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保定冀英中学怎么样啊
整体来说 属于中等。
保定冀英学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6号,是一所民办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学校有文明礼貌,好学上进,热爱集体,艰苦奋斗的优良校风,学校生活井然有序。
冀英学校现有1-6年级教学班17个,学生621人,教工73人。 冀英学校有30个教室的教学楼,配有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
历史沿革:
冀英学校的二课堂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每星期4节艺教课。写作组、美术组、声乐组、 舞蹈组、书法组、武术组、英语组……
冀英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每学期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到北京、天津等地参观学习。校内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保定冀英学校
抗日小英雄有几个?叫什么名字?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的少年英雄。抗日小英雄人物很多。比如:王璞、雨来、张嘎、王二小、海娃等。下面是比较有代表的几个:
1、王璞
抗日小英雄王璞。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2、王二小
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出生于中国河北省涞源县,原名王禾。在反“扫荡”时,刚满12岁的他把鬼子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一个中队被全歼,可这位小英雄不幸被敌人杀害,英勇地牺牲了。
3、海娃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4、武建华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5、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
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保定冀英中学物理课本是什么版本
人教版。因为这是河北省教育厅官方认定的初中物理教材,所有的初中都要使用这个人教版的物理课本。保定冀英学校位于保定市五四东路,是一所民办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冀英学校实行小班授课,开设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并从一年级起,每周开设英语4节,微机2节。每周2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人人参加,有固定的辅导教师。冀英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每学期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到北京、天津等地参观学习。
《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谁?
《小英雄雨来》作者是管桦。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省丰润县女过庄人。1943年调到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从事文学创作。全国解放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从事歌词创作。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辛俊地》;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诗画散文集《生命的呐喊与爱》;童话故事《老虎和黑熊打仗》、《狐狸》、《竹笛》、《燕子》等。
创作背景
《小英雄雨来》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
1940年,晋察冀边区冀东地区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
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英雄雨来》,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