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A、B、C区体育类考研院校排名表
全国体育类考研院校排名,唯北京体育大学是211工程学校。
1 北京体育大学 2 上海体育学院 3西安体育学院 4 成都体育学院 5 广州体育学院 6 沈阳体育学院 7 武汉体育学院 8 天津体育学院 9 首都体育学院 10 福建师范大学 11 华南师范大学 12 聊城师范学院 13 华东师范大学 14 浙江大学 15 陕西师范大学 16 河北师范大学 17 扬州大学 18 中国矿业大学 19 苏州大学 20 北京师范大学 21 浙江师范大学 22 安徽师范大学 23 曲阜师范大学 24 山东体育学院 25 湖北大学 26 西北师范大学 27 南京师范大学 28 河南师范大学 29 西南师范大学 30 河南大学 31 湛江师范学院 32 南京体育学院 33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34 湖南师范大学 35 郑州大学 36 河北体育学院 37 徐州师范大学 38 集美大学 39 烟台师范学院 40 山东师范大学 41 哈尔滨体育学院 42 辽宁师范大学 43 荆州师范学院 44 宁波大学 45 四川师范大学 46 广州大学 47 华中师范大学 48 山西大学 49 山西师范大学 50 广西师范大学 51 吉首大学 52 杭州师范学院 53 烟台大学 54 肇庆学院 55 韩山师范学院 56 渝州大学 57 吉林大学 58 云南师范大学 59 淮阴师范学院 60 北华大学 61 重庆大学 62 阜阳师范学院 63 重庆师范学院 64 江西师范大学 65 吉林体育学院 66 西藏民族学院 67 天水师范学院 68 鞍山师范学院 69 黄冈师范学院 70 青海师范大学 71 韶关学院 72 东北师范大学 73 贵州师范大学 74 上海师范大学 75 四川师范学院 76 温州师范学院 77 安阳师范学院 78 洛阳师范学院 79 三峡大学 80 海南师范学院 81 新疆师范大学 82 汉中师范学院 83 宁夏大学 84 内江师范学院 85 内蒙古师范大学 86 沈阳大学 87 临沂师范学院 88 湖北民族学院 89 内蒙古民族大学 90 廊坊师范学院 91 商丘师范学院 92 太原理工大学 93 盐城师范学院 94 西北民族学院 95 岳阳师范学院 96 中央民族大学 97 哈尔滨师范大学 98 湘潭师范学院 99 南通师范学院 100 常德师范学院 101 广西民族学院 102 南阳师范学院 103 上饶师范学院 104 石河子大学 105 西安工业学院 106 延安大学 107 宜春学院 108 云南民族学院 109 重庆三峡学院 110 齐齐哈尔大学 111 淄博学院 112 包头师范学院 113 宝鸡文理学院 114 长春师范学院 115 大连大学 116 德州学院 117 赣南师范学院 118 广西师范学院 119 哈尔滨学院 120 湖北师范学院 121 湖州师范学院 122 华北工学院 123 华东交通大学 124 黄河科技学院 125 济南大学 126 佳木斯大学 127 井冈山师范学院 128 喀什师范学院 129 牡丹江师范学院 130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13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132 四平师范学院 133 通化师范学院 134 皖西学院 135 潍坊学院 136 襄樊学院 137 信阳师范学院 138 延边大学 139 雁北师范学院 140 伊犁师范学院 141 玉溪师范学院 142 云南大学 143 云南农业大学 14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分数线
上海体育学院近几年硕士招生复试分数线(2004年—2009年)
2009-12-28 10:46:05 上海体育学院
--------------------------------------------------------------------------------
2009年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最低复试分数线
学科专业 英外语 政治 业务课 总分
应用心理学 42 42 180 300
体育人文社会学 06管理方向 46 46 200 326
其他方向 43 43 190 303
运动人体科学 41 41 192 304
体育教育训练学 39 44 203 306
民族传统体育学 41 41 206 299
体育赛事运作 45 45 197 316
新闻学 51 51 120 350
运动医学 39 39 180 285
体育硕士 进入我院公布的复试名单且本科专业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或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应届生 方可申请该专业的复试
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最低复试分数线
专 业 最低复试分数线
外语 政治 业务课 总分
应用心理学 49 49 180 310
体育人文33623 037
社会学共济网 社会学方向(01-07方向)3362 3039 43共济网 43业 190正门对面 298336 26038
管理方向(08-09方向)3362 3039 46336 26038 56业 203112室 316336 26038
运动人体科学kaoyantj 42112室 42共济网 180336260 37 295专
体育教育训练学考 42正门对面 55考 199同济大学四平路 311
民族传统体育学 42 42 180 295
体育赛事运作 43 47 206 314
新闻学 57 57 90 350
运动医学 44 44 170 295
2007年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最低复试分数线
