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怎样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生活中的观察力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 2、想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带孩子做哪几种游戏?
- 3、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游戏来训练?
- 4、什么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怎样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生活中的观察力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心,充盈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的和快乐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定义所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指把幼儿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幼儿园里游戏就是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而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二、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一)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身体变得结实。当幼儿在玩沙子、绘画、拼图等游戏时,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灵巧,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二)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三)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因素,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接触事物获得知识,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过程中体会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感觉干与湿,玩积木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大小、形状、颜色等,在玩推小汽车的过程中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力度的关系等。因此,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三、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一)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建立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证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形象与符号,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统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蝌蚪找妈妈、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鹅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二)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保护幼儿可贵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三)幼师在游戏中的指导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准备游戏、创设游戏环境,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幼儿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最后,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结合运用,包括观察、询问、评价以及教师直接的游戏参与。观察中教师要针对儿童游戏情况确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创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戏监督者、调停者、游戏者、记录员、顾问或通讯员等。另外,教师通常是以假装角色进人游戏,成为游戏的一员。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规范采取行动,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游戏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假装介入应仅干预一段时间,在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后教师即应离开。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认识“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是符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及幼儿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先生说,对幼儿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完全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到的知识。
想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带孩子做哪几种游戏?
如果想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带孩子做以下几种游戏:
涂鸦、指印画
孩子在绘画的初级阶段是在纸上随意涂,此过程是涂鸦阶段。涂鸦是一项基础训练,是简单有效的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老师应准备的教具有:彩笔、硬纸。老师应注意的是,孩子在涂鸦的过程中,老师所能要求的就是让孩子尽情的在纸上或是在其它可涂的地方随意涂,不必要求孩子涂什么。但涂鸦的时间不能过长,过长则会使孩子对此厌倦。那么,我们可以把指印画插入涂鸦当中。老师应准备印泥或颜料彩笔,画纸作为指印画的教具。在作画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孩子用手指沾少许印泥或者是把颜料直接涂在手指上,在画纸上随意盖上自己的指印,画一些线条和随意的涂鸦。 很快,指印画就完成了。制作指印画不仅能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记忆能力,培养孩子对颜色和图形的认知,锻炼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提升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的过程中,也增加孩子对此活动的兴趣。
接泡泡
在做这一游戏时。首先,老师在孩子面前吹泡泡,孩子会在老师的辅助下伸手,等着泡泡落下来。随着课题的开展,孩子会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之下,开始去看空中正在飘落的泡泡,并且会有意识地主动伸手去接。当孩子已喜欢这种游戏时,他已开始迫不及待地用目光寻找泡泡,并且伸手去拿,当泡泡飘得越来越高时,孩子的目光也会去追随它。
把珠子放到瓶子里
老师应准备的教具有:大小珠子若干个、广口瓶一个、细口瓶一个。最初做这一课题时,老师把若干个大珠子和一个广口瓶放在孩子的面前说:“把它放进去。”然后,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孩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拿起一个大珠子,再把大珠子从瓶口放进去。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孩子已渐渐理解并能熟练地掌握。这时,老师则把教具更换为小珠子和细口瓶。以此来增加课题的难度。为了让课题变得更有趣,老师可与孩子一同做游戏,老师放一个,孩子放一个。老师可在游戏中控制节奏的快慢,从中,让孩子理解节奏的快慢变化,通过这一课题,可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提高精细运动的控制能力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手指操
具有一定模仿能力的孩子可以从手指操这一课题中逐渐提升手眼协调的能力。首先,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手部灵活度来选择相适应的手指活动,配上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的儿歌,优美的音乐,让孩子通过观察老师的手指活动变化来做跟随性模仿。在做手指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活动。这时视觉,听觉,语言等功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其实孩子的协调能力都是一个发展的阶段和过程,教师在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时,可以通过做以上的一些游戏来开发孩子的大脑和能力,让孩子拥有控制协调的能力。当然,像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提高协调能力。
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游戏来训练?
首先,会画一条长约10公分的横线,会仿画「十」,会用剪刀沿着粗线条剪3岁左右会用6块积木在17秒内堆积出金字塔,到了3岁半以后,这个时间会缩减到11秒内。
一般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等游戏来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以这个游戏来说,难点在于,这个动作便很考验孩子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了。
除了去指定的医疗机构,在专家的指导以及大型训练本体感器材的帮助下,可以强化孩子的体感外,也可以通过和孩子开展亲子游戏,在日常的生活里训练、增强孩子的本体感。
1.玩气球。家长蹲下与站立的小孩子面对面,保持距离在一米到两米之间,由两人轻轻地拍打气球,在此过程中,小孩子会忍不住边打边跳,有助于提高小孩子手脚并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协调能力。
2.玩跳绳。可由多位小朋友参与,活跃气氛,跳绳需要手和脚来配合,手的频率和脚跳起的频率最好是一致的,这就需要大脑有很强的协调性才能完成。
3.骑自行车。买一辆小孩子骑用的儿童自行车,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练习,儿童在练习自行车时,让其多练转弯,这样能做到手脚并用,协调一致。对全面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很有帮助。
当然,能够锻炼孩子协调性的活动和方法不只有这几种,但重点是要有家长的呵护与陪伴,让小孩肯走出网络世界,愿意去锻炼、去活动,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专注力培养是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需要听觉训练、视觉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多方面的协调训练,因为平台功能的限制,暂时分享目前可以在家做的训练,主要是听觉和视觉训练,后期会继续给大家分享其它方面的针对性训练方法。
什么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手眼协调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影响着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天,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开发这个至关重要的细节活动,让你的孩子在游戏中如鱼得水,也更能够感知到游戏的趣味和生活的快乐。
1.木头块优秀发展玩具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这类玩具最好是属于操纵游戏范畴,例如装配件、堆叠等在一起,以构建事物。木制积木是一个很优秀的发展孩子能力的儿童玩具。
爸爸妈妈有时间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做这个小游戏:事先准备好一堆积木块,用计时器设定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比赛,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建造最高的塔。
这些有趣的游戏会帮助孩子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在沙堆中埋一些小玩具,给孩子一把儿童铲,告诉她去挖掘和发现,看看能在给定的时间内找到多少玩具。用衣物装扮玩偶或毛绒玩具的游戏也需要孩子用他(她)的手和眼睛建设性地去完成一个任务。
2.乒乓球锻炼灵活和敏捷思维
乒乓球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小而快速移动的球需要专注地用眼睛来跟踪,同时,击球需要快速的思维和良好的协调能力。
其实,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需要手眼协调,但乒乓球更能够设置特定训练,对年轻的孩子来说,简单的抓球游戏很大程度上锻炼促进灵巧程度。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组织或团队运动是一个理想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用食物来构建协调能力
爸爸妈妈可以在一个碗中放一些不同种类的零食,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给你的孩子两个空碗,让他(她)挑出两种零食放到两只碗中,这是用零食排序去增加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除了零食之外,贝壳、啤酒瓶盖子等都可以进行这项游戏,设置一个时间限制,添加更多的项目排序,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可以适当改变游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