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十年前的广东体育新闻(广东体育报纸)

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省运动会的历届省运

广东省第一届运动会:1956年举行

广东省第一届运动会:1956年举行 1956年1月1日至3日在广州市举行(1955年12月31日开赛)。有粤东、粤中、粤西、粤北、海南、广州市、钦州区、华侨8个代表团共452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188名)参加了田径、体操、自行车3个项目的比赛和排球、 足球、篮球的表演赛。有2人打破4项全国纪录,25人打破17项全省纪录,广州和粤中区分获团体总分第一、二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田径队参加了开幕式,2日作了表演。香港足球队参加了表演赛。

广东省第二届运动会:1959年举行

广东省第二届运动会:1959年举行 1959年3月22日至3月29日,第二届广东省省运会在广州市举行。来自广州市、湛江专区、佛山专区、汕头专区、江门专区、韶关专区、海南行署、香港、澳门、广州军区等10个单位的253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自行车、举重、体操、射击、航海多项、水上摩托、航空模型、武术、摔跤、象棋、足球、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跳水、水球等20个项目的比赛。球类、体操项目的比赛提前于3月9日开赛,游泳、跳水、水球项目的比赛延至5月份进行。

从项目设置、参赛人数乃至比赛安排来看,第二届省运会已经初步具备了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规模,而且经过建国后10年的培养,广东选手已经逐渐具有专业水平,创造出不少优异的成绩。在本届省运会上,有27人6队打破12项全国纪录,112人5队打破52项全省纪录。为了吸引更多的地区积极组队参加比赛,本届运动会不计团体总分名次。

每一届省运会均有不同的特色,第二届省运会的项目设置中,一些军事领域内的比赛都被列入其中,例如航海多项、航空模型等项目。这充分体现了当时锻炼身体和国防紧密挂钩的时代特色。其中航空模型项目一直是我国比较重视的体育项目之一,该项目运动起步于上世纪40年代,于1947年已经举行首届全国比赛。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于五十年代初建立了组织指导机构,培养了一批骨干,群众性的航空模型运动蓬勃发展,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广东作为航空模型的发展基地之一,在省运会中加入航空模型项目也是必然的。

本届省运会还有一个时代特点,就是在省运会结束后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因此本届省运会很多项目设置都是和全运会接轨的,比赛同时也肩负起为全运会练兵、选拔运动员的重任。正因为有了第二届省运会作为奠基石,广东选手才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以31枚金牌的成绩名列各代表团第4名,这个成绩虽然比不上九运会上广东军团创造的“三个第一”的辉煌,但毕竟为广东作为体育强省打响了头炮。

广东省第三届运动会:1964年举行

广东省第三届运动会:1964年举行 1964年10月18日至25日在广州市举行。有广州、汕头、海南、湛江、韶关、肇庆、佛山、惠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9个专区的1954名运动员(其中女子73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收发报、棋艺、跳水、水球、举重、武术17个项目的比赛和团体操、举重、武术、水球、跳水、摩托车、航空模型、滑水8个项目的表演赛。结果,东莞的举重选手叶浩波以108.5公斤的成绩打56公斤级抓举的世界纪录。另有11人10 次破9项全国纪录,42人56次破39项全省纪录。本届运动会不计团体总分名次。

广东省第四届运动会:1974年举行

广东省第四届运动会:1974年举行 1974年9月15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比赛在广州和佛山两地进行。部分项目提前于9月6日开赛。有广州、汕头、梅州、湛江、韶关、肇庆、佛山、海南、惠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0个代表团2290名运动员,其中工人437人,农民170人,干部139人,教工104人,学生1440人,共有女运动员961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篮球、排球、足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棋类、武术14个项目的比赛。结果有2人3次打破2项全国纪录,8人28次打破9项全国青少年纪录,1人1次打破1项全国少年甲组纪录,5人9次打破6项全国少年乙组纪录,5人10次打破4项全国儿童甲组纪录;49人1队89次打破24项全省纪录,11人44次打破10项省青少年组纪录,31人4队65次打破21项省少年甲组纪录,37人126次打破20项省少年乙组纪录,16人49次打破11项省儿童甲组纪录,1人1次打破1项省儿童乙组纪录。此外,还有1人1次平1项全国纪录,10人10次平5项全省纪录,2人2次平两项省青少年组纪录,3人3 次平3项省少年甲组纪录,1人1次平1项省少年乙组纪录。本届运动会不计团体总分名次。

