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苏州市第六中学的学校师资
周振威,美术特级教师,男,1950年3月出生,苏州第六中学艺教处主任,中学美术特级教师。
张剑澜,第十四任校长,1974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先后担任苏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处长、机关党委书记等职。 李勇民,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江苏省体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首批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苏州跨世纪高级人才培养对象。
周默菡,苏州大市英语学科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外语系。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曾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现任苏州市第六中学副校级调研员、第六中学党总支委员、苏州市中小学外语教学学会理事。2005年参加苏州市英语中考命题工作。教坛新秀、十佳,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党员十佳教学能手,苏州市中青年英语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王松泉,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第六中学教科室主任。获苏州市教育局记功奖励,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1年评为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徐锦源,苏州市名教师、劳技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原为语文教师,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1994年中德合作劳技教学实验项目在六中实施,由此转行担任劳技教师。
杨权栋,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苏州市第六中学教科室主任。系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写作学会通讯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组成员、陶行知研究学会会员。
吴冰,市区化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化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化学教研组组长,苏州市十一五课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及其评价研究》主持人。
林波,市区体育学科带头人,1991年8月工作,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致公党党员,教研组长,苏州市体育中心组成员。
陈丽芹,女,苏州大学艺术硕士(油画专业在读)。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8月至今在苏州市六中任美术教师。常年但任高一到高三美术班专业教学,并任所教艺术班副班主任、该年级的美术备课组长。
杨榕,苏州市第六中学艺教处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合唱学会副秘书长,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教坛新秀。
张继红,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盟盟员。苏州市平江区第七届政协委员、民盟市六中支部主委、民盟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南郑县塘坎中学怎么样?
简介:南郑县塘坎中学位于交通便利的南郑县县塘坎村,学校西邻秀丽蜿蜒的冷水河,北面有大河坎高级中学,龙岗中学。校园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果树飘香。学校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各种配套的多功能教学设施,体育活动场地充足。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现有教师72人,汉中名师1人(曾平基),汉中市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校本研修指导专家1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2003年中考成绩为全县第五名,2014年中考南郑中学上线人数51人,再创塘坎中学新辉煌。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管理规范、科学,治学严谨,欢迎广大学子到塘坎中学就读。
注册资本:527万人民币
教师评定职称是整15年还是虚年15年在农村加3分
各县区教育体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汉中经济开发区社发局,市直有关教育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汉发[2014]18号)文件中有关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离的要求,结合教师队伍实际,现将我市2015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安排如下:一、评审对象全市公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室、电教馆(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在编在岗,并符合晋升教师职称(职务)条件的教师可以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凡在我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或在公中小学、幼儿园任教的临聘人员,且符合晋升教师职称(职务)条件的教师,可以参照公学校教师评审程序,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称。二、评审条件(一)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3.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4.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学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等次,其中申报正高级须有2个以上优秀等次,申报高级教师、一级教师须有1次以上为优秀等次。5.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年均中高级不少于80学时,初级不少于40学时。6.身心健康。(二)业务条件1.三级教师(1)基本掌握教育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较好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3)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幼儿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并考核合格。2.二级教师(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或者参与组织学生社团活动,教育效果好;(2)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教学效果好;(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4)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在幼儿园、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并考核合格;(5)任教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00课时以上(幼儿教师独立承担过教育教学任务),每学年均能承担校内公开教学或活动。3.一级教师(1)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2)比较扎实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专业知识技能较强,能结合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效果好;(3)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4)具备博士学位,见习期满;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幼儿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5)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至少一个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模块);(6)在乡镇以下学校、教学点任教,或具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支教经历的教师,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评审;(7)申报一级教师职称(职务)者除具备以上条件外,不同类型学校、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还应分别具备下列条件:①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60学时以上(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课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实训指导课年均不少于120学时)。