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七台河市出了几个世界冬奥会冠军
杨扬、王濛、孙琳琳三位奥运冠军。
七台河培养和输送了张杰、杨扬、王濛、范可新等10位冬奥会冠军和世界冠军,15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世界级比赛金牌169枚,其中冬奥会金牌6枚;国家级金牌459枚。 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唯一“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2年杨扬实现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温哥华冬奥会王濛成就中国队女子500米冬奥三连冠的同时, 个人成为中国短道历史上第一个三冠王; 张杰从七台河首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成长为第一位中国特奥短道速滑冠军教练;
范可新实现中国队女子500米世锦赛五连冠。
CBA15支球队的主场分别在哪
1、深圳烈豹:
主场馆:深圳龙岗大运中心体育馆
分场馆:深圳市宝安区体育中心体育馆
2、北京鸭:万事达中心(五棵松篮球馆)
3、广东华南虎:东风日产文体中心(东莞篮球中心)
4、青岛雄鹰:
主场馆:国信体育馆
分场馆1:潍坊学院体育馆
分场馆2:中国海洋大学体育馆
5、四川蓝鲸:四川省体育馆
6、广州龙狮:
主场馆:广州天河体育馆
分场馆:佛山南海体育馆
7、江苏龙:
主场馆:中国银联体育馆(南京五台山体育馆)
分场馆:镇江会展中心体育馆
8、山西猛龙:山西体育中心体育馆(红灯笼体育馆)
9、山东金狮:山东高速大球馆(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馆)
10、上海大鲨鱼:
主场馆:上海源深体育中心
分场馆:上海交大霍英东体育中心
11、辽宁飞豹:本溪市体育馆
12、江苏大圣:
主场馆:常州奥体中心体育馆
13、浙江金牛:义乌梅湖体育中心体育馆
14、浙江广厦猛狮:广厦体育馆(杭州体育馆)
15、北京翱龙: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
扩展资料:
中国篮球协会于1956年6月在北京成立,简称“中国篮协”;英文名称为“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缩写为“CBA”。
中国篮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篮球协会、各行业 篮球协会及解放军相应的运动组织为团体会员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联合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奥运项目组织,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和亚洲篮球联合会的唯一合法组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BA
谁知道七台河哪有练篮球的?
你意思是哪有教篮球的? 还是练篮球的地方? 还是说那里有练篮球的人 ? 我只知道 高中里面的篮球队 是练篮球的
七台河城市建设如何
七台河市基本情况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处于佳木斯、牡丹江、鸡西、双鸭山等五大城市群中心位置,总面积6221平方公里。七台河1958年开发建设,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现辖3区一县,人口86万。
七台河市地理位置优越。南与鸡西市、牡丹江市相邻,北接佳木斯市、鹤岗市,东连双鸭山市,西通哈尔滨市,周边有13个县、7个国营农场,城市总人口1100多万人。铁路交通便捷。
七台河市物产丰富。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3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三大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52.6亿吨,保有储量17亿吨,并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目前,七台河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和东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培育了电力、化工、家具、机械、食品等一批立市产业。
七台河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境内拥有倭肯河、挠力河两大水系、34条河流和21座大中小型水库。市区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桃山、仙洞山、万宝山成“品”字相拱在市区周边,万宝湖、桃山水库如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两端,在这“三山两湖”的映衬下,形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独特山水园林风光,被授予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奥运冠军杨扬成为全中国人的骄傲,“双叶”家具驰名中外,中国草笔堪称中国书画史上一大创举。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一个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七台河市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业、娱乐、旅游、医院、学校、通讯等应有尽有。境内总库容8亿立方米、总投资5亿元的桃山水库二期工程即将上马,竣工后,列全省第三大水库。全市现有3个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44.8万千瓦,七台河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是我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
“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以来,我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创造体制优势,扩大开放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了主题任务由“争生存、保发展、渡难关”向“加快发展”的转变,“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8.86亿元增长到100.2亿元,年均增长11.6%,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人均GDP由5708元上升到11378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合1420美元),提高了5670元,位于全省前列,是全省人均GDP超万元地市之一。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5亿元,年均增长16.1%,是“九五”时期的1.9倍,是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37.0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5位,年均增长18.1%。全部税收收入由3.46亿元增长到14.23亿元,年均增长32.6%;全口径财政收入由3.32亿元增长到15.06亿元,年均增长35.3%;一般预算收入由1.74亿元增长到5.88亿元,年均增长27.6%,增幅均居全省第一。GDP税收贡献率达到14.2%,比2000年提高7.1个百分点。在全省实行地市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实绩考核以来,均被评为优秀地市。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1:49.1:37.8。培育形成了煤、焦、电三大主导产业和木制品、食品、机械、化工、新型建材等接续产业。原煤生产和入洗能力、焦炭生产能力、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200万吨、2000万吨、360万吨和76万千瓦,三大产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0%,占全部税收比重的77%;非煤接续产业与煤炭工业之比由2000年的47:53调整到54:46。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业主辅换位工程,畜牧业增加值达到4.2亿元,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31.7%,比2000年提高了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年均增长9.9%。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重大跨越,占全市经济总量达到65.5%,占地方经济比重达到87.0%,占全部税收的48.0%,占从业人口的70%,形成了一批年纳税超亿元、超5千万元和超1千万元的民营大户企业,成为主体经济和立市经济。
