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 唐山市岩溶塌陷灾害危险性评价
- 2、河北唐山的地质情况
- 3、唐山市的地质结构有人说很不稳定,断裂带,岩溶洞,采空塌陷区,这些都是真的吗?谁有第一手的物探资料?
- 4、环境地质问题
- 5、唐山哪里属于塌陷区?
- 6、唐山南湖大剧院坍塌
唐山市岩溶塌陷灾害危险性评价
一、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目前,岩溶塌陷危险性的预测评价主要有定性、半定量、定量三种方法。其中:定性预测是依据各因素对塌陷的影响加以综合判定,多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对场区环境作区域性宏观预测;半定量预测系在定性预测中使某些指标经过经验总结使其定量化再进行判定,主要用于一般性勘查阶段;定量预测有模型法、多元统计法及数值法等方法,用于详勘阶段。本文以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的多元统计法进行。所选用的主要利于塌陷的因素有岩溶发育程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岩性接触带、上覆土体厚度、抽排水引起的水位下降地段、漏斗分布状况、土体组合及结构、反复受到振动的地段等。
二、唐山市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
根据唐山历史塌陷活动情况及其形成基础条件,将市区划分为危险性不同的四类地区。其标准见表13-6。
表13-6 唐山市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标准
按上述标准分析,唐山市岩溶塌陷区分布在市中心的路北区和路南区的北部,呈NNE向延伸的不规则椭圆形。其北端在自来水厂、九瓷厂一带,南端在梁家屯、新袁庄一带,东缘大致以唐钢铁路为界,西缘大致在气象台—碑子院—范大里一带,总面积近30km2。区内进一步划分为重度危险区(A)、中度危险区(B)、轻度危险区(C)。塌陷区外围因缺少可溶岩或可溶岩埋藏较深,地面塌陷活动十分微弱,属基本无塌陷活动区(D)(图13一3)。
各区基本特征如下。
1.重度危险区 该区分布在路北区的缸窑乡—前后村—钓鱼台—华岩东里—煤研里—风北里—城子庄一带。该区可溶岩发育,主要为奥陶系厚层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其次为寒武系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岩溶十分发育,多数钻孔岩溶率10%以上,最高可超过40%。断裂构造发育,除陡河断裂带、唐山断裂带外,还有不少NE向及其它方向的小规模断裂。北部地区还有缸窑背斜和西缸窑向斜。上覆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0~40m,结构松散,土洞发育。该区为唐山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其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50m以上。该区塌陷活动剧烈,近20年发生塌陷18处以上,如体育场训练馆塌陷、热力公司塌陷等。本区乃唐山市人口和建筑设施密集的繁华地带,有市政府、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及地、市大部分局机关;有百货大楼及其它众多商场;有唐山宾馆、唐山饭店、唐山酒家及许多招待所;有工人医院、唐钢医院、骨科医院、煤医附属医院等主要医院;有唐山钢铁公司、启新水泥厂、冶金矿山机械厂、开滦唐山矿等大型企业;还有许多学校、居民区等。所以对塌陷灾害特别敏感,一旦成灾,损失尤其严重。
图13-3 唐山市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图
1—断层;2—背斜轴;3—塌陷类;4—分区界线;5—重度危险区;6—中度危险区;7—轻度危险区;8—基本无塌陷区
2.中度危险区 该区分布在大城山和重度危险区西侧。大城山中度危险区由奥陶系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组成,大多出露地表,仅局部有薄层覆盖。其中岩溶发育,岩溶率一般大于10%。近20年来在公园内发生塌陷1处,破坏公园设施和环境。重度危险区西侧的中度危险区,呈长条状分布在龙王庙—张各庄—翔云里—卫国里—烈士陵园一带。其可溶岩为奥陶系厚层灰岩、白云岩和寒武系竹叶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岩溶比较发育。断裂构造主要有F0断裂及其它一些小型断裂。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40~80m。它处于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区的外缘,地下水位变幅较大、动力活动较强。近20年发生塌陷3处。该区主要为居民区,有少量学校、商店、企业。塌陷主要破坏房屋、道路和居民环境。
3.轻度危险区 该区呈长条状分布在中度危险区西侧的丰源北里—丙西里—碑子院—范大里—梁家屯乡一带。其可溶岩为寒武系灰岩和蓟县系白云岩。断裂构造不发育。覆盖层厚度40~120m。为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的外围地带。近20年发生塌陷1处。该区主要为居民和郊区耕地,人口和重要工程设施相对较少,塌陷破坏程度较轻。
4.基本无塌陷活动区 该区为塌陷活动区外围的地区,分为条件不同的两个地区:东部地区大致为京山铁路、唐钢铁路以东地区,其上部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40m以上,下伏基岩主要为二叠系砂岩、泥岩、煤系及石炭系粉砂岩、砂岩、泥岩、煤层,可溶岩不发育,只在局部有小规模夹层。该地区岩溶塌陷很少发生,但在开平煤矿发生严重的大面积采空塌陷,造成严重危害。西部地区,发育有蓟县系白云岩,由于上部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均在120m以上,尽管一些地区也处在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内,但历史上未发生过塌陷活动。
河北唐山的地质情况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河北 唐山 的地质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唐山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王欣宝1, 王昕州, 赵雄英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石家庄,050021)
摘要: 唐山市是河北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而且也是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地
质问题较为频发的地区.通过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研究,选择了岩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速率,采空塌陷,岩溶
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共8个指标.基于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四个逻辑等级取值:微
弱,轻度,中等和严重,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应地量化分级取值和标准化处理,采用模糊数
学综合评判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
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唐山市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前言
唐山市辖五区,十县(市)及两农场,面积802km2(不含芦台,汉沽农场),总人口156.16
万.唐山市是河北省环渤海地区三个地级城市之一, 是首批国民经济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
25 个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建有曹妃甸港,京唐港等港群,还建有王
滩经济开发区和南堡经济开发区等重点经济区,以及石臼坨等岛群,是河北省最具潜力的经
济区之一,也是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长期作用下,使唐山市地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
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体废弃物等环境
地质问题,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威胁和破坏着生态环境,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
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和防治地质灾害已成为唐山
市乃至河北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1],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了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
度,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为唐山市地质环境管理,土地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
科学依据.
