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城市球场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城市球场:
1、圣彼得堡新泽尼特体育场。
2018年举办的俄罗斯世界杯中,有三场比赛在新泽尼特体育场举行。这三场都是小组赛,它们分别是:A组东道主俄罗斯对阵埃及的比赛,B组摩洛哥对阵伊朗的比赛和D组尼日利亚对阵阿根廷的比赛。
2、萨马拉体育场。
修建在萨马拉城市南部的一个岛上,整个体育场附近是一个占地约24公顷的体育社区,体育场投资3.2亿美元。萨马拉体育场将举办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比赛。萨马拉体育场将作为萨马拉苏维埃之翼足球俱乐部的主场。
3、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
简称卢日尼基体育场坐落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区,它是俄罗斯最大的体育场,总共有84745个坐席。这个体育场是卢日尼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一个组成,曾经有段时间这个体育场被称为列宁体育场。
4、叶卡捷琳堡中央体育场。
始建于1953年,1957年落成后经历了2006-2011和2014-2018两次翻修。为了满足世界杯比赛场地的需求,俄罗斯方面为她增设了超过1万个座位的临时看台,后世界杯时代,座位数量将恢复至两万五千个左右。
5、顿河畔罗斯托夫体育场。
建在顿河左岸,北面看台巨大开阔,设有有限制能力特别观众席,专门媒体席和VIP包厢。顿河畔罗斯托夫体育场将来将作为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的罗斯托夫足球俱乐部的主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世界杯叶卡捷琳堡球场临时看台如何奇葩?
世界杯第二场比赛,在叶卡捷琳堡的叶卡捷琳堡体育场举行,这个球场因为其风格的独特而震惊世界。一个球场,两侧多出两个“耳朵”,这样的“抽屉型球场”引发世人的大讨论。
叶卡捷琳堡体育场是俄罗斯2018世界杯12个承办体育场里最为奇特的一个,世界杯组委会官方也用“全世界最独一无二的球场”来形容。这个球场的特色就是:在两侧外墙切开了口子,球门后侧的看台搭在球场之外!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球场的两个耳朵长了出来,又像是球场两侧各开了一个抽屉一样。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构造?叶卡捷琳堡体育场始建于1953年,最初是综合体育场,曾举办1959年世界速度滑冰全能冠军赛。60多年来,这个球场多次进行翻新。之前每一次翻新,球场的外观保持不变,作为历史建筑遗产,这显示了苏维埃新古典主义典型的建筑和装饰。但是,球场的容量并不能满足FIFA关于世界杯场馆的要求,所以,这个体育场就面临一个问题:既要增加万余个观众席位,同时,俄罗斯人并不想破坏叶卡捷琳堡球场的历史风貌,或者即使破坏,也要在世界杯后恢复原貌。
为此,经过长达数年的讨论,改建方案变了5次之后,当地政府才敲定了叶卡捷琳堡新球场的设计方案——在球场两侧切开口子,增设的看台延伸到球场之外,从而让球场的容量临时增加1万个。而世界杯结束后,延伸的看台将被取消,体育场将恢复原貌。届时,叶卡捷琳堡体育场的容量,将减少到2.3万人。
据说,当时这一设计方案提交国际足联时,FIFA也表示叹服。在一些中国的建筑行业设计师看来,叶卡捷琳堡体育场的改建,是国际体坛乃至国际建坛“折衷主义”建筑的典范。
当然,这样的改建也面临着两大问题:其一,球场外看台上的观众,想要看清对面球门发生的一切,这有些困难,而增设看台最高层的球迷,视线也可能受到阻挡,所以带上望远镜将是球迷不二的选择。其二,增设的看台也给安保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
但是,这样的改建也体现出俄罗斯人的“浪漫情怀”。众所周知,叶卡捷琳堡因位于欧亚分界线而闻名于世,当地人都自豪的说:“俄罗斯是只双头鹰,一头看着亚洲,一头看着欧洲”。而叶卡捷琳堡体育场两侧延伸出球场的看台,就代表了这种“双头鹰精神”。虽然只是为了世界杯的应急方案,但现在,这座球场也成了名噪一时的时代型地标。
70年大阅兵的花车在奥林匹克公园停放多久呢?
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方阵中精彩亮相的“开天辟地”“不忘初心”“绿水青山”“体育强国”“中华儿女”等70组彩车,10月2日起陆续在北京展览馆、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等地方与公众见面。
其中,34辆地方彩车将于10月2日下午2时至10月7日在奥林匹克公园展出。
快来奥园一睹花车风采吧!
另悉,7辆主题彩车将于10月2日至31日在北京展览馆展出。1辆主题彩车将于10月2日至7日在天安门广场展出。其余主题彩车将于10日5日至31日在朝阳体育中心展出,进行有组织地参观。国庆群众游行方阵中,五位领袖画像将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并适时向公众开放。
圆梦奥运花车寓意着什么?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奥运圆梦”方阵上一曲《北京欢迎你》将国人带回到2008年夏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
熟悉的旋律搭配花车上熟悉的面孔——邹凯、吴敏霞、吴静钰、冼东妹、仲满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冠军选手,这立刻成为群众花车游行的焦点。
花车上站在醒目位置的是奥运五金王邹凯,这位泸州小伙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只有20岁,他当时是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年龄最小的选手。结果一战成名,拿到团体、自由操、单杠三个项目的金牌。其中,单杠项目是中国体操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三金也让他追平了自己偶像李宁大哥单届奥运会三金的纪录。2012年伦敦奥运会,邹凯再次拿到团体、自由操金牌,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奥运五金王。
“其实,得知参加国庆群众游行活动的消息是一个多月前,”结束活动后回到住地,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邹凯。“听说那个消息,我很激动也很自豪,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国庆庆典活动,非常骄傲。”邹凯透露,“当时也没有要求我们特别的准备,只是要我们有饱满的热情,我就努力将状态调整到最好,精神饱满吧。”
果然,亮相在17号花车的邹凯很有精神,戴着金牌挥舞着鲜花,亦如当年他夺冠后绕场挥手致敬。
为了准备群众游行活动的表演,邹凯也在9月份多次来到北京彩排、演练。让他最开心的是,彩排和演练仿佛就是一场“老友记”。17号花车上的许多运动员都是当年北京奥运会的“战友”,如今,他们依然是同行,聚在一起他们聊的全是体育。“这么多年过去了,站在花车上的人好多都从运动员转到了行政岗位或者教练员岗位,比较开心的是,大家依旧是行走在体育最前沿的一些人,所以我们聚在一起分享了很多对于竞技体育的一些观点、新理念,也分享了很多体育的新的方法、观念。”邹凯说,这个老友聚会让他收获不少。
“参加国庆70周年的庆典活动,在现场我是很震撼,很自豪的。”邹凯说,当花车驶过天安门主席台时,他的内心全部被激动、自豪和荣幸填满。“作为运动员的代表能参与到举国欢庆的庆典、盛况中,这是一份荣誉。”
早上7点过,邹凯就来到了准备区。当“圆梦奥运”花车驶过天安门广场,《北京欢迎你》的歌曲响起,福娃在旁边载歌载舞,带给国人的是十一年前的回忆和感动。邹凯自己也很感慨:“我们代表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一个历史时刻,这段回忆,我自己也很感慨,能在2008年家门口参加奥运会,并且完成了三金的这个任务和使命,到现在依然很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