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云南学生民族体育项目(云南民族体育运动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全部有哪些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

1、易筋经、八段锦。

2、消肿舞、导引术、气功、养生术、五禽戏、小劳术、太极拳、服食、卫生习惯等一类项目。

3、舞蹈、百戏、棋类、龙舟、秋千等各种民间游戏和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

4、武艺、射箭、摔跤、蹴鞠、击鞠、牵钩。

拓展:传统体育在我国的体育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传统体育中的许多项目,如武术、气功、拳术、摔跤等健身活动至今还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说明传统体育对人类体育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民族体育运动有哪些?

一、赛马。是许多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多有开展,尤其在内蒙古深受人们喜爱。蒙古族自古就被称为“马背民族”,他们传统项目有速度赛马、走马、马上技巧等。

二、搏克。搏克是具有千年历史的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民间基础深厚,与赛马、射箭一同被称为蒙古族“男儿三艺”。现代已有女子项目。搏克的典型特点是不分级别,一跤定胜负,只要一方膝部以上触地即结束比赛,比赛时身着“卓德格”等民族传统服装。

三、射箭。许多民族都喜爱射箭运动,蒙古民族更是男女老少人人喜爱,涌现出不少优秀射箭运动员。比赛时射手身穿民族服装,弯弓射箭;观众随着比赛的进程,时而凝神屏气,时而欢呼雀跃。蒙古族传统射箭分为静射和骑射两种,使用弓箭渐从竹木弓、钢弓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弓箭,

四、蒙古象棋比赛。蒙古象棋蒙语称“喜塔尔”,棋具和规则与国际象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棋子形貌和称谓上,又具有民族特点,如称“王”为“诺颜”(王爷),无“象”而有“骆驼”;着法中也有一些与国际象棋不相同的地方。

五、布鲁。布鲁是源于狩猎的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所用器材“布鲁”,长约50厘米,宽约6厘米,厚1.5厘米,重约375克,头部弯曲。布鲁比赛分为投准和掷远两项。

六、抢枢。也称“枢体能”,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枢”即木轮车轱辘的销子。比赛时双方各上场7人。

七、波列。也称“波依阔”,达斡尔语,汉意为曲棍球。达斡尔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曲棍球运动相似。

八、毽球比赛。毽球由民间的踢毽子发展而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所用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毽毛为四支自色或彩色鹅翎成十字形插在毽垫内,球高13—15厘米,毽垫直径3.80—4厘米,重量为13—15克。比赛时双方各上场三人。

九、秋千比赛。是在朝鲜族秋千活动的基础上规范、提高后形成的一个项目。分为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每一项又分单人和双人两项。朝鲜族妇女在秋千比赛中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英姿飒爽,胆气过人,充分展现了朝鲜族人民勇敢、乐观的民族性格。

十、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形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比赛方式,主要有刀术、棍术、鞭术、拳术、剑术等。

十一、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民族形式的摔跤运动,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活动和锻炼方法。运动员身着棉布织成的褡裢,以舳J对方为胜,比赛激烈,对抗性强。常用技术之一为抱腿。

十二、射弩。射弩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比较普遍。它是用弓弩依靠机械力量来发射箭矢的一种运动。有立姿、跪姿两种。

十三、寸甲加一一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两人将一条长约4米的长绳或布带套在脖子上,互相背对,使绳或布带由腹部穿过,手脚并用向前爬,以将绳子中间的标志拉过河界为胜。

民族体育舞蹈在云南高校开展的策略是什么?

