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来说说日照这个城市
- 2、山东日照:体育用品制造业保持发展势头!哪些体育用户受普通民众欢迎?
- 3、2022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什么时候举行
- 4、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什么呢?
- 5、日照的变化
来说说日照这个城市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日照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南接江苏,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
日照现为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之一,全市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6个区县处,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村居,总人口280万。市人民政府驻东港区,邮编276800,行政区划代码371100,区号0633。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之地,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历史文化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祐二年(公园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
"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喜不自胜,欣然命笔。
《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 。《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历史悠久,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陶文化源远流长。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
据考证,《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日照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大羿陵、老祖象、东方神龙、老母庙、石鸡、石椅、石磨、日晷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遗迹。莒县凌阳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现的大量太阳纹,都充分证明日照地区东夷先民的太阳崇拜传统。《后汉书,方术列传,赵彦》记载:莒有五阳之地: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等地名,都是古莒国太阳崇拜的直接证据。莒县博物馆苏兆庆先生在“夷人崇日与秦始皇东巡琅琊”一文中说:“特别是东夷民族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主要崇拜太阳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汤谷(亦称旸谷)一带,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用史迹和考古资料对这些古代神话进行印证,可能汤谷就在东海之滨的琅琊一带。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断四时,并将这种原始历法用于发展农业和航海事业”,“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 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全国新歌比赛大奖,被中央电视台选项为每周一歌.
新中国的成立为日照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日照市人民经过50多年的奋斗,使日照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日照划归沂水专署。1953年8月,又划归胶州专署。1956年5月,改属临沂专署。1984年4月,石臼港办事处建立。1985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日照市,5月正式办公。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5日对外正式办公。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设区带县,将原属临沂地区的莒县和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同时成立东港区。1993年5月29日设立岚山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8月20日,成立日照开发区。
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复设立山海天旅游度假区。2000年底,根据省统一规划,实施乡镇撤销和合并计划,共撤销、合并18处乡镇,撤销汾水镇,新成立安东卫街道。2001年,又先后撤销虎山乡、棋山乡、洛河乡,设置虎山镇、棋山镇、洛河镇。
目前,日照市共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岚山区、日照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6个街道,46个乡镇。 人口民族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284.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9.99‰,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3.24‰。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274.09万人。
根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人口268.62万人),东港区114.8万人,五莲县50.3万人,莒县103.5万人。人口密度为506人/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家庭户878647户,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96人。男性为135.1万人,女性为133.5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民族构成方面,汉族人口268.26万人,占99.8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491人,占0.13%。全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4591人,占2.40%;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25.85万人,占9.62%;接受初中教育的94.39万人,占35.14%,接受小学教育的88.54万人,占32.96%。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城市名片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提出了“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的战略构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水上运动条件,日照市规划建设了“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具备全部水上运动项目的竞赛设施条件,可以满足国际、国内重大水上运动赛事的需要,已被批准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指定训练场地,列入省委、省政府申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水上比赛场地。已先后成功举办了2004年全国帆船锦标赛、2005年国际欧洲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5年世界帆板精英赛、2005年全国青少年帆板锦标赛、2005年全国翻波板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水上体育赛事,还将承办2006年国际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7年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和11届全运会部分水上比赛项目。水上运动正在成为日照对外形象的鲜明标志。
日照市把“生态建市”作为城市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运用生态的理念规划建设并管理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迅速扩大的同时,日照市始终保持 “ 蓝天、绿树、碧海、金沙滩 ” 的环境优势,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生态城市特色日渐突出。近几年日照的空气、饮用水、海水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连续6年获得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地级市第一名,在2004年8月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11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排行榜中,日照排名全国第七。通过几年的建设,日照市已全面完成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矿山土地复垦、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系列创建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2005年10月16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组宣布:日照市2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二类考核标准,同意通过考核验收。日照市也成为山东省首个地级全国生态示范区,为今后全国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日照交通
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自然地理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山东日照:体育用品制造业保持发展势头!哪些体育用户受普通民众欢迎?
