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现代体育场馆具有哪些特点
奥运场馆的特点是主办方投入巨大,而奥运会时间短、人员相对集中。于是有专家提出了奥运场馆的设计思路:以赛后利用为主,兼顾赛事,降低一次性投入,最大程度降低能耗,考虑多种经营模式
“大家总想修建宏大而昂贵的建筑。对,比赛场地在比赛时爆满,而且门票收入对主办者很重要。但是,我们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能否把比赛场地修建得恰如其分,在赛后仍能使用。”———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今年北京进入了奥运场馆全面建设时期。两三年之后,这些体育场设施将先后在北京亮相,迎接2008年的奥运盛会。但是,16天的奥运之火在北京熄灭之后,如何对这些投入巨资的体育场馆群进行赛后的经营运作和日常管理?这将是政府、场馆业主和所有场馆经营管理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赛后利用是一个全球性课题
“出租:奥运设施”、“雅典奥运会仅过了半年多一点儿,很多奥运设施就被空置了”、“雅典没有赛后利用计划”、“澳大利亚TELSTRA场馆的商业重组”……这些都是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过去仅几个月就成为报纸和杂志的头条内容。
在前不久举行的“奥运场馆建设运营国际论坛”上,来自国际国内的众多专家都认为,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全球性课题。荷兰阿姆斯特丹竞技场顾问公司总经理本·温布瑞克说:“奥运场馆通常只是为了单一的活动而建立,而这些建筑的赛后潜在利用在设计和计划阶段经常被忽略。赛后这些建筑成为了累赘,当地政府不得不每年耗费很多金钱来修缮和维护它们。”
目前北京奥运场馆大都采用了项目法人招标的运营模式。据北京市有关部门估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投资额将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仅五个完成法人招标的场馆项目总投资也逾200余亿元。中标的法人不仅要筹措建设资金,更要在未来几十年的运营期中让效益最大化。赛后利用显然成为投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的问题。
赛后运营不能赛后才考虑
由于项目前期规划与设计的不足,以及相关人才的缺乏,导致场馆建设未能充分参与城市运营,场馆自给自足能力的匮乏使日后维护和发展的资金捉襟见肘,这是国际上普遍遇到的问题。所以,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舒兆良认为,赛后运营是一个必须与场馆兴建同步运筹的谋略和蓝图。
据介绍,工程投资12.9亿元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是国内赛后利用比较成功的例子。作为上海的标致性建筑之一,该体育场除了建立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还设立了宾馆、娱乐场所、购物商场等其它功能场所。近来上海市又把体育场的地下部分开发成了上海的旅游集散中心,巧妙地利用了它的交通枢纽功能。但由于集散中心这一功能在体育场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造成了场馆的被动使用,旅游集散中心的舒适度和美观性都打了折扣。
相对而言,天津奥林匹克水上中心前期策划就比较充分。有调查显示,北纬40度以上地区的室内水上场馆经常陷于经营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60%的成本来自于大量的能耗。于是设计者把该场馆的设计重点放在了节能方面,为日后运营大大降低了成本。
有来自澳大利亚的专家介绍,奥运场馆的特点是主办方投入巨大,但奥运会时间短、人员相对集中,而场馆将在未来长时间成为城市关注和使用的对象。于是有专家提出了奥运场馆的设计的思路:以赛后利用为主,兼顾赛事,降低一次性投入,最大程度降低能耗,考虑多种经营模式。
体育场馆的商业潜力在哪里
当然不用过于悲观,国内国外也有不少案例,经过精心规划,奥运会比赛后场馆依然有潜力带来滚滚财源。