相比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更侧重含蓄的情感表达,体育舞蹈中的拉丁舞热情奔放、标准舞典雅高贵,与我国民族舞蹈有着截然不同的舞蹈风格,民族体育舞蹈的创编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不仅创新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领域,也为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赋予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民族体育舞蹈在云南高校开展的策略

(1)开设民族体育舞蹈相关课程,体育舞蹈是时下我国新兴又流行程度非常高的体育项目,许多高校的体育院、系都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民族体育舞蹈是对体育舞蹈内容的创新,也是非常适合在云南本土进行开展的项目,而各体育专业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毕业后会成为云南省各中小学体育教师,承担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推广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在体育专业生中开设民族体育舞蹈相关的课程,或是将民族体育舞蹈的内容加入到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计划中。

(2)充分搭建网络平台,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当今获取各类信息以及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信息垃圾、人际淡化等。而不可改变的是当今大学生离不开网络,因此加强引导,及充分利用网络功能促进其学习、和健康成长是当务之急。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校内对民族体育舞蹈进行宣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该项目。其次,在教学或者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构建社交圈子,从而发布通知、分享优质学习资源、进行课外指导等等,学生也可以在里面就该项目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二,民族体育舞蹈在云南高校开展的策略总结

在云南省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国家和云南省的大力支持下开设民族体育舞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民族体育舞蹈应从云南省开始,以点带面,进而逐步带动该项目在全国的推广和开展。大课间的形式由于其参与学生人数多,能促使这一运动项目在各级学校快速的推广与普及,拍摄视频参赛也能节约很多的人力物力,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经费短缺等情况的出现,如参赛要经费购置舞服及舞鞋,相关部门及领导应统筹规划,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民族体育舞蹈是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还有很大的创作和发展空间,如何提炼两种舞蹈文化的精华、融合渗透,使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与西方体育舞蹈文化发生奇妙的碰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体育舞蹈的内容,是未来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想知道一些有关彝族的民族体育运动,最好要罗列出来,详细一些的~跪谢~

彝族民间形成了像跳火绳、爬油杆、打陀螺、赛马、斗牛、摔跤、蹲斗、磨儿秋、藤秋、射箭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

彝族民间竞技一般都在婚嫁丧祭祀或庆祝丰收等仪式性场合举行。竞技是力量与技巧的角逐。在这种角逐中,彝族民间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如像跳火绳、爬油杆、打陀螺、赛马、斗牛、摔跤、蹲斗、磨儿秋、藤秋、射箭等是彝族民间节日竞技活动的主要内容。

跳火绳

跳火绳是彝族独特的一项竞技活动,多在节日之夜举行。先用藤条拧一根长约三米左右的火绳,也可视人的高度而定绳的长度,再捆上布条、棉纱等,把菜油、桐油或煤油浸在绳上。在赛场内划好起点线和终点线。比赛时,先将火绳点燃,一声令下,参赛者双手握住火绳的两头象跳绳一样跳跃前进。燃烧的火绳如火龙一样上下舞动,最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为优胜。比赛距离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在三十至五十公尺之间。参赛者带着火绳跑步或走路都视为犯规,不计比赛成绩。

爬油杆

爬油杆是云南姚安彝乡的一项民间竞技活动,每逢男婚女嫁的日子,就由男家事先载好一棵高而滑的松树杆,剥下树皮,在杆上扎几道浸过油的油纸。由女方的兄弟或表兄弟中推选一个能爬上杆顶,则男方主婚人要饮清酒一杯表示祝贺。如女方代表未达到目的,则由男方兄弟或表兄弟中选派一人来爬,其方法相同。爬油杆后来被纳为民间体育项目,以爬上杆顶点燃鞭炮为胜。

打陀螺

打陀螺是流传较广的彝族民间竞技活动。滇南彝区把正月十六日作为陀螺节,赛前要举行祭祀陀螺神仪式,即将本队最后压阵的陀螺倒放在地上,让参赛队员轮流抽打,以祈比赛得胜。彝族的陀螺为木质平顶式,选用坚硬细腻的木质材料,在牛厩粪草下捂一月左右,拿出冲洗晒干,然后雕制。陀螺大至一公斤左右,小则二两许,儿童陀螺精制小巧。比赛中压镇的陀螺(称陀螺神)尤为重要。比赛分为相关的两个项目,即抽转和支打。抽转比赛:甲乙两队各出一人为一赛组,二人的陀螺要按裁判发出的口令同时抽转落地,以转动时间长的为胜,甲乙两队中以累计获胜次数多且其陀螺神战胜了对方的陀螺神者为赢方。抽转比赛后接着进行支打比赛,输方抽转陀螺让赢方打。具体打法是:在地面划定一条线,赢方必须从线上打出,若越线则罚输。五六人的陀螺队,只要打着并转赢对方一轮,就算赢了一次,继续支打。以陀螺神能打着并转赢对方为最后胜利。假若陀螺神只擦着对方的陀螺而过,使对方的陀螺神旋转更快,而自己陀螺先停转,则变成输方。

