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英豪跳水三小只(三米跳水金牌)

本文目录一览:

求河北历史英雄人物和名胜古迹的诗词 或者燕赵大地历史的诗词&文章

001傍山冬日渡

侧水夏天凝 河北张家口云泉寺

002 礼乐宗先迹

文章萃上都 宣化畿辅先哲祠

003 青松蟠户外

白鹤舞庭前 承德:乾隆避暑山庄松鹤斋

004 他地特无地

远天别有天 河北平山天桂山真武殿

005 雨过琴山润

风来花木香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西暖阁

006 云卷千峰色

泉和万籁吟 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殿,位于松鹤斋北

007 百年遗迹怀仙吏

一掬甘泉续醉翁 牛昶煦题河北河间瀛西寺

008 波含素影澄心镜

鱼跃清渊识道机 乾隆题文安左家庄行宫,位于文安东北

009 潮声只向雨中听

海气都从云外来 孙鉴题河北河间潮海寺

010 春色芳菲入图画

化机活泼悟鱼鸢 乾隆题涿州行宫,在涿州南里许

011 丹花绿树锦绣谷

清澜白石玻璃江 何绍基题河北何定公园洒然亭

012 殿前无灯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 河北井陉福庆寺

013 梵天阁涌金光聚

香水澜回珠颗圆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宗镜阁,内祀如来佛像

014 国防要隘呼天堑

寰宇称雄是此关 山海关,在秦皇岛东北15公里

015 丽日和风春澹荡

花香鸟语物昭苏 乾隆题霸县行宫,在霸县城南。澹荡:犹荡漾

016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天下第一关,为山海关东城门。两京:指长安、洛阳两古都

017 其大神通完十行

是真清净现三身 承德:乾隆题普宁寺大乘之阁,又称大佛寺,内供世界最大木质佛像

018 千古无义夸节义

一身有死守纲常 乾隆题山海关孟姜女庙

019 千载威名垂裕世

万年宗社属神灵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在赵县城南,为我国名桥之一

020 清似钓船闻夜雨

皎如霁月在秋潭 陈希祖题河北保定公园洒然亭

021 日边冲要无双地

天下繁难第一州 河北涿州城楼联

022 三秀草盛云焕彩

万年枝茂露香凝 承德:康熙题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避暑山庄寝宫正殿

023 树将暖旭轻笼牖

花与香风并入帘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 / 北海:晴桂花韵堂

024 水从碧玉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赵州桥

025 餮口狼牙严垛堞

刀山戟岭插云霄 独石口,长城一个关隘,明徐达所建

026 香袅金炉春昼永

兰芳玉砌晓风清 承德:康熙题避暑山庄东暖阁

027 疑乘画棹来天上

欲挂轻帆入镜中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云帆月舫

028 远比华阳编士女

岂无刘向传贤明 张之洞题宣化畿辅先哲祠。华阳:指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

029 云笼夜月原无碍

鸟宿秋林亦放参

李基和题题河北正定隆兴寺雨花堂。无碍:佛教术语,即"无挂碍"

030 自有山川开北极

天然风景胜西湖

承德:康熙题避暑山庄水芳岩秀,康熙第五景,乾隆时改为乐寿堂

031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 河北承德水月庵

032 石剑攒青千林天杖合

水衣索碧一鉴月槎横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延薰山馆,在如意洲中部

033 一览众山空无所依傍

千秋万岁最苦此夫妻 吴恭亨题山海关孟姜女庙

034 震旦现香林人天欢喜

耆阇开宝纲龙象总持

承德:乾隆题妙高庄严殿,在避暑山庄北。震旦:古印度称中国为震旦

035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此联有多种断句方式,据方舟文,有10数种之多

036 曲径通幽罕到弥勒内院

高峰入妙巍然兜率天宫 河北蔚县千佛洞(弥勒宫)

037 野外黄花犹似金钉钉地

城内宝塔好比玉钻钻天 河北定县宝塔

038 殿座辉彩千幅画像呼欲出

壁上生花万古忠贤栩如生 高孝德题河北正定隆兴寺毗卢殿

039 福溥人间阿耨耆阇开紫寒

妙函空有栴檀薝卜护金绳

承德:乾隆题普宁寺大雄宝殿,位于避暑山庄北。溥:广大,普遍

040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文天祥题山海关孟姜女庙,位于山海关东13里望夫石之巅

