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齐齐哈尔市体育局运动创伤康复(齐齐哈尔市体育馆)

本文目录一览:

运动损伤与康复学习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体育锻炼虽然可以增进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但也常有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疾病、甚至运动猝死的发生。在竞技体育中,运动损伤会使运动员无法参加训练或比赛;在大众健身体育中,运动损伤可能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锻炼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人们受益匪浅;运用不当,深受其害。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了解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一、 造成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生理,心理状态、训练、运动技术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特点以及外界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青少年的骨骼与骨周围肌腱发育相比相对较慢,以骨的肌肉肌腱附着部容易发生损伤。老年人骨中有机质含量降低、骨质脆,以骨折较为多见。女性如有月经紊乱,就可能造成雌激素分泌低下,易发疲劳骨折。体重超标的人,身体的灵活性、耐力相应较差,关节磨损也较常人更快。在过度疲劳状态运动时,人体力量、精准度、共济功能、警觉性、注意力均显著下降,运动损伤的风险会显著增大。每种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易伤部位,如:网球运动易使锻炼者造成“网球肘”,长跑运动会导致锻炼者膝外侧疼痛症候群等。另外,外界环境等因素也会造成运动损伤,如:雨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过低或过于潮湿,器械劣质,服装和鞋子不合适,缺乏必要的防护器具、运动场地不平坦或有小碎石杂物等。

二、运动损伤防治

运动损伤的种类很多,各个运动项目对人体各部位的运动伤害各不相同。运动员总的来说是小损伤多、慢性多、严重及急性者少。在慢性的小损伤中,有的是一次急性损伤后尚未完全康复就投入训练而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当,局部负荷过大造成的。在大众健身中,锻炼者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与运动员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较大差异。急性损伤者相对较多,而劳损者较少。面对众多类型的运动损伤,只要遵循以下预防原则,即可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遵守体育锻炼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一般原则。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无论伤病与否都要区别对待,如果不加区别的给以同样的运动量与强度,学习同样难度的动作,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就会受伤。训练课中避免 “单打一”的训练方法。

(2)注重拉伸练习。拉伸练习是有目的的将肌肉和软组织在运动前、中、后进行拉伸, 使被拉伸的肌肉或软组织得到充分的放松。这有利于肌肉的疲劳恢复, 防止肌肉的拉伤, 保持肌肉的弹性, 避免造成运动技术的僵硬和变形。准备活动时的拉伸练习是把肌肉和软组织的内部粘性减轻, 增加弹性, 提高肌肉温度, 预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主要采用主动性的拉伸训练;训练后的拉伸练习则是放松僵硬疲劳的肌肉, 加速肌肉内部的代谢产物的排出, 减少肌肉的酸痛,尽快的恢复体能,主要采用被动拉伸。。

(3)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为避免可能发生的损伤,最好掌握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自高处或摔下或落下必须双腿并拢,相互保护以避免膝踝关节的损伤。学会各种滚翻动作以缓冲与地面的撞击;各种支持带的正确使用等等。

(4)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 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例如,为了预防腰部损伤,应加强腰腹肌的训练,提高腰腹肌的力量,并增强其协调性和拮抗的平衡性。

(5)重视小肌群训练。人体的肌肉分为大小肌群, 小肌群一般起固定关节的作用。一般的力量练习往往注重大肌群而忽视小肌群的练习,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增加了运动时受伤的几率。小肌群的练习多采用小重量的小哑铃或橡胶拉力,大重量的上肢练习往往有害无益。另外,小肌群练习时应结合多种方向的运动,并且动作要求精确无误。

(6)注重身体中枢稳定性练习。中枢稳定性, 是指包括有骨盆和躯干的力量和稳定性。中枢力量和稳定性对于完成各种复杂运动动作是至关重要。然而, 传统的中枢训练多在固定平面上进行, 如常练习的仰卧起坐等, 功能性不强。中枢的力量练习应同时包括腹部的屈和旋转两种运动形式。

