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淞沪会战的战争评价
- 2、西方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后的对中国的报道有什么变化吗???
- 3、中超上海德比球票售罄,为何球迷们对德比尤为热情?
- 4、CBA哪个球队最厉害
- 5、北京女排赢下“京沪大战”后1/4决赛将战天津会如何呢?
淞沪会战的战争评价
中日的淞沪大会战规模空前,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策略是否适当,引起了诸多争论。 就大战略而言,因内战刚结束不久,中国国民经济正逐渐恢复(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前最高峰),陈诚本人也正在负责利用进口武器装备50个国防师的计划(如与德国合作,用江西大余的钨矿石换取德国武器),在上海与日军大战则势必终止中国的抗战准备而仓促与日军决战。
实际当时日本决策机构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对是否全面侵略中国摇摆不定,以参谋次长石原莞尔为代表的“不扩大派”暂时占了上风。石原为当时实力派人物,因当时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为皇族只是挂名,军部实权在参谋次长石原手里。石原甚至主张:“可以将我华北全部驻军一举撤至山海关满州国界,然后由近卫首相亲自飞往南京与蒋介石促膝交谈,以解决日华间根本问题。”日本这个方案,是通过回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换取国民政府对东北伪满洲国的正式承认。国民政府本可利用此次谈判与日本周旋,尽量赢得更多时间,然而当高宗武返回南京时,“八一三事变”正好爆发,中国军队进攻上海日军后,石原莞尔被迫辞职,日本统帅机构决定全面侵华,可见陈诚主动挑起上海战事的失策。另京沪一体,上海既为前线,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就直接暴露在日军兵锋之下,日军增兵上海后很快就直捣南京,对中国抗战震动极大。 中国部队机动性极差,假如完全采取守势作战,将会无法取得战略主动,日军若是掌握全面战略上的主动——一旦它在华北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迟早会对长江三角洲的政治、金融重心发动攻击,这时蒋介石将根本无法两面兼顾。因此不如由中国主动在上海发动攻势,强迫日军改变战略决战地点,对于中国更为有利。
所以中国放弃在华北的决战,以及在华东果断形成决战,是掌握战略主动的正当决策,一旦由日军控制战略主动,华军将更会首尾难以兼顾。从日军华北方面军战斗序列的组成,即可显示日本对于在华北决战的准备十分迅速与完整,假如华军真的以主力反攻华北,蒋介石更是鞭长莫及无法有效指挥,而漫长的补给线,也将会发生无法支持一百个师作战的严重后勤问题,因此日军将会在华北更为轻易地大获全胜。此外,日军仍是可以以海空优势,随时威胁上海地区,中国无法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布防。 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不能被视为是战略上的成功。”
蒋介石虽然早有作战计划并决定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但是对于日本方面对中国军队进攻可能作出的反应,却“一切未经考虑”,“所以蒋介石在上海地区集结兵力迎战,可能出敌不意,而敌之对策亦出蒋之不意”。
西方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后的对中国的报道有什么变化吗???
叶海林:北京奥运冲击西方价值自信来源 “中国模式”借助奥运展示出自身的活力与生命力,令西方中心主义者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比较一番几家“非常西方”的西方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后的评论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在8月8日之前,相当多的西方名嘴要么一窝蜂地拿中国的“人权”说事儿,要么没完没了地盯着北京的天空。然而,正像他们其中的一位在解说开幕式时沮丧地承认的那样——“竟然什么也没有发生!”其实,还是发生了什么的,一次“truly exceptional(真正无与伦比)”的国际体育盛会在北京度过了自己的16个24小时。只不过这380多个小时内发生的事情实在让那些垄断话语权的西方媒体难以理解并且难以接受罢了。
不过,“他们”还是有话说的,“他们”也总有话说。很快,西方“裁判”——不是赛场的那些,而是演播间里面的那帮——就又发现了北京奥运会的许多“问题”:中国运动员“像章鱼一样攫取”金牌啦、北京奥运会不论在开幕式表演还是在场馆规划上都和1936年柏林奥运会神似非常啦。然而,所有这些从西方媒体嘴里堂而皇之地说出来让中国人又好气又好笑的怪论,却都无一例外地掩饰不住浓浓的一股醋味——“什么都没发生”的北京奥运会让“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感慨万端,甚至有人表示从北京奥运会开始“世界要习惯被中国主宰”。
