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浅谈乡镇小学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你的看法是什么?
- 2、就如何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谈谈几点认识和做法求解
- 3、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题研究
- 4、如何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 5、浅论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
- 6、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浅谈乡镇小学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你的看法是什么?
农村中小学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整个国民体育水平的主要阵地,而大课间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为了进一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组织了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课程,并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探究,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拓展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农村中小学有效地进行。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不但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健康第一”是新世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快乐、主动、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些基层学校为了响应潮流的趋势,纷纷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阻碍了它的向前发展,使之走在形式上,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面对眼前的困难,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办法使之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使“快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传统的课间操是当前农村普通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组织游戏、球类活动等其他形式的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很少,有的学校课间操就让学生自己在操场玩一玩就够了,甚至有的学校取消了课间活动,被老师关在教师做作业,这些传统课间体育活动安排存在以下问题:大课间活动存在枯燥无味的问题。千篇一律的课间操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年复一年的同一音乐和机械重复动作,严重影响了兴趣,不仅起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而且还会养成应付了事的不良作风。
就如何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谈谈几点认识和做法求解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既体现着学校校风校纪学生的精神面貌,又反应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早在1999年国家教育部就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这项活动已在全国许多城乡学校蓬勃开展。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是课程资源的改革。目前的体育课程资源已难以适应各校的需要,也难以反映学校的课程特色,这将限制课程目标的达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成绩逐年下降。因此,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质量,必需加强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学校的课程资源必需要有自己的特点。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开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建立学校体育特色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的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要使大课间体育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认为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首先要使广大师生认识、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面向的是广大学生而开展的,我们要把为什么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向广大师生们说明,使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普通老师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开展活动时就能做到有目标,而且学校必须在每天的学校课程作息时间表上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否则这一项活动是无法正常开展的。只有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内,全校上下达成一个共识,才能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更好。
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
1.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科学地安排活动内容、顺序及活动量。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分别在运动参与能力和生理状况上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安排活动内容时就要有所区别,不能一同对待。
2.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创新性,转变观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组织方法、活动内容和形式,创编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大课间活动课(后附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安排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造美、欣赏美,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团结协作,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其自身价值。避免活动内容单一,变化少,缺乏趣味性。提倡学生自制活动器材、自编活动内容,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成就感。这一点我校在实际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为学生提供很大的空间。
3.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实效性,不是做一种形式,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是关键。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统筹管理。如在活动中校长巡视到位,值日领导亲自检查每天的活动情况并做好评比登记(后附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评比表)。形成了学校领导挂帅,班主任、科任任老师负责组织学生练习。体育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练习并协调好全校的大课间活动的运转。使之形成了一个制度。同时要还将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比例为学校的评比先进班级、和优秀学生的条件之一。这样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生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还需要有资金、场地、器材的保证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户外活动必然要受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要求统一的模式,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资金和场地是直接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要克服以上困难我们可以从活动内容上想办法。除了各种球类、田径、团体操以外,还能开展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等等这一类并不需要太多资金和占有大片完整的活动场地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活动器材也不贵一般学校都有能力提供这类器材,也可以让学生自备,这样他们回家时还能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总之,不要一味追求高档次的场地、器材,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
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需要有安全性
开展任何一项活动都要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更是如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保障制度,班主任在活动前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健康情况,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要另做安排,如进行各种棋类的活动等。每位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检查好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做好活动前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学校