赛马

一般在场坝上开辟椭圆形马道进行赛马比赛。比赛分为小跑和大跑两种形式,实行淘汰制。即骑手们同时进入马道开始比赛,谁坚持到最后即获胜。有的骑手要跑上一百圈(相当于二十多公里)以上才能取胜。届时,骑手们都穿上节日盛装,披上绸质的红披风,骑上配有精美的漆鞍和马笼头的骏马奔驰在赛场上,十分夺目。彝族赛马还有一种叫“游水前进”的行马表演。即骑手仰卧在马背上,慢悠悠地挥动着马鞭。马低伸着颈慢行,其嘴几乎着地。表演结束时,骑手便报出马名、马的主人名和自己的名字,观众呐喊助喊表示赞叹。

斗牛

云南路南撒尼彝人的斗牛独具特色。每年过火把节都要举行斗牛比赛。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半牛大会,并选出膘肥体壮的牛牵至会场,乡民们穿红着绿前来观看。届时,由一位有威望的人宣布大会开始,顿时锣鼓暄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场边弹起大三弦,跳起欢乐的舞蹈。场边的木杆上挂起球 形的“彩红”,谁的牛获胜就挂上它。比赛开始后,牛的主人将一头头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赛场内,接受裁判过目。一声令下,主人们根据事先选择好的对手,按淘汰制比赛程序将赛牛放出,任其格斗。凶猛的公牛扬蹄 尾,勇猛地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碰,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连胜五次的牛为胜。凉山彝族斗牛一般在火把节时举行。火把节即将来临时,是公牛主人最忙碌的日子。鸡刚叫过头遍,他们就把公牛赶到原野淋露水,吃青草,有的还用鸡蛋喂牛。赛前还把牛赶到赛场熟悉地形。火把节这天,牛主把牛角削得尖尖的,并挥舞棍棒助威,把牛赶进了赛场。各村寨牵来参加比赛的牛多达几百头。一般是一对对出场比赛,实行淘汰制。获胜的牛主可以得到奖品,大家鸣抢欢呼以示祝贺。

摔跤

摔跤是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节日竞技活动内容,彝族摔跤的历史相当久远,形式别具特色。彝式摔跤有不同的类别和摔法。

滇东南式摔跤 以路南、弥勒为代表。云南路南有“摔跤之乡”的美称。摔跤手都是各村推选出来的勇士,自告奋勇者、过路的客人和毗邻县的摔跤手要求参加比赛也受欢迎。他们头缠青布红巾,赤膊上阵,按比赛规定,双方交手后,相扑角力,被摔倒的单肩落地为输,三战两胜为赢,不受时间限制。有时一场比赛要争夺一个多小时。撒尼男子人人喜爱摔跤,村村都有摔跤能手。获胜的勇士不仅给村寨拿了荣誉,而且也可赢得姑娘的爱情。为了培养出名手,从少年儿童起就开始摔跤训练。每于比赛时,也专门安排儿童进行比赛。摔跤也是凉山彝族火把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有站立摔倒,跑撑摔倒,也有双手抓腰带用力量和技巧将对方摔倒等多种方式。普格县流传的摔跤方式更为独特,获胜的一方竞是被对方压倒在地的那一位选手。不过,要想被人压倒在地而获胜也非常不易。