不少专家们认为,主要有3种方法可以增加场馆的商业收入。一是扩展广泛的休闲设施,例如:高级座位、包厢、餐厅、酒吧等,很多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新赛场就可以显著提高在比赛日的收入。比如:在阿姆斯特丹Arena体育场举办阿贾克斯足球赛,大约有50%比赛日收入是通过商业对商业的方式得到的,而这些仅占场馆面积不到10%的设施,都是通过VIP和商业人士在高档餐饮、服务和坐席的额外消费中得到的。当然没有一流的场馆设施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场馆建筑本身。场馆通常是没有比赛的日子多于比赛日,在没有比赛的日子可以把场馆变成会议设施,零售、博物馆、康体中心、电影院等。当这些设施可以在比赛或非比赛日得到双重利用的时候,额外的优势和作用就能够显现出来。
三是,能够显著增加场馆收入的方法就是在场馆内开展各种非体育活动,这些活动通常都是非常赚钱的,比如音乐会或公司活动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当地必须具备这种活动的广泛市场,而且场馆的设计必须具备举办非体育类活动的功能条件。
所以,经验向人们展示了操作良好的商务管理将成为通向赛后成功的场馆运营之路。而商务管理工作一般在场馆设计选择定案后就开始了。
商业运作因地制宜
从雅典、悉尼、亚特兰大以及其它奥运主办城市经验来看,没有一个最好的程式或捷径可以套用,毕竟每个城市的情况完全不同。所以奥运场馆商业运营必须通过因地制宜的策略和措施来实现。
大多数体育场馆赛后仍然以体育休闲功能为主,而香港体育馆“红馆”则成为了香港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麦建琳介绍,运作了22年的“红馆”虽然是一个多功能场馆,但却是以举行娱乐节目驰名,特别是中文流行音乐会。“红馆”的使用率高达96.7%,在去年举行的187项活动中,有近八成属娱乐性节目,体育性质的活动则只有5项,另有35项属演讲和聚会等其它性质的活动。目前“红馆”的最大支出是员工薪酬及运作开支,而收入来源除主要来自租金外,也包括广告、售卖物品、食物及饮品的特许专营权。“红馆”运营多年来均有盈余,在上一个财政年度,支出约为3600万港币,收入则有7600万港币,其中近八成的收入来自租金收益。
考察过北京奥运赛场的国外专家也为北京“支招儿”。他们认为,北京超过1400万的人口无疑是一个优势。通过增加奥运体验、餐厅、酒吧以及其它休闲和娱乐设施的方法,将奥运场馆转变成并将其看作是一个旅游景点,奥运场馆就可以成为与故宫、长城、颐和园等景点齐名的北京的顶级旅游胜地,可以获得充足的收入自给自足,甚至盈利。
奥运仅仅是场馆运营的演练
其实奥运场馆建设仅仅是冰山一角!来自体育总局的数据显示,在奥运会、世博会、全运会,还有其它商业体育赛事的巨大拉动作用下,未来10~15年全国的场馆建设将提前到近5年内形成高潮,这对于国际国内的供应商而言都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大蛋糕。
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近5年内国内体育场馆总投资规模预计在2000个亿左右!”从目前的经验看,一个场馆的投资平均为一个亿,如果是一个综合体育中心,有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的,一般造价在七八个亿左右。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62万多个体育场馆,总面积10亿多平方米,但人均拥有面积不足1平方米,而美国人均场馆面积已经达到16平方米。可见国内体育场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场馆建设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东南沿海一带,但中西部的市场也将很快兴起。
体育场馆的缺口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而场馆运营的效率并不尽如人意。奥运等一批场馆的建设一方面将填补这一缺口,另一方面,以场馆运营为标志的体育产业的资源整合和深度经营将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本报记者罗乔欣
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州的体育馆?