如果作为普通民众的话,大家对于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还是比较向往的,就比如说足球篮球跑步,这些简单的运动方式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因为他们的运动模式比较单一,而且不复杂,动作相对来说更简单,能够让人们记住,然而,进行这项运动的时候,也不需要过高的成本来维持我们的运动,所以说能够受普通民众欢迎的运动,大多数是一些简单常见的。
大家运动的方式可能有很多有的人喜欢足不出户在家里运动,但是在家里运动的方式较为简单,一些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生活需要,因为如果在家里运动的话,我们就不能发出特别大的声音,也不能在家里跑跑跳跳,这样会影响到其他邻居的正常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在家里利用跑步机或者做瑜伽,这些没有声音的运动来锻炼自己同样都是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的,但是有人就比较喜欢高强度的一些运动,比如说出去跑步跑步会导致我们大汗淋漓,有人会觉得这种行为方式是快乐的。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进行运动的话,可以减轻我们身体的压力和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让体质变得更好,所以说很多人都愿意参与到运动这个行列中来是一种非常正确的选择,但是如果想要运动,大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运动是不能半途而废的。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对于我们的身体,可能并没有任何好处。
生活中,虽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体育用品来达到锻炼的目的,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有依靠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制定我们的运动计划。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运动方式还是最为受欢迎的,希望大家坚持简单的运动方式就可以了,不需要盲目的跟从潮流。
2022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什么时候举行
2022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什么时候举行
2022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什么时候举行,山东省运动会自1950年开始举办第一届,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4届,是山东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进入新时代,办好省运会有两点至关重要。
2022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什么时候举行1
2018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第25届省运会由日照市承办,将于2022年8月开幕。 进入新时代,办好省运会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实现好省运会的本体功能,即助力奥运争光战略、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壮大。二是释放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集中展现体育多元功能的效应,助力承办地城市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本届省运会,省体育局和日照方面紧紧围绕实现以上目的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承办工作。
省运会进入“日照时间”恰逢其时。 日照市作为第25届省运会举办地,是省政府出于统筹推进全省体育事业和日照发展作出的决定。日照具备举办省运会的资源禀赋和良好条件。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以“阳光海岸”而享誉,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有168公里的'海岸线、64公里的金沙滩,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体育运动开展。日照是十一届全运会的分赛场和第24届省运会的协办城市,近年来举办过200多场省级以上体育赛事,包括万人规模以上的中国体操节、中国围棋大会、中国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等,在自然环境、区位优势、办赛软硬件等方面都适合举办省运会。本届省运会开幕式时间拟定在8月份,这个时间段气候也非常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好的竞技水平。
省运会能够在日照创建体育强市关键节点提供强劲动力。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大力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先后开展了6项“国字号”的体育创建活动,包括全国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市、全国运动处方试点城市、国家幼儿体育试点城市、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重点推进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体育经济创新试验区,以此引领体育强市建设,加快打造知名海滨体育城市。目前,日照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7平方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全面对外开放;乡镇一级全面建成体育公园;体育总会实现市县乡村(社区)四级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在这个关键时期,第25届省运会落户日照,必将对体育强市创建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省运会能够助力日照在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上打造新样板。 体育是民生事业、幸福产业,是重要的经济新动能。体育只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效发挥其多元功能,并实现自身健康发展。日照市坚持跳出体育看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办体育,在“五城同创”中明确提出建设活力之城,把体育定性为日照市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专项中把体育产业作为重要内容,把体育旅游作为释放体育产业效能的重要抓手。2019年全市体育旅游人口约1500万,拉动消费约100亿元。新华社对日照体育兴城的改革探索实践,作了专题报道。省运会作为大型综合性赛事,具有集中展现体育多元功能的显著特点。
日照市承办省运会,必将有力助推日照体育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省运会选择日照,必将充分释放省运效应;日照承办省运会,必将实现全面出彩目标。
2022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什么时候举行2
记者9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定于2022年8月开幕的山东省第25届省运会将设田径、短道速滑、帆船帆板等31个正式比赛项目和马术、高尔夫、棒垒球三个表演项目。
与以往相比,本届省运会将会是山东省体育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除了田径、足球、篮球、短道速滑、帆船帆板等31个正式比赛项目和马术、高尔夫、棒垒球三个表演项目之外,比赛小项将达到987个,其中滑板、攀岩、激流回旋、冲浪项目将首次出现在山东省省运会上。
此次山东省省运会落户日照。以筹办此次省运会为抓手,日照市已成功争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通过大力开展“2020日照体育健康消费季”活动,撬动全市40余家健身俱乐部、体育场馆发放1.1亿元体育优惠券、健身体验卡和赛事门票等健康大礼包,激发市民健身消费热情。
与此同时,根据省运会项目设置,日照市政府对全市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规划统筹,盘活存量、市场化运作,共布点比赛场馆、场地22个,其中利用现有场馆8个,新建续建场馆14个,借省运弥补了场馆建设的“欠账”。群众健身场地不断增加,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健身场地7318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7平方米。
