数要传球能力
调整。
1.以小组合作共同评量的方式测验,双人反弹传球或侧肩传球一分钟的次数(两人传球
距离远近影响传球次数,视年龄调整)
2.全班分组以抄传球或阻挡运球的游戏,评定各组合作、守法的精神态度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