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2021平鲁区小学体育考试答案(2021年小学体育考试项目)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体育六年级考试试题

判断题。(以下皆为正确答案)

1、 我国女篮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是在第5届奥运会上获得的亚军;

2、 中国在第16届冬奥会上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叶乔波获得了2枚银牌,李琰也获得1枚银牌;

3、 中国奥运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邓亚萍和伏明霞,各获得4枚金牌;

4、 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第26届和第27届两届奥运会比赛的冠军;

5、 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的三大支柱;

6、 中国首次进入金牌榜前三名是在2000年的第27届奥运会上;

7、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李宁,第23届奥运会共获三枚;

8、 第一届冬奥会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行;

9、 第一届夏季伤残人奥运会1960年在罗马举行,至今已举行了十一届;

10、 第一届冬季伤残人奥运会1976年在瑞典举行,至今已举行了八届;

11、 古代奥运会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是利奥尼达斯,共获得12次赛跑冠军;

12、 奥运史上第一个马拉松冠军是希腊运动员路易斯,他在1896年获得了这一殊荣;

13、 举办奥运会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举办过7次;

14、 女子马拉松赛全程42.195千米。第27届奥运会冠军是日本选手高桥尚子,成绩是2:23’14";

15、 世界最出色的撑杆跳运动员是布勃卡。从1984年起,他连续13次刷新世界纪录。

选择题

1. 奥林匹克会旗为_底。 ( B )

A红 B白 C蓝 D黑

2. 奥林匹克会旗是在_建议下确定的。 ( A )

A顾拜旦 B萨马兰奇 C罗格 D基拉宁

3. _年奥林匹克会旗首次升起。 ( A )

A1914 B1925 C1966 D1899

4. _是奥运会最权威的形象标志。 ( A )

A会徽 B会旗 C吉祥物 D徽章

5. 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有_个。 ( C )

A3 B6 C5 D4

6. 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最早出现在_年。 ( A )

A1972 B1895 C1969 D1955

7.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吉祥物的名字_。 ( C )

A.HODORI B COBI C WALDI D SCHUSS

8.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吉祥物的名字_。 ( A )

A HODORI B COBI C WALDI D SCHUSS

9. 1968年的吉祥物雪士的衣服颜色有_种。 ( A )

A3 B6 C5 D4

10. _年,国际奥委会授予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A )

A 2001 B 2002 C 1999 D 1998

11. 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教育家是法国人 C .

A.基拉宁

B.萨马兰奇

C.皮埃尔.德.顾拜旦

D.罗格

12. 1896年4月5日,首届现代奥运会在 A 举办,来自14个国家的241名运

动员参加了比赛。

A.雅典

B.巴黎

C.伦敦

D.罗马

13. ____A____是第一个主办夏季奥运会的亚洲城市。

A.日本东京

B.中国北京

C.韩国汉城

D.韩国釜山

14. 现代奥运会从奥林匹亚取火,进行火炬传递是从____A___奥运会开始的,此后每

届奥运会都要举行火炬传递活动。

A.1936年柏林

B.1932年洛杉矶

C.1912年斯德哥尔摩

D.1896年雅典

15. 自1896年至2004年,奥运会实际举办过 B 届.

A.24

B.25

C.26

D.27

17.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的结合起

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 A 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的推崇为基础的”。

A 文化,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

B 政治,体育运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力量、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

C 文化,体育运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力量、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

D政治,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

18.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在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观的指导

下开展的体育运动教育青年“ B ”。

A 为增强国民身心健康素质而努力

B 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贡献

C 为增强民族自豪感、争夺国家荣誉而努力

D 为建立一个和谐的更团结的世界作贡献

19.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 A

A.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B.相互支持、帮助、团结和公平竞争

C.相互团结、理解、友谊和平等对待

D.相互团结、友谊、理解和平等对待

20. 奥林匹克格言的内容是 B ,其拉丁文为“Citius,Altius,Fortius”

A.手拉手,心连心

B.更快、更高、更强

C.更高、更快、更强

D.重在参与,永不言败

21.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奥运会?( )

A.26 B.27 C.28 D.29

22.奥运五环中最左边的哪个环是什么颜色?(上边)( )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23.北京奥运会哪天开幕?(d )

A.8月4日 B.8月5日 C.8月6日 D.8月8日( )

24.北京奥运会火炬叫什么?( )

A.吉云 B. 祥风 C.祥云 D.吉风( )

25.国家游泳中心叫什么?( )

A.水立方 B.水平方 C.水四方 D.水正方

求小学体育教师考编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 共30分)

1.把以 和 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 。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 , ,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 , , , .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 , , .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 , , .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

与 .

