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21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ppt课件打包共享完整》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2、大一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课完了,要写心得体会总结1500字以上
- 3、大一体育专业田径的理论都考什么
- 4、高一 年级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的PPT要写哪些内容。谢谢咯
《2021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ppt课件打包共享完整》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021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ppt课件打包共享完整》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pwd=28uy 提取码: 28uy
简介:本资料与教材同步,精确的抓住每一课的知识要点,从预习、复习、练习到总结等多方面对高中教材内容进行同步学习!清晰、完备的知识框架使学习更高效。
大一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课完了,要写心得体会总结1500字以上
去年9月,我开始了大学生活。转眼间,大一第一学期已经结束。总体而言,这个学期有得有失,有的课程成绩较好,也有的课程成绩还可以提高。毕竟,这只是大学的八分之一,后面还有很长时间。
大学和中小学的一个很大不同之处就是大学更加自主。大学里,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要自己照顾自己,但这还不是自主性体现得最强的地方,自主性体现得最强的在于上课。中小学上课是学校统一排好课表,学生基本上一整天都在自己教室度过,除了体育课、实验课等到外面上课,对于学生来说,上什么课都是听学校安排。但是大学就完全不同了,上什么课由学生自己选,课表由学生自己排。上课时,学生不是一整天在同一间教室,而是一门课上完后赶到下一门课的教室。
面对琳琅满目的课表,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所在专业的培养计划,根据要求修读的课程和修满的学分进行选课。
学校规定每学期选课总学分不能超过32学分,同时不同专业都要求修满一定学分才能毕业,最重要的一点是每门课程都有限定人数,这些都是选课时要考虑到的。每学期的选课有三次,其中第一次选课无先后顺序之分,每门课程都可以有无限人数选课,第二次和第三次选课则是先到先得,选课时也可以退课。
第一次选课,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课程,即使不同课程时间冲突也可以选,即使超过32学分也可以选,唯一的限制是专业保护(专业保护指有些课程规定必须是一个或几个专业的学生可选,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可选该课程)。
第一次选课结束后,系统会随机踢掉一些学生选的课程,不同课程时间冲突则会踢到无冲突,所选课程总学分超过32学分则会踢到小于或等于32学分,如果选择一门课程的人数超过限定人数,则随机踢掉多余人数(例如一门课程限定人数150人,第一轮选课有170人选择该课程,则第一轮选课结束后系统会随机踢掉20人)。
第二次选课,仍设有专业保护,学生可以继续选课,但是此时课程有人数限定。如果有退课,则退课后的余量不会马上释放,要等到每天中午12:30(甚至更晚)统一释放余量,所以每天中午都是抢课不能错过的时机。
那么,当一门课程选不上时,如何判断有没有余量?这可由提示信息来判断。提示信息可能有两种。
第一种提示信息:“您必须满足上面列出选课条件中的一组条件,且该组条件选课人数未满才可以选课。注:第一个数字表示已经选课人数,第二个数字表示允许选课人数。”提示信息是汉语,意味着没人退课,不可能选上该课程。
第二种提示信息:“No vacancy in the course. Please try other course code under this course or try other courses.”提示信息是英语,意味着有人退课但尚未释放余量,可能在下一个中午抢到该课程。
第三次选课是正式上课的前两周,学生可以在两周试听期内再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调整。第三轮选课规则与第二轮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第三轮选课取消专业保护,所有课程都向学生开放。但是第三次选课快要结束时有几个时间节点是禁止选课或禁止退课,这是要注意的,具体情况不在此阐述。
除了三次选课,还有期中退课,如果学生经历了半学期的学习,感觉到有的课程的确自己不适合上,可以在期中退课,但是期中退课要交钱,1学分130元,所以期中退课要谨慎考虑。
这里说一说我自己的选课心得。我第一学期选课时没有经验,出现相邻时间的课程在距离较远的两幢教学楼的情况,这样在路上奔波比较累。以后选课时,我将注意到这点,选课时尽量选择上课地点距离近的课程。
经历第一学期,我想说两点选课策略。
一、选课时尽量多选,使自己占据主动权。第一轮选课尤其如此,要尽量多选一些课程,不过最好避免时间冲突和超过32学分两种情况,因为第一轮选课之后可能会被踢掉很多课程,选的课程越多,意味着可能选上的课程也越多。第二轮选课时也应该尽量多选,因为选上课之后退课必然比没有选上课试图选课更有主动权,如果觉得课选多了,总是可以退的,但是如果可选少了,就不一定能选上想选的课。第三轮选课要看具体情况,一般认为第三轮选课时课表已基本定型,这时应保证自己选的课适量。