专业 外语、政治 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
应用心理学 50 150 305
体育人文社会学 45 135 305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赛事运作
运动医学 44 132 295
新闻学 55 83 83 350
2006年上海体育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招生专业名称 外语 政治 专业 总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方向(01-08方向) 50 50 90 320
管理方向(09-10方向) 48 48 90 314
新闻方向(11-12方向) 55 55 80 320
运动人体科学(医学) 48 51 90 313
体育教育训练学 47 50 80 316
民族传统体育学 48 50 77 316
体育赛事运作 47 58 90 315
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专业 方向 复试分数线
外语 政治 业务课 总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社会 47 52 90 320
体育新闻 49 56 80 310
体育管理 47 56 78 310
运动人体科学 47 47 71 310
体育教育训练学(单独考试除外) 47 47 71 310
民族传统体育学 47 47 71 310
注:
1、体育社会方向包括现代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治研究、城市体育发展研究、社区体育管理研究、社会转型与体育人口发展、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育教学文化学研究、社会体育心理研究8个研究方向。
2、体育新闻方向包括体育文化传播、体育新闻2个研究方向。
3、体育管理方向包括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竞技体育管理2个研究方向。
2004年上海体育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专业 方向 复试分数线
外语 政治 业务课 总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社会 51 43 90 335
体育新闻 52 43 90 320
体育管理 53 43 90 310
运动人体科学 44 43 90 325
体育教育训练学(单独考试除外) 43 43 70 307
民族传统体育学 44 43 100 327
注:
1、体育社会方向包括现代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治研究、城市体育发展研究、社区体育管理研究、社会转型与体育人口发展、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育教学文化学研究、社会体育心理研究8个研究方向。
2、体育新闻方向包括体育文化传播、体育新闻2个研究方向。
3、体育管理方向包括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竞技体育管理2个研究方向。
有谁知道哪些网站可以了解到比较详细的考研资料吗?
首先就是登陆目标院校的官网,或是此学校相关院系的网站,大部分院校会在网上发出此专业考研备考规定的备考书籍,有些会有此专业的考试大纲。
登陆贴吧或是论坛:大多数的专业课都能在贴吧或是论坛找到相应的“考研吧”或是帖子,有很多学长会在这上面分享资料以及自己备考时的经验。
相应学校及专业的QQ群:QQ群也是一个分享考研资源的地方,同时同一届考试的同学还能方便在群里面沟通备考心得。
除了以上方法外,这里还推荐一个比较不错的网站,学习口袋网。里面关于考研类的资料很全,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基本上大家想知道的考研资料信息网站里面都有。在这里真的建议大家多看一些报考学校的资料与专业课视频,这对大家考研是非常有帮助的。
分享下免费的在线考研资源:百度网盘链接:
?pwd=v1mu 提取码: v1mu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有哪些专业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专业有:
1、体育教育;
1、社会体育;
3、运动训练;
4、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5、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
6、运动人体科学;
7、运动康复与保健;
8、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
9、广播电视编导;
10、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
11、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
12、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
13、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
14、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
15、舞蹈学;
16、康复治疗学;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
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
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