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国有企业改革,198户地方国有企业退出国有实现民营,改制面达到了100%,盘活闲置资产16亿元,安置职工4.5万人。农村税费改革顺利推进,“一免三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审批项目减少82%,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地方煤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实施了市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人事、文化、卫生、城市建设管理权等陆续下放到区,区级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招商引资上项目成果显著。按照“政策全省最优、服务周边最好”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抓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五年取消收费项目114项,为企业减轻负担7200多万元,为民营企业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减免地方所得税费3亿多元,受到了国务院减负办的通报表扬。五年引进域外资金1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新上项目5000多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6个,亿元以上项目16个,外资企业、境外投资和外派劳务实现新的突破,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资金和项目数量最多、质量最高、效果最好的时期。
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4亿元,重点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改造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改造新建城市主要街路25条、近3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状况明显改善,硬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大通道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与省城和周边市县基本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沉陷区综合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欣源小区70万平方米住宅楼、三所学校及相关配套设施已交付使用,成为我市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的住宅小区。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288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新增5万吨,城市居民自来水入户率由65%提高到73%。新增供热面积28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由53%提高到70%。城市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中心区排水管网普及率达到80%。市综合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城市绿化、净化、美化水平全面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2%,生态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强化,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步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56元提高到7346.7元,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7.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6056元增长到11200元,年均增长13.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08提高到3354.5元,年均增长6.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5.3亿元增长到89.5亿元,年均增长14.6%,人均储蓄超过10000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8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15.4平方米,增加4.4平方米。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实现“两基”目标,新建、扩建了市二中、六中、七中、五小教学楼和高级中学科技馆等一批高标准的校舍,中心区通过“双高普九”验收;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七台河职业学院实现当年筹建、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入使用、当年招生办学,结束了我市没有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历史。新建、改造了市医院门诊综合楼、传染病区、紧急救援中心、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初步建立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科技进步加快,完成技改和新产品开发项目24个,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博图馆、歌舞团剧场、体育馆、电视台演播厅等一批设施投入使用,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短道速滑为代表的竞技体育连创佳绩,体育工作获全国冬季项目贡献奖。计划生育完成省控指标。就业再就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应险能力逐步增强,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开工建设了7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
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果显著,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反腐倡廉力度加大,依法治市顺利推进,先进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果,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全市各级班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形成和发展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大好局面。全市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十一五”时期的形势和发展目标
