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激发体育差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体育学困生;所谓的体育学困生,它包括两种类型的学生,一是身体素质和体形不好的学生;如小胖子、体育课成绩达不到老师规定的最低要求,平时上课懒得运动的学生;二是体育行为不好的学生;如在体育课中喜欢单干的,体育运动不全面的学生。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去激发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对体育提高认识
教师针对体育学困生的两种类型,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育方法。一种类型的学困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但又惧怕上体育课,其主观上表现很努力想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但因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原因,对进一步提高体育成绩信心不足、缺乏坚定的思想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以致成为体育学困生。第二种类型的学困生,身体素质较好,但他们对教师上课所采用的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耐烦,行为上表现为比较的散漫,时间久了因某些项目的运动水平不高、不熟练而成为体育学困生。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意志耐力教育,帮助其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二、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教单杠跳上成支撑前翻下动作时,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提高要求,而对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同学让他们先在教师帮助下完成动作的部分或全部,同时增加底下垫子的厚度,克服学生的惧怕心理,而对动作完成稍有进步提高的同学,及时的进行表扬、鼓励;并让他谈谈学习的方法和成功的体会;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法呆板、机械,学生就容易分心、厌学,造成有更多的体育学困生。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语言风趣含蓄,形象生动、精练、教学方法和手段新颖多变,会大大的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对所学的动作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师在教学投掷垒球动作时,先练习甩纸炮,比比哪几个同学甩得响;再掷羽毛球或乒乓球比比谁掷得远,最后再练习掷垒球,学生会对所练的技术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乐中学,学中得到乐趣。又如在立定跳远时,教师采用单脚跳比赛,以剪刀、拳头、布的形式两个人进行对抗练习,规定距离进行分小组比赛,你追我赶破记录法等练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体育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如年级段过关的研究。在实施该项课题研究中,两种类型的体育学困生都能得到各自的所需。如对体形胖、瘦小、素质差的同学,教师提出每次课练习成绩都有所提高的话,都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鼓励。同时还能获得教师给予的奖励玩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对于优秀的过关同学,教师同样给予奖励;还可请过关同学做小老师帮助其他过不了关的同学过关。如组织打篮球、排球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健康的锻炼,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效益和教学质量。
四、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减少、促进提高体育学困生的重要手段。目前各校教师对体育活动课认识不够,活动课被挪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约制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练习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体育学困生偏多倾向。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有必要对体育活动课再作重新的认识;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内容,对体育设施和活动器械加大投入力度,让学生各需所取;同时加强对体育活动课的管理和辅导,特别是体育学困生的辅导;组建校、班体育代表队,如校、班排球、篮球队,班篮排球队的技术由校篮排球队员辅导,教师参与指导;校棋类协会、田径队等开展课外训练,提高学校体育的综合水平。同时开展隔周一次的小型体育竞赛活动,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五、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而新型的知识结构应体现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能力结构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教改意识。教师的业务水平将直接的影响到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而教师的言行又是学生的表率;因此体育教师除了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外,还将在思想品德、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以爱心与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条件,也是激发、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有力保证。
如何提高职业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提高职业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技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因地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改变观念,加强对体育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改善目前状况必需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体育教学比较强调教师的教,学生只要跟着教师学就行,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1、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
