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苏炳添9秒83全程回顾
苏炳添9秒83全程回顾
苏炳添9秒83全程回顾,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苏炳添9秒83全程回顾。
苏炳添9秒83全程回顾1
8月1日晚,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代表着“中国速度”的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成功晋级决赛!创造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作为中国短跑的领军人物,32岁的苏炳添一直在挑战着自己,努力创造属于中国的奇迹,“我想把我能做的、该做的、可以做的,都做好,我还想要坚持。”
其实在站上奥运百米“飞人大战”的半决赛舞台之前,苏炳添在东京的“首秀”就早早红遍了社交网络。
一天前的小组赛第一枪里,炳添跑出了10秒05的成绩,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挺进半决赛。而在这场比赛里,苏炳添在最后30米直接放慢速度,“转头”观察身旁对手的名场面,也被网友们奉为佳话。
对于这次网友口中极度“凡尔赛”的“回头望月”,苏炳添也在赛后开玩笑地说:“我是示意对手别追了,给点面子。”
事实上,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苏炳添也回顾了当时的情况。
“因为一整天都戴着口罩,感觉有一点缺氧,所以到70米的时候感觉身子有一点僵了,但是还可以控制。”
苏炳添在赛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并不是想要在比赛里表现得如此“凡尔赛”,只是希望确保健康地进入半决赛。
“因为小组前三就进了(半决赛),我觉得没必要去拼了,因为如果要全力去拼的话,跑一个10秒也没有用,这几步反而会让肌肉非常僵。”
从苏炳添的采访中不难感受到,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已经可以自如地掌控自己的状态。
而站在半决赛的起跑线上,苏炳添身旁的对手是包括了排名世界第二的南非百米飞人辛比尼、美国名将贝克以及英国名将优加。
不过,经验丰富的苏炳添,没有被身旁的对手影响,创造了中国百米的一座里程碑。
苏炳添9秒83全程回顾2
苏炳添创造了亚洲历史!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疯狂成绩,这是黄种人纪录,也是亚洲纪录。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苏炳添男子100米决赛
在男子100米的决赛中,往往意外总是会发生,英国选手抢跑,运动员的心态全部受到了影响! 在比赛开始之后,苏炳添的起跑,明显不如自己的半决赛,起跑速度稍微慢了点,最后跑出了9秒98的好成绩,在100米位列第6名,苏炳添创造了历史!
虽然看上去苏炳添没有拿到奖牌,但非常的遗憾。以他半决赛的成绩,在决赛中就是银牌,第一名9秒80,但是奥运会就是如此的残酷,你的半决赛到决赛,不过是2个小时左右的准备时间,这才是人类体育的极限!
最后冠军是意大利的选手,他跑出了9秒80,成为了新的世界飞人。而美国的2名选手分别是银牌和铜牌,科尔利的成绩是9.84,德格拉赛是9.89!这样的苏炳添,真的太强了!
苏炳添很开心,披着国旗庆祝,他已经创造了历史!
在赛后采访中,苏炳添说,自己通过多年以来的努力,终于站在了100米(决赛)跑道上面,“我觉得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完成了中国短跑历代以来前辈们给予我们年轻一辈的嘱咐。”
苏炳添9秒83全程回顾3
中国乃至全亚洲第一飞人苏炳添,创下了一个无比辉煌和伟大的历史纪录,9秒83!
他的成绩排名半决赛24名选手的第1名,闯进到了东京奥运会100米男子决赛,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纪录。
苏炳添在赢得了第1名之后,跪在地上放声咆哮。
虽然在最后的决赛上,苏炳添没能拿到奖牌,但是从半决赛9秒83,到决赛9秒98,苏炳添赛后直言:“我已经非常开心了。”
有些人也许会说,第6名的成绩,有这么了不起么?
当然了不起!
不管第几名,从他站到100米决赛的跑道上那刻起,他就创造了历史。
1932年7月30日,一位叫刘长春的23岁中国运动员在海上颠簸了22天后,代表中国人第一次站上了奥运赛场上。
从刘长春的单刀赴会,到如今奥运赛场几百人的运动员队伍;从零奖牌,到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
中国一代代体育健儿,接力走过了89年!
要知道亚洲国家第1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也就是第2届奥运会上。
到现在121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亚洲运动员以100米半决赛第1名的身份进入到世界最顶级的百米飞人大战的决赛!
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荣耀,属于中国!更属于亚洲!
9秒83,到底有多不易!
而且,苏炳添今年已经32岁了。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对于一名已经30岁以上的老将来说,这样的成绩意味着什么。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苏炳添以9.92秒的成绩夺金!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比赛前他已经提交了退役报告,本来亚运会已经完美谢幕的他可以完美转身。
但是为了东京奥运会他还是选择了为了梦想再拼两年!
可那时他已经满身伤病,后来又在训练中弄伤自己的腰部休养很长时间。
2019年多哈世锦赛上,大家都看出他的状态不是很好,预赛10秒21小组第五惊险的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中也只跑出10秒23,无缘决赛。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连续进入世锦赛决赛的纪录告破。
虽然状态不好,但是依旧能看到他的冲劲!
