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百米跑技巧?
技巧如下:
1、比赛前做热身运动,在球场中慢跑一圈,让身体进入预热状态,然后调整呼吸,吸足氧气。
2、起跑使用脚尖,起跑后换成前脚掌用力,快到达最后30米时,奋力前冲,做好压线准备。
3、比赛开始后,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摆动手臂,手臂要像锯子一样,摆动时要有力度和速度。
4、跑的时候要有自信,因为这样才能激起自身的斗志,充分调用身体的能量,以最快的速度前进。
5、跑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突然慢,突然快,这样会影响到呼吸,另外,也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打扰到自身,应全神贯注,一心想着终点。
6、跑步时,腿不要抬得抬高,这样会加长腿滞留的空间,应该把握一个度,尽量用最小的力气和最短的时间向前迈步。
扩展资料:
跑步呼吸技巧:
呼吸节奏
跑步时,有意识地把双脚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协调起来,一般来说,根据自己体力状况和跑步速度变化,可以采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当呼吸节奏与跑步节奏相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浅和节奏紊乱,对加深呼吸的深度极为有利。同时还可减轻呼吸肌的疲劳感和减轻跑步中“极点”出现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跑步时采用鼻子吸气。跑步时采用鼻子呼吸并与跑步节奏相协调,能满足体内氧气要求。随着跑步距离和强度加大,氧气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气和呼气时要做到慢、细、长,嘴微张呼气,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气。
跑步时呼吸急促,感气憋不畅时,是由于呼气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占据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气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气量,就用口呼气,并有意识加大呼气的量和呼出的时间。
呼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人体的氧气需求与排除体内多余的废气。人体安静休息时,每分钟约呼吸10至12次,每次呼吸的量 (潮气量) 约 500ml,也就是说,人体在安静时的每分钟呼吸交换量约5至6公升。
尽管每分钟吸入体内的氧气多达1000至1200ml,但是70公斤成人每分钟使用的氧气则只有 300ml左右。人体最大运动时的换气量可以达每分钟 100公升 (约安静时的20倍) ,但是人体的最大氧气摄取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则只有每分钟3000ml。
这种呼吸交换量增加,氧气使用率反而降低的现象,似乎说明了呼吸并不是人体耐力运动表现的主要限制因素。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跑步
高考体育生如何跑步跑得快技巧?
1,髂腰肌力量的练习。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是使髋前送的惟一肌肉,也是连接躯干与下肢一块主要肌肉。它对提高短跑中步长、步频起着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在抓好常规训练的同时,重点加强髂腰肌的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①仰卧“剪腿”20~60次(也可以负重);
②负重悬垂举腿90°,8~12次;
③负重高抬腿跑(原地、行进间皆可);
④仰卧起坐、行进间正踢腿等;
⑤弓箭步走(也可负重)50m;
⑥原地体前单腿摆动(也可放一个跨栏架、跨栏架高度自定)60次。
2,股后肌群的力量练习
英国短跑教练丹·韦德比在武汉体院讲学时,谈到中国短跑运动员存在七大缺点,其中就有一条
“前、后不平衡”。就是说,中国运动员90%的下肢力量训练都是负重深蹲和抓举。它的作用主要是发展股四头肌。而股四头肌与股后肌群最适宜的比例应为10:6;而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则是6:1。因此,常常造成股后肌群拉伤、抽筋、大小腿折叠差,形成速度障碍等原因。
因此,在训练中,我们有的放矢,针对性地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
①单杠悬垂快速屈伸小腿(也可负重)8~12次;
②俯卧在垫子上,踝部分别系橡皮条。另一端固定,两腿交替做快速屈伸小腿练习;③直腿抓举杠铃,负重体前屈、伸;
④快速后踢小腿跑;
⑤大幅度、不同速度的“车轮跑”等。
3,用自然地形的上、下坡跑
步长、步频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基层训练场地欠缺的情况下,利用上、下坡跑的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步长、步频,同时,也能发展下肢力量,克服一定时期的速度障碍。
首先,选择坡度为4~70,然后接20m的平地。
①斜坡定距跑:在斜坡上画出步长标志(根据个人的情况),然后按照标志进行上、下坡跑。使步长、步频相结合,达到相辅相成,同步发展。
②间歇跑与重复练习相结合:在做上、下坡跑的中间,适量安排一组弓箭步走,使脉搏恢复到120次/分左右,再进行下一组,这样效果更好。
一百米训练计划
1、可根据情况选择练习内容。
2、中强度周发展能力、大强度周完成目标强度、小强度周保持训练。 跑的专门练习分类(希望运动员了解一些较专业内容)
1、小步跑: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2、高抬腿跑: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
3、后蹬跑: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4、后踢小腿跑: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足前掌着地,离地时足前掌用力扒地,离地后小腿顺势向后踢与大腿折叠,膝关节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5、折叠腿跑: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后蹬结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边折叠边向前摆动. 在摆腿折叠前摆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关节缓冲.