据了解,本届省运会将是山东省体育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共设田径、足球、篮球、短道速滑、帆船帆板等31个正式比赛项目和马术、高尔夫、棒垒球三个表演项目,比赛小项达到987个,将产生1421枚金牌。其中滑板、攀岩、激流回旋、冲浪项目是首次出现在山东省省运会上,届时将有近万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什么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可以使人们的这种多样化需求得以满足,对公共体育服务加以健全,对体育基础设施加以完善,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此,首先,要重视公共体育资源的拓展,对公共体育资源加以优化配置,提高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度。
并基于政府和社会共同携手建设开发与共享的模式,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力度,按照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制订科学的规划,合理建设体育设施的数量与类别。其次,要对公共体育社会组织加以培养,使其更加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通过社会体育指导相关人员数量与种类的培养,提升公共体育的服务功能,使其可以满足公众的多样化体育服务需求。
对于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而言,群众体育是其发展的根基,而竞技体育则是其发展的顶端,是体育竞技水平的体现。就竞技体育水平而言,我国已经处于世界强国行列,其中不少竞技项目也位于世界首位,然而这些竞技项目并非十分普遍的运动,其人才培养大部分也是采用传统的模式所培养出来的。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能够极大地影响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以及竞技体育的发展。
尤其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民中心理念的提出,群众体育的发展更是人民中心论的体现。然而,因为我国群众体育基础十分的薄弱,造成群众体育在促进竞技体育当中的基础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很多群众的健身意识淡薄、健身的渠道比较狭窄,运动场地和设施器材等也难以与其需求相适应。所以,新时期要建设体育强国,不但要一如既往地重视竞技体育发展,还应该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使两者做到有效结合,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
不论是我国体育理论的发展,还是体育实践的深入,体育产业在其中都起到了深刻且全面的作用。在新的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是经济提升的重要路径。体育产业发展不但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提升,还可以让广大民众在体育服务、体育用品以及健身以及体育旅游等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依然处在发展的起始时期,没有形成规模化。同时,体育专业人才匮乏、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不完善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新时期,要建设体育强国,就必须加速体育产业建设的步伐。首先,要对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充分利用,从而给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其次,要重视培养体育产业有关人员。通过在高校设置体育经纪人以及体育管理等相关专业,加快体育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体育人才,以弥补我国体育联盟中所存在的人才不足问题。
日照的变化
威海市党政考察团在结束日照的考察时,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说,日照的发展变化令人震惊。
6月6日至7日,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曰臣率领威海市党政考察团来日照市参观考察。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兆前,市委副书记、市长于建成陪同考察,并向考察团介绍了日照市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在港口的规划建设以及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在日照市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大学科技园、岚北港区、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日照港西港区、灯塔广场、日照水上运动基地、万平口生态公园等。每到一处,客人们都认真听取介绍,仔细了解有关情况。考察团对日照市自省委工作会议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日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扬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的优良作风,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积极强抓机遇,上下凝心聚力,思路清晰,观念创新,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面,特别是在港口的规划建设、大项目的争引落地、城市建设以及大学科技园的创建等方面思路超前,落实有力,是全省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取得成效最突出的城市之一。
考察结束时,崔曰臣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深有感慨地说,日照的发展变化令人震惊。日照原来的基础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这几年,全市上下发展思路清,工作力度大,紧密结合日照实际,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用市场的手段抓经济工作,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锲而不舍,奋发有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形成了突出的特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引进外地的大企业、发展自己的大企业方面,工作做得好,做得实,效果明显。港口的优势发挥得好,并以此为依托,发展起了以大项目为骨干的临港产业集群,起点高,规模大。日照跨越发展的实践雄辩地说明,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
崔曰臣说,日照是一座很有发展潜力的港口城市,既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也是世界帆船锦标赛、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等国际、国内一系列重大赛事的举办城市,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他表示,日照有一流的生态环境,资源、区位优势突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又为日照今后的跨越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后发优势不可估量。日照市的各级领导视野开阔,思路清晰,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日照在半岛城市群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会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崔曰臣说,日照虽然现在的经济总量比威海要小,但是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几年多项经济指标的增幅都居全省前列,多项国际、国内赛事的举办,又为日照的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并创造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很值得认真学习借鉴。尤其要学习日照市主动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借助青岛产业实力雄厚的优势,主动接受青岛的辐射和带动,来发展自己的做法。威海与日照在人口、面积、建设时间上都差不多,又都是海滨城市,有许多共同之处,希望两市继续加强交流沟通,相互借鉴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实现两市共同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