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成绩显著,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成绩良好;参与完成1项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1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每学年均能承担校级以上示范观摩教学或活动。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②初级中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80学时以上(农村初级中学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成绩显著,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在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成绩良好;参与完成1项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1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每学年均能承担校级以上示范观摩教学或活动。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③小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480学时以上(农村小学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60学时以上)。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突出专长,有一定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完成1项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1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每学年均能承担校级以上示范观摩教学或活动。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④幼儿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承担过各年龄段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突出专长,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参与完成1项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1项园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每学年均能承担校级以上示范观摩教学或活动。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⑤教学研究机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的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不少于2篇。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育教学累计不少于40天;执教示范课或举学术讲座不少于2次。单位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⑥教师进修学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16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主持完成县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不少于2篇。每年承担校级以上的示范课或观摩课不少于2次。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4.高级教师(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2)对所教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特色;(3)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4)能发挥教育教学带头人的作用,在指导和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5)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6)在乡镇以下学校、教学点任教,或具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支教经历的教师,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评审;(7)取得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2个模块的合格证,符合免试条件除外;(8)申报高级教师职称(职务)除具备以上条件外,不同类型学校、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还应分别具备下列条件:①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高级中学及职业中学教师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60学时以上(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独立承担一门专业技术课的理论教学和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指导任务,实训指导课年均不少于120学时);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成绩显著,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完成1项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2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承担县(区)级以上的示范观摩教学,或者在县(区)级以上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或者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县(区)级政府奖励;培养、指导至少2名二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②初级中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80学时以上(农村初级中学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成绩显著,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完成1项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2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承担县(区)级以上的示范观摩教学,或者在县(区)级以上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或者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县(区)级政府奖励;培养、指导至少2名二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③小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480学时以上(农村小学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60学时以上);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突出专长,有一定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历或者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完成1项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2项校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承担县(区)级以上的示范观摩教学或活动,或者在县(区)级以上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或者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县(区)级政府奖励;培养、指导至少2名二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④幼儿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承担过各年龄段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突出专长,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参与完成1项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完成2项园本研修任务,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承担县(区)级以上的示范观摩教学,或者在县(区)级以上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或者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县(区)级政府奖励;培养、指导至少2名二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取得一定成绩。