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开发当前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
如何开发当前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
论文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新课程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学校和体育教师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黄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
关键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体育与健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老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等六个方面。
学校如何组织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呢?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一、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还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究竟哪些课程资源是最为基本的、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意义的呢?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老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老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老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黄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了老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一作用。整个活动过程由体育、艺术、计算机等学科老师共同设计,将体育教育和艺术美融为一体,给人一种体育美的享受。
二、学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按自己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黄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很好地利用了学生这一重要资源。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学生在体验各种活动的同时,也体验着创造的艰辛,不同的锻炼内容,不同的队形变换,不同的锻炼方法和形式,激发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及创造欲望,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在锻炼中的互相合作,彼此帮助,共同探究,在这种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环境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
三、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室、实验室、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
黄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正是利用了校内课程资源(包括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体育场地等),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学校根据体育场地和设施情况,调动教师、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结合校风校纪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实现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除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例如,活动过程中的如何感受音乐节奏、自编操的动作编排、班级队形和学校整体队形的设计与变换等,单靠体育学科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此时要发挥艺术学科的作用,在音乐和美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合理的感受音乐、编排自编操的动作和美丽的队伍变换图形。既提高了学生编排自编操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黄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简介
1、达成目标。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进场与音乐
进场音乐由多首乐曲组成,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艺术素养的培养。进场队列的规范也是行为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3、热身运动(自编操)
在同一首乐曲下,各班做不同的自编操。真正实现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做不同的操。体现的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
4、“兔子”舞
在同一首乐曲下,首先全校统一做规定动作,然后各班自由创新动作和队形变换。
5、分班分项目锻炼
各班锻炼的项目是不相同的,组织锻炼的方法与形式也是不同的。体现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班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学会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锻炼区域分为中心活动区、游戏区、球类区、快乐体育园区、校本教材区、其它类区。
凡是轮到中心活动区活动的班,要求跟着主题音乐组织活动,其内容、形式等各班要有创新。
6、放松运动
在同一首乐曲下,各班做不同的放松操。理念与热身运动相同。
7、整个活动过程时间为20分钟,全过程由音乐指挥,各班的练习形式和队伍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开发校内课程资源,要遵循实效性、因地制宜等原则,尽可能多地用最少的资金和精力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一切有利于有效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黄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开发校内课程资源的典型案例。
大学生体育课选什么比较好过呢?
选择健美操,太极类课程,或者是跆拳道课程比较好过。
1、健美操或者瑜伽 这是每个大学基本都会开设的体育课程,如果 你所在的大学刚好有的话,女生们一定要优先 考虑,报了这两门课,相当于报了一个免费的 健身班。通过这门课程,不仅能认识一群志同 道合的同学,也能为自己的形象健康塑造一个更完美的状态。
2、太极类课程 太极这个体育项目能让你静下心来,彻彻底底 放松一下。现在很多高校都会开设太极拳、太 极剑、太极球等非常细致的项目课程,如果想 利用体育课时间好好净化一下内心的话,太极 类项目是不二选择。 3、跆拳道课程 无论是男生女生,如果想练点防身术的,可以 选择跆拳道这个项目,同时也可以加入跆拳道 社团之类的。在大学体育课上选跆拳道,这里 有专业的老师与装备,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 学,学习又具有规律性。
如何运用FITT原则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体育锻炼?
书名: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三版)
图书编号:9591-03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定价:25.0
ISBN:750092332
作者:《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编写组
出版日期:2012-04-02
版次:1
开本:小16全开本
内容简介
根据国家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我们尝试编写了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这本教材,归纳起来,这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体系新颖。本教材与我国以往出版的二十几种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材在体系上有很大的区别。紧紧围绕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努力解决学科知识的无限性与课程有限性之间存在的问题,突出结构合理性,结框框架有新意。
2、内容搭配比较合理。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搭配上努力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大学与中学、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上的衔接问题,要适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二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区别对待问题,要满足不同体育运动水平学生的需要,三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问题,四是竞赛技项目与健身项目的统一问题。
3、注重科学性。努力做到以科学研究的事实为依据,尽量避免一般的描述和空洞的说教。
4、应用性强。本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5、可读性与趣味性并存。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增加可读性和吸引力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第三版图全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体育概论
第一节 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大学体育的健康功能
第二章 健康概论
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价值与维护健康的策略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三节 促进健康行为
第三章 体育文化概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
第三节 体育比赛
第四节 体育比赛的欣赏
第四章 田径健身锻炼方法
第一节 田径的锻炼价值
第二节 田径的锻炼方法
第五章 球类健身锻炼方法
第一节 篮球锻炼方法
第二节 足球锻炼方法
第三节 排球锻炼方法
第四节 网球锻炼方法
第五节 羽毛球锻炼方法
第六节 毽球锻炼方法
第六章 体操健身锻炼方法
第一节 体操的锻炼价值
第二节 体操的锻炼方法
第七章 游泳健身锻炼方法
第一节 游泳的锻炼价值
第二节 游泳的锻炼方法
第三节 水上救护
第八章 攻防格斗健身锻炼方法
第一节 攻防格斗的锻炼价值
第二节 拳击
第三节 跆拳道
第四节 散手
第五节 防身术
第九章 休闲体育
第十章 常见运动损伤和预防与处理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保健方法
主要参考全书内容可以到当地的新华书店咨询
请推荐一些适合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书籍
(一)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程
作者:郭建丽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1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健康和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营养、饮食与健康,大学生常见传染病,大学生常见内科疾病,大学生常见外科疾病,大学生常见口腔疾病,急救,药物基本知识,常见检验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等10章。全书内容简明扼要,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预防及应急处理,融科普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讲座教材或试用教材,又可供各高等院校从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学习参考。
(二)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程
著 作 者: 栗庆山 高春梅 主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10-1
介绍:
全书包括绪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体结构和生理、生理运动、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环境与健康、性的卫生知识、性传播疾病、传染病概论、常见传染病的防治、艾滋病、常见病、药物的基本知识、急救医学基础知识、献血卫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