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出台12条政策措施助文旅体业渡难关稳发展
日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业平稳健康发展扩大市场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推出12条政策举措,从指导文旅体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大力提振文旅体消费市场以及保障文旅体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精准施策,帮助全省文旅体业在2020年渡过疫情难关,提振发展信心,扩大市场消费,实现平稳发展。
4亿资金+金融支持,帮文旅体业轻装上阵
《政策措施》提出,广东将督导各地严格按照疫情分级分区精准防控要求,分类指导景区等文旅体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复产,鼓励疫情低风险地区帮助文旅体企事业单位按有关要求积极复工复产,提早谋划“五一”等节假日促进区域文旅体消费举措。
广东今年将通过扎实有效的金融组合政策和真金白银的补助,切实帮扶文旅体业渡过难关。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安排4亿元省级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生产经营困难,加快恢复发展,刺激消费和振兴市场。一方面,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租金减免等减负政策。落实企业从事文化旅游体育服务等生活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企业、游览景区管理企业等2020年度亏损延长结转年限,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和预征率由3%降至1%等政策;积极搭建文旅体投融资对接平台,落实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靠前针对性开展信贷支持服务……通过加大金融社保税费支持力度,帮助文旅体业轻装上阵。
另一方面,将加大对场馆、园区租金的减免力度,如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文旅体民营承租企业免收2020年第一个月租金,第二、三个月减半收取;对疫情期间向园区内企业减免租金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机构,视情况给予适当补贴等。
精准帮扶受损行业,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全省文旅体业受疫情影响和冲击实际,此次出台的政策举措中精准帮扶住宿业、旅行社、景区、度假区、文化娱乐场所、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演艺、文化产品批发零售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对相关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等。如,针对疫情期间全省电影业受重创的情况,提出继续安排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符合条件的影院,适当加大对电影企业、重点项目、拍摄基地的奖补力度。对文艺院团、演出场馆因疫情影响取消的演出活动给予停演补贴。对在疫情期间暂停销售的体育彩票专营店、兼营店从体彩资金中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加大对实体书店和农村图书发行网点补贴力度。同时,广东将支持重大主题宣传创作,奖补支持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庆祝建党100周年、反映抗疫事迹等主题作品创作生产的单位等。
广东今年还将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和汕头亚青会场馆、清远省运会场馆、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馆等重大文体基建项目建设等,加快推动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广东还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做好文旅体项目用地用林用海安排。
复苏提振文旅体消费,推出惠民大礼包
《政策措施》提出,针对文旅体消费市场,广东将从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消费新业态、加大惠民力度、开展文旅体系列重大活动等方面,提前谋划复苏和提振市场,拓展文旅体消费新空间。一方面,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适当向文旅体企业倾斜。另一方面,培育壮大4K/8K影视、数字出版、动漫网游、在线旅游、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新模。同时,推出惠民大礼包,拉动消费提质升级。加大力度实施国有景区门票收费减免,鼓励非国有景区实施门票收费减免;鼓励各地发行文旅体优惠卡、优惠券,推出文旅体消费季、消费月活动等。
同时,广东将开展“广东人游广东”“全域旅游在行动”两项旅游振兴重点活动,提升消费力。在疫情结束后,鼓励各地市开展“省内联游”,全力推进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带动促进粤北生态修复与旅游发展。整合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持续打造“文旅护照”品牌活动,大力推广韶关丹霞山和江门碉楼世界遗产游、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游等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为城乡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如何开发体育旅游项目?
一般体育旅游目的地是以一项或两三项优势运动为特色或核心引爆,做强体验,延伸产业链,并融合其他各种室内外适合开展的休闲及体育运动,形成多元化的运动集群,支撑度假目的地的开发。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首先要根据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植入,并为体育项目提供配套的场所和服务。
按照目的地的产地特点可以把开发分为四种类型:体育主导型、体育提升型、体育活动型、体育健身型。体育主导型:选择可独立支撑度假目的地的运动休闲内容,如滑雪、高尔夫、山地运动等。体育提升型:能够大幅度提升度假区域旅游产品的运动休闲内容,往往是一系列同类型或互相呼应的项目总和。如各类户外运动对山地度假的提升;各种水上游乐运动对滨水度假的提升;各种康体娱乐活动对酒店度假村的促进。在考虑该类内容的时候,需要把着眼点放在休闲和服务上。体育活动型:通过该类运动休闲内容,可大幅度提升度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吸引庞大的客源。长期、稳定的营销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旅游盈利模式,如大型赛事、体育节庆类活动的策划和主办等。体育健身型:主要指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运动休闲需求,以服务性为主的运动休闲内容,如健身中心、公园和城市绿地的健身场所和活动组织等。
绿维文旅是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三甲级”综合规划设计院,专注于“旅游+体育运动”开发运营综合服务,经过十余年创新实践,形成了体旅融合、休闲运动、体育小镇、乡村振兴+体育等开发运营模式,参与编制了《体育小镇评定标准》,发布了《运动休闲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模式研究报告》,出版了体育小镇、康养综合开发等专刊,整合文旅与体育运动优质IP与资源,搭建“体育+旅游”平台,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运动度假区、户外运动基地、体育城镇、体育公园、体育地产、体育建筑、汽车营地、低空旅游、水上运动、漂流、滑雪、跑马场、运动博物馆、运动休闲综合体等各类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运营提供创意落地的规划设计服务和全方位支持。
至今,已完成了包括山地运动、户外运动、体育小镇、体育公园、体育建筑、滑雪、漂流、跑马场、运动博物馆等各类体育旅游项目规划设计数百个,其中奥运城市张家口、国 家登山运动展览馆、康平文体特色小镇、龙井关长城漂流、上海庙跑马场看台、鄂托克旗全民健身广场、腾冲绿色体育公园、白草洼国 家森林公园等,都已经成为业界经典和地方示范。
如何发展体育产业
——围绕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为开展全民建设运动、建设体育强国,我国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并探索中国特色足球篮球排球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同时,将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
——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还提出将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障工程,包括新建、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和体育建设步道的建设。
——十大举措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此外,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文件被认为是体育产业的一场“及时雨”,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文件。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