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迎四体是什么
5月16日-26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将在我市举行,大会吉祥物灰喜鹊“欢欢”将手举火炬笑迎四海宾朋,在合肥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里传递梦想!为服务好四体会,我区各部门各单位齐齐动员,早早着手以多种形式宣传四体会相关知识,喜迎四体会的到来,在辖区内迅速掀起“迎四体,大家一起来参与”的活动热潮。
大力宣传四体会 人人都做志愿者
★争当志愿者 服务四体会 近日,团区委组织志愿者开展了以服务四体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志愿者们收到团市委送来的四体会宣传资料之后,立即冒着雨雪,在市府广场附近向过往群众发放印有四体会会徽、火炬和2010年日历的宣传单等宣传手册,普及第四届体育大会知识、提高公民的服务四体会意识,号召广大群众参与到“争当志愿者 服务四体会”的工作中来。在四体会开幕之前,这种宣传活动将作为常态化进行。(团区委)
★喜迎四体会 全区志愿者齐行动 “阿姨,您好!请您关注四体会!”、“先生,你好,四体会即将在合肥开幕了!”温馨的问候、热情的笑脸让广大的社区居民提前感受到了四体会的脚步。
今年3月5日是第1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动员和引导青少年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秩序井然的社会氛围,迎接即将到来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全区的志愿者们齐齐行动,迈入到宣传四体会和志愿服务相关知识的行列中来。志愿活动提高了大家对志愿者服务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更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以东道主的身份为办好四体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3月4日,安庆路街道团工委在杏花公园大门广场上开展了由社区志愿者、合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夕阳红老年志愿者和恒源祥青年之家志愿者共35人参与的“服务四体会、闪亮新合肥”志愿者主题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以活泼生动的手绘四体会展板向市民们介绍了全国体育大会的概念和此次四体会的徽标、吉祥物等,并以趣味知识问答和学唱四体歌《大家一起来》的方式吸引市民参与关注支持四体会。
此外,县桥街道团工委在淮河路与阜阳路交口和人民广场开展了四体会的志愿宣传活动,发放印有四体会会徽、吉祥物、2010年日历以及四体会基本介绍的宣传单500余份。
3月5日,光明街道团工委组织学生志愿者和CBD导购志愿者在合肥市CBD中央购物中心开展“弘扬志愿精神 光明志愿迎四体”活动。志愿者向前来购物的市民宣传四体会的吉祥物、口号和会歌,倡导大家以热情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文明的形象迎接四体会的召开。
3月6号、7号,双岗街道一里井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双休日在辖区主次干道设立宣传站,发放宣传册,讲解四体会,倡导居民学文明、讲礼仪、树新风,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四体会的到来。3月8号上午,社居委又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居民生活小区、卫生死角、楼道牛皮癣、乱堆垃圾等进行了全面清除,以一个整洁的市容喜迎八方来客。(周琰李金梅 刘大芝 崔猛 孙友杰 县桥街道)
大家一起来动手 做好四体小主人
★童心盼四体 巧手绘祝福 开学以来,辖区内育新小学开展了多项迎“四体会”主题活动,在这次“童心盼四体巧手绘祝福”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先从互联网、报刊中搜集所需资料,并且利用主题班会和课外时间相互交流,请教老师,然后用七彩画笔绘制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书写了一句句深情的祝福,学生自制的祝福卡主题突出、鲜明,充分展示了当代少先队员的风采,也表达了他们对四体会成功召开的深切祝福。(育新小学)
★小手擦亮护栏 亮化市容我有责 3月5日,42中的30多名小小志愿者,冒雨来到长江中路义务擦洗三八商店到华侨广场马路两旁的和人行天桥上的护栏。据悉,这是该校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从2000年开始坚持开展的学雷锋常规活动。同时,该校还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黑板报、周一升旗仪式、班、校会课等阵地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精神,美化校园环境”行动。该校的政史地组作为市青年文明号集体,组织青年教师志愿者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送温暖献爱心,重点关心帮扶留守儿童。为迎接即将在合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四十二中)
★争做文明使者 自觉遵守交通文明 “请大家自觉排队在公交站台上候车,谢谢!”3月5日,六安路小学的“领头雁”们——四、五年级的大队委斜佩绶带在大队辅导员的组织和带领下来到四牌楼BRT站台,对在公交站点前候车的乘客进行文明乘车劝导。这次的文明导乘活动拉开了该校整个三月份学雷锋志愿活动的序幕,队员们在四牌楼BRT站台以自己的行为向市民传递文明,劝导大家文明候车、文明乘车,并向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向行人们宣传四体会相关知识。(六小在4日于合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第一次联络员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刘国永透露,将于5月16日开幕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将是一次改革的盛会,这次赛会在遵循竞赛规律的同时,淡化金牌、淡化锦标,将对办赛方式、奖励办法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办赛方式:集“赛”“展”“论”“游”于一身
