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幼儿园大班《小树林》教案
- 2、幼儿园户外活动有哪些
- 3、如何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开展有效的户外体育游戏
- 4、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有哪些
- 5、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
- 6、如何设计幼儿园"野趣"户外活动
幼儿园大班《小树林》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树木的远近关系,用近大远小及遮挡的画法表现。
2、大胆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树的各种不同造型。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挂图18号,幼儿用书;美工书。
活动过程:
1、回忆、欣赏与观察。
①我们看到过各种树,那你最喜欢的树是怎样的?
②欣赏挂图,观察各种树的树干、树冠、树叶的造型。
2、直接示范与讲解。
①示范画各种图形和线条组成的树叶。
②示范画树干,引导幼儿观察树干的颜色和形状,鼓励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树干。
③示范遮挡的画法。
3、创作与指导。
①提出作画的要求:今天我们来画小树林,要画上各种不同的树。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前有后,才是一片小树林。
②幼儿在《小朋友用书-美工》第18页“小树林”上作画。
③教师进行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一对一进行示范,尤其是遮挡如何表现;对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变化各种线条和树干。
4、欣赏与评价。
评价幼儿作品,重点评价色彩、造型、远近关系、遮挡的画法、涂色方法、添画小动物及花草。
幼儿园户外活动有哪些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2―3倍的蘑菇卡片,小篮子4只。 2.在场地中间悬挂一条高约70厘米的长绳,布置成“树林”;场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做“小动物来做操”的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的游戏内容。
指导语:今天兔妈妈要带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片树林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过去呢?
2.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哪种方法最好,最后得出结论:钻过树林采蘑菇最好。
指导语:现在就请小兔试着钻过树林采蘑菇,如果你钻过去了,采到了蘑菇,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钻过去的。
3.教师请尝试成功且动作正确的幼儿告诉大家是怎么钻过去的并示范给大家看,教师小结钻的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4.教师请全体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指导语:现在小兔们就可以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钻过树林采蘑菇了,小兔们出发!
5.幼儿游戏,当幼儿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戏结束。 三.结束部分
1.兔妈妈表扬认真学本领的小兔,小兔们把蘑菇送给兔奶奶吃。 2.复习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 小青蛙跳荷叶(跳) 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准备: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
2、运用呼啦圈作为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过程:
1、准备活动:教师编儿歌《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2、进行游戏:请幼儿分成男孩和女孩。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
①请孩子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②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那一只小青蛙跳的远,他是怎样跳得?(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③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小青蛙跳荷叶》;
④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3、放松活动:《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
游戏:小鸡学本领(跑)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3.能在游戏中充分发展幼儿的智慧、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活动准备:
一条围巾;小鸡头饰若干;小鸡和狐狸的家场景;狐狸头饰1个;“虫子”若干; 草地、树、草丛。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小鸡跟着鸡妈妈”从家里走出来。
2.鸡宝宝”在“鸡妈妈”的带领下随音乐活动身体(头部、肢体等) 二、小鸡学本领
1、鸡妈妈示范提“虫子”。
提问:“妈妈示范是怎么过去提虫子的?”
(幼儿学习跑的动作,双手握空拳,前后自然摆动,双脚跑动) 2、请四个鸡宝宝去草地上学习提虫子 (提示鸡宝宝不与别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游戏《小鸡提虫》 1、第一次游戏
请一个宝宝前去观察狐狸是否在家,然后再一起去草地上提虫子 2、第二次游戏 一个鸡宝宝被狐狸提去了
3、商量营救的方法
提问:“一个鸡宝宝被狐狸提去了,怎么办呢?” ①第一次营救(失败,再与宝宝们商量)
②第二次营救(妈妈去狐狸那里抢宝宝,宝宝们用棒、石头来帮忙救同伴,成功救回家并指出为什么会被狐狸提去的原因)
3、讲评结束(宝宝们,我们有这么多的虫子,我们给邻居鸡妈妈送去好吗?)