(7)加强自我监督,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制定一些特殊的自我监督方法。如:易患髌骨劳损的项目,可以做单腿半蹲试验,出现膝痛或膝软即使阳性;易伤肩袖的项目,应经常做肩的反弓试验(肩上举170度时,再用力后伸),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易患胫腓骨疲劳性骨折、足屈肌腱腱鞘炎者应将常做 “足尖后蹬地试验”,伤处疼痛者即为阳性。

(8)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体育器具、设备、场地等在锻炼前都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例如,参加网球锻炼时球拍的重量、捏柄的粗细、网拍绳子的弹力应该适合锻炼者个人的情况;女性的项链、耳环等锐利物品在锻炼时应暂时不佩戴;锻炼者应根据运动的项目、脚的大小、足弓的高低选择一双弹性好的鞋子。

三、运动损伤的康复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1、康复训练的目的

(1)保持良好身体状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健康肢体的运动能力,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使其一旦伤愈便能立即投入到正常的体育锻炼中去。

(2)防止停训综合症。个体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建立起来的各种条件反射性联系,一旦突然停止锻炼便可能遭到破坏,进而产生严重的机能紊乱,如神经衰弱、胃扩张、胃肠道机能紊乱等。

(3)伤后进行适当的康复性锻炼,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改善伤部组织的代谢与营养,加速损伤的愈合,促进功能、形态和结构的统一。

(4)通过伤后的康复训练,可以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防止体重的增加,缩短伤愈后恢复锻炼所需的时间。

2、康复训练的原则

(1) 正确的诊断。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全面的诊断基础上,错误或不完整的诊断会延迟、阻碍损伤的康复进程。如运动员腰椎被骨折(峡不连)常常合并专间盘突出,手法推拿时就不易强力侧搬。如果同时合并有滑椎时,背肌力量练习时,要不宜过伸。

(2)个别对待。根据不同的年龄、病情、机能状态选择运动手段、预备姿势及运动量以发展和改善肌肉的功能(力量、速度、耐力)及关节活动度。

(3)伤后的康复训练以不加重损伤、不影响损伤的愈合为前提。应尽量不停止全身的和局部的活动。而且,伤部肌肉的锻炼开始得愈早愈好。

(4)康复训练计划遵循全面训练、循序渐进、适宜大运动量的原则。在损伤愈合过程中,康复动作的幅度、频率、持续时间、负荷量的大小等都应逐渐增加。否则,会加重损伤或影响损伤的愈合,甚至会使损伤久治不愈而成陈旧性损伤。康复训练应注意局部专门练习与全面身体活动相结合。在损伤初期,由于局部肿胀充血、疼痛和功能障碍等,这时以全面身体活动为主,在不加重局部肿胀和疼痛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局部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逐渐好转或趋向愈合,局部活动的量和时间可逐渐增加。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运动健康与恢复研究中心高晓嶙

结合自身体育锻炼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如何处理,不少于1000字

什么是运动损伤?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与一般的工伤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与运动项目,训练安排,运动环境,运动者的自身条件以及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

运动损伤对运动员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不仅影响正常的训练、比赛,妨碍运动成绩提高,减少运动寿命,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残废,甚至死亡。对体育健身参加者来说,也将影响其健康、学习和工作,也对体育健身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健身的正常开展。

由此,在体育健身中,我们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应有充分的认识,需要很好地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使之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体育健身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从而使体育健身健康安全而富有成效。

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1、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2、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3、心力憔悴:

表现: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预防:教练或练习者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

处理:离开热的地方,宽衣、湿衣。清醒后给他慢喝些水、注意观察,病人当天不要多运动

4、运动疲劳: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处理:调整锻炼计划,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全面训练

5、重力休克:

表现:头晕、眼发黑、心难受、脸苍白,手发凉,严重时晕倒。

原因:动时血液都供应下肢、突然静止运动时静脉回流不够,脑缺血缺氧,产生脑贫血。

预防:强度运动后,不要马上停止运动。

处理:让患者平卧、脚垫高、头低于脚,从小腿顺大腿按摩。

6、心绞痛:

表现:心绞痛经常表现在腿和腹部的疼痛和抽筋现象。

原因:经常在冷的地方锻炼,喝冷饮料,不做伸展运动和按摩,不喝盐水会使病情更严重。

预防: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室内有空调的健身房

处理:休息,让练习者在良好的环境去。

7、中风:

表现:严重心脏疾病,人体功能受影响,皮肤干、红、热现象、脉搏快、弱,呼吸浅等。

处理:有知觉:适量喝水、宽衣、如呕吐就不要给流质食物、打电话,送医院等。

失知觉:打电话呼救,让他侧躺,观察呼吸,冰块放在腕、踝、腋、颈脉处,不按摩

8、运动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2:呼吸肌痉挛(准备活动不够,肺透气低,运动与呼吸不协调)

原因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得过饱、饭后过早运动,空腹或喝水太多)

预防:运动前健康检查,合理安排运动饮食,吃饭前后1小时运动,不空腹、喝水太多运动

处理: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运动呼吸节奏、手按疼痛部位,实在不行停止运动

口服减痉挛药物(阿托品、十滴水)。

9、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原因:脚底频繁压力过多产生的疼痛。原因是套路不适合、鞋子问题、脚的生理结构不好,

原因:钙的沉淀在脚跟骨上、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预防:准备活动要充分(包括脚部的准备活动)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10、籽骨炎:

原因:运动中的突然的重压力在籽骨上,造成骨折和发炎。

预防:选择有缓冲的鞋子和缓冲力纠正。

11、肌腱、小腿肌痛:

原因:经常提脚跟造成的。

预防:运动前后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要多伸展肌腱、小腿肌可以防止损伤和减轻疼痛。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伸展助减痛等。

12、半月瓣症:

原因:半月瓣症一般由过度膝部动作、跑步,造成的,半月瓣症常会有"咔"的响声。

预防:减少过多的膝部动作、减少转体、跳等的撞击动作,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

13、关节炎、黏液囊炎

原因:过度训练,

处理:休息和看医生。

骨关节炎是由于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肿大,水肿。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疾病造成的。

14、腰肌劳损: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如:仰卧起坐时不屈腿),急于求成运动而疲劳损伤

预防: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不急于求成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15、颈椎疾病: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如:仰卧起坐时不抱颈),颈部运动过多而疲劳损伤

预防: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颈部运动不要过多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16、胫骨膜炎:

表现:胫骨前骨膜与骨有剥离的感觉,产生疲劳、酸痛。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地面不平等,小腿的肌肉发展不平衡,突然的压力

预防:学习正确的锻炼方法(如:不要长时间的连续跳跃动作、上下踏板动作),

处理:注意全面锻炼、练习后要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做伸展练习减疼痛等。

大腿肌肉拉伤,最快多长时间恢复,如何尽快好转?(实际点,追加200分)

健身有道:肌肉拉伤切忌按摩与热敷

时下,到健身房锻炼以及参加各种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运动中难免受伤,为此,著名运动创伤专家李方祥结合多年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在本报开辟专栏为读者普及有关运动创伤的知识。

擦伤:如果损伤部位仅限于皮肤浅层,可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创,然后用酒精、碘酒、碘伏等药物对损伤区域进行消毒,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表面,3至5日换药一次,直至愈合。

在此之前,要保持伤口洁净,不可浸水。

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 一旦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可在痛点上敷冰块或冷毛巾,并用弹力绷带等对损伤处进行加压包扎,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按摩及热敷。冷敷处理24至48小时后,可应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治疗。

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 多是由于关节突然过猛扭转,过屈过伸,或较大暴力直接、间接作用于关节所致,会造成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附属结构的损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及腰部多见。