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题研究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组织的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上午的第二节课后,时间在30分钟左右。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障,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可以锻炼身体,练习技能,愉悦身心,放松心情,消除疲劳等,可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益处多多。这个学期,学校进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把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一些好的经验做一总结,并且对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拙以成文,寄以此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的体育人参与到此研究中来,群策群力,为合理有效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献计,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一、召开全体师生动员会,明确要求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想有序、有效的开展仅仅依靠体育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依靠学校的行政干预。一般学校都有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在学期初的时候,利用开学典礼的机会,需要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在全校的师生面前强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强制性,提出具体的要求。
1、为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性、统一性,任何教师不得拖堂,肆意占用大课间时间。大课间音乐一响,所有学生必须走出教室,快速、整齐、有序的到达活动地点。对一些意识淡薄、违规的教师,学生有权监督举报,德育处要与其沟通,必要时要通报批评。
2、班主任全程负责本班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明确自己是本班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必须全面配合体育教师的指挥、安排工作,班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直接与自己的津贴相挂钩。
二、与班主任和睦相处,争取他们的全力支持
【案例1】
在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跳绳单元中,有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因事不在,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了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按照队形站位,导致同学间绳子相互干扰,有的学生站在一旁成为闲观者,聊天、打闹,体育教师喇叭点名指挥,效果也微乎其微,只能管片刻时间。再看看相邻的班级,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有序、有效的活动着,班级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从案例1可以看到,班主任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班主任是体育教师的有力助手,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织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班主任是本班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直接管理者,他们在本班学生面前有天然的的威慑力,学生对班主任都有本能的“畏惧三分”。班主任来组织本班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再恰当不过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和睦相处,谦虚的向他们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建议,及时告知他们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方案,便于他们的临场组织。
三、培养体育骨干
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可谓已经成功了。但是,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室外的、开放性的的身体活动,不同于学生在班级内上文化课,要想达到完美的效果,必须还得需要助手,学生体育骨干就是需求的人选。体育老师可以把体育课上的学生骨干直接抽出,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更好的配合体育老师、班主任的工作。为了提高体育骨干的工作积极性,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及时的肯定,定期评选出“优秀体育骨干”,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颁奖表彰。
四、组织快速进(退)场,保证安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全校性的活动,如何保证全校来自不同年级、班级、教学楼的众多学生快速有序进(退)场的安全性,是一个现实的重要事情。为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学校要求各班级学生必须在五分钟之内进(退)场完毕,从实践来看完全可行,并且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具体做法是:根据班级分布情况,规定各班级的行动路线、先后顺序;各班级学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从走出教室开始以两路纵队到达指定地点(退场形式一样),中途不得擅自离队。
五、解决场地、器材短缺问题
由于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有限,而学生人数又比较众多,两者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关键。这就要求体育老师主动起来,根据大课间体育活动主题,合理运用校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器材,必要时要创造性开展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跑操单元,先安排好各个班级的位置,使整个操场、校园内的道路全部站着学生,利用喇叭同步指挥,所有班级同时起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场地利用率,增加活动时间。再例如跳绳单元,学校是没有这么多跳绳的,而跳绳的价格又不贵,并且容易携带,可以让学生自己每人准备一根绳子。
六、群众性与竞技性相结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的活动,而且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活动。学生内心深处都比较喜欢竞争,而且他们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好好的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抓好群众性锻炼主战场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竞技的元素,有选择的在一些大课间体育活动单元末组织比赛,可以是班级集体性的比赛,例如跳大绳、跑操、广播操比赛等;也可以是精英式的个人比赛,例如跳短绳、踢毽子、趣味篮球等比赛。这样,学生有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间接性趣,参与的积极性会维持的比较持久,锻炼效果要比学生仅有直接兴趣要好。
七、统一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性的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规范性,要有统一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案。另外,为了体现人性化,争取百花争艳的效果,有必要考虑突出特色性问题。每学期可以单独安排一个“班级特色单元”,每个班级选好自己的主题,然后交到体育组,体育老师负责划分场地、准备器材。当有多个班级主题相同导致场地器材不够时,体育老师要召集各班主任,当面说清情况,帮助他们修改主题,争取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称心如意的活动主题。
八、做好监督评比工作
监督评比是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可以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主要有日常监督评比和单元末评比。日常监督评比主要是领导巡查,体育教师当日点评,各班级大课间值日学生打分。。
九、做好测查工作
【案例2】
一学生起初不会跳绳,一个月的跳绳单元结束后,该生熟练的掌握了跳绳技术,一分钟单摇能跳150多,而且在立定跳远、肺活量测试中,成绩也比原来提高了许多。从此该生喜欢上了跳绳,并且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表现的非常积极。
向学生做大课间体育活动动员时一般都会说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这只是空洞的、抽象的,学生无从感受,从案例2可以看到,“眼见为实”的效果最好。因此,体育老师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某些素质测查,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感受到自己在进步,以提高他们的情意投入。十、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要全面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效果,还得必须深入的进行研究一些细节问题。
1、 学生素质差异性问题。
学生个体素质差异性非常大,用统一的负荷来要求学生,其锻炼效果一定不是很好,一定还有改进的空间。例如在跑操单元中,有的学生没有感觉,当然锻炼效果不会很好;有的学生负荷过大,回到班级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恢复,影响到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吃饱而不过量”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为问题。是以性别划分进行不同负荷的锻炼,还是以素质划分进行不同负荷的锻炼?过程又该如何控制呢?
