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全球最顶尖的运动医学专家有哪些,及其资料.
全球最顶尖的运动医学专家:陈世益、张立、牛映雪等。
陈世益教授获2项国际奖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今年5月30日,在美国印地安那州首府印地安那波利斯市举行的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第47届年会上获得“2000年国际学者奖”。本次年会共有5400名学者参加,该奖为全球竞争,一名得主,影响较大。这也是我国运动医学工作者首次获得此项荣誉。大会期间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
获奖后,陈世益教授由美国运动医学学院资助,对威斯康星大学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科、匹兹堡大学医院骨科及著名的“肌肉骨骼研究中心(MSRC)”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访问、学术讲座和合作研究。这对加强中美两国运动医学界的交往和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世益教授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运动创伤学组副组长,上海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他对膝、肩关节和肌肉运动损伤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其中的论文已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这些工作得到了国际上的肯定,为中国运动医学事业增添了光彩,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虽然算不上全球顶尖,但是在国内算是顶尖啦。
哪位名人提出体育可以培养人的社会品质公平忠诚和自由?
清华大学马约翰教授。
马约翰,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发表过《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论著,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
马约翰学术基础渊博,再加之长期实践,因而具有一套全面、独到、行之有效的体育理论。上大学时,他学完几门主要的理学课程,最后还学了一年医学。1928年,他利用清华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同国内体育名流郝更生,张汇兰.董守义等一起,抱着“强国必先强种”的目的,几次创办“暑期体校”,自任主任,并主讲“人体解剖学”课程。
扩展资料
马约翰教授的体育理论:
(1)马约翰在早年提出“动是健康的泉源”,并在1954年出版的《我的健康是怎样得来的》一文中反复强调的著名论断。认为要坚持天天动,但要科学运动,不能盲目乱来,一要有适当的运动量,不怕累;二要经常化,要持久;三要全面,锻炼多样化。另外在生活上还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规律地工作和休息,以及适当的营养。
(2)马约翰还认为“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刻苦的锻炼可以”培养青年们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马约翰认为,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材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健康,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道德品质的锻炼和培养。
(3)马约翰说过:“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他早在1926年,就写成《体育的迁移价值》一书,全面而详尽地论述了这一问题,被评为美国春田大学的主要硕士论文之一。
马约翰简介?
马约翰,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发表过《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论著,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
马约翰,男。191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1920年与1925年——1926年两次赴美国春田学院进修体育。在大学读书期间,是学校足球、网球、棒球、田径代表队的主力,擅长中长跑,曾获1910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学校联合组880码冠军和440码第三名。1936年担任中国代表团田径队总教练,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马约翰先生于1914——1966年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授、体育部主任等。在从事体育教学52年的实践中,研究了体育运动的规律,参考国内外经验,编制出各种不同内容的徒手操近百套,发表过《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论著。他一生积极倡导体育,热情指导青年进行体育锻炼,为人师表、德高望重,受到国家的器重和人民的尊敬。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
篮球之父是谁
篮球之父简介:
1、 世界篮球之父是:加拿大人 詹姆斯·奈史密斯;
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奈史密斯当时被受任寻找一种有趣易学且可以打发学生无聊的冬季室内体育课的游戏。