关节部位的损伤是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关节交锁、关节不稳感等,提示有关节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就诊。

骨折: 应找来木板、塑料板等坚硬的固定物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如果怀疑是脊柱骨折,必须让伤者平卧在地板上,不可轻易移动,以免引发脊髓损伤。要及时拨打120,请专业救护人员将伤者转送至医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运动创伤外科

另外,我认为休息是最好的恢复方法了.我曾经二头肌端头拉伤,大夫的建议就是休息

脚踝运动受伤如何快速恢复

踝扭伤的治疗及恢复方法!!!!踢球难免扭伤脚踝,但如何恢复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扭伤后不及时治疗,将大大增加脚踝的恢复时间,为自己带来不便。本人在脚踝扭伤处理及恢复方法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发生的原因大多是身体失去重心,落地时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脚被绊倒时出现。扭伤时,局部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一、处理时,先用弹性绷带将踝关节固定,于伤处外敷冰块,在用绷带固定冰袋和踝关节。

二、固定几分钟后(约3-5分钟),可先取下绷带,此时受伤部位肿胀尚不明显,肌肉痉挛也较轻,可先进行简单的检查。

三、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有无骨折或脱臼的可能,韧带损伤的程度,以决定下一步之治疗方法。

四、检查方法:

(1)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

(2)内翻及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足内翻时,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变大或松动)。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

(3)前抽屉试验: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是否活动范围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

(4)如只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属较严重之扭伤,则应送医治疗。

五、在踝关节复健治疗方面:

踝关节受伤到完全康复共分为七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受伤到肿胀不再增加为止

第二阶段:从肿胀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为止。

第三阶段:从正常走路不痛至肿胀完全消失为止。

第四阶段:从肿胀完全消失至75%得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度都不痛为止。

第五阶段:从75%得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度都不痛至恢复75??的肌力为止。

第六阶段:从恢复75%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痛为止。

第七阶段:从所有各方向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复100%的肌力为止。

复健治疗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装在塑胶袋里,醒着时每4小时敷盖在受伤部位20分钟。

抬高:不需活动它时,就把受伤的踝关节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压迫: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紧,太松无效易脱落,太紧脚趾会肿麻,妨害血液循环。

拿拐杖:拿拐杖帮忙走路,受伤的脚可完全不着地,或在不痛的范围内略着地支撑体重。但不可以脚趾先着地,因为这样脚板朝下时容易再发生内翻性扭伤,必须像正常走路一样,让脚踵(即脚跟部)先着地,然后才整个脚掌着地。

水疗:

使用‘冷热交替式水疗’,其方法如下:

先将患部浸在摄氏38-40度,不痛的范围内活动4-6分钟。立刻改浸在摄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钟。再回到热水中活动(如1所述)。如此冷热交替各做5次。

最后一次须浸在热水中。完毕后将患部抬高,活动5分钟,后绑上弹性绷带。以上1-6为一次完整的(冷热交替式水疗),每天做2-3次后,约1-2周可完全消肿。

原则有三:

(1)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要浸泡在温水中。

(2)浸在温水中时最好一边活动脚踝,但仍要在不痛的范围之内活动。

(3)浸温水的时间要比浸冷水的时间来得长。浸温水的时间要比浸冷水的时间来得长。

活动脚:不痛的范围内,要尽量作各方向的脚踝活动,譬如上下活动或左右活动,也可以当作在练习ABCD等字母的活动。

保护:走路时须用固定用之贴部来保护脚踝。一般人可用护套来代替之。

对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于脚踝,而用脚踝的力量来对抗它。不要被手扳动。

等张运动:用脚踝的力量来对抗外加的橡皮圈阻力,等于是一种肌力训练。

等速性肌力运动:利用特殊的‘等速运动’训练机,来加强脚板向上、向下、朝内、朝外的各方向肌力。

快走:不痛不跛之下,可任意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脚踵先着地。

跑步:由慢跑开始,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后可以短跑冲刺。

绕圈跑:(转弯45度)以20公尺的距离当作是一个‘8’字型的长度,做转弯45度式的绕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绕圈跑:(转弯90度)以10公尺的距离当作是一个‘8’字型的长度,做转弯90度式的绕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特殊技巧的训练。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大家应该学到一些扭伤的处理技巧,下面我就简要概括几点扭伤处理及恢复要点:

(1)扭伤当场如有条件应立即冰敷,视情况轻重送医院或回家自行处理;

(2)如果没有来得及冰敷,如果严重的,当日或第二天肯定会出现水肿,建议采用中药敷药的方式治疗并抬高受伤腿。

(3)在没有明显消肿前尽量不要让受伤脚着地,有条件就保持受伤脚抬高(一般高于心脏)。同时辅助以理疗,那种红外烤灯就可以了,烤完以后马上可以敷上中药,这样更利于药效的吸收,有助于散淤。

(4)视消肿情况,两三周后可以辅以拐杖触地行走,如果脚没有明显浮肿感觉,说明脚的末梢神经已经恢复了,此时可以采用上文提到的冷热水疗法帮助恢复,个人感觉这个方法效果不错!直至可以不用拐杖单独行走。 经过几次伤害后,决心为大家贡献此篇文章,希望对喜欢运动的人有所帮助

大腿肌肉拉伤如何恢复?需要多久?

健身有道:肌肉拉伤切忌按摩与热敷 时下,到健身房锻炼以及参加各种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运动中难免受伤,为此,著名运动创伤专家李方祥结合多年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在本报开辟专栏为读者普及有关运动创伤的知识。 擦伤:如果损伤部位仅限于皮肤浅层,可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创,然后用酒精、碘酒、碘伏等药物对损伤区域进行消毒,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表面,3至5日换药一次,直至愈合。 在此之前,要保持伤口洁净,不可浸水。 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 一旦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可在痛点上敷冰块或冷毛巾,并用弹力绷带等对损伤处进行加压包扎,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按摩及热敷。冷敷处理24至48小时后,可应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治疗。 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 多是由于关节突然过猛扭转,过屈过伸,或较大暴力直接、间接作用于关节所致,会造成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附属结构的损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及腰部多见。 关节部位的损伤是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关节交锁、关节不稳感等,提示有关节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就诊。 骨折: 应找来木板、塑料板等坚硬的固定物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如果怀疑是脊柱骨折,必须让伤者平卧在地板上,不可轻易移动,以免引发脊髓损伤。要及时拨打120,请专业救护人员将伤者转送至医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运动创伤外科 另外,我认为休息是最好的恢复方法了.我曾经二头肌端头拉伤,大夫的建议就是休息

  • 评论列表:
  •  囤梦风晓
     发布于 2022-08-26 15:54:30  回复该评论
  • 浅;运用不当,深受其害。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了解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一、 造成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
  •  掩吻寰鸾
     发布于 2022-08-26 16:18:30  回复该评论
  • 性别、体重、生理,心理状态、训练、运动技术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特点以及外界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青少年的骨骼与骨周围肌腱发育相比相对较慢,以骨的肌肉肌腱附着部容易发生损伤。老年人骨中有机质含量降低、骨质脆,以骨折较为多见。女性如有月经紊乱,就可能造成雌激素分泌低下,易发疲劳骨折。体
  •  泪灼挽鹿
     发布于 2022-08-26 12:58:13  回复该评论
  • 殊技巧的训练。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大家应该学到一些扭伤的处理技巧,下面我就简要概括几点扭伤处理及恢复要点: (1)扭伤当场如有条件应立即冰敷,视情况轻重送医院或回家自行处理; (2)如果没有来得及
  •  颜于烟柳
     发布于 2022-08-26 10:17:54  回复该评论
  • 伏等药物对损伤区域进行消毒,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表面,3至5日换药一次,直至愈合。 在此之前,要保持伤口洁净,不可浸水。 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 一旦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