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射箭的古代射箭
射箭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据考古发现,它在距今两万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曾经发现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石箭头,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了,这是用石头磨制的箭头,绑在木杆上作为当时射箭的用具。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弓箭的发明使用,作为由中级蒙昧社会向高级蒙昧社会开始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说:”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了。”弓箭的使用对于上古仕会的进步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弓箭具有强大的杀伤能力,增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
据《太平御览》三百四十七卷记载,夏朝已经有了教授射箭的专职教员,同时还有了习射机构-“序”。夏之大学称“序”。《孟子》云:“序者,射也”。商朝沿袭了夏朝的习射制度并有所发展,亦有专人从事习射的管理工作。《礼记·王制》云:“耆老皆朝於痒,元日,习射上功”。说明当时学校习射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弓箭制作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已具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和经验。对于弓箭的选材、制作程序和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并有专门的弓匠来制作。弓箭的种类与西周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制造更加精细。箭镞同属中轴制及三棱制的范畴,而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真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春秋时期还发明了弩,它又比弓先进了一步。一个是训练时间短,二是对较小目标的命中率比弓高。到了战国时期弩已增加到四种。在《吴越春秋》中,详解了关于弩射之法,当时对弩射研究的深入程度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
到了汉代,随着铁制器械的发展,青铜箭镞逐渐地向铁箭镞发展。射箭运动除了在实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理论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仅《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射法,就包括《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等等有八种六十九篇之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在《魏宗室常山王遵传》里边,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阳的华林园举行了一次射箭比赛,他把一个能容两升的酒杯,悬于百步之外,让19个运动员进行竞射,最后谁把这个酒杯射着了,谁就把这个酒杯据为己有,这在当时叫“奖杯赛”,在中国体育史上,这可是最早的一次奖杯赛了。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隋唐,射箭活动得到了巨大发展。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在武举制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等等。从唐代到宋代,整个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
清朝时期,由于满族人入主中原,把少数民族的射箭活动也带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广泛的开展。康熙61年(1722年),曾经将“木兰秋狝”定为恒制,把承德作为涉猎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提高了整个射箭的开展。当时,由于射箭活动比较普及,加上清代中后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射箭逐渐地从军事领域退出去了,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射箭比赛。
体育运动自古有之,中国古人有哪些奇特的体育运动方式?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足球是很受人们的喜欢的一项运动,在古代的时候也是,在古代踢足球叫做踢蹴鞠,蹴鞠,“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如今国足没有玩好祖宗发明的运动,难怪国人不断吐槽呢。
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改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根据《丸经》记载:捶丸是在空旷地上画一球基,离球基七步至百步做一定数目的球窝,旁树彩旗,用棒从球基击球入窝,以用棒数少或地穴数多的一方为胜者。从所记场地、运动用品、竞争人数、竞赛方式、裁判规制等方面来看,与现代的高尔夫球很相似。
射箭是人类最早的活动之一,远在成为一项体育运动之前,射箭就早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技能之一。春秋时期,孔子认为老师应教导学生通过习六艺来修身。孔子以为:“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不过,射礼作为古时的射箭比赛,比赛规则跟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太一样。
马球就是一项把骑术、高尔夫、足球结合起来的混合型运动。马球是一项极其重视团队配合和个人技术的运动,最高境界就是人、马、杆合而为一!以至于唐玄宗专门颁诏,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科目之一。
古代人的射箭比赛是什么样的?
古代人的射箭比赛是把步射和骑射相结合,步射为射草人,骑射是测试马上射术。
一、李广射石
西汉名将李广出生于一个世代崇尚射术的家庭,有一身骑射的好本领,匈奴人闻风丧胆,称其为“飞将军”。
他箭法高明,曾多次射杀过老虎。李广一次外出打猎,发现远处有一只老虎趴在地上。他赶紧拉开弓,一箭射中,连箭的尾羽都射进去了。他大着胆走近细看,原来那“老虎”竟然是一块大石头。
李广十分得意,于是又试着射了几箭,但是箭头都射钝了,也没能再次把箭射进石头。看来,李广在危急的情况下可以爆发出超出平常的力量,当他知道对面的是石头时,反而射不进去了。
二、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当时的胡人身穿短衣、长裤,骑马奔跑、开弓射箭都十分方便。
赵武灵王决心向胡人学习,他不顾贵族官僚的反对,令军民改穿胡服,学习骑射。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改革,也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次革命。
三、固定的竞射日
自此以后,射术与骑术结合起来。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经常举行骑射比赛。在唐代,步射和骑射还是武举考试的主要项目,步射为射草人,骑射是测试马上射术,唐朝规定每年的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为固定的竞射日。
唐朝的皇帝很多都是射箭高手。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皇后窦氏出身非常高贵,又学识不凡。窦氏到了出嫁的年龄,前来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她的父亲为了给她寻一个好夫婿,画了两只孔雀在屏风间,让求婚的人各射两箭,谁能射中孔雀眼睛,就将女儿许配给他。
前来试射的人有好几十个,但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最后只有李渊连发两箭,射中了孔雀的两只眼睛,于是李渊以一手射箭的好本领娶得了美人归。这就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雀屏中选”的故事。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被选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