广东省第五届运动会:1978年举行

广东省第五届运动会:1978年举行 1978年9月17日至24日举行。部分项目提前于9月7日开赛,分广州、佛山、东莞、江门、顺德、四会6个赛区。有广州市、韶关市、汕头地区、佛山地区、海南行政区、海南自治州、梅州地区、湛江地区、惠阳地区、韶关地区、肇庆地区11个代表团2319多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904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水球、跳水、体操、武术、棋类、航空模型、航海模型16个项目的比赛。结果有2人2次打破2项全国纪录,3人7次破3项全国少年甲组纪录;16人20次打破8项全省纪录,21人3队68次破20项省少年甲组(举重青少年)纪录,8人28次破5项省少年乙组纪录。获团体前8名的是:广州,佛山,湛江,汕头,海南,惠阳、肇庆、韶关并列第六名,自治州、韶关地区并列第七名,梅州地区第八名。

广东省第六届运动会:1982年举行

广东省第六届运动会:1982年举行 1982年2月4日在广州市举行开幕式,10月10日在佛山市举行闭幕式,有广州市、汕头地区、佛山地区、肇庆地区、海南自治州、海南行政区、湛江地区、梅州地区、韶关地区、惠阳地区、韶关市、深圳市、珠海市13个单位,5000名运动员参加了分散在13个县市举行的比赛。设有田径、游泳、举重、跳水、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水球、棋类、武术、射击、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17个项目。结果有3人5次超3项世界纪录,1人1次超1项世界少年纪录;6人7次破6项全国纪录,5人1队8次破6 项全国少年纪录,1人1次破1项全国儿童甲组纪录;37人43次打破24项全省纪录,2人2次破2项省青年纪录,20人6队49次破23项省少年甲组纪录,4人6队18次破10项省少年乙组纪录,10人1队22次破11项省儿童甲组纪录。获奖牌数前8名的代表团依次是:广州、惠阳、佛山、 肇庆、湛江、汕头、海南、韶关。

广东省第七届运动会:1986年举行

广东省第七届运动会:1986年举行 1986年6月1日在江门市举行开幕式,9月21日在韶关市举行闭幕式。有广州、汕头、佛山、珠海、深圳、茂名、湛江、韶关、海南、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梅州、惠阳、肇庆、高校、江门15个代表团6000名运动员参加了分散在17个县市举行的田径、游泳、跳水、举重、射击、足球、篮球、排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技巧、武术、棋类、帆板、潜水、航空模型、航海模型19个项目的比赛。结果1人1次超1项世界纪录,4人5次超4项亚洲纪录,4人6次超5项全国成年纪录,1人1次超1项全国青年纪录,6人8次超6项全国少年甲组纪录,4人2队21次超8项全国少年乙组纪录,2人2次破2项全国儿童甲组纪录;24人42次破23项省成年纪录,1人1次超1项省最高成绩,28人10队47次破28项省青少年纪录,10人10次破7项省儿童甲组纪录。获代表团总分前8名是:广州、汕头、惠阳、佛山、湛江、肇庆、海南、江门。