比赛中还能看出,起跑还是依旧犀利,但是途中的加速跑就直接衔接不起来,让人看得心疼。
看过他比赛的人都能看出,跟他18年相比,状态真的差了好多。
很多人都会以为他要放弃,毕竟大家都知道短跑的世界里,0.01秒都很重要。
要想提升那0.01秒可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拼劲儿。
甚至有粉丝希望他退役,这样也算是“留下了一世英名”。
一来那时的苏炳添已经近30岁了,年龄不再是运动员的黄金期...二来被伤病缠绕,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他会放弃东京奥运会。
可苏炳添怎么会轻易放弃呢?
他说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19年的成绩虽然让自己失望,但他很快就调整过来了,谨遵医嘱,好好养伤,又在合理的条件下,努力训练。
2020年的时候,他说自己已经恢复的不错,但怎料奥运会延期,又开始进入了漫长的.等待中。
终于等来了2021年,等来了奥运会,等到了他站在决赛的跑道上。
9秒83,到底有多难?
其实9秒83的成绩,苏炳添自己都没有想到。
因为他过去最好的成绩远没有达到9秒83。
今天算是被身边的几位强有力的对手彻底激发出来了,就连他身边的美国人都感觉不可思议,最后也为苏炳添大声鼓掌。
苏炳添自己都说:“9秒83这个成绩,我估计以后都跑不到了。一定要在某种条件下,气氛可以营造,但是状态、脚感等不是想来就来的。”
所以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当然,好成绩除了外界各种因素外,跟苏炳添的自律分不开。
当时网上有人说:苏炳添即使过年吃饭,也不会吃喝。他不吃猪肉,不喝酒抽烟,最大的爱好就是训练!
本以为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没想到竟是真的。
大家应该都记得这张图:苏炳添和博尔特的抓拍。
这张图有人给的配字是:一个代表了天赋,一个代表了努力。
是啊,为什么黄种人站在决赛的跑道上就值得欢呼,那是因为竞技体育场上有时候天赋也是一项让人绝望的技能。
就像是博尔特亲师弟布莱克这样评价他:他从未追逐成绩,是令人绝望的存在。
同样的成绩,别人可能因为身体优势,轻松就能获得,而我们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到达。
苏炳添身高只有1米7多点,远低于世界顶尖百米运动员1米85的普遍身高,因此在100米的途中他的步幅缺陷暴露无遗。
博尔特用41步能够完成比赛,苏炳添需要48步。
100米的7步之差,就意味着更快的步频要求以及更多的关节阻力和体能消耗。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9秒83”这个成绩,占世界人口3/5的亚洲人,至今仅有6人突破十秒大关。
更不要小看这个“第6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可想而知,苏炳添背后付出了多少。
2004年,苏炳添代表古镇参加中山市运动会,结果被教练发现,带回了体校。
刚到体校时,因为年龄不大,身边没有朋友,苏炳添还哭过好多次。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咬牙坚持训练。
2006年他代表中山市参加广东省中学生比赛,崭露头角,后来就成为了广东省田径队的一员。
虽然成为了专业运动员,但是苏炳添一度想要放弃,因为当时自己的成绩不好,一直在中下游徘徊。
不管他自己怎么练,成绩就是上不去,感觉到了一个瓶颈期。
好在有教练的耐心规劝和帮助,苏炳添坚持了下来。
也就有了现在的“亚洲飞人”。
翻一翻他的社交软件你会发现,他晒的几乎全部是跟训练和比赛相关的内容:
一周6天训练,4-5小时一天,跑步前至少1个半小时热身,跑步后1小时的放松。
第一次跑进10秒后,为了找到10秒内的感觉,他每天晚上睡觉前会反复回想奔跑的全程,他要让身体彻底记住和习惯这个节奏和频率。
他不是在跑道上就是在健身房里,跑步时需要强有力的爆发力,而爆发力需要你有强健的体魄才可以。
苏炳添身高172,跟其他跑步的人相比,他的步幅优势不明显,所以他就用肌耐力和爆发力弥补短板。
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状态保持最佳,苏炳添的生活非常规律: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准时关机睡觉!
而且自律到每天都会写训练日志,除了记录每天的训练内容外,还会给自己制定目标,总结训练处不足的地方。
所以比赛中随便抓拍一张,也能看到他硬核的肌肉身材,结实有力...
除了自身实力惊人,他还在不断地提升自己。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苏炳添还是他是暨南大学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同时还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副教授。
在去年11月,苏炳添就来到了暨南大学进行备战。
而在备战期间,苏炳添还在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
真的,看到32岁还如此拼搏的苏炳添,忍不住对自己说: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虽然有时天赋很重要,但是努力过后,你也能创造奇迹啊。
“没有一场比赛的胜利
是轻松获得的”
其实我特别不喜欢一些媒体用“轻松取胜”这四个字,因为不管对手实力如何,他们都要全力以赴。
赛场上每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因为你多年的努力训练的成果可能就是为了那短暂的几秒或者几分钟。
所以,每一场比赛的胜利都不是轻松获得的。
就像是被大家说的很沉稳的马龙,赛场上他也会不断给自己打气,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状态。
被大家称为国乒“喜剧人”的许昕,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人,可是在《百年百冠》节目中聊到:
自己在赛前曾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甚至一度抑郁!