2 环境地质条件
2.1 地质条件
地处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拨高程 50~530m,地形波状起
伏,侵蚀较强,冲沟发育;南部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区,是本区主体地貌形态,由滦河改道形
成的多期冲洪积扇构成,高程 5~50m,地形平坦,河流两岸断续发育Ⅰ,Ⅱ级阶地;市区
东部,南部有多处采煤塌陷坑和矸石山,塌陷坑成积水洼地;东南部沿河两岸有砂丘分布;
市区内零星出露剥蚀残丘.
地层有蓟县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基岩大部被第
四系所覆盖,在北部山区和市区局部裸露地表.
2.2构造条件
收稿日期:2004-09-2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环渤海地区(河北部分)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
评价,项目编号:200112400004
作者简介:王欣宝(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E-mail:
wang_xin_bao@163.com..
1
唐山市位于燕山褶皱带东段南缘与华北坳陷区黄骅坳陷的交界地带,构造活动异常活
跃.区内主要褶皱是开平复向斜,由一系列轴向北东,轴面北西倾,大致平行排列的背向斜
隐伏构造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车轴山向斜,碑子院背斜,开平向斜.其中开平向斜规模最
大,长约50km,宽15~20km,总体轴向为北东40°,自开平向东渐转成近东西方向.唐山
市区位于开平向斜西北翼的狭长型地垒构造带上,主要有大八里庄断层,陡河断层和唐山断
层三条规模较大断层.唐山市区区域稳定性较差,属不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3,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
3.1岩溶塌陷
(1)岩溶塌陷现状
岩溶塌陷是唐山市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致灾形式有建筑物破裂,倒塌,路基坍塌及农
田破坏等.唐山市区岩溶塌陷有100多处,现已查明中心区岩溶塌陷20处,塌陷呈圆形,
筒状,碟状,直径3~50m,可见深度1~6m; 任信屯—郑庄子岩溶塌陷2处,塌陷呈圆形,
直径 30~40m,可见深度 8~10m;东矿区林西—范各庄一带岩溶塌陷 100 多处,塌陷呈圆
形,椭圆形,筒状,碟状,直径5~30m,可见深度3~10m.
岩溶塌陷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水位下降漏斗范围内的碳酸盐岩浅埋区(小
于50m)及构造断裂带附近;设有液流管道和排水暗沟的马路两侧及地表水体沿边最为常见.
主要分布在唐山市中心区浅埋岩溶区,中心区北部任信屯—郑庄子及东矿区唐家庄—范各庄
一带浅埋岩溶区.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状况见表1.
表1 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特征表
Tabal.1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in karstic sinks in TangShan
一般规模 编
号
塌陷位置
发生时间
(年月日)
塌陷坑
形状 直径
可见
深度
对建筑物破坏程度 备注
1 十口院内 1979-10-6 圆形 40 10 操场下陷 岩溶引起
2 建陶城子庄河西楼 1984-1985 楼倾斜向西北下降0.13m 岩溶引起
3 新华道开滦招待所东侧 1984-1985 路面塌陷电杆倾倒 岩溶引起
4 北新道与新华岩路叉口 1987.9-10 椭圆形 6 6 自来水管反复破裂 岩溶引起
5 凤凰公园中心区莲鱼池 1991-9-6 圆形 13 6 池壁破坏池水漏光 岩溶引起
6 体育场田径训练馆 1988-6-6 圆形 8 6 建筑物塌落 岩溶引起
7 地震陈列馆北侧路旁 1988-8 圆形 5 2 地面塌陷电杆倾倒 岩溶引起
8 工人医院门诊大楼 近期 墙体裂缝 岩溶引起
9 69号小区热力站 近期 院内楼东南角附近房屋裂缝 不明
(2)岩溶塌陷发展趋势
近年来唐山市区地下水开采量受到控制,岩溶水位有所回升,市区现有的地下水漏斗面
积趋于稳定,个别地段岩溶水略有回升,岩溶塌陷的发生率得到缓解.但由于导致岩溶塌陷
的一些主要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仍然不断发现岩溶塌陷的现象.据连续几年的实地
勘查,唐山市体育场主楼墙壁的"S"型裂缝及围墙上的张性裂缝仍有逐年扩大的迹象,证
明本区的岩溶塌陷活动尚未停息.