凉山式摔跤 摔跤彝语称“基根”,意为“抱腰”。这是凉山彝族最受广大青少年男子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摔跤,一般在孩童时期就开始练起,没有教授的师傅,可以说是无师自通。每当你走过彝家村寨时,不论在山野牧场,还是在田边地埂看到彝人邀约摔跤比赛的身影。

凉山彝族摔跤比赛有许多规则,如:不能使用绊脚将对方绊倒;不能抓扯对方或用力将对方推倒在地或从上往下压倒对方等,违者即使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也不算胜,反被取笑为不懂规矩,今后例再无人与之摔跤。因而在摔跤场上,违规者不多。凉式摔跤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一是“缅依”,意为“抱摔”法。摔跤前各自寻一根布带然后各自抓好对方的腰带或紧抱对方的腰,一方为攻,一方为守,攻守推让后,由攻方,抬膝作推力,将对方摔在地上,若攻方力弱则守方会反守为攻,将攻方摔在地上。“我尔”,意为胸摔法。将对方抱起贴于胸前,然后再往后仰屈,致使对方的双时,用胸部的托力和肘的推力将对方摔向左右两侧。三是“堵刚”,意为“抱腰摔法”。一开始就把对住,致使对方不能动弹或失去防备能力,然后后退一步,将对方拖向自己,使之摔倒在自己的身下,或把对方拦腰抱起来向左虚晃一下后突然反手向右摔去,若对方没防备会摔得得更惨。但不论何种摔法,除绊脚或用脚缠绕对方的脚而使之倒地之外,一般身在下或先倒地者为输,同时并列倒地为平,每局比赛以三局定胜负,2比1或3比0为胜。

滇东式摔跤 位于曲靖地区的师宗、罗平一带摔跤,比赛赤上身,系腰带,上场时主动向裁判员说明,今天他参加某级第几名。

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所报级别来定等级,即一、二、三个级别进行比赛,每个级别只奖励第一、二名。

两个运动员进行一场比赛,胜负采用三跤两胜的方法。摔跤比赛从站在开始撑,为了使对方双肩着地,寻找进攻时机。姿势较高,可达到进攻的目的,有的攻方会先着地进攻对方,未被对方控制,仍然不算败,这个动作有点象柔道“巴投”。自己右手抓握对方颈部,左手握对方右上臂,重心往后,使对方的重心移到前部待对方身子向前倾时,自己主动后倒,用右脚蹬对方的腹部或腿部,后倒滚翻,使自己的手上翻过去,自己翻到上面控制对手,这种摔跤双肩着地时必须压住不动,裁判才能判“谁胜了”。

滇南式摔跤 赤身入场,运动员自己报名参加哪个级别比赛,裁判员将参赛的人安排在一起等候比赛。比赛时一对一对进行。比赛开始时站立姿势较低,只能脚使绊。自己使用动作时,脚不能踩在对方两脚之间,否则判犯规。这一带摔跤正面进攻之后面进攻少。获胜方法基本上是使对手双肩着地。但有的被对方抱起来后,自己双肩着地而认输。胜者将对方摔成双肩着地后,扬长而去。

滇西北式摔跤 位于滇西北部小凉山,是北部方言的摔跤,自称“抱腰式摔法”,一般在“火把节”和彝族过年时,更多的摔跤比赛又是在婚礼际。结婚时,娘家都可以请本家族和本村寨中力量最大,技术最好的人参赛。最强壮的摔跤名将会代表女方家去比赛,胜者个人可获奖励的酒肉、礼物,因而胜者是本宗族本村寨的光荣。在力土获得本家族本村寨奖励(牛羊、酒肉、银、布匹等礼物。)最多的人,便被视为英雄。

蹲斗

彝语称“瓦布吉则”意为雄鸡斗架,是彝族传统的竞技活动之一。它摹仿公鸡斗架的情形,参加比赛的两人相对采取半蹲姿式,两手手掌合拢于胸前,似雄鸡昂头状,伴着芦笙,或手推、或撞肩,或跳起脚蹲斗,手、臂部先着地为输。比赛要求选手脚步灵活,斗姿优美。

