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上海一初中开11门体育课,你觉得有必要开这么多吗?
- 2、上海中学每人每周被安排一节体育课,学校还发“补贴”!这波操作你怎么看?
- 3、体育课一周几节是标准?
- 4、上海小学本学期每天一节体育,给学生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有哪些?
- 5、上海一初中为何会开11门体育课?
上海一初中开11门体育课,你觉得有必要开这么多吗?
我觉得没必要开设那么多,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应试教育国家。近年来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生,面对社会的快节奏,他们的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适当的运动是可以的,但是一周开设11门体育课,这给人感觉有点太过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学体育课每周开设太多不科学。
中学阶段面临中考,虽然九年义务教育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11门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太多,在面临紧张的中考阶段我认为有两到三门体育课,会适当地起到锻炼孩子身心的作用,如果太多,会让一些孩子兴趣产生转移,可能更多孩子喜欢体育课,而学校开设这么多体育课无疑也占用学生们很多上课时间,所以个人觉得这并不科学。
二、过多开设体育课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
中学阶段课业压力大,过多开设体育课会给一些跟不上文化课的孩子造成更多负担,他们有的可能会转移兴趣,有的则会认为体育课对自己是一种负担,所以建议不要开设过多体育课。
三、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完成文化课。
开设体育课的目的虽然是强身健体,但在中国应试教育非常重要,还是建议学校以文化课为主,课程可以开设11门,但是所有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两三门体育课就行。因为太多体育课学生根本没有精力去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任何事情不能太过,太过了会有反作用,这所初中开设这么多体育课,初衷是好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一周上这门多体育课不免耽误了学生学习文化课,总之开设11门体育课弊大于利,对于上海某初中开设11门体育课,你觉得有必要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见解。
上海中学每人每周被安排一节体育课,学校还发“补贴”!这波操作你怎么看?
说到体育课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基本上每周就有固定的体育课,但是老师也被安排进了体育课中,这种事情你们听说过吗?小编也是第1次听说,让我们一起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全校115名教职员工每周每人被安排上一节体育课,不仅仅上一节体育课,而且学校还给发“补贴”这个事情发生在上海敬业中学,对于这个事情上海敬业中学的校长金怡表示:老师们现在亚健康的状态越来越多,能够合理的运用老师们上班的时间,让运动得到更多的保障。而且,所有参加的老师都有课时费,学校也为此准备了很多比赛,在老师当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确实中学老师很辛苦,身上肩负的担子也比较重,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学生们正好处于青春期的萌芽,叛逆的学生也比较多,还要关心学生们身心发展的情况。老师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被工作占很大一部分,为了过度的追求考试的好成绩,累的不光有学生,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根据调查数据所显示:在教师这一职业中,亚健康状态属于普遍的现象,90%的教师都患有一种疾病;也有不少的教师患有两种甚至以上的疾病;62.8%的教师有颈椎病;58.5%的教师曾经患过咽炎;40.3%以上的老师有肺炎;还有25.2%的教师患有静脉曲张。
我觉得教师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学校安排这一课程我觉得很有必要,而且校长也是为了老师们的健康着想,毕竟教师每天都是要跟粉笔打交道的,每天吸入肺里的粉笔灰尘有很多。所以如果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让老师们整体的身体素质提高,增强免疫力未必是一件坏事。
体育课一周几节是标准?
体育课课时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教育(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每周2课时。普通高等学校1~2年级每周为2课时。
省教育厅等4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校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要求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
扩展资料:
北京基础教育阶段鼓励每天开体育课
1月18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文件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硬性要求”和“注重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和校外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在《中小学体育二十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北京基础教育阶段鼓励每天开体育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鼓励基础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开设4-5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3-5节体育课,不能以任何方式挤占体育课。
每天,学校要安排至少25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课外锻炼,多利用“三点半”的课后服务,让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有硬性要求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至少锻炼一小时,课间和午休时间不计入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上海小学本学期每天一节体育,给学生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有哪些?
上海小学本学期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同时还有两节体育活动课,学生上体育课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学生每天都待在学校,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锻炼的时间。给学生上体育课的话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学生们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小学生其实作业压力并没有初中和高中生那么大,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体育锻炼,而且经常开展体育课也能够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一个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在体育课上他们可以挥洒汗水,而且有专门的老师在旁边指导他们,也能够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体育课其实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运动细胞,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健康。之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的时候发现小学生的体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所以就需要多开展体育项目,搞体育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健康,整个人变得更加的精神。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待在学校,晚上回到家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所以如果在学校得不到锻炼的话,学生是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因此开展体育活动就变得更加重要。
小学生的习惯应该从小培养,上海小学的这种每天都安排一节体育课的政策,我觉得应该大力的支持、推广。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必要给他们很重的学习压力,现在都讲究素质教育,一定要先把他们的身体搞好,然后他们才能够承受住接下来高压的学习。所以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强健的体魄,我觉得多上体育课是有好处的。
上海一初中为何会开11门体育课?
体育课可以让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课程计划
体育课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有助于全面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便于及时地检查和总结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全面锻炼身体的原则,注意教材之间的纵横关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条件来安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