041 使君乃天下英雄谊同骨肉

寿侯为人中神圣美并勋名

方葆岩题涿州张桓侯庙,在河北涿郡张飞庄园,传为刘、关、张结拜

042 颂纪华封多福多寿多男子

美观帝典乃武乃文乃圣神

唐县尧庙,位于唐县东北都香山南麓,相传尧受封于此,名唐尧

043 万井浓烟人间正熟黄粱饭

四山云起天上应开白奈花 百文敏(龄)邯郸黄粱店吕公祠联

044 万井烟浓人间正熟黄粱饭

四山云起天上应开白茶花 河北邯郸吕仙祠钟离殿

045 下笔千言撷滹水沱山之胜

停轺一望载清风明月而归

汪元方题定州试院揽胜楼。滹水:即滹沱河。轺:古代轻小便捷的马车

046 放眼望乾坤身行万里半天下

偷闲谈风月我生百事常随缘 陈钟祥题沧州渤海郡署堂

047 民气渐皆春社鼠城狐知敛迹

臣心常似水带牛佩犊想成风 陈钟祥题沧州渤海郡署堂。社鼠城狐:指坏人

048 月上斗圆光示教禅心兼法味

风吹清梵乐归诚景福应真言

梁清标题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斗圆光:佛像头部所放出的光环

049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承德:彭元瑞、纪昀题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殿。八十:即"木"

050 三摩印证喻恒河人天皆大欢喜

七宝庄严观香界广轮遍绪吉祥

承德:乾隆题普乐寺天王殿,位于武烈河东,磬锤峰西冈上

1、尧,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出生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后人称其为唐尧。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卢龙)人。

3、叔齐,伯夷之弟,与其兄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4、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 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

5、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中后期整兵团歼灭秦军之第一人。

6、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慷慨重义,以勇气闻于诸侯。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

7、乐毅,赵国人,战国名将,领五国之兵连下齐国七十二城。

8、蔺相如,战国名相,英勇大义,智慧宏达,千古佳谈。

9、公孙龙,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公孙龙,字子秉,赵国人(今邯郸)。

10、李牧,赵国柏人(今河北隆尧)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功绩自不必说。

11、徐福,据传为日本天皇老祖,秦时齐人徐福(沧州战国时属齐,安阳内黄战国时属赵)率三千河北儿女东渡日本,至今河北有千童县,每年有大批日本人来千童县祭祖.

12、毛亨,西汉学者,河北河间人,“毛诗学”的开创者。

13、毛苌,西汉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河北邯郸人,今天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汉学大儒毛亨、毛苌注释的“毛诗”。。

14、韩婴,西汉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注:诗经传承有齐鲁燕赵四家,后惟赵毛苌一家流传至今)。

15、董仲舒,汉初大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功罪千秋评说。

16、窦太后,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自她之后,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17、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正定人,一生经历七朝,享年84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18、祖冲之(Zu Chongzhi,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中国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

19、郦道元,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20、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 春秋战国时代名医。

21、李春,河北邢台临城人,赵州桥的设计者,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学家。

22、张角,钜鹿(今河北平乡县)人,汉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 。

23、刘备,河北涿州人,蜀汉皇帝。

24、赵云,河北正定人,三国名将。

25、张飞,河北涿州人,三国名将。

26、李渊,唐开国皇帝,甘肃成纪人,其祖乃赵郡隆庆(河北隆尧)人。

27、窦建德,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末河北义军首领,李家统一中国的最大挑战者,当时是鹿死谁手未可知。 28、刘黑闼,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隋末河北义军首领。

29、魏征,唐初名相,巨鹿人,中华铁胆直臣。

30、卢照邻,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31、高适,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著名边塞诗人。

32、贾岛,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诗人。

33、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34、柴荣,河北邢台人,著名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

35、赵匡胤,河北涿州人,宋朝开国皇帝。

3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栾城县,苏辙有《栾城集》,以念其祖。

37、卢俊义,河北大名县人。

38、燕青,河北大名县人。

39、武松,河北清河人,因杀人逃入阳谷县。

40、郭守敬,邢台人,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

41、关汉卿,河北保定安国人,元曲大家。

42、纪晓岚,河北沧州人,清名臣,《四库全书》主编。

43、张之洞,河北南皮人,洋务运动重臣。

44、孙伏伽,隋河北清河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45、曹雪芹,祖籍河北,伟大的文学家。