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⑤教学研究机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的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不少于3篇;培养和指导二级、三级教师不少于5名,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深入学校指导教育教学累计不少于50天;执教县(区)级示范课或举学术讲座不少于4次。单位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⑥教师进修学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主持完成市级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有完整的总结报告;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不少于3篇;培养和指导的二级、三级教师不少于3名,并取得一定成绩。每年执教的县(区)级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不少于2次。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80%以上。(三)破格条件对业务水平高,业绩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可不受学历、任职时间的要求,在符合业务条件的基础上,并满足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上一级职称(职务)。1.二级教师符合下列两项条件者,可破格申报一级教师。(1)公开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1篇;(2)主持完成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参与完成县(区)级课题不少于2项;(3)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2.一级教师符合下列两项条件者,可破格申报高级教师。(1)公开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2篇;(2)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参与完成市级课题不少于2项;(3)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三、申报程序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职称申报程序及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个人申请。申报人写出书面申请,向学校提交反映本人品德修养、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等方面的材料。(二)学校推荐。学校审核材料真实性,采取量化考核等法,择优推荐评审对象,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不少于7天,节假日顺延)。(三)测试答辩。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人员必须符合相应教师职务标准条件。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达到良好以上等次的,方可参加本年度职称评审。2015年度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申报高级、一级教师职务人员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工作,统一委托给县区教育、人社部门组织实施。市直教育单位申报高级、一级教师职务人员,由市教育局出具委托函,参加单位所在地县区教育、人社部门组织的测试答辩。组织实施时,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派人全程现场监督指导。(四)免测试答辩。任现职以来近两个聘期内获市级以上(含市级人社、教育部门联合表彰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汉中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11人才等与教育教学能力密切相关荣誉称号的教师申报高级、一级教师职务可免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在山区学校(具体范围由县区教育、人社部门严格确定)工作,累计从教时间男满30年、女满25年,至今仍在山区教育教学一线任教的教师,可免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免试人员需填写《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免试审批表》(附件3),并附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山区学校从教时间证明及近一学期本人教案等资料。(五)答辩方式方法1.各县区教体局务于7月30日前以书面文件报能力测试答辩实施方案,并附《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人员花名册》(附件2,一式两份)和《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免试审批表》(附件3)。2.各县区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工作,要及早按学科建好评委库和答辩题库,各学科组评委由3至5人组成,评委库按实际各学科组1:3的比例建立,评委人选原则上应是高级教师,优先从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汉中名师和特级教师骨干体系中确定。答辩题库,以结构性问题为主,按实际需要数量的2倍建立。测试答辩实际所需评委和答辩题,届时由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督查人员从所建库中随机选定。3.各县区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工作结束后,要按比例确定良好以上等次申报人员,并将拟通过能力测试答辩申报人员和免于测试答辩申报人员在县区教育网上公示7天(不含节假日)。对公示无异议人员,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推荐上报。4.对经能力测试答辩推荐的申报人员达不到参加测试答辩人员淘汰比例的,职称评审材料不予接收。四、评审实施法2015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推荐、申报、评审工作从7月开始,12月结束。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7月份):各县区安排职称评审工作,各学校及有关教育单位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职称评聘分离新政策,对符合评审条件的教师,研究推荐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人员,并将校内公示后参加测试答辩人员名册上报县区教育部门汇总。第二阶段(8月份):县区教育、人社部门原则上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的截止时间节点,组织实施好中小学、幼儿园高级、一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工作。实施时间可以提前申报,但不得延过截止时间。实施截止时间为:开发区,8月3日;佛坪县,8月6日;留坝县,8月10日;镇巴县,8月15日;西乡县,8月17日;勉县,8月19日;宁强县,8月21日;略阳县,8月23日;洋县,8月25日;城固县,8月27日;南郑县,8月29日;汉台区,8月31日。第三阶段(9月份):组织测试答辩通过或免试人员填报《汉中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表》,并整理提交有关材料。各县区组织审核申报人员材料,按时间节点向市教育局报送材料,市上对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初审。评审材料报送时间:9月22日,市直教育单位;9月23日,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开发区;9月24日,南郑县、洋县、略阳县;9月25日,西乡县、勉县、宁强县;9月29日,汉台区、城固县。第四阶段(10月-11月):分别召开全市高级教师、中学段一级教师和小学(幼儿园)段一级教师职称评审会,评委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评议,量化打分,投票表决。第五阶段:向省、市职改部门报送通过评委会表决的材料。各县区自行安排辖区申报二级教师、三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市直教育单位教师申报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同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材料同时报送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五、材料报送内容(一)个人申报材料申报高级、一级教师职务人员,都应报送下列材料:1.《汉中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表》。2.《汉中市教师职务申报人员综合情况登记表》(附件6)。3.《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成绩记录表》(附件5)。免于测试答辩的,须装入免试审批表和荣誉证书复印件。4.教科研课题资料或校本研修资料。5.推荐申报人员校内公示证明(一人一份,注明公示时间、范围、反映,校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6.申报人如系初中、完小正副校长,须同时附送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7.