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以磨合为话题的记叙文
一、 作文题目
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汽车的后窗贴有“磨合”二字,这要告诉别人的是“尚需一段时间让车主和车子之间、车子的各部分之间配合得更协调,请多包涵”。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联系,都存在着磨合问题。请以“磨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 主题思想
(一)在本学期作文训练中,应该有一次侧重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这个训练放在期中为宜。“磨合”这个话题在适合各种文体写作的前提下,有利于写复杂记叙文。
(二)重点训练审题能力和多角度立意的能力。
(三)训练学生写“中规中矩”的作文的能力。
三、 作文指导
(一)注意准确把握题意
作文题目所供材料已经具体解释了“磨合”的含义,理解这个词要注意两个要素:一个是“磨”,也就是要经过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另一个是“合”,也就是让彼此配合得更好。注意不要把“磨合”的概念误解为“融洽”、“熟悉”、“折磨”、“磨炼”、“团结”、“完美”、“了解”、“理解”等等,这些概念有的只有“合”而没有“磨”,有的只有“磨”而没有“合”,也有的严重偏离原意。
有些概念,例如“沟通”、“适应”、“配合”、“协调”、“调整”、“合作”等等,与“磨合”的意思很接近,应视为合乎题意,不必苛求。
(二)怎样做到多角度立意
1. 怎样迅速找到立意的途径?
首先,要眼瞄现实。如果我们只是想着“怎样做文章”,那么很有可能找不到立意的突破口,面对“磨合”这个话题正是这样。如果我们想着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就会感到“磨合”这个话题很实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就感到有话可说了。
其次,要善于“以问引论”。乍一看“磨合”这个话题,似乎一下子找不到思路。如果我们能够“以问引论”,也就是用自问自答的方法引导思路,那么就会得出很多新的立意来。
2.要有“告诉读者一句话”的意识。
有的同学的作文只是“重复一句话”,也就是题目说“有磨合”,他就印证一下“有磨合”,而没有把自己新的、独特的认知或感受告诉别人。其实,文章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要让别人看了你的文章后有新的感受,获得新知。所以,要问问自己“我要告诉别人什么”,然后回答,新的立意才能出现。
以下这些立意就很好:“有点摩擦不要紧”、“不要在磨合中丧失自我”、“不固执己见才能做到磨合”、“不要一意孤行”、“人要主动与社会磨合”、“心中要有整体观念”、“有‘磨’才有‘合’”、“调整自己,适合环境”、“说说‘合不来’”、“从珍珠的形成说起”等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没能理清思路。
由于作者没能做到“意在笔先”,因而文意散乱,东拉西扯,包括立意的“多头指向”。
2.立意落俗套。
很多同学的作文只是印证“需要磨合”,新的立意很少。
3.以“彼”代“此”。
借助与“磨合”有关的其他事物来写“磨合”是可以的,但是必须主辅分明,不能喧宾夺主,以彼代此。例如有的同学作文的题目是“磨合与成功”,结果越写越把“磨合”丢得无影无踪,变成了写“成功”,这就是以“成功”代替了“磨合”。
4.选材的视野狭窄。
视野不开阔确实与我们同学的生活现状有关,但是也与我们的写作意识有关,由于生活的范围不那么宽,自己关注的领域又很狭窄,就会形成只知道写怎样和老师磨合,或者写怎样和家长磨合,当然这些都可以写,也可以写出好文章来,但是如果局限于此,就有些囿于一隅了。而我们有的同学能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热点,他们的作文材料就比较典型、新鲜。例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需要磨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需要磨合,中国新组建的女足需要磨合,抗击非典需要磨合,交响乐团需要磨合,乒乓球比赛中小球换大球需要磨合……由此进一步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的现象说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作文才有较强的可读性。
(四)对几个问题的看法
1.能否“唱反调”?
答:这就关系到我们前面说的“写中规中矩文章”的问题。我们主张面对“磨合”这样有一定指向性的话题,不要轻易从否定的角度做文章。否则,极易滑入“立意不当”的泥淖。但是如果作者的立意是“选好与之磨合的对象,不要妄言磨合而同流合污”,当然是很好的立意。所以关键不在是否“反弹琵琶”,而要看他弹得走没走调。
2.怎样对待文体上的“另类作文”?