射箭

射箭一般在节日、庆祝丰收时举行。弓大多为木质,背贴竹片,内镶牛角片,缠四道丝箍,用油漆漆过,美观而有弹性。弓弦用麻先拧成四股,再绞成一股。两头挽成套子,用时套上张弓。箭筒为腰鼓形,斜挂于左腋下。箭有两种;一为须箭,作战打猎时用;二为练习箭,射击比赛就用这种箭。比赛时,村村寨寨的男子持弓箭前往赛场,往往途中就开始赛谁射得远、准,到赛场后再比赛射靶。一般以木石为靶,中靶多者获胜。

磨儿秋

也称为“磨担秋”、“打磨秋”、和“转转秋”,是彝族传统的娱乐竞技活动之一,一般在年节或火把节时举行。届时,在坪坝上立一根高约一米、直径约五十厘米的木桩为轴心,顶端削得象磨轴一样,然后取一条同木桩一样粗、长约六米的横杆,居中 一洞套在木桩顶端上,可以灵活转动。因为形似磨,又象秋千,故称“磨儿秋”。玩磨儿秋时,两端人数相等,一般一至二人,男女均可,开转时一同跃起攀着横木两端,趴着或坐在杆上,用力朝同一个方向蹬踢地面,使秋千飞转不停,同时借蹬地时弹起的一瞬间做卷身、翻滚、骑杆等动作,十分精彩。进行比赛时,以村寨或家族为单位组队参赛。以顽强坚韧的耐力取胜,先提出停秋一方为输。

藤秋

住在山区的彝民在深涧相隔、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供暖 画于古树老藤荡过深壑,由此产生了藤秋这项民间竞技活动。赛场选在两山之间,用山上的野藤作秋绳,在两之山间架起秋千,荡者由这一山飞越深涧到达那一山,十分惊险。参加比赛的选手除了要有足够的勇气外,还必须掌握好飞越的技巧,以求准确无误地起身、飞越、落脚。

跳水牛

即在水牛行走时起步助跑,横跃牛背,类似跳木马。只有具有娴熟的技巧和很好的弹跳力的选手,才有希望获胜。

彝族民间的游艺竞技活动,大多不是孤立或单独进行的,往往与生产生活、尤其是节日结合在一起,给彝族的生活增添了健康、风趣和活泼的气氛,成为彝族民俗事象的重要标记。

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有珍珠球、花炮、木球、毽球、龙舟、射弩、押加、民族马术等等这几种。

1、珍珠球

珍珠球来源生产劳动-采珍珠,是中国满族人民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为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

2、花炮

花炮也叫“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3、木球

木球是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活动演变而来。

4、毽球

毽球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

5、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6、射弩

射弩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7、押加

又称“大象拔河”和“藏式拔河”,在西藏已有百年的历史。

8、民族马术

也叫做“骑术”,中国最早发明骑术的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古代中原地区调教马匹和驾驭马车在商、周时期也已经出现。

怒江州有哪些名族体育项目

射弩、打秋千、打陀螺、打核桃、打竹箭、爬树、爬山、织布比赛、踢毽子、弹板、赛马等。

怒族射弩

射弩是云南旅游地怒江州僳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勒墨人、茶山人的男子必须学会的一种生活本领,同时又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男孩很小就模仿父辈削箭做弩弓,成年以后,常常弩弓不离身。射弩比赛多是射一个固定的目标,也有射飞禽走兽的。最精彩的是福贡僳僳族的“射情人”。到年节时,青年男女到江边沙滩上,一列女子头顶鸡蛋,另一列手持弩弓的男子射自己的情人或意中人头上的鸡蛋,射中的就找到了意中人。

爬刀杆

爬刀杆是云南旅游地怒江州泸水僳僳族和彝族的传统习俗。先把几十把大刀磨得锋利无比,光可鉴人,然后刀口向上逐一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竹竿上。爬刀杆者空手赤足,手抓脚踩刀刃迅速向上爬,到杆顶后还要表演各种高难惊险的动作,其勇敢精神令人叫绝。