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1990年举行

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1990年举行 1990年7月15日在汕头市举行开幕式,8月31日在湛江市举行闭幕式。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佛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高校20个单位,5742名运动员参加了分散在22个县市举行的田径、游泳、举重、跳水、足球、篮球、排球、手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技巧、击剑、摔跤、柔道、武术、棋类、保龄球、赛艇、皮划艇、蹼泳、帆板、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射箭、射击27个项目的比赛。结果有14人1队37次超18项世界纪录,1队1次超1项世界少年纪录,3人5次超3项亚洲纪录;2人2次超2项全国纪录,1人3次超1项全国青年纪录,5人28次超9项全国(青)少年纪录;76人202次破42项省成年纪录,40人21队92次破41项省少年甲组纪录。获得团体总分前8名的是:东莞、广州、汕头、肇庆、湛江、佛山、深圳、韶关。

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1994年举行

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1994年举行 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于1994年11月4日,在肇庆市体育中心开幕,于11月27日在东莞闭幕。自当年4月份开始比赛以来,共进行了30个大项、661个小项的角逐,有20个市和高校共21个代表团的636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创出了一大批好成绩,共有23人61次超26项世界纪录,2人2次超2项全国纪录,41人110次超41项全国青少年纪录,24人28次破20项省成年纪录,29队231人493次破166项省青少年纪录。各代表团总分分依次排列顺序为:广州、东莞、汕头、佛山、肇庆、湛江、中山、深圳、珠海、江门、茂名、韶关、惠州、梅州、潮州、汕尾、高校、揭阳、河源、清远、阳江。各代表团金牌总数依次顺序为:广州、东莞、汕头、深圳、肇庆、湛江、中山、佛山、珠海、茂名、江门、潮州、惠州、汕尾、韶关、揭阳、梅州、河源、清远、高校、阳江。

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1998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1998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于1998年10月18日在珠海市新落成的体育中心隆重开幕,11月1日在中山市闭幕。本届省运会共设36个比赛项目(有673个小项),其中30项是奥运会项目,1项是全运会项目,5项为本省非奥运、全运会强项,另外还有两个群众基础较浓厚、普遍开展的表演项目(体育舞蹈和门球)。36个比赛项目在本省29个赛区进行。全省有21个地级市和高校22个代表团的436支代表队共613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还有1372名领队、教练,1566名仲裁和裁判员。大会设奖励金牌688枚(实发金牌1109枚),8420个奖励名次,旨在激励参赛运动员公正、公开竞争,顽强拼搏,勇创佳绩。在59名优秀运动员因参加第13届亚运会集训而未能参加省运会的情况下,有4人6次超4项世界纪录、1人1队2次超2项全国少年纪录、9人1队9次破6项省成年纪录、127人11基237海外侨胞悲观96项省少年纪录;9个代表团、606名运动员、166名裁判员、63支运动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9个赛区全被评为"优秀赛区"。此外,在省运会期间对1995年以来在群众体育工作方面做出成绩的250个单位授予"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和对197位同志授予"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广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2002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2002年举行 广东省运动会是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由于省运会历来规模大、规格高,一直以来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都有较大的影响,素有“小全运会”之称。广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于2002年12月3日在深圳体育场隆重开幕,16日在宝安体育馆胜利闭幕。深圳市是有史以来首次举办如此大型的运动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新世纪广东省举办的第一次省运会,是对新世纪广东体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和全省特别是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次大展示。

本届省运会共进行田径、游泳、花样游泳、跳水、水球、赛艇、皮划艇、激流回旋、帆船、帆板、举重、国际式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击剑、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射击、射箭、足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棒球、垒球、曲棍球、现代四项(射击、击剑、游泳、越野跑)、自行车、武术、武术散打、蹼泳、技巧、棋类、保龄球、高尔夫球等共41个比赛项目和门球、马术、体育舞蹈、台球、成年棋类5个表演项目。其中自行车、武术散打、蹦床、激流回旋、沙滩排球等是省运会首次设立的项日。各项目比赛分布在广州、深圳、汕尾、东莞、河源、肇庆、顺德7个市的28个比赛场馆进行。有来自广州、深圳、汕头、珠海、中山、东莞……等22个市的代表团8376名运动员、1576名领队、教练员、2278名裁判员以及体育官员等l3000人参加了盛会。

