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论体育运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是万分数据库的一篇论文。
论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周田敬1,张玉荣2,魏汉琴1
(1. 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1;2.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阐明了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育不仅能够促进人
的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加强社会交往、丰富社会关系、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为
此,充分利用体育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人的全面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96(2005)03-0008-02
Influence of Sports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Man
ZHOU Tian-jing1,ZHANG Yu-rong2,WEI Han-qin1
(1.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China;2.Xingtai University,Xingtai 0540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Marx’s theor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man,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sports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 man . Sports can improve a man’s integrated abilities,forge closer ties,enrich social relation,promot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and the sufficient fulfillment of personal value . 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the best of sports to
promote a man’s full development .
Key words:sports;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man;influence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互相联系、辩证统一
的四个方面:①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②社会关
系的全面丰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③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④人的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体育
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人类素质的重要
途径,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体育是促进人的活动及其能力全面发展
的重要基础
1.1 体育增强了体质,为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活动为手
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增
强体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
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在对受教育者实施身体教育的过程
中,使其心理、品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受教育
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为承担各种艰巨的学习和
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智力水平的提高和思想境
界的升华提供了前提。1917 年4 月1 日,毛泽东同志在《体
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
智也”,明确地阐述了体育、智育和德育的关系。
1.2 体育对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力的影响日益加大
体育是一项促进人类健康和生活幸福的文化运动,它
离不开大自然和社会。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回归
自然的行为和活动, 当人们奔向大自然, 进行登山、垂
钓、踏青、郊游、探险等活动时,大家忘掉了工作的压力
和生活的烦恼,感受到的是心清气爽、心旷神怡,实现了
人与自然的统一、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体育对社会的影响
力越来越明显,奥运会倡导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平
等、团结和友谊;中美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 解冻
了中美长期以来的紧张关系;北京申奥成功,向世界展示
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功绩和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这些都昭
示了体育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1.3 体育对人类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促进作用
体育为人类的自我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氛围,为
人类个体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今社会
的飞速发展对个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健的体魄和
坚强的意志,成为适应社会竞争的必要条件。强身健体和
磨练意志正是体育的功能所在。当人们投身体育,融入赛
场的时候,身体得到锻炼, 意志得到磨砺, 同时获得了
*收稿日期:2005-03-07
作者简介:周田敬(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第19 卷第3 期河北体育学院学报Vol.19 No.3
2005 年9 月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
═════════════════════════════════════════════════════════════════
ion Sep.2005
“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 的满足感。体育运动还能够
实现集体能力的共同增长。一个个成绩的刷新和纪录的突
破,既有个体能力的发挥,更多的是集体能力的整合。运
动员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超越自我、团结合作的精神品
质,也会强烈地感染着全国人民,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凝
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人们能够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产生
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应充分利用体育对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促进作用,使人
类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超越自我,实现集体整合。
2 体育是增加社会交往、丰富社会关系的
重要纽带
2.1 体育增加了社会交往的机会
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们参与体
育活动的过程,就是在与同伴的默契配合、在与对手的斗
智斗勇、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获得心理满足的过程,它不
仅满足了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扩大了人们
社会交往的范围,满足了人们交往、合作的需要。不同肤
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选手只要一踏入赛
场,他们之间就建立了友谊,结成了朋友。一场体育比赛
可以使人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一个精彩的动
作甚至可以使得全世界所有的人为之深情陶醉、欢呼雀
跃;在体育赛场上,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以淡化,社会
制度已经不再是交往的障碍,体育成了人们沟通的桥梁和
全世界的通行证。
2.2 体育可以培养良好的竞争秩序,使人们的社会关系
更和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越来越明显,体育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
育的经济价值不仅在于体育活动本身带来的经济利益,更
主要的是它把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引入市场经济之中,改
善了人们的经济关系。人们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公平竞争
与合作双赢对利益双方的重要作用。体育竞争的原则促使
着人们不断地向健康的经济利益关系迈进,对纯洁社会关