个人工作业绩报告或思想工作总结一份。8.有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包括:①教师资格证;②学历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历证书,提供第一学历至最高学历所有毕业证书,且由高学历到低学历排序);③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④现任职务聘任书;⑤继续教育证书及专业培训证书;⑥奖励(荣誉)证书;⑦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证;⑧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免考须附审批表和身份证复印件)。各学校、幼儿园(单位)负责人要对原始证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学校(单位)负责人对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在合格复印件上签名、签注意见和审核日期、加盖公章,方视为合格、有效。无学校(单位)负责人签名和县区教育部门盖章的一律不认可。所有证件、材料时间截止2015年9月29日。(二)县区报送材料各县区在报送教师个人申报材料的同时,须报送以下材料:1.报送汉中市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空岗表(附件1),此表只作为评审的参考,对各县区及学校空岗情况只作掌握和了解。2.分别报送高级、一级教师申报评审表(附件4)一式两份(样表统一在汉中教育网下载,不得修改表式及各栏大小,统一用Excel。下载地址:汉中教育网公告栏)。同时用U盘报送该表电子文档或发送电子邮件。邮件地址:3166886407@qq.com。3.报送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分专业统计表(附件7)。4.报送对所有推荐人员的农村任教、支教情况认定的专文一份。须载明姓名、现在学校、在农村任教或支教学校及时段。必须是教育局领导签发(局属学校由校长签发)的正式上报文件。5.本县区推荐申报人员公示结果说明一份。写明公示时间、方式、范围、结论,县区教育部门盖章。六、相关事项(一)关于教科研课题或校本研修任务。教科研课题支撑材料,必须有政府部门或教科研机构出具的立项通知书和结题证书,包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结题报告等过程资料。校本研修支撑材料,必须有个人校本研修三年规划及年度个人研修计划,校本研修实施阶段完整的过程记录原始资料和总结报告,各阶段资料由学校审查真实性、有效性,并由县区以上教研机构签注评价意见,一级教师由县区部门签署意见,高级教师由市级部门签署意见。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可作为校本研修成果,仅是支撑材料之一,不能代替校本研修所有的材料。 (二)关于班主任经历或社团活动经历。申报一级教师职务,任二级教师期间必须有连续2年以上或累计4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或者连续2年以上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学校认定的),且指导学生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表彰奖励或授予学校集体荣誉或教师个人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申报高级教师职务,任一级教师期间必须有连续3年以上或累计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或者连续3年以上主持辅导至少1个学生社团活动(学校认定的),且指导学生获得市级(含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或授予学校集体荣誉或教师个人获得县级以上荣誉。(三)关于培养、指导至少2名二级教师。由申报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所在学校和培养指导的2名二级教师,分别出具证明或学校聘书等材料,并签字盖章(见附件)。(四)关于参评教师学历不达标且符合下例情形的可以申报相关教师职称。前学历初中(或高中)从教,持后取中师学历参评的,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且后取中师学历证书满5年以上的;前学历中专(或高中)从教,持后取大专学历参评的,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9年,且后取专科学历证书满3年以上的,方可申报一级教师职务;前学历中专(或高中)从教,持后取大专学历参评的,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且后取专科学历证书满3年以上的;前学历大专从教,持后取本科学历参评的,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且后取本科学历满1年以上的,方可申报高级教师职务。(八)关于破格晋升问题。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一级、高级教师职务,要严格执行《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试行)》中破格条件,按要求上报书面的推荐报告。对符合正常晋升条件的人员,不得按破格报送。(九)关于计算机合格证问题。未取得计算机合格证的人员一律不得推荐上报。符合免试条件的,必须按程序申请报批,出具审批表,并附身份证复印件。七、工作要求(一)加强宣传。今年是实行评聘分离的第一年,各县区及学校可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对2015年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再进一步细化、量化,更加利于择优推荐。要加大职称政策宣传,让广大教师了解职务评审政策新规定、新要求,要重新制定聘任方案,认真解答释疑,理顺思想情绪,引导教师正确对待教师职称评审评聘分离新模式。(二)精心组织。各县区教育部门要周密安排,认真组织能力测试答辩,加强报送材料审核和规范,提高职称工作水平。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要公开本次职称评审的政策依据、申报人情况、推荐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不含节假日),对照评价标准,认真推荐审核。对评审过程中反映的人和事,要认真调查核实。(三)严肃纪律。对不符合职称申报规定程序,谎报教学业绩、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的,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取消申报人、证明人、审核人当年评审资格,并将所有造假及参与造假者记录在案,3年内不得申报评审,对所在学校通报批评。联系人:张增发谢晓群王森电话:2626674电子邮箱:3166886407@qq.com附件:1.汉中市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空岗表2.2015年汉中市教师职务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人员花名册3.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免试审批表4.2015年汉中市教师职称晋升申报评审表5.汉中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试答辩成绩登记表6.汉中市教师职务申报人员综合情况登记表7.2015年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分专业统计表
西安理工大学 有哪些校长并有什么资料
党委书记 周孝德
校党委书记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周孝德,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江西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在江西工学院土木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9年9月在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博士学位。1990年12月任副教授,1993年3月任教授,曾在美国密执根大学、日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修,从事水污染控制和环境水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奖5项。曾获机械工业部青年科学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优秀科技青年、水利部优秀科技青年等荣誉称号。1996年6月任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1998年1月任水利水电学院院长,1999年9月任副校长,2002年10月起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兼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陕西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
校 长 刘 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学科建设、人事管理、监察审计、校友工作;分管人事处、监察处、审计处、校友工作处。
刘丁,男,1957年出生,山东省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1982年和1987年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10月至1992年12月在日本福井大学从事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1997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西安理工大学历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副校长;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1995年获国家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7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西安市劳动模范。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五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50余篇。
