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体育专业有哪些课程?
大学体育专业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是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学校的出现而兴起的。
早期体育专业教育机构(如1804年成立的丹麦体操师范学院、1814年成立的瑞典“皇家中央体操学院”、1848年成立的德国“中央体操教师养成所”等)几乎都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可以视为当时的“体育教育”专业。
在欧洲,工业革命后,教育中强调“三育并重”,体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师资有着较为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这种体育专业单一的状况,大抵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扩展资料
目前普遍认为:体育(或称为体育运动),是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的有规则的身体运动,其基本任务是对人自身的改造,其作用对象是参与者的“自身自然”。
体育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体育即身体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广义的体育即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体育专业
大学每门课程的学时一般是多少啊
大学每门课程的学时一般是50分钟。
根据教育辞典,学时指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课的时间称一学时。中小学一学时一般为45分钟,高等学校一学时为50分钟。也称“课时”。
与“学时”相关的教育培训时间计量单位是“课时”。课时是指学习时间以上课节数为单位计算的。通常认为,非成年人教育及全日制大学教育都是一个课时的时间在40分钟。所以如果需要30课时的培训任务,则换算成有效的培训时间为:30×40=1200分钟,1200/60=20小时。
现行课时制度:
现行的大学课程都以学时进行学业进展。
成人教育的课时依据行业特点,课时长度是不同的。
如体育培训的课时通常是30分钟,而上海列伯针对成人职业教育,每个课时是90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上厕所等)。
即上午9:00~10:30,10:45~12:00.
教育辞典学时 指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课的时间称一学时。我国中小学一学时一般为45分钟,高等学校一学时为50分钟。也称“课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学时
大连大学体育课每学期开设多少项目
大连大学体育每学期共开设37门课程左右,每学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高校必须为一、二年级大学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
《标准》还规定高校要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
体育教育的课时分配
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各类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除公共课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按1900~2100学时,110~125学分安排专业课程,每门课时可按下面的时数浮动±10%。
(一)必修课程(1126学时、63学分)
1. 主干课程
必修课程中主干课程总学时约846学时,总学分约47学分。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可根据下列所提供的7个领域自主地开设和组合各领域的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126 7
运动人体科学162 9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144 8
田径与户外运动126 7
球类与游戏 126 7
体操与健美运动90 5
民族传统体育72 4
2. 一般必修课程
各院系可从下列课程中选择开设一般必修课4~5门(球类课程除篮球、排球、足球外),约280学时,16学分,亦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其他课程设置置换其中的1~2门课程或可自主开设1~2门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导论 72 4
体育统计学54 3
运动训练学(Ⅰ) 54 3
体育科学导论 36 2
顶点课程 72 4
球类 36 2
艺术体操(Ⅰ) 36 2
地域性运动项目(Ⅰ) 36 2
(二)选修课程(880学时,53学分)
1.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约530学时,31学分)
学生须选修第一方向课程270学时,15学分;第二、三、四、五方向选修课各院系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本校具体情况各选2~3门,总共约260学时,16学分。建议开设的方向选修课程如下:
(1)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
主项提高课(7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足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艺术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 216 12
副项提高课(10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田径 54 3
篮球 54 3
软式排球 54 3
足球 54 3
体操 54 3
武术 54 3
艺术体操(Ⅱ) 54 3
地域性运动项目(Ⅱ) 54 3
健美操54 3
舞蹈 54 3
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 54 3
②体育教学训练方向(19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运动生理学32 2
运动心理学32 2
体育测量与评价 32 2
体育绘图 32 2
学校体育思想史 32 2
运动竞赛学32 2
体育游戏32 2
人体遗传学基础 16 1
运动选材学 32 2
运动训练学(Ⅱ) 32 2
体育教育学32 2
体育场地与设施 16 1
运动生物力学32 2
运动生物化学32 2
体育文献检索16 1
体育教学设计32 2
体育学习原理 16 1
体育哲学16 1
比较体育 32 2
(3)社会体育方向(17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社会体育概论 32 2
休闲体育32 2
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 32 2
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 32 2
运动环境与健康16 1
社区体育指导 32 2
体育管理学32 2
体育营销学 32 2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16 1
职工体育组织与管理 32 2
体育经济学32 2
体育公关学 32 2
体育法学32 2
体育国际公共关系32 2
体育伦理学32 2
体育广告16 1
体育新闻16 1
(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15门)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32 2
体育保健学 32 2
学校卫生学 32 2
健康教育学 32 2
运动免疫学 16 1
运动创伤学 32 2
运动营养学 32 2
体育康复学32 2
康复心理学 32 2
残障体育 32 2
保健推拿 32 2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16 1
心理健康与咨询 16 1
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32 2
大学生心理卫生32 2
(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4门,各校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参考学分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32 2
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技术 32 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规程 16 1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 32 2
2.任意选修课
学生选修此类课程应不少于350学时,22学分。
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和跨专业任意选修课,建议开设的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如下:
(1)学科选修(25门)
民间传统体育,体育法规与管理,体育人才学,体育摄影,体育市场营销,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现代商业体育,体育竞赛裁判,运动损伤与预防,推拿学,护理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练员实践,学校体育卫生,体育科学文献选读,专业外语,学校体育器材制作与维修,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应用写作,运动禁药,团体操创编理论与实践,体育舞蹈与音乐,体育学术讲座。
(2)术科选修(29门)
健美运动,地掷球,气排球,沙滩排球,橄榄球,保龄球,棒(垒)球,门球,毽球,手球,桌球,台球,医疗体操,太极拳,防身术,保健气功,拳击,散打,摔跤,跆拳道,击剑,轮滑,定向运动,技巧,举重,滑冰,登山,露营,野外生存。
(三)实践性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践(10~12周,见习1~2周、实习8~10周)、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就业指导、毕业教育。
大学体育课一般有多少学分的 全部参加
大学体育课一般有1-3学分,具体看学校而定。
在中国,体育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由体育教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按照班级授课制的方式,以实践课为主,采取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它是中小学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课程类型
课的类型是根据具体教学任务来划分的。由于体育教学任务较复杂,而每课的时间有限,形成课的多种类型。一般分为下列 5种: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大学体育课
大学的体育课属雨必修类的选择课程,一般在大一大二有体育课,一周2个学时(一般是连在一起的,每个学时45分钟),每学期上17周左右。体育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课程,其种类很多,比如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跆拳道,网球,乒乓球,武术,健美,舞蹈等等,选择其中一项上一学年,也就是大学期间你有2个项目选择,一般学校都有网球场地的,如果是好的有钱的学校,比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甚至还有高尔夫球,保龄球等贵族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