万州“三峡之星”体育馆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西山公园原体育场内。是一座集单项体育比赛、训练、文艺表演、大型展览、集会、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体育馆。该项目、用地面积:342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366平方米;层数:地面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31.27米;座位数:固定座2956座,活动座2000座。
项目业主:重庆万州锦鸿综合开发公司。该项目由万州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联合设计。设计时间:2002年2月至2002年8月,竣工时间:2004年4月。
设计技术及创新要点
合理的场地设计
体育馆采用偏心园的平面设计手法,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比赛厅内径54m,能满足各类室内体育项目的比赛要求,并通过活动座椅灵活布置,满足集会、文艺表演等多功能使用。发挥了良好的使用效率,2004年6月被北京奥组委确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手球训练场地。
独特的建筑造型
体育馆利用10组向上的斜杆支撑巨形不对称园壳,屋顶钢网架悬挑达23m,造型极富力感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赋予体育馆十分鲜明的个性、整个造型宛若一颗新星屹立于长江边上,“三峡之星”由此得名。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赛场上部采用以色列登普天幕系统,具有U形联接、自由浮动屋盖、蜂式结构特点,在屋顶防水,隔热、保温方面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白天不需照明也能满足使用要求,达到节能目的;体育馆外墙采用双曲铝金板饰面,园形屋顶上部四周设开启天窗,有效解决自然通风需求。
从建筑造型和悬挑受力特点出发,对大悬挑采用了组合体。大大减小了大悬挑杆件的内力及端部处的挠度值,使其受力得到明显改善。屋盖为双屋钢网架环状点支承带悬挑的园形网架,主跨80m,悬挑长度23m。
室内配有完善的国际标准专用运动地板,满足周边观众视线的悬吊点计时记分牌,灵活多变的活动座席等等技术,新材料,投入作用后,效果良好。
建筑专业设计主要特点:
重庆市万州三峡之星体育馆位于重庆万州西山公园原体育场院内。三峡之星体育馆是一座集国内单项体育比赛、训练、文艺表演、大型展览、集会、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体育馆。其主要特点如下:
1、 体育馆总设计理念,结合周围建筑环境及原地势地貌特点,巧妙处理了体育馆商业用房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和谐问题,更为突出体育建筑。
充分发挥现场潜力,地势高差使体育馆应环境而生,创造生态性的体育建筑。
多功能使用的综合效益,除举办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等综合体操比赛外,同时,靠近滨江路处,利用体育馆地下层布置了商业用房、茶房、咖啡室等相关功能设施的配套,是对单体进行全面策划设计的结果,以达到赛时赛后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满足以馆养馆的经济需求。
完美独特的造型艺术,造就其万州区标志性建筑的美誉,设计整个造型宛若一颗新星落户于长江三峡上游的万州“三峡之星”因此而得名。设计中采用10组向上的斜杆支撑不对称园盘极富力感,赋予了该体育馆向上的动感和强烈的个性,具有现代精神的意义。
合理的交通组织,完善的人车分流系统,观众由南、北两个室外台阶和西部两楼梯上到一层商业用房和附属用房的屋顶平台进入休息厅。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娱乐人员、商业服务等设于一层的不同方位进出本馆,各条流线互不干扰,自成系统。
功能配置
体育馆固定座2956座,活动座2000座,比赛场内径54m;配套设施:比赛用房、检录、运动员休息、沐浴、更衣、裁判等。
观众及顾客服务:休息大厅、茶室、小卖、商业服务、车库等。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为营造富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体育建筑,室内配有完善的国际标准专用运动地板,满足四边观众视线的悬吊点式计时记分牌,灵活多变的活动座椅等新技术、新材料、并满足建筑声学的要求,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被誉为三峡库区“第一馆”。
荣获2005年年度重庆市优秀建筑三等奖
主要设计人员:
黎佗芬、诸宏波、杨建蓉、张兴宇、张弟辉、刘 军、张振刚、陈坤喜、黄成亮、黄建辉、赵学军、向先林、张 琦、陈袁明、贾鸣飞