另外,每次活动结束后,笔者都会看到许多学生脸上流着汗,身上必然也是流着汗,贴身的衣服估计也会湿掉了。学生穿着潮湿的衣服回到教室上课是否舒服,是否影响健康?穿潮湿的衣服肯定对身体是不好的,尤其在冬天,很容易引起感冒。如果活动负荷小了,锻炼效果不会很好,如果负荷大了,流汗过多,衣服会潮湿,对身体不好,如何来处理这一矛盾?
2、 学生兴趣差异性问题
学生个体兴趣差异性非常大,为了提高学生活动时的情意投入,必须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采用俱乐部形式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如何解决场地器材短缺、学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例如男生会有非常多的人选择球类项目,将会出现严重的“僧多粥少”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无需再谈如何组织开展活动了。
3、 阴雨天气问题
一般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都是指室外的体育活动,在教学期必然会遇到阴雨天气,尤其江南地方的梅雨季节,小雨绵绵可达一两周,这时是让大课间成为虚有,还是让大课间继续发挥作用?如果想让大课间继续发挥作用,那么又如何在走廊、过道、教室等地高效的开展体育活动呢?
如何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运动,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及课间操的基础上,开展课间操活动的继承及发展,也是课间操的一种新形式,是大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有效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加强课间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可以适时地反映学校的校风与校纪,更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通过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不仅能在学习之余有效地利用课间时间保证了学生的锻炼,更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学习疲劳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品质,更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合作精神。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素质教育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活动可以全面、有针对性、适时地锻炼学生的体质,所以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需要全体教师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为全面地提高大课间的质量献计献策,与各部门紧密配合,保证大课间这一项体育活动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顺利有效地实施。
浅论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
农村学校体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体育器材严重缺乏、经费的不足、教师的缺少等,造成了城乡学生身心素质差距悬殊,这迫使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尽快挖掘、开发和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所以我们想到了利用课间时间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运动,使有限的时间资源在无限的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能磨练学生的意志,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农村中学大课间活动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课间操是当前农村普通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组织游戏、球类活动等其他形式的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很少,甚至有的学校取消了课间活动,被老师关在教师做作业,这些传统课间体育活动安排存在以下问题:
1、形式的问题
千篇一律的课堂间操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年复一年的同一音乐和机械重复动作,严重影响了学生活动兴趣,不仅起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而且还会养成应付差事的不良作风。学校整体:组织程式化,造成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因此学生出现了典型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其活动学习状态已经处于一种“石化”(或石化、固化)的条件下,导致体育活动教师难教、学生不学、体质难提升的死循环。
2、内容的问题
“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起到调节学生生理、心理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由于“课间体育”相对不具有完整的“目标、内容、组织、评价”课程元素,因此很多学校还习惯将“课间体育”纳入课外体育,只安排做单一的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在功能上只是单一的消除疲劳,达不到锻炼身心的最佳效果。而在实际的课间操活动中又出现了动作不到位,效果差强人意。这是典型的内容新颖不够和认识观念陈旧,把课间活动单纯地看成是一般的体育活动,往往只强调参加的人数及动作的快、静、齐,而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有课程性质,是体育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属于课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总体规划。
3、时间的问题
传统的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法定的体育内容,为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而设,是天天有时间、校校有空间的可贵教育资源。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农村学校采取的是“千人一校、万人一面”的做广播操,学生4―5分就可以完成运动,从而使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大打折扣,而且长期的这种枯燥模式使学生积极性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实施方案
为使大课间活动有效地开展,我们应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策略。而影响学生参与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内在因素),也有学生之外的原因(即外在因素)。针对这些原因,我认为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必须取得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硬件上增加投入,在软件上强化管理和各种培训,开发并整合各种学科资源,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取得实效。
1.学科资源的整合
体育大课间活动就是科目的边缘化和科目的整合,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空间的开放性,使其可以安排更多的活动及学习内容,且内容、形式是一个动态的延伸拓展,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不断调整。如可以把唱歌、朗诵放在活动进退场仪式上,让学生们和着音乐的节奏一边踏步一边大声的朗诵唐诗、宋词。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还可与德育进行挂钩,实现校风、学风、班风的良好培育,通过队列队形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整合性还体现在体育自身项目的整合上,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民族特点、学生生活实际、锻炼兴趣、终身体育要求,整合并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2.开发农村地方的特色活动