答:包容而不鼓励。所谓包容,是说从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的发展趋势看,体现出“多样性”这样一个特征。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文体上判断文章的高下,也不能说因为他能写“另类作文”而高看一眼。原则是“文体无高下”。但是近年来不少学生看到几篇得了高分的另类作文,于是也盲目“学样儿”,画虎类犬,这样的风头应该遏制。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能写中规中矩的文章,才能写别具一格的文章。
3.能否“编故事”?
答:从原则上说,写作记叙文是允许“编故事”的。因为记叙文本身就离不开“故事”,而在写故事的过程中允许有或多或少的虚构,这也就是“编故事”。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些同学不但热衷于编故事,而且所编故事不合情理,甚至离奇古怪。只注重概述故事发展情节,不善于展开各种描写,这样的故事没有多少欣赏价值。
四、范文点评
有“磨”才有“合”
祁 航
一辆新车,各个机件协调密合,那是经过了“磨”;一个乐队,合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也是经过了“磨”。朋友的一个眼神就能会意,球员的一个手势就能配合,哪一样不是“磨合”的结果?所以,要认识“磨合”的重要,认识有“磨”才有“合”。
何谓“磨”也?就是一段时间内的互相作用和互相适应,没有它就没有“合”。可是,我们往往视“磨”为洪水猛兽,一提起它来就和“摩擦”、“矛盾”甚至“折磨”联系起来,希望它越少越好。一个集体有了不同的声音,于是便认为出现了“不和谐音”;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看到有些人不理解或一时跟不上趟儿,便惊慌失措地认为这些人“不听将令”,总是希望什么都那么一致,那么合拍,那么周全。殊不知没有这些“磨”,就不会有一致、合拍和周全。正是“磨”孕育了“合”,“磨”是“合”的先决条件。
最近我国的载人飞船上了太空,一切那么圆满,但是在无数的精密仪器中只要有一个部件出任何一点小问题,就会前功尽弃。值得骄傲的是我们一点问题也没出,这正是成千上万的宇航工作者和各界人士互相磨合的结果,是航天员和那无数的精密仪器磨合的结果,是各个机件互相磨合的结果。我们知道,无数的训练是磨合,千万次的调整是磨合,前几次的试飞更是磨合,正是这些磨合,为我们取得辉煌的成果奠定了基础。谁人不想一下子圆圆满满?谁人不想一切配合严丝合缝?但是,这些愿望只有通过“磨”才能实现,没有这些“磨”,再好的愿望也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不必谈“磨”色变,而应欣欣然自觉去“磨”,“磨”出一个“步调一致”,“磨”出一个稳定和谐。
人际间的磨合甚至比机件的磨合还要难,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对待同一事物,往往见仁见智;评价一件艺术品,往往眼光迥异。大师傅发愁众口难调,乐队最怕各吹各的调。
一个新组建的班级要集体活动,棘手的是各有各的主张,互不服气;朋友之间搞个合作最怕只想让别人向自己靠拢。怎样看待这些“不一致”?应该说这才是事物的原始本真。这其实是丰富多彩的表现,没有这些不一致,世界会变得多么乏味!怎能让这些不一样的部分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让不同的主张合成集体的智慧,让不同的乐调组成和谐的旋律,这就要看能否磨合了。在“磨”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痛苦,《水浒》里面不是说“不打不成交”吗?廉颇和蔺相如就是经过了一段摩擦后,双方才成为“刎颈之交”的。所以,我们不要一味担心彼此间有些“磨擦”,正是这些摩擦带来了最终的协调。
如果我们不顾客观规律一味否定“磨”而追求“合”,那么这样的“合”是经不住考验的。一个集体、一个社会,大家遇到“磨”就起火,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大动干戈,这样的集体和社会是不成熟的,也很难真正做到“合”。
没有“磨”就没有“合”,让我们在一生中自觉地去磨合吧!
简评�面对“磨合”这样一个有较宽写作范围的话题,作者不是泛泛而论,而是选择了“有‘磨’才有‘合’”这样一个突破口,集中力量从“磨”和“合”二者的关系上做文章,联系世事和心态,针对怕“磨”的现实问题,从物的磨合到人的磨合,运用典型的事例逐层展开分析,做到了言之成理,给人一定的启迪。
关于磨合话题的作文
走过磨合
通过磨合,能使生疏变的熟练,使钝拙变的灵活。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磨合。从深山中开采出来,一块看上去普通的石子,经过提炼打磨,便成了一块晶莹璀璨的水晶;工具零件通过打磨变的更加坚韧锋利;刚刚补修过的牙齿,也是经过磨合,才如此方便实用;海滩上的石头经过与海水长年的磨合,磨去了多余的棱角,成为孩子们手中天然的玩具……
细数起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也存在着种种磨合吗?