为什么现代体育场馆大多以集合体的形式存在
现代体育场馆大多以集合体的形式存在是为了扩大发展。
体育场馆集合体并非新鲜概念,通过引入运动场馆聚集人气,早已成为不少商圈的常规做法。只不过,在以引流为核心诉求的前提下,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运动场馆自然成了诸多商圈的首选。然而,在位于普陀区的上海环球港,其楼顶却成了小众运动的集合地。从类似网球与壁球结合体的板式网球,到传统观念中很少出现在中心城区的马场,再到近年来在国内日益兴起的攀岩,这些场地在建设之初就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受众定在了同一群体。
传统的体育场馆只具备运动功能,却与多数人的家庭生活脱节,为了解释这一说法,该综合体的负责人描绘了如下场景,一个平凡的周末,当作为体育爱好者的父亲前往场馆运动时,母亲。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又该前往何处消遣呢,在运动综合体内引进商业,就是其给出的答案。
北京体育馆的建筑特点
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二OO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通知,北京体育馆建筑已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北京体育馆作为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国家体育馆建设工 程于2006年5月28日正式开工,并在2007年11月底竣工验收。国家体育馆在奥运期间将主要承担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比赛项目。奥运会后,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将成为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该工程项目主要由体育馆主体建筑和一个与之紧密相邻的热身馆以及相应的室外环 境组成。总占地面积6.87公顷,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8万人。
“好运北京”2007年体操国际邀请赛于2007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国家体育馆进行。北京体育馆以飘逸又赋予动感的造型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时,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它的地基里竟然“藏”有8万多吨废钢渣!“这不仅保护了环境,更是变废为宝。”北京体育馆业主单位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永山介绍据介绍说,北京体育馆根据设计要求要挖深20多米进行地基的浇筑,而地基浇筑后将进行回填。以往回填的物质通常都是砂石料,而砂石料又是不可再生资料,国家体育馆需要的数量又非常多,如果这样回填将造成极大的浪费。根据多方面的考察国家体育馆地基尝试采用废钢渣代替传统砂石进行回填取得了成功。钢渣是利用首钢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多年、堆积如山的炼钢剩余钢渣,经过加工处理,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国家体育馆使用钢渣回填既满足了施工需要,使35000立方米约8万吨的废料变废为宝,节约工期,贯彻了绿色奥运的精神。在清除噪音方面,国家体育馆采用国内比较罕见的9层多功能金属复合材料的夹层设计,厚25厘米,由水泥板、玻璃棉、防水层、吸隔声材料组成,并在最外层喷涂吸音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屋外噪音的影响,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体育建筑普遍存在的屋面雨点噪声问题,减少对体育馆正常的干扰。同时,场馆四周的玻璃幕墙采用了中空low-E玻璃和金属板组合的形式,全部采用双层玻璃间的空隙充有氧气,既起到了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也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影响。此外,场馆内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也进行了专门的消声减噪设计,最大限度为观众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观赛环境,即使室外是倾盆大雨,室内也不会听到任何噪音,提高了体育馆的声学设计品质。北京体育馆--国家体育馆是北京二00八年奥运会三大比赛主场馆之一,也是北京为迎接二00八年奥运会新建的十八个比赛场馆之一,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体 育馆,主要由主馆和训练馆两部分组成。国家体育馆总建筑面积八万多平方米,观众坐席近两万个,可安排停车六百辆左右。