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 , , 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 和 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 与 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 和 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为主要手段、以学习 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 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

A.单脚

B.跨跳

C.跨步跳

D.跳跃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的评价体系.

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

A.教学方式的转变

B.教学行为的转变

C.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 )

A. 7场

B. 12场

C. 8场

D. 16场

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

A.示范

B.指令和口令

C.教具与模型演示

D定向直观标志

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 )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11. 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仰卧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

B.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

C. 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

D.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

12.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指(

)

A.肺活量÷体重

B.肺活量×体重

C.体重×肺活量

D.体重÷肺活量

13.铅球投掷圈的直径是( )

A. 2.50米

B. 2.135米

C. 1.25米

D.1.065米

14.下列不属于体育课课中常规的是( )

A.上课仪式

B.课中的要求

C.课的结束

D.器材的整理和归还

15.新课程强化评价的( )功能

A.甄别

B.激励

C.选拔

D.尊重

16.标准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 )米

A. 18 9

B. 28 15

C. 28 14

D. 18 8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B.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

C.翼:指队伍的两端

D.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18.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 )

A.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

B.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C.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D.掌握“三基”

19.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

A.早操、课间操

B.运动队训练

C.运动会

D.体育课篮球比赛

20.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 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 )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

三、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1.学生身体的匀称度是通过身高标准体重来评价的。 ( )

2.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的球类游戏。( )

3.学生彼此之间左右相距的间隙叫距离。 ( )

4.跑一般分为起跑、途中跑、终点冲刺三部分。 ( )

5.跳高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 ( )

6.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

7.球类比赛的淘汰制分为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循环制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 )

8.有8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则比赛场次为26场。( )

9.课堂常规是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

10.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

四、简答题(每题5分 共20分)

1.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2.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一般性原则。

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五、论述题(10分)

小学生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联系你的工作实际,说一说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试题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1.远度 高度 2.生理负荷量 3.技巧 支撑跳跃 4.快速跑 耐久跑 接力跑 障碍跑 5.跨越式 俯卧式 背越式 6.基本知识 基本技术 基本技能 7.室内课(理论课) 室外课(实践课) 8.准备 基本 结束 9.分组不轮换 分组轮换 10.学生练习时间 实际上课总时间 11.生理负荷 心理负荷 12.身体练习

体育知识

技能

健康

健身和育人

二、选择题:C C C A A

C B D D C

D A B D B

B D C D B

三、判断题: √

× × √

× √

×

四、简答题:

1.蹲撑,两手扶地,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后脑、肩、臀部依次着地,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

2.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思想教育寓于严密的组织教学之中;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集体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抓住典型事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五、论述题:参与自愿的原则;全面发展原则;锻炼适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

1.参与自愿的原则。①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展有何重要作用。②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③加强纪律教育。④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需要和实际结合起来。

2.全面发展原则。①在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②要避免长时间地做静力性的锻炼,拔河举重物在低年级不宜采用或严格规定重量和时间。③全面发展的原则,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是要注意不能单纯从兴趣出发,不考虑身体的全面发展。

3.锻炼适量原则。①根据儿童年龄,对各年段的学生有不同要求,科学地安排锻炼计划,有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运动负荷。②注意锻炼中的自我感觉和生理指标测定,把学生的自我感觉和生理测定结合起来,同时,要把学生运动负荷与调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对锻炼的要求结合起来。

4.循序渐进原则。①学生每次锻炼都要遵循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做好准备活动,量由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再使负荷逐渐下降,做好放松。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遵循生长发育规律,按照学生实际,制定体育锻炼计划。

5.经常性原则。①把体育锻炼列入每天日程表中,形成习惯。②在锻炼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时间上都要认真考虑,引导学生乐于参加锻炼,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练

2021五年级体育测试标准是什么?

2021五年级体育测试标准:50米女生及格分是8.3秒,男生是8秒。长跑女生标准是一分40秒,男生是一份36秒。女生一分钟跳绳及格分是58下,男生是56下。具体项目和指标如下图片所示:

小学体育达标成绩

如今的小学生体育达标的国家标准已经改变,体育项目上减除了立定跳远;一、二年级包含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三年级开始增加1分钟仰卧起坐;五年级再次增加50米*8往返跑。

体育总分120分:标准分100分,1分钟跳绳附加分20分。增加了肺活量、BMI指数,意味着家长们再也不能宠着孩子们吃吃喝喝了,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一定要建立。

体育考试题目找答案~

一,名词解释

道德:

道德一般认为它是人和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一种原则,构成的体系,我们一般叫道德规范,道德体系,道德原则。

【道德一般有四个特性。第一规范性,它也是行为规范,也是人们怎么行为的一种标准,一种样子。第二是渗透性。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三是稳定性。道德规范的稳定性比法律还要强得多。一种道德观念形成的道德规范,上百年、上千年不会变的。最后第四,它与法律的最大区别主要是自律,叫自律性。当然,不光是自律,因为社会规范没有纯粹自律的。(法律是他律,也没有纯粹他律的。)主要的是自律。一般讲道德有这4个特征。】

心理:

心理,是对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人在清醒状态下,随时都可以体验到某些心理,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心理上发展比较完善,有健全的个性,能适应客观环境,个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现实要求之间能保持和谐完美的状态。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人格:

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

【人格,英文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好比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心理学借用了这个词,使之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把人格比喻为面具,好象是一种亵渎,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的贴切。

那么什么是人格?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定义,莫衷一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人格,至少不是健全的人格。就像初生的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人格;人格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所以,人格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只是从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殊方面去研究它。】

身体自尊:

定义1:

身体自我描述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看法,也称为身体自尊,它和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评价紧密相关[1,2].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个体对自己身体能力、身体力量和身体条件的看法

定义2:

“身体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吸弓.力)和身体的免疫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价,即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

感知觉:

感知觉是人的认识活动最基本、最初级的生理心理过程。

记忆:

凡是过去经历过或学习过的任何经验,都能被人的头脑所保存,一旦在生活或工作中需要这种经验时,就能及时地呈现出来。

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简单说就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

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害怕失去某人, 总是患得患失的. 我一直都没什么安全感, 有人说过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却不这么看, 如果你遇到对的那个人你自然就会有安全感了, 因为跟他在一起你很舒服, 就不会有其他的疑虑。

※※※※※※※※※※※※※※※※※※

二,简答题

完整人格包括哪些方面:

人格完整指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包括:①人格要素无明显的缺陷和偏差;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③人生观正确,并以此支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④人格相对稳定。

从审美角度来看体育美在那些方面:

体育美学是体育科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体育的需要以及与体育教 育有关的科学。体育美学的构建与发展,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随着我 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体育美学将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二十一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大力开展体育运动,而且还要在体育运动中促进动作技术更 加优美。换言之,在未来,体育审美功能将会愈来愈受到重视,体育美学也将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成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指南,成为人们完善自身、陶冶心灵、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由什么来体现:

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 与别人相似 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2 与年龄相符 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3。 善于与人相处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4。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5。适度的反应 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6。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7。思维合乎逻辑 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起着哪些方面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高;(二)体育锻炼有助于情感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四)体育锻炼有助于自我正确观念的确立和人际关系的改善;(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疲劳,消除心理障碍。

或者

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情绪有积极乐观情绪和消极悲观情绪,由消极悲观情绪引起的疾病极大地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美国耶鲁大学门诊部对所有就诊的病人作了病因分析,结果因情绪不良而致病的占76%;还有资料显示,80%的溃疡病患者有情绪压抑的病史。体育锻炼能转移不良情绪,使人的头脑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同时为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奠定生理基础。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疲劳已成为一种社会文明病。一个人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损坏自己的健康,得不到控制的疲劳会逐渐影响和破坏机体各组织器官及神经的正常状态,导致功能紊乱,直至积劳成疾。怎样消除疲劳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适当休息。休息有两种,一种是安静的休息,一种是活动性的休息。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给疲劳的大脑输送更多氧气和养料,有利于驱除脑力疲劳和提高思维效率。同样,重体力劳动后进行轻微的运动,比安静休息时更能较快地消除肌肉中积聚的乳酸等代谢产物,从而加速体力恢复的过程。

提高应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应激是由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现代人由于生活紧张、竞争加剧、压力加大、人际关系复杂,普遍处于应激状态。过度的应激常引起身体不适,还会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锻炼者的心理应激水平,使人在遇到外界的强烈刺激时,能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果断措施,以健康的心态从容应对。

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自信心是个体获得成功的保证。进行体育锻炼和竞赛时,参与者在身体完成各种复杂动作的过程中、在与队友的默契配合中、在与对手的竞争拼搏中、在取得胜利的喜悦中、在失利挫折的反思中,能不断增强自信心。一次次的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与者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使他们不断地得到自我完善。

※※※※※※※※※※※※※※※※※※

论述体育对自己的影响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而引起的。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除了要求人精神充沛奋发向上、思维敏捷、情绪良好外,还要有追求之志,好奇之心、探险之勇、求实之诚、专注之境,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心理能力。

