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都有什么呢?
- 2、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究竟怎么样?有前途吗?
- 3、体育产业发展前景
- 4、体育事业管理和体育产业管理,两着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
- 5、当今社会,国内体育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都有什么呢?
我国体育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 但处于增长态势
随着中国竞赛等赛事数量的增加以及大众体育的兴起,体育场馆、体育彩票以及体育用品等主要下游产业逐渐增长,同时由于体育是人民物质生活发达后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初步统计,2020年体育产业市场规模达25750亿元,占国民经济2.53%,比重较低。
但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呈增长态势。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从2015年的1.7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近3万亿元。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体育服务业细分种类多 占比第一
从体育产业的细分市场来看,包括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领域。其中体育服务业分类较多,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可细分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等。具体细分市场如下: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过去体育用品一直是我国体育产业最大的类别,2015年占比超过60%,是体育产业的主要支撑,但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和体育消费的不断增长,包括体育赛事运营、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类别的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统计2020年体育服务占比已达50%,超过体育用品成为体育产业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
“十四五”时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提出四项具体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计划明确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在政策支持推动下,我国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体育运动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37.2%。全民健身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体育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究竟怎么样?有前途吗?
一、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
体育用品包括体育服装、体育器材、健身饮料等,都是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消费的商品。随着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体育用品消费市场的潜力会越来越大。目前,体育用品的经营,主要是体育系统以外的商业企业,许多个体企业也看好体育用品市场,纷纷参与经营。因此,对体育用品市场应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完善体育经营许可证制度,重点扶持一批体育事业单位和经济实体开展体育用品的生产和经营,促进体育用品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二、体育职业化前景广阔
我国近些年已形成俱乐部职业化的体育项日较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俱乐部联赛此起彼伏,促进了我国体育竞赛表演的发展,俱乐部职业联赛逐步占据了我国体育竞技市场的主导地位。俱乐部职业化休育竞技赛事的增加,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但从总体水平上来看,与国际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体育职业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培育和开发体育健身 、娱乐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广大群众对健身、康复、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趋向多样化,从而带动了健身、娱乐市场的兴起。目前,全国有61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少部分由体育局所属并已向群众开放,但多数分布在学校、机关和企业,周末和晚上基本处于闲置的状态。- -方面是体育场馆奇缺,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另一方面是体育场地的惊人浪费。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改革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式,全面向社会开放,对场地布局、功能进行必要的改进,重点是:满足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同时,要鼓励私人、企业兴办健身场所、体育场馆。在国外,这种私人、企业投资远远高于公共投资,美国70%的俱乐部属于小型企业,既满足群众健身娱乐需求,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体育产业发展前景
产业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在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下,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明确了各个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元;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经达到2.66万亿元。
2019年,我国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国家体育总局与财政部将设立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多项政策利好我国体育产业。在赛事外交上,我国成功举办首次男蓝世界杯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我国国女排蝉联世界杯冠军等。因此,前瞻推测,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
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此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也正在逐渐优化,我国体育产业以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为主。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体育服务业的发展,2015-2019年,我国体育服务业总规模逐年攀升,且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比重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8年其规模比重达到47.9%;而体育用品及相关产业制造的总规模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比重逐渐下降,2018年为49.7%,与体育服务业的差距逐渐缩小。
从行业增加值也可看到,自2016年起,我国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超过体育用品及相关产业制造的增加值比重。2018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经是体育用品及相关产业制造的增加值比重的两倍左右。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体育事业管理和体育产业管理,两着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人才管理,一个是谋取利益。体育事业管理是指体育以及体育相关领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产业管理是指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在中国目前的竞赛表演业格局中,门票和衍生品销售只占很小比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赛事活动愈加得到地方和企业的重视。很多国际赛事借此进入中国,马拉松、公路自行车等项目甚至迎来了“办赛热”。对此,专家提醒,各地要提高体育赛事的经营管理水平,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差异化的精品赛事。而体育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的决定力量。体育产业不同于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精神文明的需求,更注重社会效益,具有公益、福利的性质;而体育产业的重要目的则是谋求获利,更注重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商业的性质。我国体育产业逐步进入了发展黄金期,体育产业在中国经济的大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包括消费乏力、场馆所有权和运营权的背离、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人才、缺少国际品牌和标准的决定权等。体育产业首先要考虑为从事体育活动的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场馆,还要考虑经营地点的区位因素等。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是需要高质量良性发展,那么消费是源源不绝的原生动力。
当今社会,国内体育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随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对于很多问题都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尤其是关于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很多人都知道,随着火锅政策的不断变好,对于我国的体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高,因此我国体育发展趋势现在是往好的方向去进行发展,而且不仅仅如此,由于体育经济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体育产品也在逐渐的涌现出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体育行业也呈现出比较快的发展趋势,目前由于我国体育行业的体系在逐步的完善,产业结构也在进一步的优化,所以我国的体育发展趋势已经在总体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并且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国体育行业发展比较好的一个证据,那就是2008年的时候,由我国所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标志着我国体育行业迈向了成熟。
这些年来,随着体育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不断发展,包括文化娱乐,旅游等等相关方面的发展也是如此,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这些文化旅游的发展更是依托于这次的奥运会得到了快速的增加,因此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虽然我国的体育起步的非常的晚,但实际上发展起来却特别的快,这对我国的经济是一方面的体现,我们也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国的体育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强国。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明显的知道国内体育发展趋势是呈现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并且现在已经趋向于逐渐的稳定的过程之中,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于体育行业的重视,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体育的发展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