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写幼儿园户外活动指导要点?
户外活动
一、户外体育活动
(一)对幼儿的要求和保教人员工作要点
对幼儿的要求
保教人员工作要点
1.穿宽松的衣裤及合脚的鞋子,不穿有绳子的衣服,女孩活动时不戴头箍等。
2.在快速奔跑时,不低头猛冲,以免与别人碰撞、摔伤;不推搡别人;追逐跑和上、下楼梯时不手拉手;运动时和别人保持适宜距离;不用运动器械挥击别人等。
3.游戏人数较多时,要学会在旁边等待;在交换游戏场地时,要按游戏线路行走;夏天天气炎热时,知道选择在树荫等阴凉处活动;不擅自离开集体等。
1.穿运动服、平跟鞋,不披散长发。
2.加强对幼儿的观察与指导,选择便于监护的适宜位置,随时走动巡视,适时指导幼儿活动,确保每个幼儿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谨防意外。发现幼儿有危险动作时要及时制止,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
3.活动前要加强对活动场地的巡视、检查,不遗漏每一个角落,及时发现场地是否有安全隐患,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4.注意动静交替,科学安排运动量,防止突然运动或剧烈运动造成的拉伤、扭伤或身体不适等。
5.保证足够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一 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阴雨天气不组织户外体育活动
解决策略:
1.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要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既不宜集中,也不宜过于分散。过于集中,孩子易于疲劳,失去兴趣;过于分散,孩子则不能充分活动,达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不同季节不同安排。夏季不宜在强光下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尤其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组织幼儿长时间在户外进行高强度的体育活动,防止中暑和紫外线灼伤。夏季户外活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活动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还要做到动静交替,活动一段时间后,可在阴凉处休息。冬季日照时间短,户外活动宜安排在上午9点之后、下午午睡起床后。
3.阴雨天坚持开展户外活动。要利用幼儿园自身场地的特点,充分利用走廊、门厅、长廊、屋顶平台等,合理安排每班活动场地,保证阴雨天时户外活动正常进行。
问题二 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幼儿兴趣不高
解决策略: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做到体育活动游戏化。
问题三 活动器械不够丰富,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解决策略:
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年龄特点,提供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功能各异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还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自制体育器械。
问题四 体育活动安排随意,无计划
解决策略:
要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活动。每次活动前,必须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制定计划,保证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问题五 保教结合不到位,保育工作跟不上
解决策略:
1.及时增减衣服。
2.掌握好运动量。
3.关注个体差异。
4.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
5.运动前后适宜补水。
问题六 幼儿运动常规差,容易出安全事故
解决策略:
建立良好的安全活动常规。活动前,向幼儿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提前向幼儿提出活动要求。活动中,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及动作,发现危险时注意保护和制止。活动结束时,和幼儿一起总结讨论活动中出现的不安全现象,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户外活动
(一)对幼儿的要求和保教人员工作要点(同“户外体育活动”)
(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一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缺少“自由”
解决策略:
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有效结合。在户外活动中,除了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游戏、体育活动之外,还应给幼儿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幼儿处于教师高控之下。同时自由活动不能“放羊”,应通过投放不同的器械,让幼儿自由选择器械进行活动,在自由活动中真正做到自主活动、共同进步。
问题二 场地不能合理充分的利用
解决策略:
要有效利用幼儿园各块场地,尽量做到活动中每班有各自的场地。还要合理布局场地,按不同内容划分好各个区域,以安全、不互相干扰为宜。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利用平整清洁的场地、醒目整齐的标志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三、早操
(一)对幼儿的要求和保教人员工作要点
对幼儿的要求
保教人员工作要点
1.动作到位、有力。
2.精神饱满,态度认真。
1.做好早操前的各项准备。包括音乐、场地(如:清理场地积水等)及幼儿(入厕、喝水及衣着等)。
2.根据年龄特点编排不同的操节,做到结构合理。
3.精神饱满,动作准确、有力度、有节奏,进行镜面示范。
4.主、配班教师站位恰当。
(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一 教师带操时动作不规范、力度不够
解决策略:
教师应为幼儿做好表率作用,带操时动作必须准确、到位、有力度、有节奏。
问题二 教师带操时忽略与幼儿的互动、交流
解决策略:
1.教师带操时要关注幼儿,发现幼儿动作不规范或注意力不集中时,要用眼神、语言及肢体动作等提醒幼儿,并适时予以纠正。
2.对幼儿早操中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3.关注个别幼儿。对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内向的幼儿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
四、注意事项
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雾霾等对身体有害的天气,严禁在户外进行任何形式的活动。
幼儿园遇到阴雨天组织不了户外体育如果你是老师该怎么办?
