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有些人是天生的!一名合格的体育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 2、发展力量、耐力素质的意义
- 3、对于一名足球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肌肉力量训练怎么样好
- 4、体育生 训练
- 5、想要成为一名体育生,天赋到底有多重要?
有些人是天生的!一名合格的体育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体能,人体一切基础运动能力的统称。它是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将之抽象为五大运动素质和身体形态与结构。
那么五大运动素质都包括哪些呢?其实不同的学术机构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孰对孰错、孰优孰劣无从考证,也没必要耽误那功夫,我们了解人体的目的无非就是指导训练让我们更牛逼,所以体系嘛,好使就行!
五大运动素质
很简单对不对?!可是你真的能参透其中的玄机么?记住!这样的抽象并不是为了摆弄专业理论,而是为了指导训练实践,所以,待我一一拆解!
力量
力量可以简单的形容为人体的产力能力。当然,如果较真的从生理学角度来阐述的话,力量是肌肉收缩对抗外界阻力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最大力量
人体对外的最大产力能力,或者说肌肉收缩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所以,不同动作下人体的最大力量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深蹲的1RM就和卧推的1RM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它会由具体的动作来表现。
与此同时,最大力量还可以分化为两个概念:绝对力量、相对力量。所谓绝对力量就是在不考虑体重的情况下,人体的最大产力能力。比如说小明卧推120kg,小李卧推115kg,所以小明的绝对力量大于小李。所谓相对力量就是在考虑体重的情况下去比较力量大小,比如小明体重120kg,小李体重60kg,算上体重之后,小明卧推成绩1倍体重,而小李却将近2倍体重,所以相对力量小李明显优于小明。
在大多数体育运动中,我们更多的追求相对力量。
二
快速力量
最大力量强调产力大小,快速力量强调产力快慢。快速力量俗称爆发力,但是其实它有三个组成部分:起动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
1
起动力量
我们把它形容为从0开始的能力,它是身体在一个完全静止的状态下快速产力对抗外界阻力的能力。比如说起跑的一瞬间,由于没有初始速度以及肌肉的预收缩,所以起动力量的产力表现较小。
2
爆发力
我们把它形容为从1开始的能力,此时我们的身体已经有了一定的初速度,并且我们的肌肉也有条件进行预收缩,那么它相当于是我们的肌肉顺势产力的能力,所以从产力数值上要明显强于起动力量。
3
反应力量
我们把它形容为从“-”到“+”的能力,此时我们的身体不是静止的,也不朝发力方向运动,而是朝反向运动。所以它会先拉长我们的肌肉,然后再快速收缩让我们的身体朝正向的方向去移动去产力。没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plyometrics,增强式训练,超等长,或者“快速离心——向心收缩模式”。反应力量前期的离心可以储存肌肉的弹性势能并且激发牵张反射,所以理论上讲可以产生更大的收缩力量,但是却要求有很强的神经系统功能。它就是我们常说的弹性,在运动中几乎无处不在,你动得越快,它的存在越强。
三
力量耐力
人体产力能力的另一种表现,它趋向于产力的持续时间,或者说持续产力的能力。这个比较好理解,但是我要强调两点:1.力量耐力并不仅仅是小重量多次数的表现,在大负重情况下仍然存在,而且更加重要;2.力量耐力可以认为是人体的本能之一,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但是幸运的是,最大力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力量耐力。
速度
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同样,它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移动速度
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他主要代表了我们直线运动中的极限速度表现,比如100米。同时,还代表了我们的加速能力,比如橄榄球经常玩的40码。别看就这点儿事儿,训练方法完全不一样。有些运动更需要极限速度,而有些运动更强调加速能力。
动作速度
出拳,踢腿,挥拍等动作的快慢其实就是动作速度的很好表现。移动速度是宏观的,全身协作的表现,而动作速度强调一个局部的运动快慢,比如说百米成绩表现了移动速度,而提膝——抬腿——伸髋——扒地的快慢则是动作速度的表现。
反应速度
人体判断外界信号快慢的能力。比如你掉了100块钱我马上就发现了,这就是反应速度,而至于能不能拿到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不幸的是反应速度成年之后几乎无法提高,因为神经系统已经成熟,所以青少年时期这块应该重点加强。(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了!)
