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上危险系数最高体育运动是哪一种?
- 2、死了最多人的足球惨案是哪一次,介绍一下还有哪些
- 3、世界杯历史上人员伤亡最多的惨案
- 4、甘肃白银越野赛事故死亡21人,到底是谁之过?
- 5、马拉松事故21死甘肃省委书记表态,本次事故究竟是人为还是天灾造成的?
世界上危险系数最高体育运动是哪一种?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对于运动都是非常喜爱的,因为运动不仅可以让自己出汗,也可以给予自己生活中更加多乐趣。因此,有很多人会喜欢挑战一些危险系数很高的体育运动,不仅是为了能够锻炼身体,也是为了能够寻找刺激感。其实很多运动的危险系数都很高,无法分出最高的那一个,所以接下来我就介绍几个危险系数都非常高的体育运动。攀岩可以说是在生活中也经常会见到的一种体育运动,但是其实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攀岩本身就是一种克服心理极限的运动,攀岩虽然一般来说是有安全措施的,但是其实只是用一根绳子吊着自己的身体,多数时候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腿和手的力量来攀爬岩石。这对于身体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只要你一爬上那座高山,你就无法回头了,这时候你的身体机能会一直被消耗。而且这也对于精神是很大的挑战,毕竟在高空之中,没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害怕。而拳击也是一个危险系数非常高的体育运动。拳击虽然说已经是一种列入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但是其实还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两个人对打的过程中,谁也不能预料到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而且由于拳头其实很难控制轻重,很有可能就会被对方的拳头伤到。所以说,一般在拳击比赛中鼻青脸肿都是家常便饭,甚至有可能五脏六腑都会受到伤害。其实还有很多运动也都是具有危险性的,比如说滑滑板和越野单车,这些都不是看着很安全的运动,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就是为了追求运动中的刺激感。为了能够让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一点意想不到。
死了最多人的足球惨案是哪一次,介绍一下还有哪些
海瑟尔惨案
1985年5月29日,利物浦队与尤文图斯队在布鲁塞尔海瑟尔体育场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相遇,欧足联赛前把一个球门后的看台分配给利物浦球迷,但是却有不少尤文图斯的球迷从比利时人手中买到该看台的球票。看台上,也没有足够的警察和工作人员将两队球迷分开。在比赛中,不断有双方球迷的辱骂和投掷行为。混在利物浦球迷里的足球流氓与尤文的球迷大打出手,导致看台倒塌,当场压死39名尤文图斯球迷,并有300多人受伤,这就是著名的“海瑟尔惨案”。而利物浦也输掉了冠军杯,赛后所有的英国球队并被禁止参加欧洲的赛事长达五年之久,利物浦则达七年。从此,红军大伤元气,多年来一直无法重复其巅峰状态。
希尔斯堡惨案
1989年5月7日,在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Hillsborough)球场举行了英国足总杯半决赛,由利物浦(Liverpool)和诺丁汉森林队(Nottingham Forest)对垒。
在球门背后的3号和4号看台是人气最高的,比赛前20分钟这两个看台就已经满员,比赛开始的时候这两个看台约涌入了两倍于设计容量的球迷。由于没有固定的座位,看台拥挤的球迷你推我撞,而入口处的球迷并不清楚看台已满,继续拥进球场,将前排的球迷压向围栏,而此时,球场的警察却站在中线附近防止利物浦球迷“攻击”森林球迷。绝望的球迷拼命的推翻围栏,有些人攀过围栏,逃出生天,而大量的球迷则被活生生压死。这次惨剧,造成九十六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警察的无能以及球场的恶劣状况,是造成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
希尔斯堡惨案后,英格兰足总命令拆除所有不带座位的看台。为了纪念这些遇难的球迷,利物浦球队的的队歌改为《你永远不会孤独前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以不忘曾经的悲剧。如今,希尔斯堡纪念碑永远矗立在安菲尔德
其他
莫斯科惨案
1982年10月20日,莫斯科列宁体育场举行了欧洲冠军杯的一场比赛,由莫斯科斯巴达克队迎战荷兰哈勒姆队。由于当时天气非常寒冷,来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异乎寻常的少,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只售出1万张票。体育场管理部门为了省事,将所有的观众都集中到C区看台,而球场工作人员又严重违反体育场安全规定,仅仅打开C区看台的一个出入口,将其他看台的出入口全部锁上。
