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粤港澳大湾区将来会如何发展?
- 2、历史第一次粤港澳合办全运会,此次全运会蕴含着哪些战略意义?
- 3、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城市群,相关地区都有哪些规划?
- 4、广东香港澳门将承办 2025 全运会,你有哪些期待?
- 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什么好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将来会如何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缩写:the Greater Bay Area(GBA) ),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历史第一次粤港澳合办全运会,此次全运会蕴含着哪些战略意义?
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它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最新的一届全运会将会在今年9月15日至27日举行。同时,全运会还有一条重磅消息发布: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的举办地正式确定,2021年8月2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函》: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函》中指出:“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下届全运会将会是历史第一次粤港澳合办全运会。成功获得十五运承办权,无疑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也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次粤港澳合办全运会,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是继2018年粤港澳大桥通车后,粤港澳大湾区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也是中国国第一次多地区联合承办全运会,创中国体坛历史。同时,十五运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办赛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次粤港澳合办全运会,将会发挥带动作用将港澳融入大湾区。同时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建立强有力的联系。这对于加强三方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三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都将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国家之所以会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函》,说明国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情况表示极大关心。我们也希望这一次(第一次粤港澳合办全运会)活动能够取得巨大成功。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城市群,相关地区都有哪些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将有4个中心。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温暖·生活家"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粤港澳大湾区是珠三角的升级版,包含11座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中山、江门、肇庆。 四个中心,根据各个城市所长。 规划各有侧重。最明显的特点是,香港、澳门主外,广州主内,深圳内外兼顾。 香港主要是巩固和提升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
广东香港澳门将承办 2025 全运会,你有哪些期待?
广东,香港,澳门,江城办2025年全运会,我对这个全运会有非常高的期待,希望全运会开的成功,开的非常好,比如全运会的开幕式会弄得更加的精彩,更加的引人注目,全运会的比赛会更公平,是运动员更有积极性,参加这项运动并且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为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非常大的榜样和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什么好建议
一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应该统筹领导,做好顶层设计。粤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都是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已经出台了具体的领导小组,但粤港澳大湾区还没有,所以建议大湾区能够成立高层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整合各方的资源。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有九个市、两个区,应该因地制宜,发挥核心的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不一定要强调一元中心,而可能有多元中心。但在多元中心的前提下,要做好中心与外围的关系,中心城市如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其对外围城市的外溢作用应该加强。区域的九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非常不一样,比如香港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咨询方面,不仅是在全国最为领先,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广州是一个文化中心,也应该是一个交通枢纽,以及一个商贸中心;深圳是一个科技和创新中心;澳门珠海发挥旅游业优势;佛山、中山、江门、东莞、惠州可以往高端制造业发展。
三是培育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中国经济之所以相对其他经济在制造业能够形成世界工厂,形成最大的制造产业基地,就是因为我们有产业集群。比如说全国各地的产业集群是不一样的,广州的汽车产业、东莞的电池,深圳的电池,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每个地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打破有形、无形的贸易壁垒、提升市场化水平,实现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充分自由流动。主要是要实现贸易便利化、金融一体化和投资双向化。即是说,我们不仅要让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也要做到中资企业“走出去”,因为港澳有这方面管理的经验,所以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来讲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是人才流动的自由化。我们可以落地许多具体的政策,比如香港、澳门人才来大陆工作的话,签证的便利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