本届省运会是历届省运会运动水平最高的一届,在41个正式比赛项日中,共设奖牌2520枚,其中金牌870枚,总分41058分。列代表团成年组、少年组金牌前三位是广州、深圳和中山:列代表团成年组总分前三位是广州、深圳和中山:少年组总分前三位是广州、深圳和佛山。本届省运会有1人1次超一项世界纪录:11人11次破10项省纪录;89人13队168次破92项广东省青少年纪录。涌现出一大批年龄小、条件好、有技术、冲劲大的新秀,有的达到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有85支运动队、801名运动员、222名裁判员、18个代表团荣获广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有7个承办市的29个场馆被评为“优秀赛场”。

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2006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2006年举行 2006年11月25日晚上,广东省第12届运动会在佛山市新落成的岭南明珠体育馆,举行了隆重的闭幕仪式,并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华华主持,由佛山市将省运会旗帜,交给将于2010年承办下一届省运会的惠州市。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是以青少年为主的一届综合性运动会,共设游泳、跳水、田径等31个大项、583个小项,共产生656枚金牌。设代表团奖牌奖、代表团总分奖、突出贡献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少年四类五项团体总分奖等五大奖项。与往届相比,本届省运会有两个突出特点:取消成年组比赛,比赛全部由青少年参加,主要检验各地市青少年训练工作和选拔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二是取消表演项目,项目设置与奥运会、全运会接轨。

本届省运会共有2人2次打破2项广东省纪录(射击),31人2队42次打破28项广东省青少年甲组纪录(举重7人11次打破10项;游泳5人1队6次打破3项;射箭2人1队4次打破2项;射击11人14次打破7项;田径6人7次打破6项)。本届省运会,将意示着广东体育运动走向一个新纪元,为2008北京奥运和2009第11届全运会以及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南粤体育英才。

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2010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2010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幕式在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闭幕式在惠州体育馆举行。本届省运会的赛事从5月5日开始至7月15日结束。共有7179名运动员参加了27个大项、33个分项、616个小项的比赛,产生了713枚金牌,有1人1次破1项广东省成年纪录,16人24次破18项广东省青少年甲组纪录,多人次破省青少年乙组、丙组纪录。比赛中涌现了一大批年龄小、条件好、有技术、冲劲大的新人,体现了广东体育后继有人的喜人局面。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2015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2015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15年7月25日至8月16日在湛江举行。

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2018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2018年举行 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于2018年将在肇庆举行。

求广东体育 频道新女主播 张媛的档案,09年5月主持晚间体育新闻的那位!

我也觉得不错,是广东体育台的新生力量。

《每日高尔夫〉网站有她的照片资料啊

好像广东台体育频道的论坛也可以留言!

广东体育2011年7月14日体育新闻哪里可以下载?

浪体育新闻 腾讯体育新闻 cctv5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足球 今日体育新闻

最新体育新闻 搜狐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361 体育新闻网 网易体育新闻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频道简介

广东体育频道拥有绝大部分国内外体育赛事广东地区独家版权,对包括英超、意甲、欧洲冠军杯、中超、中甲、NBA、CBA、摩托GP等国内外的顶级足球、篮球和赛车等当今世界上热门的体育赛事进行转播。新闻方面,一天播出4档的《体育新闻》为观众朋友们滚动播报有关新闻信息;《体坛三棱镜》、《体育报道》是体育迷喜爱的综合类体育评论专题节目;《足球周刊》、《足球报道》、《挑战足彩》则是足球迷每周不可错过的足球类节目。

另外,《劲速天地》、《棋牌苑》、《篮球大本营》、《网球天地》、《健康食府》、《超级游戏》、《高尔夫杂志》、《体坛星语》、《超越无极限》等栏目也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比赛的前中后,我们还将专门制作前奏和特辑等节目。广东体育频道作为极具特点和竞争力的专业体育频道,还将不定期推出《武林探秘》等大型纪录片。