如何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开展有效的户外体育游戏
挖掘农村资源,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作者:黄纯纯
随着国家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视,农村幼儿园体育教学改革也蓬勃展开,如何提高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质量这一问题迫待解决。实践表明:农村幼儿园要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必须立足农村,自我发展,克服观望等待的思想,依托 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好大自然这一天然的体育训练场;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活动器材,深入挖掘和利用好民间幼儿体育游戏资源,逐步走出一条有农村特色的幼儿体育教学之路。
一、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体育锻炼
虽然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与城市幼儿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活动天地大,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繁多,一年四季变化明显,这些都是农村幼儿园的优势,是城市幼儿园望尘莫及的。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因此,要优化农村幼儿 的体育活动,首先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大自然的优势,经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进行体育锻练,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 农村一年四季都是一个天然的体育场,广阔的田野、茂密的树林、连绵的山丘、斜斜的陡坡、冰冻的小河、弯弯曲曲的小道,坑坑洼洼的山路等都是能让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理想场所。春天,带领幼儿到田间去踏青、去远足、去放风筝……,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尽情地追逐、嬉闹、打滚、爬、跑、蹦、跳,这不仅锻炼幼儿的体能也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气息。夏天,组织幼儿到小树林玩“捉迷藏”、“走迷宫”的游戏,到河滩边做玩沙、玩水的游戏,到土堆上玩滑梯、攀登的游戏,到小水沟旁练习跨越,到田埂上练习平衡……,让幼儿尽情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身心愉悦。秋天,带领幼儿走进田野,去参加一些农忙期间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拾稻穗,这不仅锻炼了幼儿腿、腰、手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又能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及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还可以带领幼儿去爬山,到山上去摘野果,捡树籽……。冬天,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或和孩子一起“挤油”、“老鹰捉小鸡”……,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大自然中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既锻炼了幼儿体能,又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幼儿视野,陶冶了幼儿情操。
除此之外,在农村有许多自然物都是天然的运动材料,可以直接用做幼儿体育活动器材,还有的稍作加工、改良就会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器材,这种自创的体育器材与城市用高价买来的体育器材一样,具有同等的教育价值,有的甚至更好。如用旧木桶进行钻爬游戏,用大树桩当跳台,用废旧塑 料瓶装满沙做打仗游戏用的手榴弹, 用竹竿做成游戏棒, 可供幼儿玩“接力赛”、“赶小猪”游戏,用斗笠,抛接球、跳“田埂”、“骑马”…用竹片做成竹圈,可使幼儿玩“套圈”、“滚圈”、“跳圈”等游戏,用树藤在大树上绑结做绳梯供幼儿 攀登;用长凳或易拉罐做成平衡桩用于幼儿走平衡,蛇皮袋套在身上可学习袋鼠跳,用碎布做“沙袋”,用 算珠做“陀螺”,用塑料袋做“降落伞”,用树杈做“弹弓”,用旧挂历做“风车”……还可以用轮胎、木头、绳索等为材料制作许多大型玩具,如在大树丫上系两根麻绳,下端连上一块木板就成了幼儿 乐于光顾的“秋千”;以土堆或田埂为支撑点,放上木板就成了幼儿流连忘返的“跷跷板” ;在倾斜的小山丘上订一块木板就成了“滑梯” ;用枯果树制作攀登架;用木板和铁圈自制篮球架,用废轮胎 制作钻爬洞……总之,不花钱就能创造出各具特色又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器材。可以说农村能够用于制作体育活动器材的 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无所不在,“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肯动脑筋,因地制宜,就能创造出更丰富、更实用的体育器材
二、 挖掘民间游戏、闽南童谣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民间游戏源远流长,具有易学、易会、易传,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随机性和简便性的特点,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独特的作用。我们收集了一些民间游戏,闽南童谣,把它加以改进后,使之更适合幼儿,例如:跳房子,材料只需一块瓦片或石片,一只粉笔即可,地面画格,人数2至4人、6人不等,分成两组,规则是单足立用足尖前踢瓦块,有过关规则,两组轮换。蕴涵的教育价值十分明显:幼儿要顺利过关,就要精心选瓦,大小轻重合适,边角不能太锐利;准确扔瓦,力度合适、目测准确;耐心踢瓦,不能出界、不能越格。既锻炼了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又培养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坚持性和合作意识。又如:“丢沙包”、“踢毽子”、“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跑长绳”、“跳皮筋”、“丢手绢”、“切西瓜”、“开锁”、“舞龙灯”、“炒黄豆”、“丢丢铜”、“天黑黑”等等,再把这些民间游戏和体育活动结合起来,
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有哪些
幼儿园体育活动:小刺猬背果子
幼儿园游戏活动:放鞭炮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猴击鼓
幼儿园游戏:捉老鼠
幼儿园体育游戏 兔宝宝真能干
幼儿园体育游戏 交通警察
幼儿园体育游戏――抢小花
幼儿园体育游戏:龟兔接力
幼儿园体育游戏:传帽子
幼儿园体育游戏:刺猬宝宝搬果子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手帕不见了
幼儿园民间游戏:骑铁马(跑跳动作)
幼儿园体育游戏:红格子、绿格子
幼儿园体育游戏:猫和老鼠
幼儿园体育游戏: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体育游戏 小蚂蚁运粮
幼儿园游戏教案: 老猫睡觉醒不了
幼儿园体育游戏 捉老鼠
幼儿园体育游戏:拔草
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
1、创设适宜的户外自主游戏环境
我们要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积极的户外游戏环境和科学地规划户外场地。幼儿园的沙水池、小树林、小土坡、草地等,都应在科学规划下物尽其用,使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大自然。结合幼儿园所在位置的实际基础设施和环境,对幼儿园进行合理、科学的布置。