(一)内外部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沿海发达地区传统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上项目提供了有利契机。全球能源紧张使能源安全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继续拉动煤炭市场需求,从长远看,煤炭、焦炭、电力仍然面临较好的市场环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等政策陆续出台,对我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接续产业十分有利。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加大,为我市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十一五”将是黑龙江一个加快发展的时期,建设六大基地和东部煤电化产业带有利于我们这个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我市一批民营企业大户正在迅速做大做强,正在建设和谋划的一大批煤化工、电力、新型建材、木制品和农畜产品加工等大项目,都将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一五”时期我市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国家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增长方式和安全生产,行业准入条件将不断提高,势必给我市一些规模较小、素质较低的煤矿、焦化等企业带来较大压力;我市工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增长与资源接续的矛盾日益显现,传统产业比重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专业技术和企业管理人才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实现建设龙江强市的目标,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还要补齐“十五”期末存在的差距。
(二)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为战略目标,求真、求实、求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创造优良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基本原则
——坚持循环发展的原则。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乡和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均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接续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社会安定文明,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经济发展。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力争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GDP力争达到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社会进步。全市人口控制在90万人以内,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0%,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每万人口中受大学教育人数达到580人以上,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2人,城镇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综合覆盖率和农村养老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0元,年均分别增长9%和8%以上;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
科技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运用高新技术推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资源环境。万元GDP能耗下降2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空气污染指数下降到80以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引导组织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搞好资源协作,减少资源投入和废弃物排放,围绕可持续发展,做强四大工业基地,做大五个接续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工业主体地位,以做强做大工业保证“建设龙江强市”宏伟目标的实现,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10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
(一)做强四大工业基地
1、优质焦煤基地
一是搞好资源勘探,保证资源接续。按照省政府规定原则,统筹市矿发展,合理配置区域煤炭资源。加快推进岚峰、七峰、铁南、种畜场、北兴北、鹿南六个重点区域资源勘探,实施老矿区深部及外围资源精查勘探项目,预获储量8.0亿吨。二是搞好新矿井建设和老矿井改造,保证煤炭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建成投产七煤公司90万吨/年向阳煤矿、市地方45万吨/年双兴煤矿两处较大型矿井,及铁南、庚鑫、宏兴、鹿峰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型矿井,新增产能200万吨以上;改造提升七煤公司新兴矿、新建矿、龙湖矿、市地方鹿山矿等矿井,新增产能100万吨以上;推进地方小煤矿联合改造,组建一批年设计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上矿业公司,逐步淘汰6万吨以下小煤矿;加快种畜场、铁南等资源勘探区的后续开发,力争开工建设一批新井。2010年,全市年产100万吨、50万吨、20万吨以上煤矿分别达到6个、5个、30个,原煤年产量达到2500万吨以上。三是改造提升洗选工艺,扩大优质精煤品牌效应。鼓励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入洗能力在120万吨以上的洗煤项目,改造提升现有规模和工艺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新标准的洗煤企业。新上七煤公司向阳洗煤厂、富源煤矿无烟洗煤厂等洗煤项目,改造七煤公司富强洗煤厂和一批地方洗煤企业,淘汰落后洗选工艺,提高精煤回收率和质量,实现可洗原煤全部入洗,打造七台河优质精煤品牌。抓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给清洁能源带来的市场机遇,发挥我市无烟煤资源和洗煤副产品充足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和民用型煤,力争2010年全市型煤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
2、优质焦炭基地