也许你刚刚告诉奶奶你不吃苹果,现在正因为桌上那个已削好的苹果怪她多事;也许你被老师留的不合理,老师不理解学生;也许你会因为一点儿小摩擦与同桌的他变成了陌生人;在喧闹的菜市场,你正因一辆自行车无意间刮到你,而与车主产生争执;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你也许会因为他人踩了你的脚,而闹的不愉快;在剧院,也许因别人的高声叫好而影响了你看节目的兴致……
生活中这么多的摩擦应该如何解决呢?我们先来看看需要“磨合”的司机是如何解决的,他们先在车后窗贴上了“磨合”,目的是告诉其他司机,希望能够得到同情、理解和帮助。其他司机看到这样的字条后,用宽容的心接纳了他。像大哥哥照顾小妹妹一样,让着她,护着她,在路口让她先过。即使她走的慢,也不鸣镝催促她。久而久之,车后的字条被摘了下来,问题也随之解决了。
原来解决摩擦的方法就是理解、宽容。当你埋怨父母的唠叨时,你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他们当然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子女。为了不让子女走弯路,他们难免会多嘱咐几句。不管老师所留的作业是多是少,他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这种举动是充满善意的。与同学或陌生人之间的摩擦,只要你去理解他,知道这不是故意的,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谅解他,这一点点矛盾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是理解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是宽容让世界充满了温馨。有这样一颗理解宽容的心,“磨合”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高中班级《磨合》作文800字
写作思路及要点:先说出磨合的作用以及状况,然后描写关于磨合的故事,最后升华磨合的主题。
正文:
磨合似乎已经成为了和谐的代名词。生活中,处处有磨合:肯德基与全聚德在北京市场上的对峙是磨合的过程;一个乞丐磨合了心态与社会,成为了一为富翁;一对竞争对手从当时的水火不融到如今的无话不谈,这也是磨合的过程。
磨合是一个说难也不难的过程。当你真正头日到磨合当中去,你就与周围的事物又亲近了一步,也就更能体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相反,你就尝不透磨合给你带来的思想觉悟与精神享受。
磨合给人们带来的真不少:曾经有一位世界名厨,他的厨艺一流,不仅做的一手好菜,而且作品也不乏艺术色彩。他的菜道道都是色,香,味俱全的艺术品。成名已久,他开始考虑收徒弟。不多,一次就收了两个。两个弟子每天在恩师的调教下同甘共苦,渐渐的也成为了当地出名的大厨。
某一年,当地举行厨艺大赛,兄弟二人勾心斗角,谁也不想输给对方。师傅见状是痛心,痛心当时的抉择。结果两人纷纷落榜。这次,两兄弟的磨合失败了。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名厨想出了一计。两兄弟对对方都不屑一顾,惟独不忘师恩无以为报。师傅假装得了癌症,弥留之时,说想吃道徒弟做的菜。
于是兄弟二人不计前嫌,齐心协力做了一道凝结二人多年以来深厚功底的美味,师傅见状很是欣慰。这次,他们的磨合成功了。磨合考验了人们,也让人们饱尝辛酸。
一只强壮的雄鹰正在空中飞翔。突然,只见它张开大爪,不一会儿就抓住一只绵羊飞走了。正在饿头上的乌鸦见状很是羡慕不已,于是每天都像老鹰一样俯冲地面练习抓羊。
日复一日,当乌鸦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抓羊的时候,它便迫不及待地飞到牧场,当它俯冲向一只羊时,它不仅提不起羊反而被羊毛缠住了,结果被牧羊人抓了去。这是因为乌鸦没有吧自己的情况与实际情况充分磨合。
而我们世界的首富——比尔。盖茨,他在大学期间认为课程不适合自己,便毅然放弃大学学业去研究软件开发,结果开发出了世界首富。这是他把自己的爱好与实际情况的充分磨合。
只要正视磨合,就会让你受益。反之,盲目只会带来遗憾,甚至是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