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场馆管理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把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势必带来新一轮的资源重组与产业优化升级,各类体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趋势将更加明显。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 “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体育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更加积极全面的互动,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完善和构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事业全面进步的新挑战。”
如何解决矛盾,应对挑战,扩大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是全国各地体育政府部门实现角色转变和职能重塑的重大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体育场馆设施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盘活体育存量资源,合理配置增量资源,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势集成和共建共享,不仅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将充分体现出体育部门在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所作的努力,成为其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工作。
加快各类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并作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条件,是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化服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市场是一块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黄金地,潜在市场空间5 000亿元。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依托。体育场馆之于体育产业的重要性,相当于影院之于影视产业。IMAX 与3D 屏幕等影院硬件升级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里程碑,而体育场馆的升级改造革命将成为助推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依据美国、日本的场馆运营产值在体育产业产值中10%左右的占比,按照国家2025年实现5万亿元的体育产业总产值计算,我国体育场馆运营产值的潜在市场空间有5 000亿元。 体育场馆设施水平不高是制约国内体育场馆行业乃至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现代化、智慧化的体育场馆应满足赛事参与各方的需求与利益,即球迷的观赛体验、球员的参赛体验、赞助商的赞助利益、转播方的转播利益等。国务院46号文启动去行政化改革,制约体育场馆业发展的两大症结(体育赛事数量不足、体育场馆非市场化运营)都将逐渐解决。
杭州亚运会场馆分布在哪些区?
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等。
规划范围: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等10个区,及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等3个县(市)。
规划对象:杭州市域范围内因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所确定的竞赛设施、赛事保障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
规划期限:2019—2022年。
核心区共安排12个项目,分别是主体育场、体育游泳馆、国际博览中心、综合训练馆、七甲船闸及江堤加固工程、七甲河整治(含跨河桥梁)、闻涛路(滨江一路)、沿江开发工程、钱江二路下穿隧道、双塔、地铁奥体站上盖物业、地铁博览站上盖物业等。
赛事项目
截至2020年12月,杭州2022年亚运会共设40个大项,61个分项,预计共482个小项。
竞赛大项40个:包括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体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赛艇 、7人制橄榄球、帆船、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举重、摔跤、空手道、竞技攀岩、棒垒球31个奥运项目。
和武术、藤球、克柔术、柔术、板球、棋类、轮滑、卡巴迪、壁球9个非奥项目。(其中,空手道、竞技攀岩、棒垒球这3个竞赛大项由2022年杭州亚组委提议增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
体育场馆有怎样概述?
体育场馆作为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平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崛起,造型独特的体育场馆还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体育场馆不但可以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活动,而且也是市民休闲活动、健身娱乐的场所,已成为都市居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体育场馆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认为其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体育场馆的概念及分类体育场馆的概念 体育场馆是指由各级政府投资或社会筹集资金兴建,由各级体育或其他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负责管理,主要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要求,组织运动训练、开展体育竞赛等经营服务的场所,是对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在内的、各种类型体育设施的通称。体育场馆主要包括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各类服务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
体育场馆主要分为在室外进行比赛训练的体育场和在室内进行比赛训练的体育馆两种。体育场馆的分类按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划分 国内外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大小划定未有严格的统一标准。我国现行体育场馆基本建设项目规定通常依据体育场馆座席数量多少为划分标准:体育场以70 000座位以上、体育馆以8 000座位以上为大型体育场馆,体育场以30 000~70 000座位、体育馆以4 000~8 000座位为中型体育场馆,体育场以30 000座位以下、体育馆以4 000人座位以下为小型体育场馆。
一般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池)等,并且根据中心的占地面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种。小型体育中心的占地面积在20公顷以下。中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为20~60公顷。大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在60~200公顷,如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深圳大运体育中心等,都是目前国内功能相对较全、标准相对较高的综合性大型体育建筑群。特大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在200公顷以上。占地面积405公顷的国家奥林匹克中心是目前国内特大型体育中心的代表,该中心除了包括14个奥运比赛场馆,还包括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