动机是实现目标的动力。通过体育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任务和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教学中,无论教什么内容,都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练,有什么用,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得上,让学生懂得练习的价值和好处,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源泉。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我们会让学生知道耐久跑可以提高学生有氧耐力素质,是将来健身的主要手段,什么是正确的技术动作,如何克服极点现象和分配体力,怎样才能提高成绩等。只有这样,才能变“要我练”为“我要练”,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好学乐学的过程。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效果,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时,他们总能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给学生留出自主练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却爱好自主选择练习项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采用游戏法、比赛法,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使学生的练习不再枯燥无味;组织小型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自己的技术技能、智慧和毅力去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品尝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
3、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评价不应只从运动成绩、运动技能出发,而是看学生运动参与程度和在进步幅度。在教学中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以表扬为主,对学生一点儿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用表扬鼓励的言语,如“很好”,“不错”,“继续努力”等给学生的心理以良性刺激,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4,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在教学中比较活跃,能从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体育差生由于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要求,没有表现的机会,容易产生失败感和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差生,区别对待,在运动强度和练习次数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他们也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器材设备的建设,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在资金上,可以采取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的方法,配齐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因“材”施教。农村青少年一般不及发达地区青少年的机灵、活跃,加之场地、器材的缺乏,他们对体育课深感单调乏味。我们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农村学生力大好动的特点,多动脑筋,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自制和开发体育器材。例如:用布做沙包和实心球、用竹子做接力棒等,因材利导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农村学生足劲好,没有沙坑就可以做立定跳远;农村学生手劲棒,没有单双杠,就在树杈横上竹杠,制成引体向上的器材;农村学生大多力气大,没有举重器材,就用石磨抓举训练。教学设备虽差,但能运用这种土法上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使体育课颇具创新意识。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法的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教法的研究。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例如:指导学生看图学习健身拳,让学生看图复习广播操等。
(2)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例如:在实心球教学中,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后可采用相互指导纠正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动作,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3)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教师先提问“怎样才能在接力区高速完成传接棒?”,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学生相互讨论,教师诱导归纳得出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传接棒技术。只有掌握技术才能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2、接棒同学要充分接力区的长度发挥的速度。理论上接力区的前沿是传接棒的最佳位置。3、接棒的同学要根据传棒同学的速度确定起跑的时机。
2、加强教法的改革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它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等。
(2) 探究式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接力跑的起动时机、传接棒技术、垒球游戏中如何合理运用技战术、障碍跑的起跨距离等教学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篮球教学中,可采用先让学生玩,在学生玩得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技术战术的缺乏,教师在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分层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一名同学都有进步。例如: 耐久跑教学时,根据学生能力不同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组,在练习距离、强度、休息时间和练习次数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较大进步。
四、改变观念,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