46、霍元甲,河北东光县人,著名武术家,燕赵侠士,民族英雄。如果天津人不是河北人,至少是燕赵人;如果连燕赵人也不是,则霍元甲不是天津人。

47、赵三多,河北威县人,义和团领袖,首先在山东率领义和团起义。

48、大刀王五,河北保定人,燕赵豪杰,京城侠士。

49、燕子李三,河北沧州人,侠义大盗,名震中华。

50、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

51、韩荫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一代英豪,传奇名将。

52、张作霖,东北王,辽宁海城人,祖籍河北。

53、张勋,大军阀,鞭子军首领,长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54、裴文中,河北省丰南县人。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北京人发现者。

55、王士珍,北洋三杰之龙,河北正定人。

56、冯国璋,北洋三杰之豹,河北河间人,著名笑星冯巩的曾爷爷。

57、冯玉祥,祖籍安徽,生长于河北保定,保定土话保持一生。

58、佟麟阁,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

59、张爱玲,祖籍河北丰润,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评说。

60、郭小川, 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人。

61、狼牙山五壮士,河北保定人,民族英雄,燕赵遗风。

62、董存瑞,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民族英雄,燕赵遗风。

63、马本斋,河北沧州人, 回民,中华抗日英雄。

64、王二小,河北保定涞源县上庄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65、小兵张嘎,河北保定安新县人,少年抗日英雄。

66、杨露禅,永年人,杨氏太极宗师。

67、冯至,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68、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69、荀慧生,河北东光人,四大名旦之一。

70、尚小云,河北南宫人,四大名旦之一。

71、盖叫天,京剧武生,号燕南,葬于杭州西湖。

72、于敏,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

73、邓丽君,河北大名人,生于台湾,著名歌唱家,一代歌后。

74、王蒙,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红学家。

75、铁凝,著名作家,现任中国作协主席。

76、裴艳玲,原名裴信。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兼演京剧,工武生,祖籍河北肃宁。

77、崔永元,崔永元出生于天津,籍贯河北,朝鲜族,央视著名主持。

78、周颖超,祖籍河北唐山,生于河北唐山,内地当红网络明星。

79、葛优,籍贯河北饶阳县,出生于北京,著名演员。

80、姜文,著名演员、导演。

81、钱红,河北保定人,女子游泳运动员,奥运冠军,获51个世界冠军,“蝶泳皇后”。

82、郭晶晶,河北保定人,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

83、范玮琪,台湾歌手,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系,祖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

84,杨公骥教授(1921.01.161989.06.07),是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家、著名学史研究专家,河北正定人。

85,何梦莲,字净亭,号周溪,正定人。乾隆己亥举人,历官榆林知府。有《式古堂诗集》。

86、苏大年,(公元1345年前后在世)字昌龄,号西涧,河北正定人。至正间他仕年为翰林编修,张士诚称吴王,他被任为参谋。他自号林屋洞主,人称苏学士。最擅长画竹石等,能诗文。

87、怀丙,(生卒年月不详),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学家。精于建筑工程技术。

88、梁梦龙(?—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89、樊腾凤,河北邢台人五方元音编著者 中国著名 音韵学家

97、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90、王宝强,1984年出生,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人著名演员,代表作《天下无贼》《士兵突击》

91、申宝峰, 河北省邯郸人,80代表诗人,音乐制作人,作词,作曲家,代表作我们都是中国人,好媳妇来亲个嘴

92、李想,河北石家庄人,80代表人,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93、韩乔生,河北邯郸人,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

94、庞伟,河北保定人,射击运动员,奥运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二金获得者。

95、祖逖,范阳遒(今河北省定兴县)人,西晋名臣,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由他而来。

96、刘琨,西晋诗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相貌俊朗,温润儒雅,才华出众,少年时即有“俊朗”之美誉,以雄豪著名。闻鸡起舞的另一主角。

97、李夫人,汉武帝妃子,死后被追封为孝武皇后,“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便是讲的她。

98、甄宓,字嫦娥,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庙号文昭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后人称其为洛神。

99、窦文涛,籍贯山东,出生于石家庄,凤凰卫视主持人。

100 、吴德(1913—199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好学生,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好战友,唐山市丰润区人。曾担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北京军区政委。是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并当选为中共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常委等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

有点多,挑一些合适的,其余的当做课外知识补充

^-^

水浒传第43回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个打虎英雄的?

