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渭南实验初中简介
渭南实验初级中学位于胜利大街北侧、仓程路西侧,占地147.96亩,建设用地117.7亩,计划建八栋楼,总建筑面积52210平方米。学校建成后,设8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4000人,其中2000名学生考虑寄宿;并将按省颁I类标准配置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建成校园网络。共计划投入资金1.3亿元。
按照城市整体规划框架,遵循“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的设计思想,学校主入口朝北,设在城市次干道上;次入口设在南面的胜利大街上;整个校园划分为教学、生活、活动三个区,教学区布置在校园北侧,生活区设计在校园南侧,活动区位于校园西部,呈三足鼎立之势。在南北、东西轴线交点处是科技楼,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餐厅等以此为中心分布在四个方向,形成基本规整的“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其中,学生餐厅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487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就餐。学生公寓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4040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名学生住宿。科技楼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717平方米,有6个计算机教室、2个书库、10个阅览室、2个电子阅览室、4个语音教室、2个美术教室。两幢教学楼都是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共有80个教室,30个教师办公室。实验楼是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026平方米,共有16个实验室和1个阶梯教室。行政办公楼是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561平方米,有32个办公室、1个报告厅、1个会议室、2个休息 室。操场是可以设计4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
渭南实验初级中学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所设计,由陕西地矿第二工程勘察院进行地质勘察,建设工程分为Ⅰ、Ⅱ两个标段,其中Ⅰ标段包括实验楼、1、2号教学楼、行政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3154平方米,Ⅱ标段包括学生餐厅、学生公寓楼、科技楼,总建筑面积28244平方米。分别由陕西省第一建筑公司、江苏建工集团西安分公司承建。两个承建企业都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经济实力雄厚,项目经理为一级建造师。
学校建成后,将是城区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教学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并且是唯一一个拥有标准操场的初中,将彻底解决城区西部初中学生的上学问题,有效缓解城区“上学难”现状,全面提升渭南教育形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基础。
足球培训心得发言稿
在渭南市校足办的统一安排下,我们来自渭南各个县市近60余人的一线体育教师在渭南瑞泉中学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校园足球干部、教练员的培训。此次培训让我难忘,首先,省、市体育局各级领导对本次培训作重要讲话。接着,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严壁政讲师就本次培训提出了一些要求。开班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开始学习。我抓住这次机会,认真学习,应该来说收获还是良多的。从足球的基础训练,中国足球的现状和发展,五人制四人制足球的基本规则、概念都深入了了解,特别对于五人制足球的规则,及草根训练的内容方法。 感受最大是严老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炎炎的烈日下,他把我们这些成年人通过足球游戏惹得哈哈大笑,是我们在快乐中掌握了足球基本技术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启迪。怎样使自己的学生也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是值得我深思的一个问题。 其次,严老师能在足球教学中无形地向我们渗透着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诚信,对人的真诚。严老师对崇高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看看严老师再回想自己,深叹不如。和严老师相比我很年轻,但在没有垫子的情况下我比较多的是通过语言给学生说,从没有过让自己的身体躺在地上做示范。操场上身为教授得严老师老在草坪上标准的为我们边讲解边示范,尤其是4月18号下午由于天气影响我们在室内上课,严老师在从我们开始培训就没有扫过的地上再一次示范,他丝毫没有感觉地面的硬和脏,真正做到了身正为范。另外,严老师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方法给予我颇多启迪。 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足球训练首先从自身做起,要持之以恒。然后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好提高足球运动的水平。目前渭南市对于足球的运动的发展状况有了新的认识,目前渭南市足球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地区还相对滞后,足球水平还不够高,现在各县市正在积极努力发展足球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好的开展足球运动,使我们的足球运动水平能有一个更高飞跃。
哪一年国家男篮在陕西省渭南市打了热身赛?
2010年11月3日
渭南体育馆,
男篮中国国家队与美国明星队
竞技体育该不该进校园
竞技体育进校园是肯定的,目前也有些学校有竞技体育专业。竞技性。竞技性是竞技体育的最本质特征,它的参与者总是力求通过运动训练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智能、以及知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战胜对手。竞技性不仅仅体现在运动项目的比赛场上,同时也体现在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训练过程等有关的各个方面。为竞技体育赛事输送不少的人才,而且需要从小培养!
“拳击进校园”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纵观国家近几年的教育深化改革,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仍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如今“拳击进校园”正顺应了这一改革思想, 将推动传统体育向特色体育的转变, 使体育素质教育与世界潮流接轨, 在色彩斑斓的世界潮流中博采众长, 使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达到终生锻炼、终生受益的目标, 同时也为培养拳击人才奠定基础, 拳击作为国际盛行的体育运动, 中国拳击的蓬勃发展必然与世界接轨, 更好地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一,“拳击进校园”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手段太过单一, 学生学习拳击的积极性不高
拳击运动主要以直拳、摆拳、勾拳及组合拳为主, 其技术动作简单, 局限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再加上如今教师的职业倦怠, 很多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这“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 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课后受专业教师的限制, 限制了学生学习拳击的动机
学生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很高, 拳击初次走进校园, 在很多学校作为选修课, 教学只停留在课堂时间, 课下拳击运动爱好的学生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 对学生学习拳击的积极性是一个打击, 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课堂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学生容易出现恐惧的心理, 阻碍课时计划的进度
由于拳击运动是一种较强的对抗性项目, 其职业比赛场上运动员受伤屡见不鲜, 使得学生在学习拳击时会产生畏惧的心理, 对实战教学产生较大影响, 不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这使得课时计划不能按期进行, 影响课程进度。
二,“拳击进校园”开展的对策
(1)学校加大资金的投入, 或者引进一些赞助商协助拳击运动在学校的发展
学校领导层面要意识到拳击运动在校内开展的教育价值, 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备, 并制定方案积极宣传拳击在校园的开展情况, 扩大校内校外的影响力度, 在允许情况下还可以引进赞助商, 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扩大了拳击的影响力。
(2)教师避免传统式的单一教学手段,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拳击运动不同于武术散打运动, 拳击技战术主要建立在“直拳”“摆拳”“勾拳”及组合拳的基础上, 技术动作单一, 拳击运动发展与武术散打运动在发展上有所差别,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教师应灵活采用兴趣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抓住学生的兴趣但又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拳击在学校的开展, 并被学生接受。
(3)在校园成立俱乐部或者是社团, 课后安排老师指导训练
借鉴武术、散打、跆拳道运动在校园发展的路径, 成立学校拳击俱乐部或者拳击社团, 吸引学生参与拳击运动, 也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供一个平台, 并安排拳击教师指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