我们根据学校现状,以搞活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为切入点,依托地方优势和农村特色,按照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去尝试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体育资源,把学生喜欢的民间体育游戏等活动引入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又培养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校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组织各年级组进行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拿”来为我们所用。如教师们通过回忆玩过的民间体育游戏,形成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不断搜集民间游戏素材,争取不漏掉一个优秀的民间游戏素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收集到了许多富有温岭地方特色的体育游戏。对每一个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记录,如名字的不同叫法、游戏准备、游戏目的、游戏适合年龄、游戏玩法与规则等,教师随时根据游戏建议来选择民间游戏内容来丰富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我们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编和创新,以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丰富我们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组织上的保障
体育大课间活动单靠体育教师是不可行的,它属于大体育范畴,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才能取得实效。学校应成立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机构,确定相应的专人负责。如把“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课程”列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计划,进行系统教学与组织。并成立专门的“教研小组”制定教学计划与进度,明确每个指导老师的职责,保证每天、每次的活动过程准备充分,严谨、规范,达到预期效果。建立落实监督与管理机制,督促与管理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既保证整体质量又消除不安全隐患。师生全程参与确保覆盖全体性,活动面向所有师生,提高每个师生基本素质,使每个师生都能健康成长,体现出全体性。
4.活动的选取和设计
初中学习阶段正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学习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运动内容上也要进行区分。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的项目穿插进行,既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地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我们结合学校教学条件等选择使用,使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二是针对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和学生的不同需要来选择活动课程。同时,充分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活动内容、同伴、材料、地点等,自主自由地进行阳光体育活动。三是随机调节活动的难易程度,以符合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我们在七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引进了徒手游戏、滚铁环、跳皮筋等游戏内容,而在八至九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引进一些具有挑战性而且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爬竿、过云梯、扔沙包等项目,使学生在快乐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不仅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而且使传统体育真正成为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真正做到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和谐发展。
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运动,是在传统的体育课及课间操的基础上,开展课间操活动的继承及发展,也是课间操的一种新形式,是大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有效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加强课间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可以适时地反映学校的校风与校纪,更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通过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不仅能在学习之余有效地利用课间时间保证了学生的锻炼,更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缓解学习疲劳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品质,更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合作精神。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素质教育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活动可以全面、有针对性、适时地锻炼学生的体质,所以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需要全体教师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为全面地提高大课间的质量献计献策,与各部门紧密配合,保证大课间这一项体育活动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争取学校领导重视
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上,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成立体育大课间领导小组,对于相关的年级及年组,一定要责任到人。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以校长为组长,各领导要分配到各年组中进行活动开展情况的监督,各科任课教师深入班级,开展大课间活动。逐步使大课间活动走上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整体化的道路。学校大课间的活动,离不开领导小组的督促与监督,有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可以使学生们对大课间活动高度重视起来,还可以带动学校对大课间活动的投入。
三、争取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
在大课间活动中,不仅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还要争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支持。由于学校是一个大团体,工作内容丰富繁杂,仅体育工作一项内容,就比较繁多与复杂,尤其是相对于大课间这一项体育活动,如果仅仅依靠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以及分管领导的监督和体育老师的操作,是远远不能满足大课间要求的。由于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工作,有许多的活动离不开班主任的布置与实施,所以争取班主任的支持,对于有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的。例如班主任的配合、检查与督促,都是大课间正常开展与有序开展的最基本的保证。
在争取班主任的支持的同时,还要注意取得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其他老师的作用,尤其是在体育活动当中有一技之长的任课教师,要发挥这部分教师的作用,可以让这部分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同时相对于艺术以及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使其发挥特长,与体育教师一起负责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的设计工作,实现各科之间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