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姜宇星这名球员,他的篮球之路怎么样?
前言:我们可能不能直接到达心之所往的地方,但别放弃,追梦应一直在路上,你和梦想之间只差坚持。
CBA作为国内最顶级的篮球殿堂,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这个舞台也是无数篮球人所希望到达的地方,但俗话说“僧多肉少”,想要进入这个舞台竞争太激烈了,所以很多人都是不能直接进入CBA的,那就只能退其次而求之,去往更低一点级别的联赛打球,实现自己的篮球梦,不过不能直接打CBA不代表不能追求CBA,总有一些球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梦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样的一名球员——姜宇星。
没有篮球世家,全凭一份真挚的热爱
1995年1月5日姜宇星出生于河南郑州,他的父亲姜文彬,是一名军人,在部队时是篮球场上的一把好手,没有打过职业,也没有多么辉煌的事迹,年纪大了改当球队的教练,也算不上是篮球世家,不过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姜宇星从小就经常和父亲聊篮球,久而久之内心就有了一种向往。但他们家毕竟不是靠篮球吃饭的,所以姜宇星小时候也是按部就班地上学,小学在郑州市铁路一小,初中和高中都是在河南省实验。
河南省体育场的业余篮球学校的薛崇德指导看出了姜宇星的天赋,但读书依然是姜宇星的首要任务,一直到高一,姜宇星还是过着平时上学,闲暇的时间去业余体校训练。偶然间姜宇星参加了一次省内的三对三篮球赛,结果当时河南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领导在现场看到了姜宇星的表现,随后,他便邀请姜宇星到河南省体工大队,进行专业的篮球训练,姜宇星的人生有了改变,开始步入专业的篮球道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这个时间还是晚了一点的,但是追求梦想又何惧年龄的阻碍,这就是来自内心的热爱。
姜宇星曾说道:“当时河南队已经被卖到了山西,省内只有一支NBL球队,如果我去专业队打好了,就要去NBL打球,但在我做决定要去打专业队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了,以后一定要去打CBA。”
初试啼声,大吃一惊,他却不满足于此
在河南省体工大队,进行专业的篮球训练几年后,在2014年,姜宇星终于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打上了NBL,在2014赛季,19岁的姜宇星在赛场上大放异彩,打出了场均19.1分4篮板2助攻的表现,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刚刚进入NBL的菜鸟,于是乎,他顺利拿下了当年的最佳新人奖,还拿下了NBL的常规赛MVP,真的是太让人意外,也给了太多人惊喜。
刚刚来就拿了MVP,真的是超级球星般存在,但是姜宇星的目标很明确,他没有被当时的荣誉所迷惑,没有想当然飘飘然,而是在NBL的休赛期间,都会去美国进行两个月左右的特训,这个决定在NBL中是极少见的,因为他们的工资本来就低,去特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姜宇星甚至花完了工资,倒贴一些钱也坚决要去练,这也不难想象,因为他要不断提高自己,在NBL里随队训练,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已经是MVP了,他必须要和水平更高的人去训练,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提升自己。特训这条路不仅花费很多金钱,同时也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当心中所想触手可及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付出总有回报,2018高中状元
从拿到NBL的MVP,到随后一直坚持特训,姜宇星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进军CBA,2018年23岁的姜宇星参加了CBA的选秀大会,算是一个大龄选秀球员,身高1.92m,体重94kg的他身体素质出色,还是有很多球队想把这么球员收入麾下的,包含青岛队、浙江队还有广东队,但吉林队似乎对姜宇星的爱更加强烈,他们想尽办法用向上交易选秀权的方式,拿到了八一队的状元签,顺利得到了姜宇星。至此,且不说姜宇星在CBA的表现如何,自己曾经“吹过的牛”终于成为了现实,这都是他默默付出的结果,他配得上这个状元。
登录CBA,一年一台阶
一、首秀完美呈现,荣获最佳新人。2018年10月21日,姜宇星迎来了CBA舞台首秀,首发出战36分钟,砍下14分8篮板2助攻3抢断,投篮9中5,罚球5中4,表现非常出色,可以说交上了一份满分的答卷,完全对得起他这状元的身份,在8个篮板中,有7个是进攻篮板,积极性可以见得有多么高,整个赛季下来,姜宇星出战了48场比赛,场均31.7分钟,砍下7.9分4.4篮板2.1助攻1.9抢断0.4盖帽,拿到了2018-19赛季CBA常规赛最佳新人奖,顺利完成了从NBL到CBA的过渡。
二、全面升级,步入一流球员行列。经过了一个赛季的适应,姜宇星队CBA的对抗强度有了心得,本身身体素质就不差的他加强了身体对抗,对内线的杀伤更加明显,从第一个赛季场均2.0个罚球,到第二个赛季的4.5个罚球,翻了一倍,整个赛季下来,姜宇星出战了46场比赛,场均33.9分钟,砍下14.1分4.3篮板2.6助攻2.1抢断0.3盖帽,攻防两端都有出色的表现,拿到了CBA联赛2019-20赛季常规赛最佳阵容(第二阵容),又往前跨了一步,步入了一流球员的行列,坐实了CBA最强状元之名。
三、完成续约,成东北虎基石。2020年9月13日,姜宇星与吉林男篮续约,打得这么好的球员,换谁都不会放他走的,一直专注训练,勤勤恳恳的姜宇星在2020-21赛季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北京时间2021年1月2日,姜宇星出战23场比赛,场均37.7分钟,砍下17.5分5.5篮板4.8助攻2.3抢断0.3盖帽,得分、篮板、助攻和抢断都刷新了职业生涯新高,场均得分排在了本土第8位,场均抢断排在了本土第5位,成为了吉林队的本土得分王和抢断王,毫无疑问成为了吉林队的本土一哥,队伍的基石球员。当然,姜宇星不会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目前的表现非常不过,但是还有几点是要提高的地方。
