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广西三月三为什么放假三月三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吗
; 随着农历三月三即将带来,网上关于关系三月三放假的话题火了,三月三不是国家法定假日,但是每年三月三广西却都有放假。广西三月三为什么放假?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三月三为什么放假
壮族三月三,也是广西的一个旅游文化消费品牌。它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壮族的三月三在2014年的时候就申遗成功,代表着把我们的壮族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
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在这一天,年轻男女都会唱山歌来传情,抛绣球来传爱。一天,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会跑到田间跑到山坡去对山歌,所以也叫做歌圩节。在广西农历的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包括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重要节日。盛行于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梧州,玉林,贺州等。
三月三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吗
“三月三”不是国家法定假日,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假日,全自治区在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
2022年广西三月三放假几天
预测广西清明和三月三重合放五天,目前三月三相关放假安排还没公布,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随着农历三月三即将带来,网上关于关系三月三放假的话题火了,三月三不是国家法定假日,但是每年三月三广西却都有放假。广西三月三为什么放假?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三月三为什么放假
壮族三月三,也是广西的一个旅游文化消费品牌。它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壮族的三月三在2014年的时候就申遗成功,代表着把我们的壮族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
三月三,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在这一天,年轻男女都会唱山歌来传情,抛绣球来传爱。一天,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会跑到田间跑到山坡去对山歌,所以也叫做歌圩节。在广西农历的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包括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重要节日。盛行于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梧州,玉林,贺州等。
三月三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吗
“三月三”不是国家法定假日,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假日,全自治区在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
2022年广西三月三放假几天
预测广西清明和三月三重合放五天,目前三月三相关放假安排还没公布,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2021年最值得去的地方有哪些?
推荐2021年值得去的景区: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该景区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2015年先后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认定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20年度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100强榜单。
近年来,酒泉市、敦煌市发挥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区位优势,全面实施“旅游+体育”战略,积极发展“一带一路”体育旅游产业,举全市之力精心组织举办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敦煌沙滩排球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精心培育了一批具有甘肃省知识产权、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形成丝绸之路体育竞赛产业黄金带。同时,创造性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国家体育赛事“走出去”和“引进来”,广泛传播甘肃丝绸之路体育文化,对外讲好甘肃体育故事,努力塑造“文化圣殿·人类敦煌”文化旅游品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作为敦煌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举办大型走秀《国秀·敦煌》、首届中国敦煌科幻创作邀请赛颁奖典礼暨科幻产业发展论坛、蒂尔施品牌年会活动、端午节滑沙听雷等系列活动,与互联网、服饰等品牌跨界合作,景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2020年12月,敦煌市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成为“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国庆假日期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1.5万人次,深受游客青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电话
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771-7870645,该校联系地址为广西崇左市城南区佛子路23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邮编为532200。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2009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地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
在8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扎根祖国南疆,凝练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确立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升本以来,学校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之路,办学目标与思路逐渐明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学校圆满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回访检查。教学合格评估之后,学校踏上了由新建本科院校向成熟本科院校变革发展的新征程。
学校现设16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科专业,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应用化学”是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和“旅游管理”为广西高校重点培育学科;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艺术、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壮汉双语教育是自治区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旅游管理、环境设计、制药工程、越南语、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小学教育、跨境商贸与物流专业群为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建设专业;2018年民族学、教育、旅游管理、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5个学科成功申报新增硕士授权点立项,学校列入了2018-2020年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办学层次有望提升。升本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近60项,厅局级项目近400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
学校建有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省级研究平台)“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桂西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建有全区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教师教育重点培育基地,崇左市壮族文艺创作基地,市级人才小高地,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崇左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专业和“桂西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会”;与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共建“崇左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分别与崇左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结成共建单位,在民族音乐、民族工艺美术、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培育和弘扬;各二级学院积极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合作发展活动,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共建校外实训室”“一六六”“校中企”“项目制”“订单”式等10多种培养模式。
学校大力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发展,教学科研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园占地总面积114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9.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5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20个(324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9个。馆藏纸质图书110多万册、电子图书150多万册、电子期刊2万多册,开通了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二十多种网络资源,建立了自动化检索系统,有效支撑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止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有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韩国、喀麦隆、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也门等国家留学生500多名。在校生中有来自包括壮、瑶、苗、侗、彝、仫佬等29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53%以上。2018年学生荣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有118人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38人,其中专任教师68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1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9人。学校拥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等各类人才称号。
学校利用地处“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前沿阵地的区位优势,先后组团参加7届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与美国加州大学圣伯纳迪诺分校、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北部大学、泰国南邦皇家大学、越南海防大学、越南东都大学、越南东方大学、柬埔寨国家管理大学、菲律宾塔拉克农业大学等20多所(家)境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与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等国内10多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帮扶协议,在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崇左市市委宣传部、崇左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崇左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中信大锰崇左分公司、凭祥市电子商务商会、崇左高中等7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