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省监察委挂牌几天是有啥大动作吗?
2月10日黑龙江省监察委发布消息,该省林业厅厅长杨国亭被查。连日来,各地省级监察委密集挂牌成立,部分地区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均组建完成。挂牌之后,各地监察委反腐不停歇,快速进入角色。
黑龙江省监察委挂牌第10天,厅官落马
9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据黑龙江省监察委员会消息:黑龙江省林业厅厅长杨国亭(非中共党员)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
这条消息来自黑龙江省监察委,这一机构1月31日刚刚挂牌成立。
落马的杨国亭现年56岁,担任黑龙江林业厅厅长已有3年。拥有森林植物学博士“光环”的杨国亭可谓林业专家,年轻时代的杨国亭长期在东北林业大学学习任教。
2000年,杨国亭进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工作,2002年10月调入黑龙江省林业厅,工作12年后,官至林业厅“一把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黑龙江通报了问责情况。通报中提到了省林业厅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区改造工程审批中把关不严,给予时任林业厅副厅长的杨国亭诫勉谈话处理。
监察委,公权力监督“全覆盖”
除了落马官员本身,黑龙江省监察委发布的通报中,括号里的“非中共党员”引发舆论关注。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新设的监察委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为什么要“全覆盖”,中纪委网站曾在去年12月发布中央纪委研究室的“权威答疑”。
“在强化党内监督、用纪律管住党员干部的同时,必须构建国家监察体系,对党内监督达不到的地方,或者对不适用执行党的纪律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去年11月,国家监察法草案首次公开,草案规定监察机关对6类公职人员进行监察。除了国家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草案规定的监察对象还包括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企管理人员;公办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监督“全覆盖”,监督对象的规模自然扩大。就以黑龙江为例,据报道,黑龙江省三级监察委成立后,监察对象数量从改革前的29万人增加到105万人,其中省本级监察对象数量从1.8万人增加到6.9万人。在其他省份,同样出现了监察对象陡增的现象。
各地监察委挂牌后,工作如何开局?
去年10月末,十九大结束不久,中办印发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方案。去年底今年初,多省份县市两级监察委纷纷挂牌亮相,今年1月底以来,31省份省级监察委主任全部产生,省级监察委密集挂牌。
监察委挂牌后如何开展工作?从各地公开的消息来看,很多省份选择上岗伊始先培训。
以黑龙江为例,省监察委挂牌第二天,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就集中组织开展了省市县三级同步培训。
安徽省监察委在1月31日挂牌,两天后,2月2日,安徽省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和省委巡视机构约510人就开始集中培训。3日,安徽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赴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
多少省区市三级监察委员会全部产生?
2月25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黄洪燕为县监察委员会主任。当日,大新县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该机构整合了县监察局、预防腐败局及县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与纪委合署办公。
至此,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建立起完整的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
去年10月底,在总结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全国各地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将换届工作与试点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如期产生监察委员会、选举和任命监察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安徽、福建、湖北等省确立了先县(市、区)后市、省的顺序,按照“先转隶、后挂牌”的原则,紧锣密鼓、稳步推进。河北、海南等省根据省、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顺序,决定了省级先行先试、市县压茬推进的办法。以海南为例,1月31日,海南省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后,市县两级监委先后组建挂牌。而河南、陕西等地则是市一级优先挂牌。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为下一步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其他领导成员,构建自上而下的四级监察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出台国家监察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是我们党运用法治思维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各省区市监察委员会整合了反腐败力量,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监察对象包括各级公务员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中央纪委研究室有关同志表示,试点确定的6类监察对象,目标清晰明确、全面具体,涵盖了我国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权威性和震慑性。
监察全覆盖,监察对象的规模随之扩大。黑龙江省三级监察委成立后,监察对象数量从改革前的29万人增加到105万人,其中省本级监察对象数量从1.8万人增加到6.9万人。江西全省监察对象也从46.6万人增加至116.5万人,增加了69.9万人。河南省原有监察对象90.8万人,改革后监察对象增至203.8万人,新增113万人,较之前增加124.5%。
改革的威力,不止于监督范围的全覆盖,还来自监委成立后的规范高效运行。改革后,监督执纪一线力量得到加强。广东省纪委省监委设立24个内设机构,其中执纪监督部门7个、审查调查部门6个,以及1个专司追逃追赃部门,直接从事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的人员占比增加了10%,达76%。辽宁省各级纪委监委监督执纪一线部门编制占总编制的73.2%。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表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于反腐败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这次改革调整了相关机构在反腐败过程中的职能,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的监察全覆盖;第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后,反腐败机构利用留置权进行调查,这有利于保护调查对象合法权益,也对执法行为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确保监委成立后就能迅速开展工作,各地普遍组织开展了对转隶人员和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推动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真正做到合编、合力、合心,达到“1+12”的效果。
