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思考,你知道是什么吗?
所谓后进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是指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就以学习上的后进生来说吧,除了个别先天不足的弱智儿童外,绝大多数都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转变这些后进学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它不是仅凭一时的热血沸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常的、长期地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持之以恒地不间断努力才能完成的。因此每接一个新班级,就要有心机的把这些“后进生”挑选出来,全力帮助他们。
首先要正确对待、并偏爱他们。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偏爱优等生容易,偏爱后进生较难。后进生由于各种原因,普遍具有以下特点:思想认识跟不上,基础知识薄弱,在班集体活动中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因此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情绪,怕老师提问,怕老师布置作业,怕考试不及格等,导致不愿意接近老师,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为此,我总是想方设法,在各方面主动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学习习惯,与他们培养起感情后,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不可怕,甚至可敬可爱可亲,再开发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我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甚至用放大镜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多种表扬方式,促使他们树立信心,抬起头来做人。
其次就是正确看待后进生。事实上在任何时候,学生在发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像出产品一样一个模子下来。在智力发展上,有的儿童先天早慧,有的则大器晚成,。在思想表现上,有的学生先觉早悟,有的学生则顽钝后醒。花开有迟早,成功有先后。因此从才能表现方面来讲,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而有的学生却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能力较弱,但动手操作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在文化学科考试中拉低了班级的平均分,但在体育、文艺竞赛中为班级争光做出特别贡献。
偏爱后进生,是多数老师不易做到的。因为转化后进生费时费力,见效慢,效果少。因此对后进生有了爱心之后,还有把爱心化为恒心、耐心,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立竿见影的教育,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效果。
最后,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还要注意密切联系家庭教育。联系家长,不是告状,而是报告成绩,提出希望,使其配合学校教师工作,并加强家庭教育。后进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甚得法,不是望龙心切,对孩子施加过大压力,就是父母或忙于工作,或对孩子不管不顾,或是单亲家庭问题重重。这样在掌握情况的同时,根据不同家庭,我都随时与家长联系,及时报告学生的闪光点,提醒家长多引导,多鼓励,少斥责。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平日应多启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掌握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搞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后进生步入中等水平,多次受到县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表彰。
潜力生培养方案班级潜力生情况分析培养目标及具体措施
下面是我找到的一个老师的方案:尖子生培养方案 尖子生培养事关教师声誉、班级奖励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尖子生的培养问题是制约我们教学质量的瓶颈。加强尖子生的培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乃当务之急。
一、目标:固强补弱、全面平衡持续发展,提高基本素质、提升基本能力,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冒尖,形成尖子生群体,带动整体优化。
二、重点:针对中考重点高
三、方法: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育教学方案;及时进行教育会诊,指出学生最近发展区;教育教学过程体现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教育教学内容、形式不断创新。
四、确定培养对象:
原则上各班确立综合成绩阶段前100名,并具有潜力的学生为培养对象。
五、尖子生培养的举措
1、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尖子生不是托出来的,不能脱离班级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是主阵地。高效的课堂学习是学生成绩稳定而拔尖的根本保证。所以,正常上课时间,尖子生在各班级学习,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化典型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尖子生个别点拨、辅导、激励,使他们“吃得饱,消化得了”。采用推荐性作业,严格控制量而提高质,题目要典型,有针对性提高性和系统性。使得该学科成绩能稳定而拔尖,至少不拖后脚。
2、进行集中辅导。
集中辅导是学生冒尖的有效手段;定时间、地点、人员对尖子生进行集中辅导。辅导内容主要有(1)、教师专题讲解;(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答疑解惑;(3)、学生小组互动交流学习;(4)定时定量,规范训练,提高应试素质和应试能力;(5)、进行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3、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1)、定期进行教学“会诊”,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给每个学生指明“最近发展区”。(2)、认真研究新课标中考说明、教材、分析考题、筛选习题,搞好专题辅导。(3)、注重学生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之系统化。(4)、答疑解惑,解决疑难问题。(5)、固强补弱、查缺补漏,在精细上做文章。(5)、选择典型习题,如有价值的易错的题目,进行能力训练和规范训练。(7)面批面改,进行针对辅导。(8)、为尖子生及时提供有关中考信息资料,有效把握中考动向。(9)、及时把握学生学习、心理动态,强化激励措施。(10)、做必要的心理辅导,使学生以信心、平常心去对面压力,迎接挑战。挖掘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斗志。
4、提供有价值典型资料。为尖子生精选有价值、高质量的辅导材料,因人而异推荐补充资料。
5、建立家长联系档案,适时召开家长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形成合力。
6、设计尖子生学习辅导手册;内容包括:学习计划、我的疑问、我的难题、我的建议、我的困惑等;定期上交,及时解决,及时反馈。
7、建立尖子生个人跟踪管理档案,对尖子生进行全方位细致管理,包括:学习、生活、家庭、心理、个性特点,特别是每次考试成绩。
8、及时激励,适时奖励,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9、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科学调节尖子生的心理状态,确保尖子生满怀信心,良好心态投入紧张的学习。
10、定期召开尖子生教育教学“会诊”,导师们针对问题研究对策,切实做到辅导有针对性,方法有实用性,讲座有启发性。
11、组织互助学习小组,倡导尖子生3-5人成一组进行竞争、互动合作,共同进步。
12、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老师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六、尖子生培养步骤
第一步:初三上学期:做好系列准备工作,认识尖子生培养的规律性、特殊性,把握尖子生培养对象的相关特征,建立档案、建立培养策略。确立尖子生培养对象,组建辅导班,以课堂教学为本,以课外辅导为辅,根据自然竞赛、数学竞赛的需要,适时调整辅导的内容节奏,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内容上要面向中考重点高,有针对性、提高性、系统性,夯实基础、突出能力,培养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步:寒假期间:采用导师制软性辅导为主,这段时间学生学习强度小些,是学生补弱固强的最佳时机,倡导学生组织学习小组,互动竞争合作,配有导师指导、辅导答疑解难。
第三步:初三下学期:把握好总复习节奏,适时强化辅导,突出个性化辅导,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有效复习、辅导措施。尤其注意状态的调整、心态的调节,使学生满怀信心充满活力。
总之,我们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挖掘尖子生的内在潜力,激活尖子生的思维灵感和竞争意识,千方百计促进学生拔尖。让我们群策群力、共舟共济、各尽所能,为学生成绩提高、拔尖而尽最大努力.