●第二十三回主要内容: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被宋江惊出一身汗,疟疾好了。武松要回到到清河县探望哥哥,宋江兄弟两个专程相送,与武松结束兄弟。武松到阳谷县地面。在景阳冈打死猛虎。知县赏钱一千贯,武松把钱散与猎户。知县抬举武松为步兵都头。

●第四十三回主要内容: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回家搬母,途中遇李鬼冒名自己剪径打劫,未杀,给银十两。后知受骗,杀了李鬼,李鬼妻逃走。回家见娘,娘双目失明,李骗娘说做了官,接娘享受。哥哥李达回家,揭穿李逵秘密,并去财主家要领人捉拿李逵。李逵给他留下一锭大银走了。李达领人亦不去赶。背娘至沂岭,给娘取水,娘被虎吃,连杀子母四虎,被众猎户迎至曹太公庄上,被李鬼老婆认出,曹太公设计灌醉,报告知府。朱贵朱富救得李逵性命,李逵杀了曹太公、里正及李鬼老婆。

〔23回赏析〕第一部分,可分为三小段:

—、事情的起因,交待了时间、地点。是“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时间是“当日晌午时分”。从中午吃饭写起,以后的时间是按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来交待,不仅时间清楚,故事也真实可信。这里还要注意“酒旗”的作用,“三碗不过岗”是酒店写在酒旗上的五个字。这几个字不仅是故事的因由,人物性格的发端,而且布置了打虎的氛围,并贯穿到底。作者通过酒生发出许多精采片断来。

二、写喝酒吃肉。首先看作者是怎样写武松喝酒吃肉的。武松一共吃了十八碗酒(有的写十五碗):头三碗是一碗一碗地喝(“满满筛一碗酒”、“随即再筛一碗酒”、“又筛下一碗酒”。后九碗是三碗三碗地喝“又筛三碗”、“一连又筛三碗”、“再筛了三碗”。最后六碗是一饮而尽(“再筛了六碗酒”)。吃肉四斤(“切出二斤熟牛肉”、“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它告诉我们武松酒量之大、饭量之大,不同于凡人;只有这等高大身材,力大无穷的人才能配打虎。这里还通过酒家所见所闻进一步渲染武松英豪无比。他喝完三碗“全然不动”。等十二碗喝完还要喝,酒家道:“你这条大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得你住?”武松回答非常巧妙:“要你扶不算好汉!”醉倒了没人扶得起是条好汉,根本不要人扶更是好汉中好汉。其次,这样写喝酒吃肉,文字波澜曲折,不呆板,而且层次清楚。同时在武松与酒家之间展开矛盾冲突,通过卖与不卖的争执,进一步刻画武松那英豪中又透出焦躁和粗鲁的性格特征。总之写喝酒吃肉都不是闲笔,写酒是为了写武松,写吃酒是为了写打虎,英雄赞美酒,好酒衬英雄。

三、通过店家之口来说老虎之凶猛。这是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这足以说明老虎之凶恶。而官府发榜文,杖限猎户擒捉,足见其重视。这些都是说老虎之凶恶。把虎说的越凶,到打虎时方能显出武松之智勇。武松听了店家之话,他不仅不信,反说店家“把鸟大虫唬吓”他。这里可见其勇敢和自信。他不怕虎,所以不回去;他之所以不怕,是因为他有武艺,“艺高人胆大”吗!“仗胸中武艺”藐视虎而上了山。这样写武松,写他英勇、机智,都是为打虎作准备,没打虎之前一个有勇有智、威武豪壮的英雄屹立在读者面前了。由于我们思想上有了准备,到下面打虎、打死虎,既不出意料,又合情合理。

第二部分,是写人虎相搏。

我们说正面写打虎最费气力,最见本事,也是最难写的。前面写武松喝酒,写店家苦劝,对武松和老虎都作了渲染,武松是条好汉,老虎是只猛虎。这里一场人虎相搏的恶斗即将开始。铺垫之后引向高潮。如果打不死老虎,那就不好交代。所以这场恶斗必须写得精采,只有这样才能把武松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出来。下面我们看人虎相搏的描写。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耒。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上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这里写了人虎正面搏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说主要是为了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为了使武松这一高大形象站立起耒,作者采用了以下几种办法:

(一)用写景来衬托武松。我们知道店家已告诉景阳岗上有虎,可武松不信,这里有着侥幸心理;但读者清楚肯定有虎。这“文章”就要作在步步引出老虎来。怎样去引呢?