6、小车轮跑:前三点要领同折叠腿跑.加大大腿的幅度,当大腿摆到一定程度时,小腿随惯性向前摆出,随着大腿积极
下压,小腿主动做扒地式的动作,用足前掌扒地式着地. 7、大车轮跑:要点同高抬腿跑.摆动大腿抬到水平,小腿随惯性向上方摆出,然后随着摆动大腿的积极下压,小腿积极向下刨扒,着地时膝关节可以稍有弯屈,上体可以稍有后仰,特别是做的距离比较长时.用踝关节缓冲,有扒地动作. 【练习短跑的方法】 短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在训练不断加深的过程,适当的增加强度,在临近运动会时,训练强度开始降低,较多的进行跑30米,60米,80米的速度和节奏训练,不进行100%的强度训练。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短跑训练每周训练计划
周一:
1、准备活动:慢跑中心体育场2圈,拉韧带活动身体、身体协调性练习。
2、速度练习:30米、50米、100米。(100米跑段在中后期跑4-5个,主要是提高专项能力)
3、快速力量、中力量练习
4、腰腹肌练习:蛙跳6组(男子)深蹲5组(女子)
5、放松活动(训练结束拉韧带放松)
周二:
1、准备活动:慢跑中心体育场2圈,拉韧带活动身体、协调练习。
2、2.级跳(级跳为多级跳)小肌肉群联系增加关节力量,单脚跳台阶,每腿10级/次,一腿3次,双腿单级跳20次,5组,双腿3级(台阶)跳20次,5组。最后跑台阶,要求速度,最好多人一起进行,为了是在混乱的脚步中找自己的节奏,比赛不可能是你自己在比,往往对手的节奏会打乱你的节奏。之后放松肌肉
3.一般耐力练习1000米慢跑
4.放松活动(拉韧带放松)
周三:速度耐力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中心体育场2圈,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
2.弓步交换跳5组(15--20次)
3.100米、200米专项(2-3组)。组合跑方案:20米、50米加速跑
4.高抬腿(男)深蹲(女)5组(5次)。
5.放松活动(拉韧带放松)。
周四:多项身体素质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500米,拉韧带,跑的专门练习、冲跑级弹性跑。
2. 原地手中负重快速摆臂练习、高抬腿练习
3.加速跑 30米6--8组。
4.放松活动(拉韧带放松)。
周五:测试
1、 准备活动:慢跑800米,拉韧带,力量性准备活动。
2、30米记时1组,(100%)目的是练起跑,60米记时1组(100%)目的是练习途中跑,120米1组(80%)不用记时。
3、俯卧撑练习(依情况而定)(把周3,周4的死力量充分激活)
4、放松跑拉韧带 周六、周日休息运动员可以自己做一些肌肉放松活动,尽量不要一直呆在屋里,适当地活动以放松身体
我是体育生,100米怎样提高啊?