广东体育频道

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是广东电视台唯一的体育专业频道,前身为1993年创立的广东有线电视台体育频道。2001年7月与广东电视台体育中心合并,成为广东电视台旗下的专业频道。

2006年,体育频道成功实现异地传输,进入拥有480万用户的重庆市有线电视网。但重庆版已于2012年2月25日上午9时开始停播,原因未明。

广东体育官方直播网址

见扩展阅读

当年广东足球的“广东四杰”,如今他们的现状如何?

眼下的国内娱乐圈,各种层出不穷的男团组合出道,走的都是所谓的花样美男路线。不仅毫无美感,也缺乏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更是给追星的青少年作出不好的榜样。上世纪的广东足坛,在不同的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一些“男团组合”,今天硬腿子就带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50-60年代:广东足球五虎将

1958年底,为了备战次年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体委任命原广州队主教练、前国脚郑德耀担任球队主教练,并以原来的广州队班底组建成广东省足球队参赛。

郑德耀

这支全新的广东队在预赛阶段南宁赛区中表现十分神勇,小组赛6战5胜1平进25球,仅失2球,以小组第一昂首杀进决赛阶段比赛。

决赛阶段,广东队与四川、辽宁、上海一起被分在第二小组。结果广东队胜辽宁上海,负四川,以2胜1负继续名列该组第一,杀进前六名分组。

与广东队一起分在前六名分组的队伍分别为河北、陕西、辽宁、八一、北京。由于广东队此前的表现过于亮眼,各队都开始对其进行重点照顾,针对广东球队带球技术出色的特点,其余各自球队都开始采用犯规战术来组织广东队的进攻,最终广东队5战1胜1平3负名列第五,结束了一运会的征程。

虽然广东队最终没能闯进前三甲,但是球队的表现还是获得专家和球迷的一致认可。其中,程洪森、杨霏荪、关辉舫、黄福孝和廖德营被外界合称为广东足球五虎将。程洪深、杨霏荪在两个边路的突破传中可以说是广东足球两翼齐飞的最早雏形,而关辉舫、黄福孝两个小个子球员在中路犀利的突破更是让对手防不胜防,关辉舫更是因为带伤拼到骨裂依然不下火线,被球迷送上花名“钢条”。

从左到右:张文禄、胡鸿斌、林效才、杨霏荪、廖德营、冼永泉、程洪森、陈汉粦、关辉舫、黄福孝

杨霏荪和程洪森

左起:张文禄、胡鸿斌、黄福孝、林效才、杨霏荪、关辉舫、廖德营、冼永泉、陈汉粦、程洪森

可以说,程洪森、杨霏荪、关辉舫、黄福孝和廖德营五位球员组成的广东足球五虎将,是广东足坛的第一代男团组合。

70-80年代:广东四杰

进入70年代,广东足球开始迎来一位对南派足球影响极为深远的重要人物,那就是苏永舜。

苏永舜

其实苏永舜早在60年代就曾经担任过广东队主教练,只可惜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被中止。1973年,当苏永舜第二次成为广东队主帅之后,他为广东队培养出一批非常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除了此时已经在国家队中长期集训的容志行之外,如何佳、蔡锦标、陈熙荣、关至锐、禤洁球、杜智仁、欧伟庭、古广明等人都是各级国字号球队的常客。

容志行、蔡锦标、欧伟庭、何佳

这其中容志行、蔡锦标、欧伟庭、何佳又被球迷们送上广东四杰的称号,成为广东足坛第二代男团。

80年代:兴宁一县六国脚

进入八十年代,广东足坛迎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组合,一共六名成员,而他们成团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县城,那就是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