比赛接近尾声时,在主队已经攻入一球、胜局已定的情况下,现场球迷估计比赛将就此结束,于是纷纷起身准备提前退场,朝唯一开放的出口走去。但在终场前1分钟,比赛突然又起高潮,主队乘胜追击,攻入一球,看台上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许多已经走下看台和走到出口的观众被欢呼声吸引,立刻返身回转往回拥去,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正在这时,终场哨声响了,看台上兴奋的观众也开始离场往外拥。两股人流就像两股汹涌的潮水一样在狭窄的出口处交汇,猛烈地冲撞起来。由于人多拥挤,谁也控制不住相互推搡的人流。后面不明真相的人只顾挤前面的人,而前面的人在拥挤的情况下退场得又很慢。这样,出口被堵住了。随着退场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受不住巨大压力而窒息晕倒,一些被推倒的人,就再也无法站立起来,千百只脚从他们身上踏过,哭喊声、叫骂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场面之悲惨令人目不忍睹。最终导致340多人蒙难。
南非惨案
2001年4月16日,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的埃利斯球场,南非甲级联赛两支夺冠球队的比赛中,比赛组织者在能够容纳7万名观众的球场中出售了12万张球票,距离比赛尚有一个半小时,7万人的体育场已经座无虚席。但球迷仍然像潮水般地涌向体育场,执勤警察随即将入口处高高的铁门锁住,致使大量球迷滞留在入口的铁门处,情绪激动。比赛开始后,主队进球的消息通过扩音喇叭传到体育场外,在场的主队球迷立刻沸腾了。他们像疯了一样向各个入口挤去。西看台入口处的球迷最多,有几万人,他们立即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冲击球场的铁门,有的球迷甚至爬上了铁门,准备跳进体育场。警察为了驱散球迷,控制局势,便违归施放了催泪弹。在球迷的推挤下,球场铁门被挤倒,冲在最前面的球迷猝不及防,随之倒在铁门上,被后面大量涌入的球迷踩在脚下,而人们明明知道有人倒在地上,但根本无法停住脚步,只能踏着前面的人继续往体育场里涌。这起事故总共造成了47人丧生、160多人受伤。4月16日也成为南非足球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加纳足球惨案
2001年5月9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的国家体育场,科托科队与非洲冠军橡树队进行同城德比大战,这场宿敌之间的大战吸引了大量的双方球迷到场观战。赛后,失利的科托科队的支持者与对方的球迷在球场发生混战,并毁坏了不少观众席上的坐椅做为武器。而体育场内没有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致使警察在球迷骚乱之际无法应对。为了控制混乱的局面,维持秩序的警方不得不使用催泪瓦斯来驱散球迷,但不少警察滥用催泪瓦斯,结果导致很多球迷一片惊慌。惊恐的球迷四处逃散,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他人挤倒在地。最终,这起事故造成12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历史上,非洲曾出现多次球场悲剧,1969年12月25日的刚果比卡球场惨案导致27死52人伤;1974年2月17日的埃及开罗球场惨案导致48死47人伤;1991年1月12日的南非奥科尼球场惨案导致42人死亡;1996年的赞比亚卢萨卡球场惨案导致9死52人伤;2000年7月,津巴布韦哈拉雷球场惨案导致13人死亡;2001年4月29日,民主刚果布姆巴什球场惨案,49人死51人伤……
利马惨案
1964年5月24日,秘鲁利马的国立体育场举行了奥运会南美洲足球预选赛阿根廷与秘鲁队的比赛。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裁判吹罚秘鲁队的一个进球无效,导致阿根廷击败秘鲁队。看台上大量主队球迷对此判罚表示不满,情绪十分激动,并引而迁怒客队球迷,并爆发大规模球迷骚乱,酿成318人死亡、500多人受伤的惨案。
格拉斯哥艾博罗克斯惨案
1971年1月2日,苏格兰格拉斯哥流浪者队在主场艾博罗克斯体育场迎战另一支苏格兰劲旅凯尔特人队。流浪者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打进一球,将场上比分扳平,引起东看台的两队球迷言语不合,发生混战,并引起看台上的球迷拥挤,导致球场栅栏倒塌,发生球迷踩踏事故,造成66人死亡、150多人受伤的惨剧。
布宜诺斯艾利斯惨案
1968年6月23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博卡青年队与河床队比赛结束后,急于退场的球迷因不知情而涌向一个被关闭的出口,结果74名球迷被挤死、150多名球迷被挤伤。
尼泊尔惨案