一百米跑属于极限强度、无氧代谢运动。它对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考生的一百米成绩呢?首先就是有科学性的训练。训练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大部分,其中专项身体训练对提高考生成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步频练习
步频指单位时间内两腿交换的次数,它是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所以说加快步频的练习是提高一百米成绩的关键。实践证明,提高步频需要每课必练,而加强步频练习应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提高肌肉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训练方法可采用小碎步跑、快速小步跑、快速高抬腿跑,三种方法若配合教师敲打节奏效果更佳。利用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也是加快步频练习的好手段。另外原地快速摆臂练习也是不可忽视的。
以上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但强度要加大,且安排在准备活动之后进行,因此时正是身体机能达到最佳,大脑达到最兴奋状态。否则效果不明显,还可能造成动作变形甚至出现错误动作。
二、加强步幅练习
步幅指就一条腿而言,经过后蹬、前摆、落地、前蹬、支撑再转入后蹬的过程。步幅同步频一样也是决定跑速主要因素,在保持一定步频的情况下,增大步幅无疑也能提高成绩。步幅的大小是两腿之间夹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后蹬的力量、蹬伸的速度、后蹬的角度、前摆的力量、前摆的速度、前摆的方向以及前摆时腿步放松能力及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各关节柔韧性等。训练方法可采用大步跑、跨步跳后蹬跑、垫步高抬腿、车轮跑等基本能力练习。最好是结合发展腿部力量的跳台阶、负重跳和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柔韧性与支撑高抬腿跑相结合的练习,促使大幅度跑的能力逐渐增强。经常做举腿、踢腿、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两头起等练习可发展腰腹肌力量。后摆腿、跪跳起、跪撑后倒等练习可发展髋腰肌的伸展性,这些都有助于步幅的提高。前倾式高抬腿和下压式高抬腿跑的练习结束后接大腿上摆、伸髋原地支撑单腿交换大幅度摆动也能提高步幅。
三、加强反应速度的练习
速度包括反应速度、起动速度、移动速度。反应速度大都指起跑时运动员听到发令信号经过大脑迅速传导到肌肉,通过两手推离地面,两腿蹬伸力量使人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根据科学分析,起跑对一百米成绩的影响占30%,可见反应速度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在训练中要注重学生的反应训练,如果反应能力提高,一百米跑的成绩相对提高,从而提高考生的成绩。
提高反应速度的练习可采用由静止突然起动的加速跑;在动态过程中突然起动的加速跑;突然变换运动方向的加速跑;静止听不同信号向不同方向的加速跑;多利用反应结合快速跑的游戏训练更有利于反应、起动速度的提高,值得强调的是,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精力高度集中,以利于对教师发出的信号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
四、加强绝对速度的练习
绝对速度是指在一百米跑中的最快速度。它包括在途中跑部分,是一百米跑距离最长的一段,因此是一百米跑中重点的重点。速度是灵魂的规律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不能否认。一百米跑项目富有挑战性,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特别是速度耐力对提高运动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练习方法可用追逐跑、接力跑、顺风跑、往返跑、计跑等。练习时应以大强度进行重复次数、间隔时间应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性别、个性而定。应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跑的过程中、解决好步长与步频这对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要与摆臂的速度、摆臂的幅度、摆臂的方向、肩颈放松能力相结合,掌握好跑的节奏。正可谓体现出途中跑的特点,后蹬送髋后摆折叠紧,趴地积极重心要平稳,前后摆臂上体稍倾,蹬摆结合协调又放松。
五、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
速度耐力指人体保持长时间极限运动的能力。对一百米跑来说,就是把最快的速度保持到终点,其中包括冲刺跑阶段。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采取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原则,科学安排减少绝对速度下降的幅度的训练方法。多采用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训练手段。适当采用超出一百米跑20%,50%,百分百距离的无氧代谢的训练。临近考试前要减小运动量,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要以完整训练为主,多做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便能在跑速最快阶段体现出:步幅大,频率快,重心高且平稳,全身放松,向前性好。
提高一百米跑的成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是依据,灵活掌握训练方法、训练内容是手段,训练计划要有多年计划、学期计划、周计划、课时计划。每次训练结束后学生要有训练日记,教师要有总结,要掌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便实施下节课训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