一是提高远投能力。当今联盟,三分球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得分手段,拥有强大的三分球能力能够让你打的轻松许多,姜宇星在这一项技能上还有待加强,本赛季他场均出手2.1次三分球,比上个赛季要多出手1次,他也在有是意识地增加出手,因为三分球太重要了,但是场均只能命中0.6球,命中率只有27%,这个是很低的,只能不断加强三分练习,把三分球提升上去。
二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罚球作为最容易得分的一个手段,命中率的高低直接关乎到球队的得分,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姜宇星这种经常突破杀伤的球员,罚球命中率不高是非常吃亏的,好不容易博得一次犯规罚球,罚不进是很影响心情的事情,本赛季他的罚球命中率只有67.9%,不到七成的命中率,这个提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三是要控制犯规数。本赛季姜宇星场均有3.3次犯规,这个还是非常多的,犯规多的一个大问题是出场时间会被切断,我们一直说的犯规困扰就是这样,出场时间被切碎对一名球员的状态有很大影响的,这一点还是有必要控制好,一些不必要的赌博式防守犯规能避免的就尽量避免。
结语:没有一名球员是完美的,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球员,不断去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从姜宇星说要打CBA到成为CBA最佳阵容的球员,成为球队的核心人物,可以说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条路中间的汗水和艰辛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多么艰难,要付出多少,他都一直在坚持着,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隔着一条充满激流的大河,而坚持就是那一条通往对面的桥梁。加油吧,追梦人!
体育主要事迹
宋君复,浙江绍兴城区小坊口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进私塾读书,两年后转入浸礼会所办小学求学。毕业后考入杭州蕙兰中学。民国五年(1916),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先在柯培大学学物理,毕业后,因感我国体育之幼稚,又进入美国麻省春田学院专攻体育。回国后,执教于蕙兰中学,从1926年起,历任沪江大学、沈阳东北大学、xx大学、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
作为中国第一批体育专家,著名体育教育家,宋君复一生致力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壮大,在xx大学执教期间,分别于1932年、1936年和1948年征战第十届、十一届和第十四届奥运会,成为旧中国唯一一个参加过三次奥运会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主任、副院长。1964年,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同年,又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体育原理》、《刘长春短跑》、《女子篮球训练法》、《女子垒球训练法》、《第十届世运会各国著名田径选手电影姿势图》等。
宋君复曾经两次担任xx大学体育系主任,第一次是1932-1937年,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东北大学迁址后,宋君复来到青岛,出任国立xx大学体育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宋君复离开xx;第二次是1946-1949年,宋君复再次出任xx大学体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宋君复前往北京,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后成为北京体育学院系主任、副院长,于80岁高龄去世。对于宋君复在国立xx大学执教时的评价,田广渠(原《新山大》编辑)认为,“他和众多名师如老舍、梁秋实、童第周、王普、傅鹰等共同托起山大的辉煌”。
一、宋君复三次征战奥运会
1、第十届奥运会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主管体育工作的教育部以国难当头为“由”,拒绝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中国奥委会)的要求,宣布不派运动员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但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却要派遣东北选手刘长春、于希渭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这立即引起了进步力量和体育界人士的愤怒和抗议。
原任东北大学体育科教授的宋君复,此时刚从沈阳到国立xx大学,而刘长春是东北大学体育科的学生,两人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老师宋君复的强烈感召下,刘长春在《体育周报》上发表声明说:苟于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后来,中国体育协进会将计就计,在宋君复等人的精心运作下,以刘长春为唯一运动员组团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派遣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当时,中国代表团正式成员仅有三人,分别是领队郝更生、教练宋君复和运动员刘长春,而代表团的实际领军人物正是宋君复。大赛闭幕后,宋君复与刘长春应世界青年大会的邀请,参加了主题为“九一八事变”的演讲。为了这次演讲,宋君复彻夜准备发言材料。在演讲时,他慷慨陈述,揭露“九一八事变”真相,澄清了许多问题。他那流利的英文让与会者陡生敬意。
2、第十一届奥运会