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将于5月16日至26日在安徽举行。据刘国永副司长介绍,在大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新形势下,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全国体育大会的改革问题,确立了以办赛方式改革为重点,以奖励办法改革为突破口,在遵循竞赛规律的同时,淡化金牌、淡化锦标,突出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重在快乐的原则,打破综合性运动会传统的评价模式,充分调动参赛、办赛及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打造水平最高的非奥项目竞技平台;生动多样的健身活动普及平台;内涵丰富的体育文化展示平台,实现竞技性与群众性有机统一,推动非奥运项目健康发展。
四体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合肥市体育局局长李殊介绍说,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办赛方式上,创新性提出了“赛”“展”“论”“游”四大板块。
“赛”,即竞赛,在第三次全国体育大会设置的28个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摩托艇等6个项目,共34个大项、318个小项。
“展”,即展示,拟举办全民健身互动表演展等活动,通过展览、展示等最直观的形式扩大全民健身的宣传效果,烘托体育大会的赛会气氛。
“论”,即论坛,对中国全民健身的阶段性总结与未来的展望,拟通过科学论文报告会、健身讲座等形式宣传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和理论研究成果。
“游”,即旅游,把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的比赛项目、地点与体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赛、游结合活动。
刘国永说,四体会坚持竞赛与表演展示、互动交流相结合,赛场内与赛场外以及下基层、进社区辅导服务相结合,竞赛交流与理论研讨相结合,以“赛、展、论、游”四大板块,实现办赛方式创新,使体育大会更加贴近群众,扩大非奥项目的影响力,推动非奥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奖励办法:淡化金牌、锦标,突出参与性
刘国永介绍说,四体会遵照体育大会办赛宗旨、改革思路与原则,彻底改变原设金、银、铜牌及按名次录取的奖励体系,在遵循竞赛规律的同时,兼顾部分项目的特殊性,既体现竞技性,又淡化金牌、淡化锦标,扩大奖励面,突出参与性。 在奖项设置方面,设一、二、三等奖,总奖励面为60%左右;设参与奖,对未获等级奖者,颁发参与奖;为鼓励拼搏进取,提高水平,设“破世界纪录奖”、“破亚洲纪录奖”、“破全国纪录奖”;为营造良好的赛风赛纪,保留“体育道德风尚奖”。另外,还鼓励各项目根据项目特点设立其他奖项,经报批后实施。
以改革促进非奥运项目发展
体育大会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与全运会、城运会齐名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唯一的为提高非奥运项目水平,推动全民健身开展而设置的体育盛会。自1993年宁波第一届体育大会开始,成功的在四川绵阳和江苏苏州相继举办了三届体育大会,其综合功能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刘国永说,为鼓励和促进非奥运项目发展,保持非奥项目在世界运动会等国际大赛中的优势和竞争力,为国争光,稳固多年积累、来之不易的发展基础,促进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协调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正在考虑有关激励政策研究。如:将非奥运项目成绩纳入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评选指标体系,并占一定权重,从而调动各方面投入和参与的积极性;研究扶持非奥运项目发展的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逐步解决发展非奥运项目缺资金的问题;研究制定非奥运项目教练员、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和奖励办法,有效解决非奥运项目运动员出路的问题等。
)
2022冬奥会徽标图案是什么?
2022冬奥会徽标图案是“冬梦”。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5日晚,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正式发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
奥会徽标的象征意义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运动会会徽设计寓意怎么写?
会徽图形是运用腾飞的龙和延伸的跑道,艺术变形成为数字“17”,直观的表现运会在龙城常州举办。象征着运动健儿在赛场上积极进取,勇创佳绩的拼搏精神。
流畅动感的图形,表现了江苏体育生龙活虎的鲜明特点,同时也表达出举办地龙城常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要从运动会会徽的设计理念着手:要符合设计理念。要符合运动、健康、竞技精神。要突出这次运动会的大方向。最后也要符合潮流,最好能引经据典。
扩展资料
设计原则:
1、徽标设计应注重简洁鲜明,富有感染力。无论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徽标,都应力求形体简洁。形象明朗,引人注目,而且易于识别、理解和记忆。
2、讲究优美精致,符合美学原理,这也是一个成功徽标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造型美是徽标特有和追求的艺术特色,设计时应把握一个"美"字,使符号的形式符合人类对美的共同感知;要讲究点、线、面、体四大类徽标设计的造型要素。
3、要保持稳定性、一贯性。
4、徽标设计要注意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