系,净化社会空气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3 体育将促进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
加,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少, 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
多,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特长、个性、爱好自由选
择体育项目。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自由全面地发展自
我。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既是普通的参与者,又都是各方
面的社会活动家。他们不再受民族、阶级、地域、分工的
束缚,广泛地参加各方面、各层次的社会交往,从而形成
了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实现个
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体育是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
3.1 体育能够增强体质
体育在增强人的体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体育
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
抑制性,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功能的均衡性和灵
活性得以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提高
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②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可以刺激骨骼
的增长,改善血液供应状态,增加肌肉的营养物质,提高
工作能力。③体育运动能增加人体内的能量消耗,加速新
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全面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机能,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都能够
得到均衡的发展。
3.2 体育能够促进个人心理的发展和完善
人的健康机体是一个稳定的统一体,良好的情绪和平
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保持和促进整个有机体的稳定和平
衡。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随时转移注意力,及时调
节意志消沉和情绪沮丧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保持心情
舒畅、精神愉快,使机体成为一个良好情绪的储存器,积
蓄积极力量,并积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
操,使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得到健康的发
展,从而使人的身心健康保持最佳状态。
3.3 体育能够促进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
提高和进步
体育运动能够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受教育
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层次,培养道德
素质。比如拔河比赛需要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体育游戏
需要分工合作、规范秩序;同场竞技需要公平竞争、顽强
坚毅等。而且体育运动能够激发爱国热情, 振奋民族精
神,凝聚民族力量,融洽民族感情,从而促进整个民族思
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身体健康和体育运动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并使人们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素质
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4 体育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
手段
4.1 体育运动能够充分地展现个人的魅力
当第28 届雅典奥运会杜丽射落第一块金牌、刘翔跨
越了历史的障碍、皮划艇实现了零的突破、陈中用实力写
就了雅典奥运会的圆满,他们展示的是个人的魅力,经受
的是心理的考验,肯定的是自我的努力,实现的是自我的
价值。精彩的比赛体现了运动员德、智、体、美、勇的高
度统一,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人们在运动中充分地展示自
我和实现自身价值也成为体育雅俗共赏的魅力所在。
4.2 个人在体育中的成就更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实现
社会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实现的。为社会
奉献,为人类造福是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价值实
现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通过不同的具体方式实现着自己
的社会价值,体育人正是通过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血汗与青
春,努力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来完善自我和实现社
会价值的。鲜花、奖牌、掌声和运动员饱含激动与幸福的泪
水不仅证明了运动员的自我价值,同时见证了社会对运动员
努力与成绩的肯定与认同,是运动员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新人。体育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能够促进德智的
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第3 期魏汉琴,等:论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9
体育的育人价值
体育的育人价值其实更多的是在一种身体素质方面,但是体育精神也可以给予人精神上提升,所以体育也是很有育人价值的。
论体育对个人人生发展的作用 想找这篇论文 大约1500字
参考下面的文章,并对下面的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即可。例如可去掉学校二字,学生改成个人,再对一些句子进行删减。希望能帮到你。
论学校体育对学生人生发展的作用
摘 要: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意识
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到底何谓终身体育?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因此,学校体育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
一、终身体育的涵义和结构特征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对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人体的活动规律要求身体锻炼必须坚持经常,如不能持之以恒,就不能产生持续的锻炼效果。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要求身体锻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根据一个人的不同发展时期,如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在参加工作者一直到中老年,和不同人群的特殊阶段,都要求终身体育有科学的指导,都需要建立与完善终身体育的组织体系。
二、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
体育应伴随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他们在身体朝正常的方向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其次,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身体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此外,学校体育还为培养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提高了实践环境,并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人的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环,使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三、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
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上的变革。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正确的体育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在自我参与中,获得自我发展。再则,高等学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体育的最高层次,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沈砚田.大学体育,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
[2]林诗娟. 论终身体育[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 .
[3]袁南宁.试论终身体育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