首先、写老虎未出来之前虎活动的环境,以此来烘托有虎的气氛,使人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感,虎虽未出但已感到有虎。作者这里写了一棵大树、一座山神庙、一处乱树林、一块大青石。“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虽不是榜文,但事情是有的)。时间已到了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败落的山神庙。”庙门上贴得一张印信榜文,还是说有虎(注意,若没这个庙,这张榜文就没处贴了)。再往前走就是乱树林,一块大青石。以上所见之景除正面交待有虎外,还从侧面渲染此处有虎:荒凉孤寂,阴森可怕,正是虎狼出没之处。现在虽未见有虎,确使我们感到处处有虎。金圣叹在这里评说:“骇人之景,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其次、写武松在这环境里的反映。主要是围绕着岗上有没有老虎来描写武松心里活动及其变化。当武松看到刮去树皮的大树上有抄白文字时,他不信,认为是店家故意吓人;当看了庙门上的印信榜文,才知真有虎,想转身回去,但怕人家笑话,“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嘀咕了一下,还是不回去。他想自己是江湖好汉,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决不能回去。最后荣誉感、好汉尊严超过了他的性命,宁冒生命危险也要上岗。他跟李逵、鲁智深不一样,虽有矛盾斗争,但毕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失英雄本色。我们说这样写才是武松,特别是害怕了一下,写得很好。他从不信,到真知有虎,心理活动有三点:(1)他信虎又不信虎。因“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这是信;不信表现在“只顾上去看怎地”。(2)他对虎又怕又不怕。怕虎说明他是人不是神,他虽是好汉也知虎要吃人的;不怕,表现在“怕甚么鸟,只顾上去”,说明他有本事。(3)对老虎是有准备又没有准备。武松上岗后,自言自语地说:“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见一块大青石,“却待要睡”。这说明他放松了警惕,又没准备。

我们说这样写才符合武松的思想性格。“又信又不信”写他很自信,这是英雄性格。信与不信是基于怕与不怕,不怕他就不信,相信他就怕,怕就得回去,回去就不是武松。说他不怕,那又不是人了,成傻瓜了,那又不精明了。这就使我们非常真切地感到武松是人世间的打虎英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神仙。这就愈发显示出了武松的神威,读后使人感到非常信服。这就是“尽用极尽人之笔”,当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如果错一点就不是武松了,分寸掌握的非常好,正如宋玉写美“恰到好处”一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里写武松太信、太不信,太怕、太不怕,都不像武松,只有这样写才“恰到好处”。

这一段描写,故事本身一起一落,文章写的也有起有伏,武松心里情绪也有高有低。他看到刮树抄白时,不信,认为是吓,他的情绪是高;看庙门上的印信榜文,“端的有虎,欲转身回”,他的情绪是低。上得山岗不见有虎,自信无虎,说“那得甚么大虫”,情绪是高;进了乱树林,见一块大青石,便要睡,他的情绪是低。这样写来起伏不定,高低相间,就把武松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我们知道,《水浒传》是善于写草莽英雄、绿林好汉的。同样写粗人,各有各的特点,李逵是真粗,从里到外都粗,没心计;写鲁智深是粗中有细,如打死郑屠镇关西虚幌一着溜了;写武松是假粗,心里很有数,要杀西门庆先告状,争取主动。要杀嫂子潘金莲,先找证人逼出口供,等两个人都杀了再去自首,争取主动,争取从宽处理,都说明他有心计,是个有勇有智的英雄。