继续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开发特种铸造焦产品,打造优质焦炭品牌,巩固提升“东北亚煤焦之都”地位。一是巩固壮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焦化企业。推进龙洋焦化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2006年投产。支持亿达信、宝泰隆公司进行干熄焦等工艺技术改造,提高焦油、煤气、热能等副产品回收率,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改造提升一批焦化企业。引导现有达不到国家最新产业标准的焦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技术工艺,提高环保标准,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引进新建一批高标准焦化项目。根据市场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继续引进建设生产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焦化项目,保证焦化产业良性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焦炭产能保持在500万吨以上。
3、电力工业基地
积极发展劣质煤、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煤气发电项目,推进煤电转化,实现能源空中运输。加快大唐七台河发电厂二期2×6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建设,力争2006年开工建设,2008年并网发电,并及早筹划三期扩建工程,力争2010年开工建设。新建宝泰隆15万千瓦、亿达信5万千瓦洗中煤、煤泥和煤矸石电站,北旺化工5万千瓦自备电站。改造扩建市、矿现有两个矸石电厂,分别新增装机容量2.5和2.4万千瓦。建设龙洋公司3.1万千瓦、鲁龙公司1.2万千瓦等一批环保燃气电站项目。到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提高到228万千瓦,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电力基地。
4、煤化工基地
充分利用我市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优质资源,大力发展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和粗苯精深加工项目,力争建成龙江东部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一是建设一批煤气制甲醇项目。加快宝泰隆公司20万吨、亿达信公司12万吨甲醇项目建设,并随着焦炭产量和煤气发生量的增加,继续提高煤气制甲醇及综合运用的能力,消灭煤气对空排放,实现完全回收利用。适度发展煤炭气化,鼓励支持企业开发利用适合造气煤种制取甲醇等项目。二是建设一批煤焦油加工项目。推进圣迈公司10万吨煤焦油加工项目建设,支持兴盛化工厂二期扩建工程,随着焦炭产量增加继续引进建设煤焦油精深加工项目,2010年全市煤焦油加工能力超过30万吨,本地煤焦油加工利用达到100%,并形成对外地煤焦油资源的吸纳和竞争能力。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开发粗苯精制项目,实现粗苯就地加工增值。研发以甲醇、焦油、改质沥青等为原料的醋酸、二甲醚、中间相炭微球等精细化工项目,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三是做大其它化工项目。加快农垦博兴30万吨尿素、50万吨复合肥改扩建项目建设,扶持乳化炸药、东方化工公司等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
(二)做大五个接续产业集群
1、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
支持双叶公司发挥品牌优势,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双叶工业园区二期扩建和配套基地项目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对全市木制品及相关产业的牵动能力,力争到2010年,生产销售实木家具150万件(套)以上,成为全省家具业龙头和全国家具业航母。搞好森帝等木制品工业园区建设,扶持永宏木业、三元木业等木制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扩大橡木酒具、木屐、实木门等特色木制品加工业规模。到2010年,木制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以实木家具为重点的木制品加工业成为全市重要的非煤支柱产业。
2、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支持勃利烟叶复烤厂与白沙集团合作,“十一五”期间烟叶加工能力提高到80万担。加快山东兰裕集团勃利冷冻厂、大森林冷冻食品公司改造建设进程,发展生猪、肉鸡屠宰加工业。推进大自然油脂公司3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开发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林泓米业公司精炼米糠油项目建设。扩大金荞格尔金公司生产规模,发展出口创汇农产品。支持天龙浩公司、三江浸油厂、沪勃利泰公司、金鼎鹅业公司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积极发展深度加工,不断做强做大。依托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继续引进实力强、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大企业建设农畜产品加工项目。2010年,农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3、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抓住国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机遇,利用我市丰富的煤矸石和粉煤灰资源,加快发展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业。制定推广新型建材和取消粘土砖的政策,支持德利能源粉煤灰砌块和宏源矸石砖两户企业搞好生产和销售,不断扩大规模。推进七煤公司热电厂30万吨粉煤灰水泥项目、6000万块煤矸石空心砖项目、宝尔强建材公司4.8万立方米粉煤灰环保建材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积极谋划建设2亿块煤矸石空心砖项目,搞好饰面花岗岩石材开发利用。到2010年,新型建材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4、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抓好勃农公司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扩建项目,加快新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完整配套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引导全市农机制造企业按照市场机制,与勃农公司联合协作,成为勃农公司配套企业,扩大勃农公司品牌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把我市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小型农机具生产基地。利用我市销地市场及区位优势,做大矿山机械制造业。加快建设七煤公司10万棵单体液压支柱及配件项目,大力引进知名矿山机械及零配件制造企业来我市办厂。依托优质焦炭资源,发展精密铸造业,积极谋划10万吨球墨铸铁管、5万吨灰铸铁球墨铸铁、铝合金铸件项目。到2010年,机械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
5、医药产业集群
依托北药种植基地和现有药业基础,不断扩大医药产业规模。加快七台河制药厂与湖南千山药机集团合作的填补省内空白的药用膜袋项目建设,争取明年投产,并筹划二期工程。推进康威公司七台河中药厂40吨水飞蓟素加工项目尽快投产,发展深度加工。启动日普兽药二期扩建项目。扶持蓝宝公司、万寿菊加工厂、金元辣业公司开发花色甙、黄色素油、辣椒碱、辣红素等医药中间体提取加工项目。到2010年,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规划建设金河、互助等工业园区和七桃路、依宝路两个工业走廊,引导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为招商引资上项目创造有利条件。
长春市的室内篮球场
净月篮城,高新澎湃,朝阳老汽贸城,汽车厂灯光这几个场地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