(——那么我现在做的那些反应训练不是在练习反应速度么?你说成年练习不了?你是不是傻?)
(——别BB!看完再念叨!)
灵敏
灵敏是我们随意支配人体的能力,有些机构喜欢把灵敏和协调分开并列讨论,但是我喜欢放在一起,因为我觉得是一回事儿只不过表现程度不一样。
移动灵敏
人体快速改变运动状态的能力,它包括加速,减速,急停,变向,正着跑,退着跑,横着跑,竖着跑等等等等。移动灵敏是一个非常高级的运动素质,几乎综合体现了力量与速度,而且是大多数球类运动的核心素质之一,它更是我们广大运动爱好者体能训练中所忽视的一大部分。(其实好多专业队也不好好练,或者练不明白~)
动作灵敏
人体快速改变身体姿态以及动作连续性的能力。比如说出一拳叫动作速度,出三拳直摆勾就是动作灵敏的体现了。动作灵敏其实是一个复杂的体现,并不是说你动作变化的很快就行了,喝多了的人打晃也挺快,但这就不是动作灵敏。动作灵敏要求连贯性,稳定性,准确性,力道,和速度。
反应灵敏
人体判断外界信号之后能否做出正确动作的能力。举个例子,一个球飞向小明,小明判断出那个球会打到自己脑袋之后做了一些列动作,那么判断出外界信号之前的过程叫反应速度,之后的过程叫反应灵敏。如果小明躲开或者抓住了这个球,那么说明反应灵敏还ok,如果小明辗转腾挪半天还是被这个球砸到了,那么说明反应灵敏太差。没错,实际上我们平时练习的那些所谓的反应练习其实是在强化我们的反应灵敏,即判断出外界信号之后的过程。而我们实现的方法就是通过N多次重复建立精准的条件反射。
此外,反应灵敏的优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叫感觉统合能力,是青少年时期需要重点发展的素质之一,成年之后也不太好弄~(爸爸妈妈们再次注意了)
四
平衡
人体保持姿态稳定以及重心稳定的能力,即存在于安静状态下,也存在于运动状态下。它可以认为是以上所有灵敏素质表现的前提,而且你越强,它越重要,你约老,它越重要。针对后者,爸爸妈妈年过半百的朋友们,趁他们还能够自如移动,一定要加强平衡的训练,平衡越好,走的越远!(做儿女的要注意了)
耐力
耐力指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由于人体的功能系统不同,所以耐力素质大致可以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且两者在表现上也都分别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运动多久,另一种是能够运动多快。比如说马拉松,如果小明的目标是完赛,那么它需要处理的就是在有氧供能状态下能够运动多久的问题。而如果小李的目标是2小时30分钟以内,那么它面对的就是在有氧供能状态下能够运动多快的问题。同样,不同的表现意义训练的方法完全不同,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2小时30分钟,那么你还在傻傻的堆跑量么?