北京体育馆在奥运会比赛后,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操作运营,坚持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经验,健全制度及一整套手段和办法,通过市场商业运作,增加收益,其运营方向已经确定为体育产业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和商业餐饮市场。
奥体中心体育馆的设计特点
馆内装饰时尚简约
富有现代感的铝镁锰板屋面、散发着浪漫气息的比赛大厅、宽敞明亮的观众大厅……走进奥体中心体育馆,人们一下就被这种刚柔相济的现代美感所吸引。走进体育馆南厅主入口,经过重新设计和建设的南大厅,令人有种走进了一个庞然大物内部结构的感觉,充满新奇。没有吊顶、建筑设备可以一览无余的简约主义设计风格不仅让整个大厅简洁大气,更让每个走进这里的人们有种宾至如归的舒适感。
屋顶保温穿上棉袄
据介绍,体育馆的建筑外面新增加了一层外保温,这就相当于给建筑穿上了一件小棉袄,增加外墙的保温性能,减少以后运行时的能源消耗。原来屋面的材料是金属夹芯板,防水、保温性能都难以满足场馆的使用需求,而且屋顶由于被太阳长时间的照射,时常会发生热胀冷缩的“变形”,尤其是每天上午9点到10点和下午4点到6点的时候,进入体育馆的人都会听到屋顶发出的“砰砰”的巨响,对运动员比赛造成了影响,也不利于观众欣赏比赛。而现在屋顶材料全部更换为和中国大剧院屋面的防水材料一样的铝镁锰板,并且和保温、吸音等功能进行复合设计和安装,将屋面的功能更完善了。
高新科技保驾护航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许多新材料、新技术都被运用在了奥体中心体育馆中。像采用的悬挂吸声体,具有防火性能极强的织物面层,既满足吸声要求,又满足防火要求;综合运用了VRV空调系统与中央空调系统,并在场地内设置了两套送回风系统,既保证了运动员区和观众区不同舒适度的要求,又方便了赛后对外开放的运营,节约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楼宇自控系统、手机信号增强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综合布线系统、LED显示屏系统等。
功能划分凸显人文
奥体中心体育馆的平面形状为六边形,一层北侧是贵宾室、安全保卫以及新闻记者的工作用房。二层是观众入口和休息厅。三层的东西侧为计时记分牌及办公室休息厅等。
此外,奥体中心体育馆还在运行设计中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和各功能区使用者的交通流线,根据不同使用人员和使用性质,各类人群尽可能做到分层分区互不交叉,交通流程通顺便捷合理流畅,满足奥运会的运行设计要求,同时也便于赛后体育馆的经营管理和使用。
环保无处不在
为节约水资源,该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建立了沉淀池等废水处理设施,把雨水及生活废水及时收集起来,实现二次利用,目前该项目部用来冲洗卫生间和现场降尘喷淋用的水就是这种处理水。项目部还对施工队用水进行量化管理,在每个外施队用水区都安装了水表,分别对各队伍的施工用水量进行计量,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出每支队伍的用水指标和相应的奖罚措施,对有节余的队伍进行奖励,对超额用水的队伍以超额部分自付费的形式进行处罚。经初步测算,改变管理方式后,项目部每月可节约用水400吨。
为降低噪音、减少扬尘,在进行场馆内改造拆除过程中,项目部改变了由外而内的传统施工次序,保留外围玻璃幕墙不拆除,先进行馆内设施的拆除,最后再拆除外围幕墙,原有的玻璃幕墙有效防止了噪音和扬尘的扩散。
为减少现场施工扬尘,利用废钢管自行设计制作了可喷雾的水幕,既节省水源,又随时为现场保湿降尘。此外,项目部在场馆改造过程中保持现场原有花木,并对能绿化的区域进一步绿化。
隐形护网保证观众安全
在场地两侧的白色球门后面,两张长24米、宽8米的黑色防护网非常引人注目。竞赛主任李之文介绍说:“之所以在球门之后拉上这两张网,是因为手球项目是一个快攻性的比赛,拉上防护网一方面可以在射门不中的时候,使守门员更加快捷地拿到球继续比赛;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运动员击发球力量过大,球飞向观众席而伤到观众。
我们选择使用黑色的防护网,是因为黑色的网不仅可以和白色的球门区分开来,不干扰运动员的视线,而且,在电视转播的时候,观众在电视屏幕上也看不到这张网,可以说,这张黑色的网是一张隐形的防护网。”
赛场内增设超低音设备
场馆内的扩音系统也进行了改造,原有的扩音系统是单一的,而改造后的则是由比赛场地和观众席的主扩音系统和流动音响辅助设备组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场地内增加了超低音的设备,加之场馆内原有的吸声设备,改造后的竞赛大厅的音响效果堪与音乐厅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