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我报的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教案设计题可以选择语文吗,还是必须选择体育的?
- 2、教资笔试要写教案?笔试中的教案是怎样的?
- 3、我报的是体育的教资 考教案设计时会考音乐的么
- 4、体育教资考试内容有什么?
- 5、教资面试教案—初中体育《双手正面垫球》
- 6、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考什么
我报的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教案设计题可以选择语文吗,还是必须选择体育的?
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时候小学的教案设计可以随意选择,在面试的时候选择准确自己需要考的教师资格证书就行了。
教资笔试要写教案?笔试中的教案是怎样的?
教案,就是笔试教学设计题要考查的内容,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整个教学活动作出的规划和设计,其实就是教学活动的方案。
教师资格考试各学段教学设计题分值如下:
1、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一道教学设计题,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道教学设计题目, 共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考生可根据自身所长或题目难易程度来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有把握的,可以和报考科目不一致,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
3、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道教学设计题目,通常分为3个小题考查。考生报考的是哪一门学科,就要写哪一门学科的教学设计。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板书设计。对于这五个组成部分,在考试的过程中除了会直接在教学设计题中考察大家怎么写之外,也可能会以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考察相关知识点。所以,除了掌握“怎么写教案”这项技能之外,大家也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教案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我报的是体育的教资 考教案设计时会考音乐的么
会考的。
因为音体美是一体的。
但如果小教报考的是音体美,笔试不能选择语文数学,也没得给你选,因为报考音体美的笔试教学设计后面没有语数外的教学设计题。普通专业和音体美分开,也就是考音体美只是音体美,普通就是普通。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例,以前考生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证时,可以暂不用考虑面试报考哪个科目,笔试通过后,面试报名时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科目随便选。但新政策规定,从2021年下半年考试,考生报考笔试时就要想好是报考普通科目语文、数学等科目(201、202),还是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科目(201A、202A),一旦笔试确定报名201A、202A,面试时则只能报考音乐、体育、美术专业科目。
体育教资考试内容有什么?
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和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证的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
1、综合素质:考查申请教师资格证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
2、知识与能力:考查申请教师资格证人员所需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3、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察申请教师资格证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需掌握教学、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扩展资料
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科目的考察内容:
体育教师资格证改革后,面试部分会按照体育专业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来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涉及体育方面的知识,具体科目进行考核。体育教师资格证的面试流程包括备考、问答、试讲、答辩等,主要考核申请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考官会根据考生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从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几个方面给考生评分。因此考生在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过程中要保持衣着得体,谈吐流畅,吐字清晰,考生在面试过程还要懂得随机应变,给考官留下好印象才更能有把握通过教师资格证面试。
教资面试教案—初中体育《双手正面垫球》
初中体育教师资格面试—《双手正面垫球》教案
双手正面垫球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双手正面垫球,了解排球的起源发展,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要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与他人密切合作的良好品质及
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垫球时的姿势,击球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
教学难点
垫球时全身的动作协调和对垫球部位的控制。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排球30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左右时间完成。环节包括:整理队伍、点名报数、安排见习、宣布上课。
教案
(二)准备部分:1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带学生做排球基本步法。
徒手操:(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振臂运动
(4)体转运动
(5)俯背运动
(6)弓步压腿
(7)侧压腿
步法练习:排球准备姿势和基本移动步法的练习——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在教师口令的指挥下,做各种不同的移动步法练习。
(三)基本部分:
(1)教师讲解示范采用正面和侧面:双手正面垫球:两脚前后开立,双手成叠掌式,击球部位位于腹前一臂距离处,击球点为手腕上10厘米处。击球时,重心放在前腿上,两臂加紧,蹬腿,提肩,压腕。
队形组织:成四列队形
(2)学生练习:
1、徒手无球模仿练习: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徒手无球模仿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分解练习。
队形组织:体操队形
2、击固定球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拿球,将球放在腹部前20公分处,另一人做原地固定球练习。
队形组织:同上
3、自垫练习:学生一人一球做自垫练习,垫球时把球垫到自己头顶上方。
队形组织:成散点散开
4、两人抛垫练习:两个学生一组,距离3米左右。一人拿球抛给另一名同学做垫球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队形组织:体操队形
5、两人对垫练习:两名同学一组做对面垫球练习,距离3米左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3)比赛游戏:
对垫游戏:学生站队4列,每一列为一组,每组分为两队。每组两队成对面站立,连续对垫,每位同学点一下后自动跑去队尾排队,看哪一队连续垫球时间长,时间长的队伍获胜。
(四)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配合音乐,进行形体拉伸放松练习。形式的变换,学生更感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运动后及时放松的意识,拉长肌肉线条,健身塑形,身心放松。
2.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难点,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鼓励学生。
教案
3.整理器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惜公共设施的意识。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初中体育《双手正面垫球》的内容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关注环球青藤网站进行了解哦!
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考什么
全国统考,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考试内容:(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 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 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 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 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 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 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 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 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体操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 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和足球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 作要点及练习方法;健美操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与分类体系、组合与成套动作创编方法和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及持器械(如初级 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设计
1.能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运动技能水平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
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4.能够合理选择多种体育与健康教学资源。
5.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按照教案设计的要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 能够创设合理的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体验。
3.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 能够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掌控教学过程。
5.能够适时地对教学活动与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合理布置课后练习。
6.能够实施课堂教学安全措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
7.能够合理利用多种体育教学资源。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对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知识、技能、体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能够对运动技能和体质进行评价。
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和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类型,初步掌握定性和定量评价方式与方法,并能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