柔韧
柔韧指我们人体的活动幅度大小的能力。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关节活动度。但是当被冠以“柔韧”之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柔”,“韧”分开讨论。这里其实代表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关节活动度,另一种是主动关节活动度。前者指我们的肢体被动的运动所能到达的最大范围,被动包括别人帮助你,其它肢体自我帮助,或者惯性,地心引力等。而后者指我们的肢体自己随意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要求一定是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本关节的运动,并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可控制的状态,不依托惯性或者地心引力。
在实际运动中,被动关节活动度是主动关节活动度的基础,而主动关节活动度直接和运动需求相关。所以,有时候我们所谓的“你柔韧性不好”并不一定是傻傻的压腿,有可能是你力量不足~
总结
这五大运动素质是我们人体的基本属性,就像玩暗黑破坏神时人物角色的属性点一样,无论你认不认可它都在那里。并且这五大运动素质同时存在不可分割,同时影响着你的每一个动作,只不过体现的程度不同,侧重不同。比如说你躺在那里休息,那么这五大素质可能都没有体现出来。但是你开始跑步,他们就分别影响着你的抬腿,迈步,呼吸等等。跑的远,力量耐力,有氧耐力重点体现。跑得快,快速力量,移动速度,无氧耐力体现的较多。
此外,这五大运动素质本身无形,所以一定要通过具体的动作或者运动来呈现,而这些动作或者运动,就构成了体能的表现,测试与训练。
发展力量、耐力素质的意义
力量素质的意义
1、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
2、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
3、力量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4、力量素质是衡量运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各运动项目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耐力素质的意义
1、通过耐力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2、通过~~~~~~~,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机能得到加强,血氧供应充分
3、经过合理的耐力训练,运动员提高抗疲劳与疲劳后的机体的快速恢复能力
4、耐力训练还可培养运动员坚毅、顽强、用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对于一名足球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肌肉力量训练怎么样好
业余运动员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对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恢复与营养的结合是一名业余教练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根据运动员的年龄阶段,教练员应及时作出调整,使运动员在最佳状态参赛。
一、关于力量训练:
(一)力量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
1、力量素质是运动员速度(F=mA)、弹跳、灵敏、耐力、柔韧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
2、力量素质是学习、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有时还是改进技术的关键(可结合体操、技巧、举重、射击,游泳等项目讲)。
3、对于较好地掌握本专项技术的运动员来说,力量的增长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成绩的“对症良药”(如田径中的跳跃、投掷、摔歧、柔道、举重更是如此)。
4、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可以收到预防和治疗运动创伤的良好效果,尤其对青少年运动员打基础阶段更应重视。
(二)决定运动员力量大小和几个主要因素:
1、肌肉生理横断面的大小。
2、运动员中枢神经,经兴奋程度的高低、强弱。
3、运动员全身各部份肌肉协调能力的好坏、主动肌群协同肌群及对抗肌群等的配合程度(如腰、背肌、屈伸肌群等的协调配合,用力的方面一致等有关)。
4、同肌肉适宜的初长度有关(如纵跳、跳前运动员的下蹲、如打弹弓先拉长橡皮筋等)。
5、同红肌和白肌的数量有关。(一般认为白肌适于快速的强有力的收缩,红肌收缩较慢,白肌多的运动员适宜从事爆发性用力的项目;红肌多的运动员适宜从事耐力性的项目)。
6、此处决定力量大小的因素还和形体、性别、年龄、营养、速度、季节等关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
(三)进行力量训练应注重的几点:
1、从事力量训练要注重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由数量的积累到度的提高(指每堂课;一个阶段,全年;多年)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如田径队X X)重视放松整理活动(尤其是腰部的放松,如我组队员多年坚持的放松手段)。
2、从事力量训练要注重系统性,各种手段要合理安排
A必须长年坚持,持之以恒;离比赛期远,力量训练比重大些;离比赛期力量训练比重小些。
B力量训练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动力性;静力性;等动性;退让性,今年要讲常用的两种即动力性和静力性要根据本项的特点将这些训练手段合理系安排。