二、用哨棒来衬托武松。一根哨棒从头至尾充分发挥作用。

这根哨棒不仅是为了打虎,更主要是用来衬托武松。作者不厌其烦的共写了十八次哨棒,而且是棒不离武松,人行棒行,人停棒停。为从要走,是提了哨棒;坐下吃酒,是倚了哨棒;吃完酒,又手提哨棒,可以说是寸步不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哨棒呢?主要是通过写哨棒来写武松,把哨棒写活了,武松也就写活了。武松的形象和心理活动,从哨棒衬托出来,并把它当成腾挪的手段。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塑造人物形象时,有一种方法叫“描写身段”,“亮相”,这是戏曲的行话。用今天话来说就是身姿、静态形象(瞬时)。我们看作者在四个地方写了武松的身段,类似电影的特写镜头:如从酒店出来,是“手提哨棒便走”,表现他很自信,可看出他那豪迈的气概;又如看了刮树上的抄白后,“横拖着哨棒,便上岗子来”,表现他不怕,但心里也有些嘀咕,“将哨棒绾在肋下”,看出他此时虽不在乎,但也有点精神负担了。还如当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他“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袒开”,大步流星地走来,衬托出英雄之豪迈。当他见一块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却待要睡,见一吊睛白额大虫出来,从青石上翻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看!不管怎样急,多么忙,哨棒总是忘不了。此处也可见武松的细心。

我们说最精采的还是用哨棒打虎。“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我们想,这一棒下去那虎非死不可;如果这一棒真打着了,那下面也就没戏了。作者处理没让他打着,而是打在树枝上了,“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不但没打着虎,反将哨棒折作两截。作者这样写我们说很真实、实在。(1)由于心慌,打急了,这既是惊恐之急,也是形势之急;(2)这是乱树林,又是傍晚回避不及,打在树上也是合情理的;(3)哨棒打折了,这为下面赤手空拳打虎,作了进一步铺垫。因为只有棒折断,才能把武松处于赤手空拳与虎相搏的险境时的英雄本色显现出来;(4)这样写还收到了奇峰突起的作用,因棒折使人叹息,构成情节转折,于是使险境再生,故事跌宕起伏。金圣叹读到这里有一段评说:“勤写哨棒,只道仗他打虎,到此忽然开除,令人瞠目噤口,不复敢读下去。哨棒折了,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神威来,只是读者心胆堕矣。”作者这样写确实巧妙,把读者心理抓住了。如果一棒定乾坤那就没意思了;如果开始没有哨棒,那也不好。叫他有棒,到关键时刻又不让棒起作用,这就颇味道了。“养兵千日”用时不起作用,这赤手空拳方显出威力,方显出英雄本色。

注意,我们读大作家、大手笔之作,往往会发现他们善于用器物来写人物,并写得很成功,使物我合一。我们管它叫性格化器物,如李逵的板斧,张飞的丈八蛇矛,关公的青龙偃月刀等,这些武器都不能换,一换人物形象就不像了。如关公用矛,那就没人信了(其实在《三国志》中关羽是用矛“刺彦良于万隆之中”的)。还有猪八戒的扒子,孙悟空的金箍棒,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以至《红灯记》中的红灯等等。

三、用老虎来衬托武松。作者写人虎搏斗主要是衬托武松的英雄本色。写虎实际是为了刻画武松的形象。这样,虎写成功了,武松形象也就成功了;虎写活了,武松也就活了。虎是真虎,武松也就是真英雄;这虎若是个懒虎,三拳就能打死,那英雄也就不惊人了。如《说唐》中的那个雄阔海“双拳伏双虎”他三拳两脚就把两只虎打死了,虎是孬虎,你这个英雄也不光采。敌人是草包,那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说施耐庵写的是真虎、猛虎,可以说在上百篇写虎的文章里,没有一篇能超过他的,可以说这是打虎的“绝唱”。

