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武汉有哪些名胜古迹
武汉:归元寺(以108罗汉出名),古琴台(钟子仪摔琴谢知音的地方),晴川阁,黄鹤楼,龟山,蛇山、红楼(武昌起义地点),长春观,东湖,楚天台。。。
东湖风景区:(听涛景区-九女墩-行吟阁-寓言雕塑园-梨园、磨山景区-楚天台-梅园-樱园、落雁景区、白马景区、吹笛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珞洪景区、东湖鸟语林、武汉植物园、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九峰山森林公园、关公卓刀泉、放鹰台、东湖海洋世界、东湖梅岭) 琴台周围景点:(龟山-龟山电视塔-龟山三国城、月湖-古琴台、晴川饭店、归元寺、墨水湖-武汉动物园、晴川阁、琴台大剧院、汉阳江滩、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黄鹤楼周围景点:(蛇山、黄鹤楼公园(武汉唯一的5A级景区)、首义广场-首义园(辛亥革命100周年主会场之一)、“武汉名小吃街”户部巷、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红楼、起义门、长春观、黄兴拜将台、紫阳湖公园、武昌江滩、武汉长江大桥、洪山公园-施洋烈士陵园、宝通禅寺、莲溪寺)
汉口城市景点:(解放公园、中山公园、武汉市博物馆、龙王庙观江台、汉正街、江汉路步行街、吉庆街、汉口江滩、武汉美术馆、八七会议会址、堤角公园、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武汉二七纪念馆、上海路天主教堂)
其他景点:(万里长江第一隧道、张公堤、洪山广场、光谷广场、青山公园)
主要郊区休闲及人文景观 龙泉山、道观河风景区、盘龙城遗址、木兰山风景区(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清凉寨、木兰草原、云雾山、大余湾)、汤逊湖度假区、龙阳湖度假区、中山舰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位于武汉)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1-7)、八七会议会址(2-5)、盘龙城遗址(3-199)、武汉国民政府旧址(4-229)、湖泗瓷窑址群(5-89)、明楚王墓(5-175)、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5-494)、大智门火车站(5-495)、江汉关大楼(5-496)、武汉大学早期建筑(5-497)、詹天佑故居(5-498)、汉口近代建筑群(6-994)、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6-997)
归元寺有五百罗汉 归元寺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五百罗汉最为有名,罗汉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于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又于光绪年间重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54年长江发大水,降五百罗汉淹没,水退后,罗汉安然无恙
晴川阁建于明嘉靖年间,楚国晴川第一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屡毁屡建,现在的黄鹤楼于1981年动工,1984年底建成,距清同治楼被毁(毁于大火)刚好一百年,寓意黄鹤百年归
武汉有什么名胜古迹?
武汉的名胜古迹有黄鹤楼、起义门、大余湾、归元寺、晴川阁、古琴台、古德寺、楚望台、长春观等。具体介绍以下几处名胜古迹:
1、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2、起义门
武汉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起义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的历史见证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起义门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距今700多年历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掀开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
3、大余湾
大余湾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南距武汉城区68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余湾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大余湾为核心的油菜花海,向前后延伸了有十多里距离,面积3000亩。
4、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级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
5、楚望台
楚望台,位于武昌起义门东面山岗上,国家AAAA级景区。楚望台位于武昌梅家山,今起义门左侧山冈。元朝末年,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跸梅亭山,在此闻报得第六子,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
朱元璋当皇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起义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余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琴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望台
武汉与张之洞有关的历史遗存有什么?
蛇山首义公园里有张之洞的属下专门为他修建的“抱冰堂”,地址就在阅马场那里。该堂是清朝末年修建的。
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的汉阳造地位如何?
汉阳兵工厂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现代军工企业的“鼻祖”,而它生产出来的汉阳造“孕育”了中国革命,在当时是清军的主要武器,地位很高。
汉阳兵工厂的创建者是张之洞,属于改革派的先锋。虽然张之洞一开始并不倡导洋务运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中西方在军事和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实在太大,足以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痛定思痛的他开始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1884年,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在这期间,中法之间爆发战争。看到又一次遭遇惨败的清政府,张之洞无比痛心,也让他下定决心要造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兵工厂,要生产中国自己的步枪。于是,汉阳造应运而生。
造兵工厂肯定要钱,找朝廷要专项资金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挪用。当时张之洞是两广总督,手握大权,他私自挪用海防的八十万两资金。经过一番“折腾”,张之洞心心念念的汉阳兵工厂终于建起来了,但这产量却让他忧心。月产汉阳造步枪600只,日产子弹2.5万发,着实让张之洞高兴不起来。比起清军的人数,这点武器弹药简直是杯水车薪。所以他要求汉阳兵工厂厂长,做到年产步枪36000只、步枪子弹3600万发。
不过这个要求着实强人所难,当时的设备差,工人的熟练程度不高,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事实上,直到40年之后,汉阳兵工厂才达到张之洞的要求。即便是这样,汉阳兵工厂的步枪产量在当时所有兵工厂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是清军的主要武器,到后来对中国革命乃至抗日战争也是有帮助的。
在红军革命之初,经费有限,很多士兵手里拿的都是汉阳造。这种枪比起日本的三八大盖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后来的革命军队“鸟枪换炮”,用上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从某个角度来说,汉阳造孵化了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