“西方中心主义”的一次例外
这不是第一次在西方以外的区域举行奥运会,之前曾经有过东京和汉城的先例,然而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北京奥运会却都是一次让西方中心主义者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难以接受的“例外”。
“例外”在于之前在东方城市举办的奥运会仍然只是西方的,不过恰巧在东方举行罢了,例如东京和汉城。这两个城市和他们的国家在当时都在竭尽全力地“西方化”,用西方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奥运会。而在北京,东方和标签为“东方”的文化价值观和模式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前者例如步调一致的千百个群众舞蹈演员,后者则是所谓的“举国体制”。
曾有人设想随着奥运会这样一个无论从远古发端还是近代复苏都来自西方的事物来到中国,其承载的大量与体育有关或者无关的西方文化价值也再次席卷东方广阔的土地。然而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一回东方人却并没有复制西方的模式,而是用东方的精神诠释了这次体育盛会。在北京,集体可以和个人一样精彩;“和”与在对抗中追求卓越的竞技体育精神并行不悖;奥运会并不是没有成本和代价的,但中国的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却选择了微笑着承担,这种微笑对整个西方市场经济社会的哲学基础——“经济人假定”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一言以蔽之,强调个人价值在集体中体现的东方精神并没有因为强调个人的奥运会的到来而黯然失色,相反却和奥运会一起熠熠生辉。2008年的北京用开闭幕式、用运动员、用志愿者、用观众和市民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正如骄傲的《费加罗报》承认的那样“中国按自己的方式采取行动,不需要屈服于充满优越感的西方所强加的占优势的规则”。
心理支柱轰然倒塌
其实,北京奥运会并不是一次纯粹东方的,或者说纯粹要体现东方意志的宣传攻势。在北京,融合远比分隔更加受到重视,用东方模式支撑起的奥运会并没有拒绝任何西方精神。奥运会是东方的——只有在东方,才能凝聚起如此整齐划一的团队;但也是西方的——没有任何人试图用任何方式否定其他人的个人价值,从运动员到普通观众概莫如此;还是南方的——来自政治地理概念的“南方国家”在赛场上掀起了黑色风暴,从而证明了北京奥运会的“地理特性”——这是一次在东方举办的世界的体育盛会。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现在的一些“西方人”对奥运会之后的中国非常失望的原因——他们原本以为会发生的事情,还是“什么也没发生”,这证明了“中国模式”不但是存在的,而且至少对中国和奥运会来说也是成功的。西方人历经数百年养成的自豪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自己唯一性的信仰,“只有西方做得到”成了许多西方人在东方昂首阔步、西方媒体对东方指手画脚的最重要心理支柱,而这种心理支柱却在北京轰然倒塌。
他们尚未心悦诚服
然而,北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次东方精神支撑起的奥运会只是让西方一部分人自信心短暂地受到了冲击而已,“要习惯中国主宰”云云不过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不代表说这些话的人已经失去了自信心而具备了“他信力”,更不意味着从此他们将心悦诚服地承认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是不同的,而且各有各的精彩。就算让这个世界从体育到政治再到生活都平等起来是可能实现的梦想,北京、中国和东方要做的事情也还有很多很多,并且远比举办一次奥运会更加困难。
中超上海德比球票售罄,为何球迷们对德比尤为热情?
中超上海德比球票售罄
昨天上午,申花与海港的上海德比门票在大麦网发售。结果乙、丙类门票秒售完,价格相对较高的甲类门票3分钟内售完。
申花与海港的申城德比一直是中超联赛最热门的比赛。
27日,大麦网宣布28日上午10点开始发售德比门票后,很多球迷就调好闹钟等着抢票。
28日上午10点,部分网友准时点击大麦网德比大战售票页面。竟发现神华80元的C类票,150元的B类票,80元的海港C类票都登记为缺货,只剩下神华240元的A类票。但不到3分钟,申花240元的甲级门票全部售罄。换句话说,这场比赛卖给公众的票在3分钟内全部售完。
申花与海港的德比将于5月5日晚20: 00在苏州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体育场3.5万座,预计约1.2万球迷入场观看比赛,将超过京沪大战,成为苏州赛区上座率最高的比赛。
为什么球迷们会对德比尤为热情?