下面我们首先看这虎的出场:“只见发起一阵狂风”,虎走生风,以风写虎。“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据说这是虎中之王了。这是以声写虎。虎真的出来了。再看他扑人动作“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就这几点描写,已足叫人汗毛直竖了。可想这虎是真虎,是猛虎,是非常厉害之虎。接下来再看人虎相搏,“那大虫扑来”,武松“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这是笫一回合。那大虫“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这是第二回合。那大虫“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这是第三回合。武松只是退避一连三闪。请注意,作者在这里写了猛虎的“扑”、“掀”、“剪”,写的是很活的,很有生气。真虎多是“扑”,“掀”、“剪”当是作者的想象,但比较合乎情理,因虎尾巴也是很凶的,所以用尾剪人、打人也是可信的。另外,也可看出作者手法之高明,如光写“扑”,那就没层次感了,左一扑,右一扑,前一扑,后一扑,那就给人累赘、重复之感。作者在描写正面打虎时,还加了许多插入话,使得打虎非常精采,给人感觉虎是活虎,人是活人。如“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说明这是活虎。“武松被那—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这一惊,冷汗出了,武松就更清醒了,人也就写活了。再如“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没这一吼就成了死虎,有这一吼就成了活虎。这种办法叫“好整以暇”,是说最紧张,没空隙的时候,还和你说别的,本来“说时迟,那时快”这弦就已经绷得很紧了,还加这么多插话,足见作者之功力,匠心之独运。

在人虎相搏时,我们还能看出打虎的真实性。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着过了,“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武松一棒下去没打着老虎,“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惹急了,虎又扑将来,武松一下往后跳了十步远,虎“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就势把大虫顶花咯嗒揪住,一按按将下来。”这样写是很真实的。我们说老虎最厉害的是虎爪和牙齿,赤手空拳打虎就得回避爪牙,不按头部打是打不了的。像《说唐》里雄阔海用双手擎住两虎的前爪,那是不可能的、不真实的。再如有好多工艺品、绘画是“骑虎打虎”,那是骑不住的。唯独施耐庵这一写法是非常真实的、非常高明的。另外我们也能看出武松的机智、勇敢、灵敏,当老虎三着已过,双爪落在自己面前时,“就势”按住老虎头部,多么机灵。

还应注意到,作者在描写人虎相搏场面时,并没赋予武松以任何英雄行为,唯一的,就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又闪在一边”。一个接一个“闪”。看来轻描淡写,但却见作者之功力,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造诣是很深的。为什么?一是准确,动作准确;二是鲜明,形象鲜明。“闪”这个字,具有突发性、具有机智、敏捷的特点。当武松躲过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他开始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用大棒尽平生之力打去。先是打折哨棒,继之拳打脚踢。武松开始进攻了,此时作者才对他的勇猛、机智展开描写。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哪里肯放半点松宽,“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作者力透纸背的如椽大笔,把人虎相搏的场面写得神采飞动,跃然纸上。虎的凶、猛、狠和武松的沉着、机智、勇敢,都充分显现出来。一笔人,一笔虎,层次井然,一丝不乱。金圣叹在评正面打虎是最难写时,有这样一段话:“我常想画虎有处看,真虎无处看;真虎死有处看,真虎活无处看;活虎正走,或犹偶得一看;活虎正搏人,是断断必无处得看着也。乃今耐庵忽然以笔墨游戏,画出全副活虎搏人图来。今而后要看虎者,其尽到《水浒传》中,景阳岗上,定睛饱看,又不吃惊,真乃此恩不小也。”

第三部分,是打虎的余波。

打虎完了如何评价?思维不能马上消失,这里用猎户来进一步衬托武松的英雄行为。这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打猎的没打着虎,却叫过路的把虎打死了,足见武松之英勇。通过猎户之口,再度渲染虎之厉害,都是为了称颂武松是真英雄而来的。我们从这部分也能看出作品是写得很真实的。武松打死虎之后,“一步步捱下岗子来”,见草丛中又钻出两虎来,这位打虎英雄也不得不惊叫起来:“啊呀!我今番罢了!”逼真地描写出这场战斗的艰苦,揭示出了这个勇力过人的英雄,毕竟是血肉之躯,打虎之后他处于无力、胆怯、困倦的状态。这样描写,这个人物才逼真、更可信、更朴实丰满.

  • 评论列表:
  •  北槐而川
     发布于 2022-08-24 12:22:54  回复该评论
  • 须写得精采,只有这样才能把武松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出来。下面我们看人虎相搏的描写。“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耒。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
  •  莣萳尤怨
     发布于 2022-08-24 07:11:22  回复该评论
  • 碍:佛教术语,即"无挂碍"030 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承德:康熙题避暑山庄水芳岩秀,康熙第五景,乾隆时改为乐寿堂031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 河北承德水月庵032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