在应试教育思潮下,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师得不到尊重,没地位。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个学生,都认为只要是语、数、英等升学考试必考课成绩好,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体育活动不重视,体育成绩好坏没关系。因此有的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一上课就“吹吹哨子、晒晒太阳、吹吹牛”,上课不认真,采取“放羊式”的教学状态。而学生呢?觉得体育课不重要,又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与其上这样的体育课,倒不如到教室做做作业,对自己将来升学还有好处。有的学校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一完,体育课就敷衍了事,用来补主科课程,平时也多是挪用体育课来排练节目、清理卫生等,有的甚至不开设体育课。所以,农村的体育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根本无法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为此,作为农村中学领导、体育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思想,摒弃世俗偏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作正面引导,向他们讲清体育课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同时要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
五、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思想,开展好体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康体魄的新世纪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重传授轻方法,重技术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继承轻创新,这些在农村初中校虽有得到改革,但力度还是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只讲动作规范,却限制动作创新和自由发挥,而新教材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长发挥,新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转变的教师的角色,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要得到提高。
我的马拉松元年--一个体育差生的逆袭之路
学生时代,我是个成绩平平,容易被老师和同学淡忘的人。每当谈到我,总要狠狠的回忆一番,最后才从记忆深处“挖”出我。如此平庸的我,却屡被我小学到大学的体育老师“烙”在脑海里,不是因为我有很优异的体育成绩,而是优异的反面。估计,他们这辈子很难再遇上体育如此“弱智”的我,加古怪的姓氏和离奇名字的组合,将我永久惦记。
小学时,我投垒球,投到一旁记分的同学头上。惊得体育老师冒出一身冷汗,庆幸是垒球而不是铅球,草草给我划了及格并让我以后可以免考。中学时,每次长跑对我讲,基本是可以要命的大考。等我1000米长跑拚命以6分15秒到达终点,体育老师已经等了好久,用着极不耐烦,又十分愤慨地语气说:比女生还慢!而就这位体育老师,后来改行做了足球裁判,在二十多年后还能从人堆里一眼揪出我……
就我这样一个体育差生,在几十年前是万般难以预测自己会在某天跑马拉松。即便是半年前,我也未曾有过跑马拉松的任何念想。我的脑海里,马拉松是毅志坚强、身体强健者等极少数勇者或疯子的极限游戏,根本与我无缘。
我开始跑步,起因是一台秤——体脂秤。
同事小周买了台体脂秤,然后向诸多“中年油腻男”科谱:不光要减轻体重,还要提升身体的质量。我用几个月的时间,极有耐心地研究有关体脂、肌肉含量、骨骼肌率等指标,比较与单纯减重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多方资料的论证下,认为跑步是减脂最好的方式。
在2017年10月,我开启了有计划跑步减脂生涯。之前,我曾尝试健身、游泳、快走等锻炼方式,也曾坚持过一段时间,但计划性并不强,时断时续,效果不太明显。
为了持久和量化运动,我在淘宝购了手环,综合我的身体素质,决定每天跑5至8公里。作为初学者,此量貌似惊人,实际上很容易达到的。每天跑步上下班,就已有7-8公里,加上平时溜狗,很容易达到计划。过了一个月,身体并无大碍和任何不适,我就把每天的目标调整到10公里。这样,我每天跑步上下班,跑步溜狗,哪怕是下着小雨,打着雨伞也可以跑一阵。天晴跑,下雨跑,顶着烈日跑,也迎着大风跑,渐成习惯。实在是下太大的雨,我就在家里用无绳跳绳的方式模拟跑步。十公里,大约要跳10000下。
如何避免膝盖伤痛以及软骨组织挫伤,这是长期跑步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我开始研究跑步的姿势和训练的方法。先后看过《太极跑》、《运动与大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跑步圣经》等书。感受最深的是《太极跑》,用笔直身体倾斜以及腰腹力量,让下肢缓冲最小,身体损伤更小,跑得更轻松。《运动与大脑》让我学会了用心率控制速度的方法,也就是让自己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让速度更适合自己,跑步更有乐趣。
当我跑步时,听着《一席》演讲、叶曼的《道德经》,或者听听高晓松吹牛谈天,更可以环绕在柴可夫斯基、莫扎特的音乐里,要不来带劲点的摇滚,让身体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跑得更High?当自己熟悉身体的机能,完全可以启动Auto自动档,好像四肢成了自动驾驶的机器,而主人却在另外的美好精神世界里翱翔。这是不是所谓心理学所称的“巅峰状态”?
去年11月份,我到体育馆第一次尝试跑了5000米,这也是我第一次主动对自己的跑步记时,以前都老师吼着告诉我成绩的。结果不那么坏,用时31分钟。今年4月份,同样的5000米,只要23分37秒了,这成绩比初中的6分15秒要快不少,我着实高兴了一阵子。随后,又冷静下来:成绩提升也太快了点,是不是手环有问题?
今年 8月,宜昌定于11月份再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跑的路线正好穿越一新一旧两座跨江大桥,路过家门口,一路风景宜人。妻子说,你天天跑步,为什么不跑次试试?同事们也鼓励我,天天跑不会有什么问题,大不了走下来呀!正值机构改革过程中,我也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一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便兴冲冲地报名参加了其中的半马。
11月4日,我天没亮就起床,简单吃过早餐,系上背包就出了门。因为从未跑过马拉松,经验为零,也听从了各方经验:甚至带上了“速效救命丸”。到了接近入口检录的地方,已是人山人海,22000名跑者聚集,本地大约11000人,外地的占一半。还有上百名外国、境外的跑友,否则也不叫“国际马拉松”了。
我十分知趣的站到队伍最靠后的位置。后来,我才知道,前面的是锦标赛或资深跑者,后面的大多是“打酱油”凑热闹的。我明显是属于最后面大众里面的最菜的“菜鸟”了。
7点30分到了,队伍开始蠕动,和我构想的起跑完全不同。这便是真正的马拉松,感觉更像广场舞,大妈们各显神通,场面堪称混乱。前3公里,是前脚踩后脚,左臂擦右臂,我运用街跑大半年习得的“凌微碎波步”,超了不少“打酱油”的,也感觉体力消耗不少。5公里后,好像已经跑到“普罗大众”的前面,人也稀疏了许多。
7公里的时候,我们开始爬坡登上“夷陵长江大桥”。大多数平时很少做负重或坡度训练的人,便被落在后面。庆幸的是,我的家正好蹲在这座城的至高点,天天得爬好几次,对我来说基本是每天好几次跑步爬坡训练,这点小坡自然不在话下。我保守估计了一下,上桥爬坡及桥上加速跑基本要甩掉黑压压的一堆堆的人群。
困难的是跑到12公里左右,开始进入一段数公里长的缓坡。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大桥上我遇见曾在体育场跑步时看到的最矫健的女孩,姿势之优美以及迅速之快,我只有顶礼模拜的份。但是,超过她的时候,我却没有半点怜香惜玉之情,倒有种辣手催花的快感。在12到14公里的慢长坡上,我遇到了天天跑步可以遇上的“男神”,平时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他那种气定神闲的优越感,我还是决定气喘吁吁的超过了他。尽管,我后面得用3分钟左右来调整呼吸,却丝毫无法掩盖那胜利的酸爽!