C训练手段、方法不一样对力量增长也会有不同,因此各种手段方法要系合理安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影响力量增长的训练因素。①负重大小:重越大,力量增长效果越好,每组举的次数举重专项为1—3次,其它项目可—5次。负重中等:一组能举5—10次。能使肌肉变粗,提高力量及速度,改神经系统机能,提高耐力不明显。负重中小:一组能举10—15次重量。能提肌肉力量,提高速度及耐力,对增长肌肉体积不明显。负重小:一组能举1520—30次,或30次以上的重量,这是提高肌肉耐力的方法,能增多肌肉毛细管及线拉体的含量,而对力量和速度提高不明显。②训练次数:举重运动员练由每周—六次—九次—11次—12次—13次不断发展。非举重专项运动一周练三次(隔日训练一次)效果较好,最少不要少于2次,或每天挤尸点时间重点进行训练也可以(一段时期选2—3次为重点进行循环安排)。③进行练习的速度;用慢速来练,效果也良好;用快速做力量进步较慢。用中等、快速、速三种交替来做力量增最快。如要发展爆发力还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动作。
3、从事力量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要紧密结合专项
A要针对提高成绩的关键力量(如举重、田径的腿力,羽毛球的腰腹);
B要针对薄弱坏;
C要针对本项目易受伤的部位(腰、膝、肩踝、手腕等);
D要紧密结合专项;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有些甚至可以模仿该专项的部份分解动作去练。(如腿力不好的举重运动员要提高挺举成绩就要重点去练腿力;翻不起杠铃的举重运动员为提高挺举成绩就去练翻。举重运动员和摔跤运动员提高腰部力量就要求不同。技巧运动员提高上臂上推能力就不能完全用举重运动员的方法去练……但这里需要重点讲一下的是,各个项目都要重视腰背力量的训练(哪怕是下棋的运动员)。
4、从事力量训练必须注意训练质量,要经常进行极限性的训练(它包括极限次数和极限强度)。
(四)从事力量训练是艰苦的,也是十分枯躁的,但为了更快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为省为国争光,从事力量训练又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从事力量训练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注意方法,持之以恒,也是能很快见到成效,尝到甜头的。
体育生 训练
体育生训练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和立定三级跳远四个方面。
1、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是人体或身体某些部分用力的能力或肌肉在人体活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力量,运动成绩就不会有较大的提高。而协调能力是决定力量发挥能动效应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训练中采用力量练习与协调练习交叉进行的方法,使其共同发展。
2、速度素质训练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素质项目,要求人体运动器官在缺氧的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短跑对人体的最主要作用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和灵活性,提高无氧耐力。短跑的技术结构是由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四个阶段组成。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步频与步幅。所以,在教学训练中主要采用技术性练习和跑的能力练习。
3、耐力素质训练
主要是800米跑,800米跑是对速度耐力要求较高的运动,属于极限下强度的项目,学生必须用较高的速度跑完全程,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想要成为一名体育生,天赋到底有多重要?
体育生真的需要天赋吗?答案当然是真的有必要。以我自己为例。我可能天生弹跳更好。体育考试加中考的时候,跳远2.75米(大神不要喷)直到高二下学期,我尝试训练运动队。当时第一个测试是立定跳远。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穿着一双帆布鞋。立定跳远是3.10米。第二次测试是12.5秒。这个结果对小白来说非常好,他从来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后来是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提高成绩,但是立定跳远确实没有提高。以1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为例,他出生在牙买加特里洛尼区舍伍德坎坦特镇的一个普通家庭。
博尔特出生时,吓了家人一跳。他大声哭了。父亲很爱博尔特,觉得孩子的声音大到可以唱男高音,将来成为世界级的歌手。博尔特小时候很调皮。
有一次,他在父亲最喜欢的帽子里装满了棉花去踢足球。当他父亲知道后,他想给这个“捣蛋鬼”一个教训,但令他沮丧的是,他根本追不上他。少年时的博尔特身材高挑,手臂修长,身体条件极佳,在体育老师眼中鹤立鸡群。但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接受过田径训练,而是加入了板球队,是学校里著名的快速投球手。在一次训练中,教练发现他的下肢移动非常快,所以建议他练习短跑。博尔特十几岁时,父亲负债累累。这时,博尔特的身高已经跃升到1米8,父亲把他送到当地体校练习短跑。
在牙买加,穷人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是练习短跑。博尔特刚到体校的时候,训练不刻苦,经常偷懒。为了博尔特在体校的成功,她妈妈做了更多的裁缝工作,每天做几件衣服。她赚的钱大部分都去博尔特买牛肉等营养品了。母亲腰部受伤,因为她做了太多繁重的工作。为了回报他伟大的母爱,博尔特开始在赛道上更加努力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