1935年,宋君复奉命筹备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次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崔乐泉在《中国近代体育史话》(中华书局1998年3月第一版)一书中这样记载:“1935年7月10日~8月20日,在青岛xx大学还曾举行过‘全国体协暑期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是为迎接第十一届奥运会而进行的运动员集训。可见,这类短期训练班多是作为一种临时措施而举办的,它在当时培训体育师资及其他体育专业人才方面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宋君复备战十一届奥运会的集训场地旧址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在现已翻新的运动场外,树有一块纪念碑石,上刻有“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训练场地旧址”字样。1936年,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共有69名运动员,他们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自行车、拳击、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刘长春再次入选。宋君复对篮球运动颇有研究,除了辅导刘长春以外,还担任了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篮球队指导。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宋君复又接到通知:他获得了国际篮球裁判资格,至于在这届奥运会上他是否担任篮球比赛裁判,并没有找到记载。
3、第十四届奥运会
1948年,旧中国最后一次组队参加伦敦奥运会,宋君复与王正廷、马约翰、董守义等7人组成遴选委员会,全面负责中国代表团的组建工作,同时出任篮球遴选委员会委员,并作为中国篮球队教练,前往英国伦敦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
二、宋君复与中国首座奥运体育场
1931年,从洛杉矶回国后,宋君复深深意识到了中国体育的落后。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中国建造一座五星级的体育场,这是宋君复在留学美国期间就有过的梦想。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奥运会主会场的建筑给宋君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修建一个具有奥运特点的体育场,就成为他的一个心愿。可以说,没有这个“有心人”,就不会出现中国第一座“奥运”体育场,也就不会有青岛体育场。
1933年将要在青岛召开第17届华北运动会,这使得宋君复意欲建造一座“奥运样式的体育场”的设想水到渠成。是年6月末,由宋君复提供图纸,耗资19万余元费时4个月的青岛第一体育场在汇泉湾建成了。当时宋君复设计的青岛体育场,围墙呈锯齿堡状,气势磅礴,是洛杉矶体育场在“海外”的唯一缩小版。1933年7月,这座著名的奥运建筑正式投入使用,占地76000平方米,可容观众16000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中国体育发展影响深远。
当时宋君复从洛杉矶带回青岛的体育场“蓝图”,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宋君复将洛杉矶体育场临摹下来带回青岛;另一种说法是宋君复带回的就是体育场图纸。青岛体育场与洛杉矶体育场的式样完全相同,只是按原版四分之一缩建而已。
有研究专家认为,仅仅凭借现场临摹,是无法完成建筑的巨细的,更难以掌握从整体中缩小;建筑不仅仅是直觉艺术,仅用临摹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宋君复极有可能是先寻找到了洛杉矶体育场的图纸,才有可能“按图索骥”,但其背后的周折,后人已无法得知。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体育场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跑道——400米篮曲式跑道,直道8条、弯道6条,它是由德国人涤木博士创造的,它的出现给国内“直来直去”的跑道作了终结,是一场“跑道革命”。
青岛体育场建成后,立即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体育场。此后,国内许多重大赛事都在此举办。1933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以辽宁选手身份在青岛体育场参赛,夺得了100米和200米两项冠军,证明他的确达到了国内短跑“顶尖”水平。这个体育场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称为青岛第一体育场。后来,在原址上重新改造,现在为天泰体育场,被用作青岛中能足球队征战中超的主场。
篮球特长模范学生主要事迹怎么写
模板如下:
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运动是身体的语言,是生命的呐喊!人从出生到学着走路 ,就已在运动中适着慢慢成长。
从小就对各种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上小学在这方面就有突出表现;在一次小型运动会得到肯定,在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在老师带领下参加了由各小学举办的运动会,得到学校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同学学习的对象,由此奠定了对运动的喜爱。
踏进中学,一个新的环境,要想在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付出的肯定比平时多几倍努力。每天坚持早上晨跑,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也因为这样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在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破了校八百米纪录,由此而被老师作为体育特长生重点培育的对象。自己爱好运动,家里强烈反对,因为学体育会影响学习,被迫中途放弃体育。或许是自己与体育的缘分吧,竟然误打误撞,升高中时,进入了县城五中艺术学校。而体育是这里最热门的专业,每次县、市大型运动会均包揽前三名,且次次刷新纪录,凭体育成绩考上理想大学的同学也比比皆是。能在此学校求学,挥洒着青春和汗水,是每个热爱体育的学生所追求的理想学校。