真正的挑战是最后一座大山。当所有人的气力在前两次坡已经耗费殆尽的情形下,再爬上至喜长江大桥才真正叫折磨。爬上去未必是柳暗花明,却是“又一坡”!那坡,简直是榨干跑者仅存的最后一滴能量!我鼓起劲,终于登上桥上的最高处,仅仅的0.5公里好像跑了5公里。我找寻桥上熟人,希望能给我的英姿拍照留念。最终找到了,却是一跑而过。因为,我之前的预计跑到17.5公里处大约要2小时,结果我1小时20分就到了,早到了1堂课时间。熟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也忘了给我拍照。
最终,在观众的鼓舞声中,几个精疲力尽的选手奔到终点。依稀记得,大家都很累,我还是在最后1公里超了7~8位选手。实在有点累了,我都忘记了在终点摆个POSE留念。半马的成绩,我已经从我的手环运动计时知晓,我把成绩告诉朋友和同事,他们更多是感到吃惊,有人留言:太不可思议了,除非你是跑步天才!最后公布的成绩是1小时47分,基本达到国家4级运动员标准,在宜昌籍选手也接近第10名的成绩了。
人群中,我多么想看见那位惦记着我的体育老师。多么希望他也在欢呼的人群中,能一眼认出B22110,曾经那个千米跑6分15秒的男生。如果有时光机器,我多么想回到那跑出6分15秒的时刻,告诉那个自卑的孩子,长跑的诀窍,鼓励他:“直要努力,有一天,你也可以跑马拉松!”
如何激励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此文转载,地址不详) 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指学生在体育锻炼活动中的主动的自觉的进取的学习锻炼态度。学习锻炼态度大致可分以下三种:有的积极主动,锻炼热情高;有的被动,你动我也动;有的厌炼冷淡不想活动。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锻炼状态,动脑筋想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尽可能将消极冷淡因素转化为积极进取因素。因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竞赛有它的特殊性,即活动范围广,体育器材多,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频繁,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体育锻炼的情绪常会发生变化。如果体育教师不能运用激励手段来稳定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那么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就不会高,有时因学生锻炼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因此,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千方百计激励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外部和内部条件刺激下,使机体始终维持在一个适宜的兴奋状态。体育教师要学习激励理论,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实效。激励的手段很多,主要的有:一、认识激励 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是行动的原动力。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来源于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的项目特点,加强学习体育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懂得体育对个人、对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思想认识提高了,锻炼热情高、劲头足,就能克服“骄”、“娇”二气,为强身保国而炼。我国各个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始终坚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运动员能把体育与祖国的前途结合起来,逐步确立为校争誉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如优秀运动员王义夫一心想着祖国的五星红旗在亚特兰大上空升起,咬紧牙关,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打好最后一枪,昏倒在射击场上。人一旦对自己所干的事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有坚定的信念,就会不管风浪险阻,就会不屈不挠,奋勇拼搏,争取胜利。二、情感激励 情感是与人交往需要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成分。情感是师生关系的调节器,只有建立民主、和谐、宽松、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有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又有人说:“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充满激情、充满理解、充满信任。只有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真爱,才会愈加信赖教师,就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反之,教师面无表情,过分严肃,学生会紧张,心理上有压抑感,就不会有积极性,即使勉强练完规定的次数,但因为不是自觉练的,动作不协调,会越练越僵硬,产生一些错误动作,以后纠正起来很困难。三、目标激励 目标是激励人们行动的有效诱因,目标具有启动、导向功能。体育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制订的目标要科学合理,过高、实现概率小,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轻而易举的目标,没有刺激性,就没有激励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最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在具体操作时,可以目标分成若干层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去选择适宜的层次目标。学生选择的目标,教师应该尊重,当然对个别人选择的目标,如过低,可以提些指导性建议,给予适当调整。在目标激励下,学生会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坚持经常锻炼,努力实现目标。教师要做有心人,对各人选择的目标要给予及时高效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的目标达成,从而体验运动带来的喜悦,增强锻炼的信心,向新的目标进军。四、需要激励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调动积极性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将把体育作为人生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需要。新时代的中小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强身健体需要;有的是健美需要;有的是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需要;有的是学一至二项体育项目,为今后更好地参与运动需要;有的是愉悦身心需要;有的是磨练意志、健全人格需要;有的是尝试成功、参加体育训练与竞赛需要。