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国家体育总局新编竞赛套路28式(国家体育局28式竞赛套路分解教学版)

本文目录一览:

1988年创立了多少式太极拳

1988年创立了42式太极拳。

解释分析:1988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

在创编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吸收了传统太极拳套路的技术精华。既保持了太极拳的传统性,又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内容充实、风格突出、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同时又增加了难度。

发展历程

太极拳能够全面均衡的锻炼身体,同时由于其动作数量、组别、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适于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国际性的比赛活动。国际标准太极拳竞赛套路,经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携手不懈的努力,已经推广普及至世界各地,已在国内和国际重大的比赛中被作为统一规定套路。

太极拳竞赛套路是用于国际、国内比赛和健身活动的国家统一规定的国际标准套路,其动作规范、技术全面结构新颖、风格突出、兼收各式、融为一体、转接柔顺、中正安舒。

太极拳分为24式、42式、48式、81式等等,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面向大众普及太极拳的普及套路,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汲取杨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2、48式太极拳是我国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继“简化太极拳”之后,组织编写的第二套太极拳教材,它是简化太极拳的提高,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收了陈式、吴式、孙式等流派的一些步法、身法、手法等。

3、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

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

4、杨式太极拳81式是在「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早年教学的基础上,经过李景林先生改进而定型的版本。共81个动作,分为六组,演练一套约需13分钟。

本套拳体现了杨式太极拳这一重要传统流派的特点。姿势舒展大方,动作轻灵沉稳,速度柔缓均匀,立身中正平稳,劲国柔而不软,沉而不僵,融柔于刚,特别适合广大太极爱好者学练。

扩展资料:

二十四式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十四式太极拳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二十四式太极拳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四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三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手,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

二十四、收势

①收脚合抱,②旋臂分手,③下落收势。

参考资料:24式简化太极拳-百度百科

武当太极十三式,28,36,56式都有什么区别?

分别就是都不一样;

8式和16式不了解;但也查了一下;好像是武术实行段位制给分段的一段和二段的套路(都是根据杨氏改变的)。没啥意思,太条条框框。

48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于1979年组织编创的太极拳套路,是根据杨氏改编的普及套路。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汲取杨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56式是国家体委根据陈氏老架一二路拳创编的竞赛套路。

83式是陈发科(陈长兴的曾孙)根据陈氏老架一二路拳的基础上独创的新架一路拳。个人认为83式是最有难度也最有效果的;没有几年基础的很难流畅连贯的一次从头到尾打下来这套;当然陈发科创的新架二路炮锤更是弹跳难度多发力猛烈;难度更在83式之上。如果说上面的都是基础拳的话;这个新架就应该真正的培养功力的拳。

  • 评论列表:
  •  辙弃半枫
     发布于 2022-09-17 10:29:09  回复该评论
  • 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九、单鞭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十、云手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
  •  柔侣原野
     发布于 2022-09-17 11:52:45  回复该评论
  • 作,分为六组,演练一套约需13分钟。本套拳体现了杨式太极拳这一重要传统流派的特点。姿势舒展大方,动作轻灵沉稳,速度柔缓均匀,立身中正平稳,劲国柔而不软,沉而不僵,融柔于刚,特别适合广大太极爱好者学练。扩展资料:二十四式动作及口诀一、起势①两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