然而,人类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有将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压抑是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青少年收理问题趋于严重,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北京某某名牌大学学生投毒案,硫酸泼熊案、马加爵案、中学生杀母案、学生之间报复凶杀案件以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逃学现象等等。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发展出现缺陷有直接关系。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持的意志和品质。

a、改善情绪

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随情境而不断地变化心理状态,情绪显现于外在。如果能够满足我们的某些需要,我们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快乐、兴奋、赞叹、敬慕或爱恋等情绪体验;如果不能满足或妨碍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憎恨、忧虑和悲哀的情绪体验。

然而由运动引发的情感活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给人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如我们在比赛场地上经常看到比赛获胜的队员们欢呼跳跃,甚至抱成一团的情境,还有的将教练员抛到空中的情绪,在这时即使有矛盾也化解了。如果是失败的结局,痛苦无声、哭泣、相互埋怨。就是观众也会随着比赛的进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映。容易出现运动暴力,运动员闪为裁判员不公,会表现出过激的举动,如打裁判。有时候运动员相互不谦让大打出手,而这些运动暴力的发生不是运动直接导致的,而是人内在情绪借助运动的状态发泄。一个心情好的人是不可能出现运动暴力的。

这此,对于每一个来说,有一个健康的、稳定的情绪则显得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每一个都会有好心情,那么这时就要求我们能够学会自己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有一个好的情绪体育活动就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挫折、胆怯、恐惧、抑郁及烦躁的情绪。因为运动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的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加强,增加了肾上腺分泌量,调节能了由低肾上腺素分泌的抑郁症状;身体的锻炼,控制和自我控制得到发展,心理的认识和自我概念提高,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了解,使人摆脱了心理的障碍。为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以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等。

b、培养意志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的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

(1)、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体现在一念间,应培养他们在一念间去用功夫。当一念间意志行动能够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绝不放弃,也许事态的发展会有奇迹发生。当一念间屈服了,一切的身心防线都会崩溃,身体的运动效能、技术的表现都不会有杰出的表现。果断性来自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多在各种情境下训练和总结。

(2)、主动自觉性

体育运动中的行为需要自觉主动的意志过程。球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没有机会让人去依赖他人,它需要靠自己作出一个又一个的抉择并实施计划。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去实现计划,没有技术技巧可以不通过自己的体验而掌握,没有健康可以通过给予而获得。一切都有是需要经过自我的努力与实际的体验。

(3)勇敢

真正的勇者不仅能够正确地对待其他人或事物,而且能够对待自我。有时候征服自我要比征服其他外在的困难都要难。因为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所遇到的种种危险和困难,能够无所畏惧地行动,首先需要他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甚至有些人走过的千山万水,有些人击败过世界强手,发现还有自己没有征服。一个人只有正确的面对自己,才能开发最大的潜力,为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

(4)自制性

学会不放弃的意志努力,需要宵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制性表现在第一、善于促使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并且能够战胜与执行决定有妨碍的因素。如犹豫、恐惧、懒惰等。第二、善于在实际行动时抑制消极的情绪和冲动行为。自制性所具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及情感的稳定性是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去学会把握的。

(5)、顽强性

要体育比赛中,我们看到势均力敌的比赛场面,意志品质强的队常常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一种顽强的表现,另一种顽强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不习中,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够长期向目标努力。因为人生事业的成功,不是一帆内顺的。常常是大的成功前都有大的困难,就看有没有顽强的意志去在对困难,顽强需要人充分认识自己的行动的目的、意义的价值。认识越深刻,激励性越大。这是一种坚韧性表现,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与磨练。

c、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可以使群体中的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挚、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d、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广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e、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一致性。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要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f 、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的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和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于同一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总之,体育活动不仅能使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锻炼自己的意志,并且通过群体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提高了对自我的认识,使得人群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更加有序。而且又能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形成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

  • 评论列表:
  •  弦久辞忧
     发布于 2022-09-09 04:34:39  回复该评论
  • 发展C.全面发展D.自由发展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A.教学方式的转变B.教学行为的转变C.学习方式的转变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
  •  边侣断渊
     发布于 2022-09-09 07:32:53  回复该评论
  • 的情境,还有的将教练员抛到空中的情绪,在这时即使有矛盾也化解了。如果是失败的结局,痛苦无声、哭泣、相互埋怨。就是观众也会随着比赛的进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映。容易出现运动暴力,运动员闪为裁判员不公,会表现出过激的举动,如打裁判。有时候运动
  •  三秋远
     发布于 2022-09-09 00:58:28  回复该评论
  • 和 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 ,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