在1988年3月12日,尼泊尔加德满都 --- 逃避冰雹的球迷涌进了被锁死的出口,造成相互挤踏,至少93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世界杯历史上人员伤亡最多的惨案
1969年6月9日,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为争夺第九届世界杯决赛圈入场券,两队球迷因而大打出手,导致边境冲突。战争持续月余,致2000多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双方耗资5000多万美元,这场“足球战争”酿成世界足球史上一大悲剧。
利马足球惨案
1964年5月24日,秘鲁利马的国立体育场举行了奥运会南美洲足球预选赛阿根廷与秘鲁的比赛。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裁判吹罚秘鲁的一个进球无效,导致阿根廷击败秘鲁。看台上大量主队球迷对此判罚表示不满,爆发大规模球迷骚乱,酿成318人死亡、500多人受伤的惨案。
莫斯科惨案
1982年10月20日,莫斯科列宁体育场,莫斯科斯巴达克对阵荷兰哈勒姆。由于天气寒冷,所以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只有1万人左右。体育场管理部门为了省事,将所有的观众都集中到C区看台,而球场工作人员又严重违反体育场安全规定,仅仅打开C区看台的一个出入口,将其他看台的出入口全部锁上。比赛接近尾声时,胜负基本确定,现场球迷纷纷起身准备提前退场,朝唯一开放的出口走去。但在终场前1分钟,比赛突然又起高潮,主队乘胜追击攻入一球,看台上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许多已经走下看台和走到出口的观众被欢呼声吸引,立刻返身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正在这时,终场哨响,看台上兴奋的观众也开始向场外拥。两股人流就像两股汹涌的潮水一样在狭窄的出口处交汇,猛烈地冲撞起来。最终导致340多人蒙难。
海瑟尔惨案
1985年5月29日,利物浦与尤文图斯在布鲁塞尔海瑟尔体育场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相遇,欧足联赛前把一个球门后的看台分配给利物浦球迷,但是却有不少尤文图斯的球迷从比利时人手中买到该看台的球票。看台上,也没有足够的警察和工作人员将两队球迷分开。在比赛中,不断有双方球迷的辱骂和投掷行为。混在利物浦球迷里的足球流氓与尤文图斯球迷大打出手,导致看台倒塌,当场压死39名尤文图斯球迷,并有300多人受伤,这就是著名的“海瑟尔惨案”。
苏佩加空难
一架意大利飞机在从葡萄牙返回的路上,撞到了一座名叫苏佩加的山,随着飞机残骸落下的,是无数人难以愈合的心。震惊世界足坛的“苏佩加空难”令当时横扫亚平宁半岛、有红色公牛之称的都灵球队全军覆没,也让意大利足球失去了一代精英。那是1949年5月4日。
慕尼黑空难
1958年,曼联在战胜阿森纳后飞赴欧洲,客场挑战贝尔格莱德红星。是役过后,曼联以总比分5∶4取胜。然而球队在归国途中的空难让曼联球迷在短短时间里从喜悦的巅峰坠入了悲痛的深谷。1958年2月6日,曼联乘坐的客机途经慕尼黑加油,再度起飞后坠毁。空难中有22人丧生,其中有7名曼联球员。
希尔斯堡惨案
1989年5月7日,在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球场举行了足总杯半决赛,利物浦对阵诺丁汉森林。在球门背后的3号和4号看台是人气最高的,比赛前20分钟看台就已经满员,比赛开始时这两个看台约涌入了两倍于设计容量的球迷。由于没有固定的座位,看台拥挤的球迷你推我撞,而入口处的球迷并不清楚看台已满,继续拥进球场,将前排的球迷压向围栏。而此时,球场的警察却站在中线附近防止利物浦球迷“攻击”森林球迷。绝望的球迷拼命的推翻围栏,有些人攀过围栏,逃出生天,而大量的球迷则被活生生压死。这次惨剧,造成9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约翰内斯堡血案
2001年4月16日,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的埃利斯球场,南非甲级联赛两支夺冠球队的比赛中,比赛组织者在能够容纳7万名观众的球场中出售了12万张球票,距离比赛尚有一个半小时,7万人的体育场已经座无虚席。但球迷仍然像潮水般地涌向体育场,执勤警察随即将入口处高高的铁门锁住,致使大量球迷滞留在入口的铁门处,情绪激动。比赛开始后,主队进球的消息通过扩音喇叭传到体育场外,在场的主队球迷像疯了一样向各个入口挤去。在球迷的推挤下,球场铁门被挤倒,冲在最前面的球迷猝不及防,随之倒在铁门上,被后面大量涌入的球迷踩在脚下。这起事故总共造成了47人丧生、160多人受伤。
赞比亚空难
1993年4月27日,赞比亚在前往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对塞内加尔的比赛途中飞机失事,18名赞比亚国脚罹难。
布拉德福德惨案
1985年的5月11日,布拉德福德队夺得了英格兰丙级联赛的冠军。为了庆祝胜利,当地组织了一场地区性的友谊赛,但是在比赛中,球迷看台突然起火,人群发生混乱,共有56人在这场事故中去世,265人受伤。
甘肃白银越野赛事故死亡21人,到底是谁之过?