党委副书记 傅有明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主持学校纪委工作,负责党建、组织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纪委办公室。
傅有明,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陕西乾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本校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研究员。
1977年在本校毕业留校工作,先后任机械系教师,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校人事处处长,校长助理。1999年9月任副校长,2006年4月起任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杨萍
校党委副书记
负责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共青团、政治保卫、国防教育与人民武装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党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人民武装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杨萍,女,汉族,1956年3月出生,陕西南郑县人,中共党员,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选矿专业毕业,研究员。
1978年从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后在陕西略阳钢铁厂工作,先后任略钢选矿车间主任,略阳县副县长,陕西理工学校校长,陕西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干部人事处处长,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副 校 长 张淼丰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曲江校区、基本建设、安全保卫、综合治理等方面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档案馆、网络中心、法律顾问室)、曲江校区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发展计划处、子校、培训安置中心。
张淼丰,男,汉族,1957年10月生,陕西省乾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员。
1978年至1982年在原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学习。1982年至1991年在原西安矿业学院任教。1991年11月至1995年12月在原西安矿业学院任院办副主任、院长助理等职。1995年底至2000年6月在原西安矿业学院任副院长,2000年6月至今任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
副 校 长 刘凯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研究生教育、财务管理、学生管理与就业、外事、离退休等方面工作;分管研究生学院、财务处、学生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离退休办公室。
刘凯,男,汉族,1957年11月生,陕西西安市人,中共党员,日本国近畿大学工学博士,教授。
1978年3月至1982年元月在陕西机械学院机械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3月在陕西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日本国近畿大学理工学部合作科研并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获日本国近畿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6月任西安理工大学教授,2003年10月任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1年10月任西安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助理,1992年9月任副处长,1998年元月任处长,校党委委员。2004年9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副 校 长 高勇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教学管理与招生、实验室管理、体育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分管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
高勇,男,汉族,1956年7月生,山东宁津人, 中共党员, 九三学社成员,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毕业,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78至1982年在原陕西机械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学习, 获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任西安理工大学电子系主任,教授。1997年至1999年任研究生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2004年任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全国电力电子学会理事、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会员。西安理工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陕西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副 校 长 郭立宏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图书资料、科技产业、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工作;分管图书馆、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郭立宏,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1981年~1985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学士学位,1985 年~1988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留校任教,1995 年~1997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2000年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2000年~2002年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2年~2004年任西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4年~2006年任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助理。2006年4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现担任西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副 校 长 罗兴锜
副校长
负责科研、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工作;分管科技处、资产管理处、后勤处、校医院、馨园物业管理公司。
罗兴锜,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江西省人,无党派人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河海大学水电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年9月至1986年4月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92年2月至1995年6月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6年12月被西安理工大学特评为教授。1998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8年10月任水电学院副院长,1999年10月任水电学院院长。2006年4月任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水利水电工程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学科带头人。
多年来一直从事水力机械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及相关企业的科研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机磨蚀专委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水轮机专委会委员,西安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水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