“每天只能睡2到3个小时,中医针灸都试过了。”
谈到那个时期,许昕也只能笑称:“只能靠自己硬扛”。
就包括苏炳添,他重回赛场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承受外界的舆论,还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他说:“我觉得上天在一直考验我,但是没关系我有这个耐心。当时2017年退役时候就觉得,年纪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没办法让自己成绩再进步了。但是我想我真的还可以跑,选择留下来,希望继续突破。”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
他们背后付出的,远比我们想的还要多...
所以,在运动场上奋战的他们,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值得一句“你好棒”。
中国31岁飞人再遭重创,中国百米优势破灭,他是谁呢?
中国31岁飞人,他就是苏炳添。希望苏炳添的身体可以赶快恢复,希望中国的接力队可以稳住心态,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同时也祝愿苏炳添可以早日参加比赛。
我们先了解一下谁是苏炳添: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国男子田径队短跑运动员。
2006年12月,苏炳添第一次参加成人组比赛并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获得了100米第五名。
2011年9月8日,夺得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冠军,并以10秒16打破了13年前周伟创造的全国纪录。
2012年8月4日,在伦敦奥运会上,苏炳添成为中国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短跑选手。
2014年3月8日,波兰索波特室内世锦赛,苏炳添成为第一个闯入世界级大赛短跑决赛圈的中国选手,并打破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
2018年2月6日,杜塞尔多夫室内60米比赛,以6秒43夺冠再破亚洲纪录。3月3日,伯明翰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决赛,以6秒42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摘得银牌。2018年7月11日,妻子林艳芳顺利产下一子。12月26日,被评为2018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2019年2月16日,获得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伯明翰站男子60米决赛冠军。2019年2月21日,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德国杜塞尔多夫站男子60米决赛,炳添以6秒49的成绩夺冠。
苏炳添是我国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运动员在比赛中或是训练中受伤是非常常见的,据报道苏炳添近日再添新伤,现在的他已经31岁了,在比赛中的缺席,中国百米优势或许会破灭。
苏炳添在运动员中的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因为伤病的缘故极有可能会影响他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2018年对于苏炳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亚运会夺冠,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他身上的伤病很严重,在之后的比赛中,一直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在2018年,他也和妻子有了爱情的结晶,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事业和生活上都非常的顺利,他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田径运动,教练也在他身上发现了潜力,然后接受了专业的训练,在2011年就已经获得了全国100米冠军。
苏炳添在训练中非常的努力,这次的受伤也是在训练中发生的,需要好好地进行疗养,时间可能会很长,他在田径事业上的成绩是数一数二的,打破了很多记录,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冠军,全国锦标赛在体育界是最大的盛事,但是苏炳添因病缺席,现在他的身体状况还不清楚,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恢复的话,中国百米的优势就会缺失,从中国现在接力队的状况来看,明年东京奥运会的优势并不是很大。
希望苏炳添的身体可以赶快恢复,因为现在田径队的压力确实很大,缺少一个领军人物,而新人的崛起也需要时间,马上就要迎来奥运会,希望中国的接力队可以稳住心态,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同时也祝愿苏炳添可以早日参加比赛。
苏炳添以什么成绩打破亚运会记录?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百米比赛落幕,苏炳添以9秒92的绝对优势夺冠。央视解说员杨健兴奋地表示:“这就是绝对实力!没有悬念!”
在男子100米决赛前,杨健就针对苏炳添的一些准备举动做出点评。苏炳添拿着皮尺去丈量起跑器,杨健表示:“这就是现在的苏炳添,会认真准备每一个细节,小到起跑器的距离,精准要求到几毫米。”
对于即将开始的男子百米大战,杨健继续说:“这可能是苏炳添本赛季最艰难的一场比赛。要想在一个赛季里,几次跑出巅峰状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赛开始,苏炳添的起步反应非常快,他迅速确立优势,最终以9秒92夺冠。看着苏炳添的出色表现,杨健也不免有些激动,他呼喊道:“亚洲冠军,创造新的亚运会纪录。绝对实力!没有悬念。”
接着,他继续说:“虽然压力很大,对手的竞争也很激烈,但这些成为苏炳添送出最好表现的动力,他以接近亚洲纪录的表现获得亚运会冠军、亚洲冠军。今天的这场决赛,山县亮太、奥古诺德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但苏炳添赢得没有悬念。从这场比赛来看,在前30米到60米,他拿出了全部力量,当跑到途中跑阶段,他处于一个困难期。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一整年的整体提升在最后时刻得到体现,在体能下降的时候带着他继续向前。在这种时候,仍能拿出9秒92的实力,真是太不容易了。”
当比赛慢镜头进行重放时,杨健继续点评说:“真的太难了,尤其是最后30米,通过比赛就可以看出,从他紧握着拳头也可以看出。当山县亮太和奥古诺德在两旁冲击时,苏炳添顶住了,用最强劲的表现给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