奈史密斯从一些加拿大儿童用球投入桃子筐在加拿大被称之为“Duck-on-a-Rock”的游戏中受到启发,奈史密斯的篮球游戏在11月15日初步构思完成,最早的规则没有运球这一规定,只允许球在球场内传递,之后他又编写了13条篮球规则 ,其中有12条仍然延用至今。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经过百年的改进形成了现今的篮球规则。
篮球成为了美国和加拿大广受欢迎的男子运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其他国家传播开来。另外也为建立了一套女子篮球的规则做了一些努力,最初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真正的推广上的步伐要显得缓慢一些。
男子篮球运动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正式被列为奥运会项目,奈史密斯博士为那届奥运会篮球项目的前三名颁发了奖牌,获得前三名的是三个北美球队:美国队在室外下雨的场地中战胜了加拿大队获得了金牌,奈史密斯的祖国加拿大获得了银牌,而墨西哥队则获得铜牌。女子篮球直到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才被正式列为奥运项目。之前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奥运会上举行过一次篮球表演赛。
2、美国篮球之父是:迈克尔·乔丹当成篮球之父;
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1963年2月17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1984年的NBA选秀大会,乔丹在首轮第3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 1986-87赛季,乔丹场均得到37.1分,首次获得分王称号。1990-91赛季,乔丹连夺常规赛MVP和总决赛MVP称号,率领芝加哥公牛首次夺得NBA总冠军。 1997-98赛季,乔丹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第10个得分王,并率领公牛队第六次夺得总冠军。 2009年9月11日,乔丹正式入选NBA名人堂。
1990-91赛季,乔丹率领公牛一路高歌猛进,整个季后赛仅仅输了两场,乔丹率领公牛第一次夺得总冠军。这其中包括在东部决赛中横扫活塞报了一箭之仇,在总决赛主场先负一局的情况下直落四局击败湖人夺冠。乔丹场均得到31.4分、6.4个篮板、8.4次助攻,并捧起了他六个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奖杯中的第一个。
1991-92赛季,乔丹场均得到30.1分,连续第2年同时获得常规赛MVP和总决赛MVP称号。季后赛首轮迎战迈阿密热队,乔丹场均45分,率领球队以3比0的总比分横扫对手。这个赛季乔丹再次率领芝加哥公牛夺得了总冠军。
1993年,乔丹带领公牛在五次季后赛中四次战胜帕特里克·尤因率领的纽约尼克斯。在关键的第五场,乔丹打出了“三双”表现:29分、10个篮板和14次助攻。随后,公牛在六场内过关。在总决赛,乔丹在面对菲尼克斯太阳的六场比赛中创造了一项纪录:他场均得到了41.0分,成功夺得三连冠。
然而三连冠的喜悦没多久,乔丹就接到噩耗,他的父亲被谋杀。就在新赛季训练营开始前,乔丹宣布退役,并准备开始棒球生涯。棒球是父亲从小激励他从事的运动,乔丹也最终加盟了美国职棒联盟(MLB)。事实上,他在棒球场上并不太成功。
在1994-95赛季末期,乔丹说出了那句著名的“I'm Back”。重回NBA的乔丹在17场常规赛中,场均得到26.9分,公牛的对应战绩为13胜4负。季后赛,乔丹场均31.5分,不过公牛仍输给了拥有沙奎尔·奥尼尔的奥兰多魔术。
1995-96赛季,乔丹场均得到30.4分,率领公牛创造了72胜10负的联盟最佳战绩。乔丹在这一个赛季囊括了常规赛、全明星赛和总决赛三项MVP,之外仅有威利斯-里德能完成这一壮举。
1996-97赛季,经过6场比赛,乔丹率领芝加哥公牛击败犹他爵士,连续第2个赛季、也是第5次夺得总冠军。乔丹个人连续第2次、职业生涯第9次夺走得分王称号,连续第2个赛季夺得总决赛MVP。
1997-98赛季,乔丹连续第3个赛季、职业生涯第10次获得分王称号,也再次集常规赛MVP、全明明赛MVP、总决赛MVP于一身。1998年6月14日,总决赛6场的最后一刻,又是芝加哥公牛对阵犹他爵士,乔丹从马龙手中成功断球,并在晃倒防守他的卡塞尔之后投进制胜球。此球命中后,芝加哥公牛队第2次夺得三连冠,也是8年内的第6次。
1999年,在劳资谈判陷入僵局时,乔丹再度宣布退役,他表示“已经没有了起初作为篮球运动员时的挑战目标”
3、中国的篮球之父是董守义;
董守义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体育名人。出生于河北蠡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毕业于北京通州协和书院。学生时代就爱好体育,各项运动成绩优异,尤其酷爱篮球运动。解放前曾4次参加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多次率队参加国际篮球比赛。
篮球运动的发明者是哪位美国体育老师
奈史密斯
据文字记载,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的詹姆斯 奈史密斯发明的.奈史密斯当时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篮球是这所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古利克教授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而委托他设计的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在室外喜欢用球投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子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