因而,自己对体育的热情再次油髯而生,使我更加执着的投身于体育,因为只有在运动场上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在没有经过爸妈允许下,高中三年每天除了学习之外,课余时间都用来体育训练。在老师魔鬼式训练下,训练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虽然跌跌撞撞,训练几经受伤,每次成绩提升,都是对我最大肯定和鼓舞,背后为之付出多少辛酸与汗水都是值得的。然而,事与愿违,最残忍的是高考体育上重本线,而学习却只达三本线。由于考出这样成绩被爸妈狠狠训了一顿。心里也一直在反思: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难道当初听了爸妈的话,自己就考上重本了吗?虽然内心也有点遗憾,但从未后悔。因为我热爱体育运动,在这过程中我找到快乐了,激情得到了释放。面对大学填自愿再次被迫放弃学体育专科,但是我对体育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少。
“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加强锻炼。”是我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行为准则。进入大学我不断的充实自己,加强全面发展,以踏实诚信的作风及表现赢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信任和赞赏。从入学起先后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院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等职务。作为学生干部,我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刻苦,时刻以一名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由于我出色的工作表现及优秀的学习成绩先后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党校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其中参加院校举行大型合唱;舞蹈荣获最佳‘优秀成员’称号。
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素质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跆拳道,不仅丰富了大学课余文化生活,也使我的体育素质得到了提高。运动是我一直的追求,自己运动不如大家一起运动。担任体育部部长后,我深刻认识到这点,因而,根据学校的指导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和带领体育部开展一些有益体育活动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先后组织了大型(男、女)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赛事,阳光冬季长跑和对外联谊活动。近期举行小型田径运动会,得到了院领导、老师、同学们支持和肯定!小团队靠个人,大团队靠集体。对自己和部门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才能将每次活动举行如此的成功,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除了组织校园活动,还带领大家去校外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爬岳麓山,南郊公园集体烧烤,让大家意识到在体育部门的价值,也增加了大家对体育的认识。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次活动,我敢说,虽然我们不是最专业的,但我们一定是最用心的。
记得一位国外名人说过:“如果一个人能每天坚持跑步,那么他一定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可见跑步是多么需要毅力的一件事。上个学期国务院下达通知,“阳光冬季长跑”要落实到每所高校,强烈呼吁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长跑,增强抵抗力。猪流感盛行时期,院部领导、学生处的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理所当然,这任务落在了我头上,一想到要带领全院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我很有压力也很兴奋。让大家一起锻炼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让我很有压力;能让大家从中体会到跑步的乐趣,每天坚持锻炼,那又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同时,自己也可以从中释放对运动的激情。形成阳光运动的校园气氛,使长跑运动“人人踊跃参加、班级积极组织”。是我追求的最终目标。
xx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是我国的运动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召开。这让全民感受到了运动的魅力,也带给了我太多的震撼,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体育,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
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使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考验。正直和努力是我做人的原则,我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所有的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将来。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我的经验和经历不足以打动您,或让您犹豫不决,但我愿意让时间证明一切,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会是最努力的,请相信我。我也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