所以说,人对体育的需要既是多方面的,又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育需要,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教学指导,尽量给予满足。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体育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更持久。如有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简单的篮球传接球、运球和投篮技术动作,就会三三两两去玩篮球,打比赛,有时周日也要去抢占场地玩个痛快。但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需要不太热情,如课外活动时,有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踢足球,向老师借器材,教师因怕麻烦,就不理睬,学生很扫兴。对于学生此类合理的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应该拒绝而应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需要,并热情地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练的更好。五、竞赛激励 竞赛是激发斗志,培养积极进取精神的重要手段。中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赛。只要一提比赛,劲头就来了。竞赛是进步的动力。体育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竞赛手段来教育每个学生,吸引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动起来。活动开各个关节,激活心理机能,使人进入适宜的兴奋状态。从运动项目的特征来分析,球类项目教学比较容易开展比赛;田径项目教学比较难,但也要动脑筋,设置比赛情境,如枯燥的耐久跑教学,更应运用比赛手段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可以进行象征性的分层教学、同一层次的超前跑、不同层次的让距离跑比赛。课外活动时可以举行组与组、班与班的各类体育比赛,激发动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如果窒息竞赛,封闭交流,发展便会停滞起来,人的潜在能力就不能发挥,奇迹就不会创造出来。六、评价激励 评价是激励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评价偏爱体能、体育基础好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常常是批评的多。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评价,既能给技能好的学生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又能发掘人的闪光点,尤其要激发一下体育差生的积极性,看到前进的方向,以顽强的意志去探求登攀。 评价学生最重要的一条是尊重与信任。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是进步的催化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老眼光看人不对,把人看死更不对。无数教育教学个案使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如果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他就常常对学生抱着一种不正确的看法。其实,在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对此,教师应充分尊重、信任,并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激励上进的教育环境,热心地指导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另外,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主要看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再次,评价要全面,既要评学习态度,又要评技能掌握情况;既要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又要评参与教改与社会适应能力及身体机能发展情况;既要教师评,更要显示互评、自评。总之,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评出闪光点,评出积极性,促进自我发展。七、榜样激励 两千多年前的孔丘就特别强调,“其身正,不会而行,其身不正,虽会而不从。”因此,教师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尊、自爱、自律,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来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把学生引导到陶行知所指的“最高尚、最完善、最永久、最有精神的地方。”由于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工作的舞台主要在操场上,透明度高,其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心目中,群众的视线下,因此体育教师更应注意自身修养,讲究仪表,或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风度仪表体现人的精神气质。教师的气质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极大。有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不够注意,如开会时衣冠不整,听报告时打瞌睡,有时说脏话等。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在风度仪表上下功夫修养。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随时地都用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教师的模仿甚至细微到举手投足,所以,教师既要注意内在美,也要注意美化自己的外表和行为。 体育教师穿着打扮应体现时代特点,要有精神。上课时,应穿着运动服,服帖整洁,舒展大方,让学生为之振奋,集中注意力。个别教师过份节俭,发了服装费派作另用,老是穿一套八十年代破旧不堪的运动衫,站在学生面前,怎能激起热情?教师讲究仪容风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你虽然没有开口,但已向学生“说话”了。 另外,言谈举止更重要,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更大。言谈谦逊文雅,高尚优美,富有幽默感。在课堂上下能信口开河,不能庸俗,不能粗鲁。也不要小聪明,油腔滑调。讲解要确切,明白,通俗,生动;指导要得法,一点就明。找学生谈话,不能疾言厉色,出言不逊,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要坚持正面教育,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体育教师要加强语言方面的修养,给学生树立文明,有教养的榜样。要研究体态语言,稳重端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举手投足持重有方。要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如在学生面前挖鼻孔,剔牙齿,又如要学生站着,并令其立正,自己却跷起二郎腿,嘴里叼支烟等。教师举止得体,成为学生的师长,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