足球德比指的是同城的足球比赛,但现在也延伸到一个国家含金量最大的比赛,比如皇马对巴萨,也就是全国德比一般指的是同一地区两支球队的比赛,来源于二战中的一场战役。如果是同城德比,抢同城的球迷或者私利很重要。不用说,国家德比自然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比赛。所以德比大战很重要。历史上常常伴随着金戈和铁马的大战,出现惊心动魄的“悲喜剧”场面。
此外,对观众来说,德比是一场内战(德比一般指同一区市的内斗),能刺激神经,刺激血液。所以观众会觉得德比输赢的重要性比不上德比火热的过程。
对于德比战中的双方来说,输赢意味着当地会有更多的支持者或反对者,这不仅仅是一个互相改变的过程,更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过程。一旦输了,支持者可能会减少,反对者可能会增加。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内容了。
CBA哪个球队最厉害
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这是吉默-弗雷戴特职业生涯首次来到五棵松,也是上海队本赛季首次来到超过1.5万人的超大球馆。最终的结果是,姚明的球队赢下京沪大战,豪取10连胜继续领跑积分榜。如果能在周五赢下北控队,那么上海队就能登顶半程冠军。前17轮16胜1负,上海队或许不只是一匹黑马。
上海队目前排在积分榜首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上半程面对上赛季常规赛TOP5球队(辽宁队、新疆队、四川队、广东队和山东队)全都胜出。16胜1负的背后,主场9战全胜;客场7胜1负。如此出色的战绩,自然打消了外界的质疑。相比之下,曾取得11连胜的广厦队遭致诟病,因为与新疆队和广东队的强强对话,李春江的球队都败下阵来。
做客搜狐体育的著名评论员苏群说道:“上海队相比以往赛季,进步真的非常明显,这不只体现在外援水平高;还有本土球员也能站出来。”以今晚比赛为例,翟逸整场贴身盯防马布里,尽管老马拿下24分10篮板5助攻,但翟逸的总体防守值得肯定,极大消耗了“马政委”的体力,这才有了最后时刻老马1次空位三分犹豫了一下没出手,以及追平三分打铁。
各队对上海队越来越重视,研究也越来越细致。此役,闵鹿蕾就安排王骁辉、孙悦、翟晓川和张庆鹏等人轮番盯防弗雷戴特。上海队尽管赢下北京队,但总体状态与赛季前期相比有所下滑。最近3轮,上海队有2场只赢了5分或5分以下。相信随着下周下半程的开打,上海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时会考验将帅的斗志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上海队史上首次在五棵松赢球,也是7年以来首次客场击败北京队。上海队上一次战胜北京队还是在2009年12月25日,当时的上海队拥有三外援,结果132-89在首钢体育馆赢球。
10连胜,这是上海队自2002年夺冠那个赛季后,15年以来首次取得10连胜!
北京女排赢下“京沪大战”后1/4决赛将战天津会如何呢?
第十三届全运会女排小组赛继续进行,此前一胜一负的北京女排迎战同组的上海队。最终,在苦战五局之后,北京女排以3比2险胜对手,最终排名小组第二,把握住机会进入八强。
决胜局姑娘拼了下来
虽然前一天在小组赛第二轮输给了辽宁,但北京队主教练张建章和姑娘们并没有失去信心。
在女排联赛中,上海队的实力有目共睹,她们一共拿到6个联赛冠军。来到全运会赛场上,和北京队一样不再使用外援的她们依然有出色的表现。
首局比赛,上海队开场就掌控了局面,她们以25比19胜出。不过,此后北京队依靠顽强的防守,稳扎稳打,在第二局以25比21将大比分扳平。两局之后,双方被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比赛也从五局三胜变成了三局两胜。
第三局,上海队以25比22胜出。第四局,北京队的刘晓彤发挥出奥运会冠军的作用,她和曾春蕾打得非常聪明,很快将比分拉大到22比13,最终以25比13锁定胜局,比赛也进入到决胜局的较量。此前在联赛中,北京队并不是一个特别擅长打决胜局的球队。
但是昨天,她们先是6比0领先,尽管在局末阶段被对手连续得分,但还是坚持到最后,以15比12取得整场比赛的胜利。
1/4决赛天津主攻缺阵
本届全运会,北京队和上海、辽宁和山东同分在B组。在此前已经结束的两场小组赛中,北京队先是战胜了山东,然后输给了老将当家的辽宁。虽然根据赛制,小组赛只是确定排位而不会淘汰某一支球队。所以,在以3比2险胜上海之后,北京队最终以两胜一负的战绩仅次于三战全胜的辽宁队,名列小组第二进入到八强当中。1/4决赛,姑娘们将迎战另外一组的天津队。
在本届全运会出征之前,北京队主帅张建章表示,球队的目标是超越上届第六的排名。接下来的1/4决赛,如果北京队能够发挥出昨天比赛的气势,她们就很有机会击败对手,进入四强甚至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