二、第二轮和第三轮选课时一定要敢于抢课。上面说过,第二轮和第三轮选课是每天中午同一释放余量,如果选课时看到提示信息是英语写的No vacancy in the course,这就意味着在下一个中午将有余量释放,但是一般情况下释放的余量都非常有限,所以要敢于抢课,在释放余量之前就要守在电脑前,开始不断刷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是可以抢到课的。
以上是选课的情况,接下来说一些课程。
我所在的专业虽然不是英语专业,但是对英语要求很高,专业课教材全部是英语,老师上课用的ppt的内容都是英语,考试时试卷全部是用英语写的,可以说,除了老师上课不是说英语,我们的专业课在其他方面是全英语教学。我不敢说我的英语水平有多高,但是我想留在这个专业,就必须习惯与英语打交道。
还要说的一门课程是军事理论课程。军事理论是所有学生在本科四年都要学的课程,这门课程1学分,只要在毕业前修到1学分即可。
在正式开始大学上课之前,就听到过各种关于军事理论的说法,有人说大一学生不要选军事理论课,有人说大一女生不要选军事理论课,很多人都认为大一选这门课程给分不好,到大二再选这门课程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因为我的专业的原因,大二要到分校区,所以我在大一第一学期就选了军事理论,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是由于军事理论只有1学分,对总成绩影响很小,所以我也不在意。
军事理论课第一次上课时,老师特意声明军事理论课的给分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让我们不要相信那些关于大一学生或大一女生不要选军事理论课的说法。
虽然军事理论课的给分是公平的,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的确是大一学生的军事理论成绩比较差。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我自己的分析,我认为这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
造成大一学生军事理论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军训。军训时间是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军训之后上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效果优于军训之前上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效果。大一学生都没经历过军训,所以学习成绩显然不如其他年级。
至于有人说大一女生不要选军事理论课,我的分析是,在军事理论方面男生更感兴趣,所以女生学习成绩不如男生是情理之中的,在大一学生总体成绩不好的情况下,女生的成绩会更差。
还要说的是军事理论课的给分规则。军事理论课的给分包括平时分20分和考试分80分,要求两部分都达到合格线(即平时分达到12分,考试分达到48分)才能合格。平时分20分的扣分标准:旷课一次扣4分,事假一次扣2分,病假、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老师手中还有5分的扣分权,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酌情扣0到5分。考试满分80分,其中军事高技术和军事思想各40分,军事高技术部分题型有填空题(5题,每题1分,共5分)、判断题(5题,每题1分,共5分)、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军事思想部分题型有简答题(5题,每题4分,共20分)、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对于选择题,我认为有必要具体阐述,选择题全部是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才得分,不选、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而且选项代码不是用字母表示,而是用数字2和3的组合(例如3322、2323、2232、3223等),因为研究表明数字2和3的组合是最容易看错的,可有效防止作弊。
总结大一第一学期,我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学有学分制和绩点制,绩点反映学习成绩的好坏,平均绩点与每门课的学分与绩点都有关。由于平均绩点是每门课程的绩点关于学分数的加权平均,所以学分数越多的课程对平均绩点的影响也越大。学分数多的课程一般都是专业课,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而非专业课就只需要上课听讲,不需要课后花更多的时间(除了写论文),而像体育和军事理论这样学分数最少的课程就更没有必要在意给分的好坏,因为这些课程对平均绩点的影响远小于其他课程对平均绩点的影响,只要能合格,一般不会拖累平均绩点。
大一体育专业田径的理论都考什么
学过的内容。作为大一新生,打听这个不太好。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高一 年级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的PPT要写哪些内容。谢谢咯
课本上的“健康教育”专题(不同的版本内容不同)、怎样组织小型运动会、规则、裁判知识等等都是要讲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