此外,各省区市监察委员会加快建章立制,确保工作有序开局。江苏省监委成立当天,省纪委监委就召开会议研究议事规则、“1+N”制度和省监委文书模板等事项。河南省正陆续下发《河南省监察委系统监察工作暂行办法》《河南省监察委系统调查措施使用规范(试行)》等一系列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方面的制度,为各地监委依法履职提供遵循,确保监督调查处置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成立仅10天,黑龙江省监委首次采取留置措施,对省林业厅厅长杨国亭(非中共党员)涉嫌严重职务违法问题进行调查,以实际行动彰显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带来的强大力量。
黑龙江省体育场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体育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发展体育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体育场所,是指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建筑物和固定设施,包括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和单位使用的非公共体育场所。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均适用本条例。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体育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公共体育场所建设纳入城市、村镇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第五条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体育场所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体育场所管理工作。第六条 公共体育场所发展规划,由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公共体育场所,应当符合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公共体育场所发展规划,并符合公共体育场所建设的有关技术规定。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体育场所建设项目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在资金上给予保证。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投资、捐资建设体育场所。第八条 城市、村镇新建的居住区,应当按人均不低于0.2平方米的用地标准规划建设公共体育场所。第九条 新建各类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应当条例下列标准,达不到标准的,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
(一)新建大专院校应当有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和一定数量的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
(二)新建中学应当有含100米直跑道的400米环形跑道,或含60米直跑道的250米环形跑道,并在环形跑道中建有足球场等运动场,有符合学校规模的篮球场、排球场、体育活动室等体育场所。
(三)新建小学应当有内含60米直跑道的200米以上环形跑道,并在环形跑道中建有足球场等运动场。有一定数量的篮球场、排球场、体育活动室等体育场所。
现有各类学校应当参照新建学校的标准,将体育场所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接各自条件,将体育场所建设列入单位发展规划。第十条 公共体育场所和训练场所不得改变其使用性质,不得减少其使用面积。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改建、扩建、拆迁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上级体育行政部门备案;大型体育场所的改建、扩建、拆迁必须经省体育行政部门同意。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拆迁体育场所,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第十二条 因城市规划确需拆迁公共体育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原有的性质、规模重建。
(二)重建公共体育场所的选址应当与城市规划相一致。
(三)具备重建公共体育场所的资金。
(四)重建与拆迁应当同步进行。
将市中心区域内的公共体育场所迁建到市中心区域外的,应当严格控制。对从区位好的地段迁入区位差的地段的,拆迁单位在重建时必须改善条件。第十三条 公共体育场所应当向社会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和方便。第十四条 非公共体育场所除用于本单位的体育活动外,可以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在保证体育活动使用的前提下,可以综合利用其设施,开展适合本场所特点的体育性经营活动或有偿服务,提高体育场所的利用率。第十五条 公民应当爱护体育场所,遵守体育场所管理规定。第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体育场所,已被侵占,收回后仍可作为体育场所的,应限期收回;已挪作他用,不能再作体育场所的,由挪用单位按同等条件另建。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场所,应当经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其他手续。第十七条 临时占用公共体育场所的辅助设施开展非体育活动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同意,并不得影响公共体育场所的开放和使用。临时占用期满后,应当限定时间恢复公共体育场所辅助设施的原有功能,保证体育场所完好。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体育场所应当在工程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向所在地体育行政部门办理体育场所注册登记手续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登记情况应当上报省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黑龙江省直机关直属单位有哪些
省直机关是指经省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分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检察院、法院等几类。
党委:党委办公厅、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政策研究室、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直机关工委、老干部局、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台办、党校、党史研究室、省委机关报、社会主义学院、档案局、专用通信局、社科联等。
政府:政府办公厅、发改委、国资委、工业信息化厅、教育厅、科技厅、监察厅、民政厅、司法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商务厅、卫生厅、文化厅、人口和计生委、审计厅、外办、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安监局、统计局、林业局、粮食局、旅游局、民委、法制办、金融办、物价局、社保局、国税局、药监局、人防办、信访局、无线电管委会办公室、供销社、招商局、研究室、参事室、出版社、文史馆、农科院、社科院、招标局、机关事务局等。
人大:办公厅及各专门委员会
政协:办公厅及各专门委员会 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贸促会、对外友协、黄埔同学会等
垂直管理部门:
海关、工商、税务、烟草、交通、盐业的中央或者省级以下机关;
银监、证监、保监会;
省级以下工商管理机关;
省以下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和药监局;
国家统计局各直属调查队改制为派出机构;
省级下土地部门的土地审批权和人事权;
国家安监总局下面的国家煤监局。
国家体育总局有没有纪检
国家体育总局设纪检组、监察局,现任纪检组长是王庆云。
联系方式如下:
电 话:(010)87182358,(010)87182389
传 真:(010)8718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