顶棍子

僳僳语叫“拉独多”。“拉独多”是云南旅游地怒江州僳僳族男青年喜好的一种体育项目。秋天,在水田里打谷时,处处都可以看见“拉独多”。玩“拉独多”时,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用握枪的姿势握好木棒,木棒约6尺长,有时用打谷用的连枷代替,随着一声“多”(顶的意思),双方开始向对方使劲顶,后退五六步的一方就算输。

踢高跷

踢高跷是僳僳族、怒族在春节之前开展的一种活动。做高跷要先到松林里选择两棵树叉长得较好的小松树,伐倒后用火烤干,再将树叉砍削成一长一短的形状,长的作手柄,短的用来踩脚。踢高跷时,双方都在高跷上互相对踢,能把对方踢下来者就算获胜。

打膝盖

打膝盖是云南旅游地怒江州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比赛时先把一只脚弯起来,用双手提着架在另一只大腿部位,以一只脚跳来跳去寻找对手,保持平衡,并用弯着的膝盖同对方的弯膝盖撞击,比赛者像两只好斗的小公鸡,斗来斗去,以倒下去的一方为输。

滚雪球

由于僳僳族、怒族大部分村寨分布在半山区,每到冬季,到处雪花飘舞,房前屋后都白雪茫茫。僳僳族、怒族的青少年就纷纷出来打雪仗、滚雪球。滚雪球以滚得大者为赢,有的把雪球滚得比房子都大,到雪化后一个月都还在。

骑木轮车

骑木轮车是云南旅游地怒江州各族青少年都非常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用木头砍削成一匹木马,再安上4个木头轮子,人骑在“马背”上从缓坡滑下去,看谁的木马滑得又快又远。

普米族赛马

赛马是云南旅游地怒江州兰坪普米族从游牧经济过渡到农业经济的一项遗俗。马作为财富的象征和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之一,无论穷富,每个普米族家庭都要饲养几匹马。每年在农闲马肥体壮时节都要举行赛马会。

  • 评论列表:
  •  澄萌十鸦
     发布于 2022-10-03 08:36:41  回复该评论
  • 禽走兽的。最精彩的是福贡僳僳族的“射情人”。到年节时,青年男女到江边沙滩上,一列女子头顶鸡蛋,另一列手持弩弓的男子射自己的情人或意中人头上的鸡蛋,射中的就找到了意中人
  •  只影苍阶
     发布于 2022-10-03 06:57:44  回复该评论
  • 数相等,一般一至二人,男女均可,开转时一同跃起攀着横木两端,趴着或坐在杆上,用力朝同一个方向蹬踢地面,使秋千飞转不停,同时借蹬地时弹起的一瞬间做卷身、翻滚、骑杆等动作,十分精彩。进行比赛时,以村寨或家族为单位
  •  澄萌淤浪
     发布于 2022-10-03 06:37:15  回复该评论
  • 育舞蹈的内容加入到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计划中。(2)充分搭建网络平台,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当今获取各类信息以及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
  •  野欢痴者
     发布于 2022-10-03 00:14:13  回复该评论
  • 费购置舞服及舞鞋,相关部门及领导应统筹规划,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民族体育舞蹈是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还有很大的创作和发展空间,如何提炼两种舞蹈文化的精华、融合渗透,使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与西方体育舞蹈文化发生奇妙的
  •  瑰颈蔚落
     发布于 2022-10-03 01:25:25  回复该评论
  • 场比赛要争夺一个多小时。撒尼男子人人喜爱摔跤,村村都有摔跤能手。获胜的勇士不仅给村寨拿了荣誉,而且也可赢得姑娘的爱情。为了培养出名手,从少年儿童起就开始摔跤训练。每于比赛时,也专门安排儿童进行比赛。摔跤也是凉山彝族火把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