幼儿园遇到阴天雨天组织不了户外体育活动。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可以改为在室内进行。
比如室内的大厅里。
做一些简单的运动。
那个孩子们做一些室内的游戏都可以。
只要是能够认真的管理孩子们。
就是一堂很好的体育课。
体育课千万不要出现放羊的现象。
放任孩子们自己去玩儿。
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同时备课应该有两套教案。
一套是室外活动的教案。
那一套就是室内活动的教案。
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上起课来不至于出现慌乱现象。
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计划。
幼儿园户外活动常见问题
幼儿园户外活动常见问题
1、教师认真做好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首先教师要时刻怀有安全意识。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对活动范围、场地及玩具设施都要事先检查,清除不安全因素;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齐,衣袋有无尖利物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注意幼儿的着衣,活动前减衣服、活动后加衣服。在活动时,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幼儿出汗要及时擦干,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有老师说:“小朋友,危险的地方不要去”。这说法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组织,引导幼儿。而不是去限制他们的自由活动。因此,我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首先,带幼儿去实地观察,让幼儿看一看哪些地方容易碰伤,讨论应该怎么玩才不会受伤。例如,幼儿在玩大型玩具——钻圈时,如果小朋友钻的方法不正确,就很容易被碰伤,这一处地方我带幼儿观察后,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应该怎样玩才不会被碰伤。有的小朋友说:“往下低头慢慢钻出来”;也有的说:“要双手先按住圈然后钻出来”等等说法,通过让同伴自身经验的交流后,幼儿更容易领悟安全玩法,如当障碍物在身体的左右侧时,又应该如何躲闪等问题,让幼儿举一反三,学会如何安全地玩,以免身体受到伤害。其次,老师还要把玩的游戏规则交代清楚,使幼儿既玩得自由又有规则可遵循。
户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健康的主要活动环节。同时,也是安全问题最严重的活动环节。只有我们教师严谨、踏实、不厌其繁、注意一切,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
2、抓好活动常规是保障安全的重中之重
户外活动常规的缺乏往往易导致幼儿受伤。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户外活动场地较大且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因素较多,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使得活动相对而言较为“混乱”。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常规在户外活动中的制定与执行应被重视。为使常规能被幼儿接纳,首先应引导幼儿理解常规的重要性。如引导幼儿回顾“混乱”的户外活动场景及已发生的 安全事故,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其次,引导幼儿(中大班)制定活动常规。最后,重视常规的教育。在以往的活动中,当幼儿违反常规时,教师往往给予批评或是简单的惩罚(如惩罚幼儿暂时不能参与活动),正面的教育甚少。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适当惩罚和正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但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看,单纯的批评与惩罚并不能让幼儿养成遵守常规的习惯,常规的正面教育应被放在首位。但部分体育活动常规(如熟悉并能依据教师的指令及手势作出反应)需要经过训练后才能被幼儿接纳,这就需要考虑常规训练的游戏化,避免常规教育给幼儿带来的逆反心理。
为强化幼儿的体育活动常规意识,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应被列入活动后的小结中。在以往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小结的重点往往只涉及幼儿动作技能的掌握,关注幼儿遵守常规的小结较少,不利于培养幼儿关注常规的意识及习惯。
3、教师的观察调控
户外活动中,教师观察力度的不够往往也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观察中,笔者注意到,很多教师经常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有的教师可能累了,找一个地方坐下来,看着孩子们玩。由于户外体育场地的开阔,且幼儿大多处于四散活动状态中,加上大型运动器械对教师视线的阻碍,使部分教师无法观察到幼儿的活动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一男孩从滑滑梯的正面往上爬,和另一正往下滑的男孩撞到了一起,两人双双从滑梯上滚落…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教师在事故发生前没有及时发现有人正从滑滑梯的正面往上爬,并给予及时的制止。
为确保户外活动中幼儿的安全,教师应能进行有效的观察。首先,教师观察时的站位应合适,确保都能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其次,当幼儿进行移动练习时,教师的站位应能随之移动,以便能顾及幼儿活动中表现。最后,观察应与指导相结合。在观察中,指导幼儿正确地使用器械,遵守秩序…虽然强调幼儿的安全,但我并不主张禁止幼儿进行一些“冒险性”的活动尝试,因为幼儿需要有自己的探索、自我的挑战,若为安全而把他们的手脚“捆”起来,那无异于形同“因噎废食”。当幼儿出现一些在教师看起来可能存在危险性的活动尝试时,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观察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他们注意安全事项,学会自我保护,而不是简单地出手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