如何对潜能生实施有效的教育
潜能生的问题是最困扰老师的问题,可以尝试一对一的辅导:
1、定时定内容;
2、低要求少容量;
3、多鼓励、多表扬。
分层互动,分层作业,真心关爱潜能生
我校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实小无差生”的理念,追求学生素质均衡发展,强化学生成人教育。要求教科室指导教师开展潜能生转化工作的专题研究,结对帮扶,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知道我能行。一年来,我校“分层互助彰显师德”潜能生转化工作要分三个层面深入铺开:一是校长与学生之间成立互助组;二是年级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成立互助组;三班级学生之间成立互助组。(要求各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坚持做到:(1)对潜能生实现“三”优先:板演优先、提问优先、面批优先。(2)对潜能生做到“五个一”:帮助制定一个小目标;有一个锻炼的岗位;每月一次上台表现的机会;每月一次谈心的时间;给每个学困生找一个好伙伴。(3)每周进行一次潜能生转化记录,并要求于每周五下午放学前交教务处存档。)
在作业的布置上,我校一方面实行年级作业公布制,接受家长的监督;一方面,针对班级学生学业程度,分层布置作业。有了这样的互助、关爱与理解,潜能生在课堂上越来越自信,循序善诱中,享受到了挑战自我的乐趣,享受到在课堂中成长的快乐。
“潜能生”,是指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差的,还大有潜力可挖的学生。如何让潜能生“动”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随着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的逐步推进.我深深体会到真爱是转化潜能生的基础。 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热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而潜能生被冷漠、鄙视和遗弃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人类灵魂的设计师、,我们应如何对潜能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呢?
能给予潜能生更多的、无微不至的“师爱” , 这是教师转化潜能生最起码的条件。教师对潜能生的深情、真爱是转化他们的基础。在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做到:情感上尊重、理解,真诚相待;思想上努力沟通;生活上关心照顾, 嘘寒问暖;学习上耐心辅导,循循善诱,尽其所能,扬其所长;行为上确立目标 , 严加督促,及时奖功罚过,尽可能挖掘其闪光点。在这样亲切、温馨、关爱的氛围中,我们的潜能生谁能不为之感动呢? 科学加情感管理是转化后进生的保证。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潜能生不会永远都是“潜能”。就像一棵歪脖子树一样, 只要修剪、浇灌得当 , 也能成为一个笔直挺拔的硬汉子我在尝试一种让潜能生批改作业的做法.以前的作业全由老师自己批阅.实在忙不过来,就找几名优等生帮着批阅.从这件事中我受到启发.在老师批阅过程中,批阅两三份作业之后,答案就记住了.由此,我产生了一大胆的想法:让潜能生批改作业,以相信优秀生的能力来相信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动”起来,一定会收到奇效.
自2010年4月份开始,我大胆的尝试了这种做法,这样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潜能生积极性。我刚一宣布,许多潜能生喜出望外,从他们的表情、动作,无疑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在我的指引下,这些潜能生批阅起来相当认真、仔细,不懂就问,懒惰情绪一扫而光,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这样的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使他们掌握了知识,成绩也自然得到了提高.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加重了学生负担吗?我曾经也怀疑过,经过实践,这种顾虑打消了.我班的谭媛、袁佳雪、周瑜、盛中雄等同学在四年级时,只能考三四十分,现在他们早已远离了不及格,每次考试都在七十分以上,这怎么会是加重他们的负担呢?这样的做法既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又树立了他们的自信。
传统评价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片面,不宜激励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中,教师评价更要体现出民主、平等、个性、赏识等方面,充分调动“潜能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淡化等次评价,重视过程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益于突出“潜能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我在高效课堂中评价学生采取了下面一些具体做法:
一、低目标、小任务、及时评价。新教学模式是“师生”和“生生”在真实合作与交往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我设计给学生的任务一般都是低目标、小任务。比如,在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时,对NH4NO3化学式的认识,“潜能生”能说出元素种类、原子个数比,却难说出氮元素的化合价。此时我点拨、鼓励组内优等生讲解合作完成。从而完成C型题。合作过程中,我抓住任何一次可能的机会,有意表现出惊奇,说“不简单啊!进步性很大啊”等委婉的激励话语,让“潜能生”感觉到我参与,我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容小错、勤肯定、赏识评价。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刻,知识记忆不够牢固,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包容他们的错误,肯定他们努力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赏识性评价。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尤其是及时肯定和表扬“潜能生”,能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可以使其产生要求进步的动力。例如:在学碳的单质时,有“潜能生”就提问:金刚石最硬,用什么把它打磨成钻石?还有:石墨可作铅笔芯,我们考试要求用2B铅笔涂答题卡,机器读答题卡是否就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对此类问题,尽管与本节课内容关系不大,但学生能提出,我从内心感到很高兴。及时的表扬他们,你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很好,对这些问题同学们课后可继续探究。
如何辅导潜能生?
潜能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
辅导潜能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要对他们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教育可以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