在5月份发生在甘肃白银的这起越野赛事故最终导致21人死亡。可以说体育赛事伤亡这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这件事不难看出,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体育赛事的举办方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甘肃省在了解事故发生的起因之后,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了依法的处置。调查组对在这场比赛当中有违法违纪等行为,提出了高达27项的指控。
举办单位及其责任人
在这场比赛当中,白银委员会、市政府作为主要的举办单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对该赛事做到监督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并要求白银市市政府对省政府作出相应的检查,并对有关领导进行追责。
承办单位及其责任人
泰景县委员会、县政府和白银市体育局作为该赛事的承办单位,对于该赛事的举办和实施有相关的职责。对于该赛事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没有加强。对于赛事的管理不规范,出现突发恶劣天气的救援不够及时,导致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其他人责任
并且对具体的承办单位以及协办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追究。如果赛事举办方能够应对极端天气变化有更多应急方案的话,或许就不会出现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了。面对恶劣天气束手无策,这样的承办单位不应该有资格去承接这样的赛事。
防患于未然
同时如果承办方在沿途各地设置补给站、救助站,或许这样的悲剧也不会产生。而我们的承办方看起来就是一个刚搭的草班台子一样,在重大的体育赛事面前没有任何的经验。那它又是怎么样中标的呢?或许是这里面又有一些利益的输送。
不管会不会发生更大的安全事故,都要提前做好预案。安全无小事,不能够因为需要花费更多而选择取消。安全面前千万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
马拉松事故21死甘肃省委书记表态,本次事故究竟是人为还是天灾造成的?
甘肃白银马拉松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现场处置情况也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么巨大的伤亡情况,在事故发生后,甘肃省委书记尹弘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对救援处置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成立应急指挥部以及现场搜救、医疗救治、善后处置、事故调查、综合协调等工作组,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救援。
不仅如此,省长任振鹤也带领其他省级领导赶赴事故现场,亲自现场指挥。从以上安排来看,足见甘肃省委对此次事故的重视程度。
此次比赛共有17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却有21人死于这场比赛,死亡率达到12%,这足以打破体育比赛的吉尼斯纪录。21位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人们不禁要问,此次事故究竟是属于人为原因还是天灾原因造成的?
本人认为,虽然天气原因是导致运动员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比赛的组织方的不专业,工作的不细致才是导致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比赛前,已有气象台对比赛时的天气做出预警提示。
本场比赛因为运动员遭遇到了极端天气,导致共有21名运动员遇难。据事后的新闻报道,在比赛之前,当地的气象台已经对比赛当天的天气做过预报,提示可能会碰到极端天气的侵袭,但非常遗憾的是,此次的天气预报并没有得到比赛组织方的重视。
比赛组织方的管理、协调等工作形同虚设。
我们常看到的马拉松比赛一般都是在城市中比赛,但本次比赛却不同于一般的马拉松,本次马拉松比赛长度为100公里,比赛的地点是在远离城市繁华区域,而且有较长距离的赛道是在荒山野岭上;另外本次比赛城市位于甘肃白银市,海拔比较高,运动员在比赛时,处于高海拔状态中,这对于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为什么赛事组织方的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呢?
1,马拉松比赛一般距离都比较远,考验的是运动员的体力和耐力,在这么长距离的比赛中,运动员的体力消耗会非常大,这时就需要及时对身体进行补给,为运动员提供能量,但不幸的是,此次比赛不知是组织方的疏忽还是基他原因,沿途的补给点非常少。
2,本次比赛运动员大多数时间处于高海拔的道路上,长时间处于高海拔的状态中,就会造成高原反应,身体缺氧。高原反应主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慌、气短等,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人将会陷入昏迷,并可能危及生命。
估计多数运动员也没有想到这场比赛会是在高原上,应该也没有提前做好应对,而赛事的组织方显然也没有提前告知这一情况,这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对不及。
3,但也不能完全说赛事组织事的管理工作都没有做。据了解,在比赛刚开始时,组织方安排给每个运动员一条毛巾,但多数运动员在接到毛巾时的状态是不知所措的,他们根本不清楚给他们发这条毛巾是干什么用的,而且还为他们的比赛增加了困扰,这使得很多毛巾被运动员丢弃。
比赛组织方没有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这么大型的一场体育赛事,而且在比赛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比赛组织方应该在比赛前充分考虑到,可能在比赛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但从这场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比赛组织方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些,这些都是导致此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此次比赛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对甘肃白银也产生了较为不利的社会影响。极端天气只是自然现象,这个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但如果我们在比赛前能够充分到各种因素,在比赛中的工作能够做得再细致些,这场人为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此次事故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对于其他赛事的组织方也有不小的借鉴作用,但这样的经验教训的代价确实太大了。目前善后事宜正在有条不紊的处理中,同时也希望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