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哪五大素质?
- 2、什么是身体素质,包括什么
- 3、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有哪些积极影响?
- 4、人体运动分为几大素质,分别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
- 5、身体素质有哪五种?练习方法是什么?
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哪五大素质?
01
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
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速度、力量、耐力、柔韧与灵敏这五大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时,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的各种技能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某人力气大,某人跑的快,或者某人很灵活,某人耐久力强。实际上这些能力都属于身体素质。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
1、力量素质
力量是指运动时,肌肉活动时克服阻力的能力。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在中枢系统的统一调节下,肌肉活动是人体运动的核心,体内其他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保证肌肉的工作。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指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和运动速度,而运动速度又可分为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影响速度的因素很多,除中枢神经系统外,还有肌肉的收缩特征、能力和其他协调性、机体的各种技能和技能状况。
3、耐力素质
耐力是机体长时间工作克服疲劳的能力。耐力是相对疲劳而言的,运动中的疲劳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感觉的、心理的和运动器官的疲劳等等,不过,所有疲劳最终与机体能量供应系统和与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有关。
4、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各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影响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是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关节的骨结构等等。
5、灵敏素质
灵敏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身体素质,包括什么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运动能力。
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指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主要包括体形、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成分等方面,反映了人体的生长发育水平。一般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胸围、皮下组织等来进行考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其中身高、体重、胸围是衡量身体形态最基本的三项发育指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这一点上表现为体形匀称、姿势正确、营养状况良好等。
2、生理机能
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工作的能力。其常见的衡量指标有脉搏、血压、肺活量等。脉搏是指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通过测量脉搏频率,可以间接了解心脏的活动状况。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它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肺活量是指人体一次尽全力吸气后,再尽全力呼气时,所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反映呼吸机能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3、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指人体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各种机能能力。它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
4、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指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又可以划分为一般运动能力和竞技运动能力。前者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及一般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等基本能力,后者则是为了完成某项竞技比赛所具备的运动能力。
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有哪些积极影响?
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主要有五方面的积极影响。通常,人们习惯于将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类素质。
(一)体育锻炼能促进速度素质的发展
条件反射(或某一动作)的巩固程度是决定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位移速度素质的发展。条件反射的后天习得性充分表明,系统而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个体速度素质的发展。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力量素质的发展
力量是肌肉在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它是以人体所受的负荷量来衡量的、人体承受的负荷量越大,说明力量越好,反之则差。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肌纤维增粗,并且增加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力量素质的效果。力量素质又可分为最大力量、爆发力量和力量耐力=类.
(三)体育锻炼能促进耐力素质的发展
通过体育锻炼,个体的呼平吸及心血管系统机能得到发展,血氧供应充分,必是使机体能量物质的贮备增多,促使有关生理、生化功能的提高,还能促进及加速训练后消除疲劳的过程。同时经过合理的耐力训练,可使大脑皮屋层中兴奋与抑制过程有节奏的交替能力得以提高。另外,体育锻炼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从而全面提高抗疲劳的能力。
(四)体育锻炼能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备,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各感受器官功能,以增强灵敏素质。经常参加,对个体灵敏能力的提高尤为显著。
(五)体育锻炼能促进柔韧素质的发展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即关节的肌肉,肌腱建和韦刀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坚持长期舞蹈,瑜伽类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提高个体全身的柔韧水平。同时柔韧性对人体在运动时的速度,力量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挥.提高动作质量以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也都有着重要影响。
人体运动分为几大素质,分别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
身体素质包括五方面:
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
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
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特点:
力量素质
从力量素质看,中国不同年龄阶段成年、老年人的下肢、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发展都有自身特点。下肢力量(20-39岁)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持续下降,下降幅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南方优于北方;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优于农民。
上肢力量表现为:35岁前成年人的握力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此后随年龄增长,握力逐渐下降。女性的上肢力量持续发展时间长于男性,且增长率大于男性。衰退曲线则呈现了同步性特点,但下降率则低于男性。
北方人握力优于南方;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农民;力量耐力的发展特点是随年龄增长,男、女呈下降趋势。南方优于北方。力量耐力发展的工作种类特点是不同工种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但最终趋势是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优于农民。
速度、灵敏素质从速度和灵敏素质看,中国成、老年人速度与灵敏素质的发展特点是随年龄的增长,男、女均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男性表现为先慢后快,女性则相反。男、女同年龄段的量值特点是,男性优于女性。中国成年人的速度与灵敏素质各年龄段总体趋势是南方优于北方。
各年龄段男、女速度和灵敏素质的工种特点总体表现为: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好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又好于农民。从平衡能力的变化趋势看,中国男、女各年龄段成年、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平衡能力均呈持续性的下降趋势。
男女同年龄段的平衡能力的量值特点是,男性优于女性,且差异在35-39岁及以后的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中国成、老人的平衡能力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南方优于北方。
中国不同工作种类成年人的平衡能力各年龄段男、女均表现为: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农民。中国各年龄段乡村男、女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优于城市老年人。
柔韧素质
从柔韧素质看,中国成年、老年人各年龄段柔韧素质的变化特点是:20-24岁时男、女坐位体前屈均在11-12厘米之间,随年龄增长,坐位体前屈男、女均持续性下降;但女性下降幅度低于男性。
中国成年、老人的柔韧素质各年龄段成年、老年人北方优于南方,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各年龄段柔韧素质的工种特点是农民最好。
其他理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身体素质应当界定为人体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生理状况和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或能力。
先天因素主要是指遗传因素,为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后天因素则主要包括营养状况、医疗条件、气候环境、生活习惯以及运动健身等因素。也就是说,身体素质除了传统的要素以外,还应该包括体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抗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
人体的适应能力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疾病的抵抗方面。人体长期在各种气候和环境条件下进行锻炼,能改善体温调节机能,从而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由于各种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造血机能,因而提高了身体对病毒、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能有效地预防包括“文明病”在内的各种疾病。
应变能力是指人对意外性事件、突发性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或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的能力。
紧急事件处理能力是指对任何需要立即予以处置的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的处理能力。
身体素质有哪五种?练习方法是什么?
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个部分。
一、力量
通过跳远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收缩克服阻力和对抗阻力的能力,是人体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进行各项运动的基础。
二、速度
发展速度素质,一般采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练习,应在精力充沛、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各种练习交替进行。
三、耐力
12分钟跑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对于发展有氧耐力,提高心血管功能的效果较好。跑完12分钟,根据自己跑的距离,再查一下评分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
四、灵敏
1、在跑、跳中做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跑、躲闪、突然起动以及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练习等。
2、做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
3、做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用"之字跑"、"躲闪跑"、"穿梭跑"和"立卧撑"四项组成的综合性练习。
五、柔韧
主要是采用加大动作幅度,即拉长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练习。所有的柔韧练习至少连续做5~10次,动作幅度应逐步加大,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要交替进行,并需持之以恒。
扩展资料:
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现状
从力量素质看,中国不同年龄阶段成年、老年人的下肢、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发展都有自身特点。下肢力量(20-39岁)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持续下降,下降幅度男性稍大于女性;南方优于北方;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优于农民。
上肢力量表现为:35岁前成年人的握力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此后随年龄增长,握力逐渐下降。女性的上肢力量持续发展时间长于男性,且增长率大于男性。
从柔韧素质看,中国成年、老年人各年龄段柔韧素质的变化特点是:20-24岁时男、女坐位体前屈均在11-12厘米之间,随年龄增长,坐位体前屈男、女均持续性下降;但女性下降幅度低于男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