2、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开展游戏的前提是提供材料,缺少了材料是无法开展游戏的。材料的提供不仅要丰富还要满足幼儿游戏的要求,适合幼儿游戏的特点。如:沙水区,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工具,如玩沙的工具:大小不同的铲子、漏勺、各种各样的模型、小推车、小动物玩具、铲车、钩机玩具等。
3、合理引导学前儿童开展讨论活动
开展幼儿园户外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与学前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或引导学前儿童互相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切实发挥其对于幼儿游戏的有效指导作用。在学前儿童进行户外这种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引导他们畅谈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措施。
4、教师的有效介入和指导
户外活动中强调游戏的自主性,但自主并等于自由“放羊”式。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也游戏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观察者。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学会交流,学会使用材料,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有效性、目的性,教师的指导是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的关键因素。
5、时刻对学前儿童予以重点关注
在学前儿童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其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予以合理的鼓励,并且通过适当的设问等技巧,逐渐培养学前儿童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可以与学前儿童共同参与到游戏中去,基于游戏情节,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学前儿童予以适当指导,确保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
如何设计幼儿园"野趣"户外活动
幼儿园野趣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liming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幼儿在享受丰富成品运动器械的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环境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环境狭隘,课程内容、方式单一,注重动作练习忽视身心和谐发展的问题。我园通过挖掘幼儿园及周边多元的自然资源,依托社区、自然、家庭等生活环境开展富有挑战性的野趣活动,采取以人为本的支持性策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力,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与自然的互动中体验快乐。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野趣活动;野趣教育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知,最初是通过运动发展起来的,运动对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让幼儿在运动中成长,鼓励、激发、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体运动的兴趣与需要,是幼儿园体育课程建构的意义所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崭新、规整的大型玩具,安全、平坦的塑胶操场,琳琅满目、质量考究的体育器械……成为幼儿园体育运动环境的主体,孩子们在享受安全、崭新、丰富的成品运动资源的同时,却与大自然的接触逐渐脱节。为弥补幼儿由于自然环境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为幼儿提供大量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的内容,鼓励幼儿到大自然中尝试新奇、野趣的体育活动。幼儿园野趣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具有野味的材料与空间,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积累运动经验,充分拓展幼儿园的活动环境,完善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幼儿园野趣活动就是利用幼儿园周围环境中可锻炼身体的一切自然因素,开展各种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符合幼儿自己意愿的、力所能及的身体运动,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幼儿体能,提高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力,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与自然的依存互动中体验快乐,获得终身受益的经验。
一、丰富的野趣活动内容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具有场地大、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我们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创设大量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的内容,融多种运动方式于一体,开放、交互地开展野趣运动。我们首先将原始材料汇聚一起,最大限度地整合原有环境,创设丰富的野趣活动内容,形成了走跑、攀登、钻爬、平衡、沙水、投掷、纵跳七个区域,为幼儿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然后,我们对七个运动区域进行分析与价值挖掘,发现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资源丰富,我们尝试利用、挖掘这些资源,让野趣走进幼儿生活,形成了“田园运动”“挑战运动”“亲子运动”三大野趣活动体系(详见表一)。幼儿们在这三个野趣活动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而且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
二、多元的野趣活动资源
(一)依托社区资源,开展自然适宜的田园野趣活动
充分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扩展体育活动空间,成为我们开展野趣运动的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在我园与社区合作的“七彩生态园”活动中采摘、耕种,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见识。我们在社区的农田里举行别具生趣的田园运动会,跳远、射击、匍匐前进等运动激发了幼儿的热情和动力。利用农具、农作物等自然玩具,进行走田埂、爬草房、运粮食、拉车、寻宝、捏泥、甩泥等传统野趣活动,让幼儿在真正走进自然的同时体验田园野趣的快乐。在这些充满田园野趣的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与兴趣,通过协商互助,在挑战自我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二)以运动区域为抓手,开展丰富多样的野趣活动