从左到右:张小文、郭亿军、谢育新、罗庆、伍文兵、蔡锦标

这六名国脚分别为:横跨年维泗、苏永舜、曾雪麟等多任主教练的国家队主力中后卫蔡锦标;能够胜任中卫、中场、中锋等多个位置的万金油郭亿军;中国首位留洋的球员谢育新;在国家队中只要进球就必然是价值连城的张小文;在广东队六运会夺金决赛助攻麦超的伍文兵;以及曾经入选过国青队、善于扑点球的门将罗庆。

郭亿军、谢育新、伍文兵和张小文

据说这六名球员中,谢育新、郭亿军、张小文、蔡锦标都出自于兴宁城镇三小和兴宁一中。一个县在同一个时代内,为国字号球队贡献六名国字号球员,不敢说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

(备注:原来兴宁一县六国脚,说的应该是谢育新、郭亿军、张小文、蔡锦标、伍文兵,再加上一位女国脚吴伟英,这里因为男团这个设定,将吴伟英替换成罗庆,还请各位看官知晓。)

90年代:太阳神双子星

进入90年代,广东足坛开始悄悄发生着变化,曾经的老大哥广东队被小弟广州队赶超。1990年,原广州青年队教练周穗安出任广州一队主教练,广州青年队中彭伟国、胡志军、黄洪涛、蔡庆辉、沈嵘、彭昌颖、陈耀华、罗文胜等一批小将也被调入广州一队中。

1988年广州青年队合影

1990年,广州队获得甲B亚军重返甲A。1991年 ,回到甲A的第一个赛季,广州青年军就在联赛中双杀徐根宝执教的国奥队,这也让徐根宝一眼就看中了这支广州队的中几名球员,并将彭伟国、胡志军、沈嵘、蔡庆辉几人招致麾下。

1994赛季,首届职业甲A联赛正式开战,已经挂名太阳神的广州队在主教练周穗安的带领之下,以彭伟国、胡志军二人为进攻核心,在甲A赛场上刮起了一股南派足球旋风。

赛季结束,广州太阳神以11胜5平6负进36球失27球积27分获得职业联赛元年的亚军,“胡椒”胡志军以17球荣膺首届职业足球甲A联赛金靴,“国仔”彭伟国获得金球奖,太阳神双子星不仅球技出色,出众的外形和气质也在球场内外收获了无数的粉丝。

以上就是本期硬腿子为大家介绍的广东足坛曾经的“男团组合”,各位球迷们对他们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应,或者大家心目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足坛组合,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 评论列表:
  •  痴者同尘
     发布于 2022-07-25 13:50:25  回复该评论
  • 4年9月15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比赛在广州和佛山两地进行。部分项目提前于9月6日开赛。有广州、汕头、梅州、湛江、韶关、肇庆、佛山、海南、惠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0个代表团2290名运动员,其中工人437人,农民170人,干部139人,教工104人,学生14
  •  青迟僚兮
     发布于 2022-07-25 05:01:38  回复该评论
  • 型体育比赛的前中后,我们还将专门制作前奏和特辑等节目。广东体育频道作为极具特点和竞争力的专业体育频道,还将不定期推出《武林探秘》等大型纪录片。广东体育频道广东电视台体育频
  •  美咩雾敛
     发布于 2022-07-25 05:27:33  回复该评论
  • 派足球影响极为深远的重要人物,那就是苏永舜。苏永舜其实苏永舜早在60年代就曾经担任过广东队主教练,只可惜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被中止。1973年,当苏永舜第二次成为广东队主帅之后,他为广东队培养出一批非常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除了此时已经在国家队中长期集训的
  •  掩吻杳鸢
     发布于 2022-07-25 04:28:39  回复该评论
  • 的世界纪录。另有11人10 次破9项全国纪录,42人56次破39项全省纪录。本届运动会不计团体总分名次。广东省第四届运动会:1974年举行广东省第四届运动会:1974年举行 1974年9月15日至22日在广州举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