我园户外运动区域种类多样且富有挑战性,不仅可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更能够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我们在运动区为幼儿量身设计了既蕴藏运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活动,幼儿可根据自我的发展水平自主选择。为弥补幼儿动作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创设了有趣的滚爬区,利用园内高低的土坡开展“小刺猬背果子”“压路机”“看谁爬得快”等活动。在身体力量区,我们将废弃水桶做成滚筒,利用树棍、竹棍开展悬挂活动,锻炼手脚部力量。这些常见的生活材料和运动区角,成为幼儿们最喜欢玩耍与挑战的地方。这些活动不仅改进了幼儿的弱势动作,促进身体动作得以全面发展,还激发了幼儿挑战自我的运动能力与智慧。
(三)以自然环境为拓展,开展富有挑战性的野趣活动
大自然是幼儿开展探索与发现最适宜的课堂。我园不仅注重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情景,更重视运动过程中蕴含的挑战。在公园里,我们利用小树林挂起一排排橡皮筋,让幼儿学习跨栏奔跑,在一次次的尝试、比赛中,孩子们倍感自信;用皮筋将几棵树围成几何图形,孩子们从这头跳到那头,越跳越高,兴致愈来愈浓,不断挑战高度和自己体力的极限;用皮筋和树枝做弹弓,射树叶、射沙包,比比谁的眼力准,一场场射击比赛锻炼着孩子们的细心和耐心,体验着刺激与快乐。周边的山脉、海岸也拓展了幼儿园野趣活动的空间,登山、野地寻宝、沙雕等具有挑战性的野趣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运动环境,使原本单一的体育活动变得快乐。在富有创意、自由的活动环境中,幼儿的运动潜能、生活经验、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四)以家庭资源为平台,开展快乐的亲子野趣活动
我园的家长们都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亲子活动,所以我们充分挖掘家庭资源,有效开展野趣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体验亲子野趣运动的快乐。如我们在公园树林中开展游戏“野战兵”,在树上捆绑着电网线,在草丛里设置陷阱,爸爸妈妈紧紧抱着孩子,穿梭于布满封锁线的矮树林里,活动充满了惊险和快乐。我们还常常组织多种亲子野趣游戏(小小纤夫、推小车、抬轿子)、亲子运动会、野营活动等,这些游戏活动不仅让家长和幼儿体验了快乐、增进了感情,而且又拉近了家园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家庭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以人为本的野趣教育策略
与集体式体育教学活动相比,野趣活动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支持性策略,即在尊重幼儿自主意愿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幼儿按自己的发展规律渐进成长。
(一)观察先行,指导在后
体育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提倡先观察、后设想、再指导的新模式。教师应首先观察幼儿选择器材和活动内容的情况,从而了解他们的身体素质、活动能力、兴趣爱好。然后,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把握他们坚持性、忍耐力、自信心等心理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状况。再次,观察幼儿收放材料的情况,从而推断他们规则意识形成的情况。继而,观察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行为,了解幼儿是否树立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最后,观察活动中的同伴互动情况,了解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教师才能做出适时、有效的指导。
(二)注重差异,因人施教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而个体之间必定存在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应对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问题,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教师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层次性,以满足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如在跳跃区,我们为幼儿提供用自然物制作的跨栏架和若干大小不一的纸盒、砖块、沙袋等,幼儿可以直接使用跨栏架,也可以根据自己跨栏的水平,组合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跨栏、跨宽、跳高等活动。其次,教师创设的野趣活动应具有递进性,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如在走田埂活动中,从走较宽田埂到走较窄的,再到负重走田埂、花样走田埂,难度逐渐递增,这样既达成锻炼目标,又能充分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他们都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挖掘潜力,兴趣持久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教师,野趣活动之所以深受幼儿的喜欢是因为其贴近生活,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如何保持幼儿的兴趣,使野趣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挖掘材料和空间的潜力。
1.创意空间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地运用活动材料,让活动充满创意并且持续有效。如在幼儿认识稻草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探索稻草的玩法(跨越、投掷、平衡等)。幼儿是天生的发明家,他们在探索出各种玩法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运动能力,激发了创造性性思维,还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组合运用
单一的活动器材容易让人感到倦怠,而富有变化的材料组合则会创造出吸引幼儿的精彩。幼儿园有宽阔的户外场地,有多样化的运动区域,我们将这些区域进行有机整合,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营救”游戏中,我们先创设情境,然后向幼儿提出救人的要求,幼儿需要过小河(平衡区)——翻高山(攀爬区)——炸碉堡(投掷区),才能完成救人的任务。该游戏巧妙结合了各个运动区域,活动体现出综合性、创造性和挑战性,这种富有变化的组合型活动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体验到了野外活动的乐趣。
3.语言激励
教师正面、肯定的语言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潜力和创造意愿,在活动中,教师应多给予幼儿鼓励,激发他们进行富有挑战性身体活动的意愿。“瞧!你这么勇敢地跨过了小沟!”“你真能干,这么高的皮筋都能跳过去!”……这些鼓励性的言语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天性是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幼儿园野趣活动体现了自然即是课程的理念,幼儿在自然中收获快乐和健康,学会保护和合作,懂得关爱和创新,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适应力。野趣活动让教育回归自然,促进幼儿大胆地、自由地去感受、体悟和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