3.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2.1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现状
(1)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出现在1974年的枯水期,随着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
大,漏斗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1978年至1981年,唐山市地震后恢复生产,地下水开
采量急剧增加,使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1982年以后由于城市和农业开采量受到控制,漏
2
斗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据低水位期统计,漏斗区平均面积为320.07Km2,1991—1995年平
均面积301.03Km2,1996—2000年平均面积为284.26Km2,各阶段平均面积分别缩小19.04
Km2和16.77Km2.其中2000年低水位期漏斗面积343.3 Km2,10年间面积最大,与1999,
2000年降水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密切相关.
漏斗中心北部在北郊水厂,南部在大洪桥水厂,其水位埋深在1991—1995年北郊水厂
平均水位埋深47.40m,在2000年北郊水厂,.大洪桥水厂分别为47.70m和23.90m,与1995
年同比,北郊水厂水位上升3.00m,大洪桥水厂水位下降0.09m,说明漏斗已处于相对稳定
状态.
从1990年—1995年及1995年—1999可以看出 漏斗区面积具有逐年减小,中心水位略有
回升的趋势,表明该区遏制开采以初见成效.唯2000年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不足,致
使漏斗区面积增大,水位加深,属枯水年的正常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该漏斗目前处于稳定状
态,如保持目前开采水平,今后漏斗面积将不会扩大,地下水位将保持稳定.
表2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览表
Tabal.2 the basic schedule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Quaternary Period in TangShan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览表
漏斗
名称
时 间 中心
位置
综合计算
面 积
(Km2)
边缘等
水位线
(m)
封闭面积
(Km2)
封闭等水
位线(m)
中心水位
埋深(m)
中心水 位
标 高(m)
91.6.3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01.3
地下水
分水岭
87 4
49.56
23.58
-29.70
-9.17
93.5.25
—6.1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299.3
地下水
分水岭
126.8 4
40.15
24.11
-20.29
-9.70
95.5.25
—6.1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19.3
地下水
分水岭
103.1 4
50.70
23.81
-30.84
-9.40
98. 6.15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243.2
地下水
分水岭
62.33 2
42.7
22.6
-22.84
-8.19
唐山
市浅
层地
下水
位下
降漏
斗
20006.3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43.3
地下水
分水岭
132.9 4
47.7
23.90
-27.84
-9.49
(2) 古冶区第四系浅层水位下降漏斗
1975年开始形成以黑鸭子为中心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当时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25m,
水位标高17.59m.1980年以后,虽然第四系地下水开采量无明显的增加,但由于开滦唐家
庄矿徐家楼矿井投产及巍峰山水源地的开采,增大了第四系地下水对石炭一二叠系裂隙水和
奥陶系岩溶水的越流补给量,形成以前张亭为中心的又一个漏斗中心,两个漏斗合称古冶区
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漏斗北部以山区为界,南部以小马庄至范各庄一线的地下水分
水岭为界,东界雷庄,西到刁家套至前殷庄与唐庄漏斗相接.
分析漏斗特征可以看出,1996年到1999年漏斗面积具有逐年缩小,中心水位埋深逐年变
浅的趋势,1999年到2000年出现漏斗面积扩大,中心水位加深的状况,显然与近两年干旱少
雨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从多年动态变化来看,该漏斗仍处于稳定状态.
(3)唐山市深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受矿井疏水的影响,第四系深层水急剧下降,形成以矿区为中心的深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由于该含水组观测点少,不能绘制成图,漏斗形成,范围很难确定.但开滦个各矿内,深层
水位均低于浅层水位34.24—42.15m.其中开平向斜西北翼深层地下水水位低于浅层地下水
3
水位34.24m.在漏斗中心区,深层地下水水位低于奥陶系岩溶水水位4.25—15.73m.
(4)奥陶系岩溶水水位降落漏斗
主要分布于开平向斜西北翼,1974年形成,漏斗沿奥陶系灰岩地层走向展布,呈不规
则条带状,漏斗边界与水文地质单元一致,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1978—1981年间岩溶水
位以每年6.0m的速度下降,漏斗中心人民公园1982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3.28m,水位标
高--28.48m,从1982年起唐山市控制了岩溶水的开采量,水位下降缓慢.到1992年为为控
制唐山市岩溶塌陷的发生及发展,较大幅度的减少了开平向斜西北翼奥陶系岩溶水开采量,
1992年比1991年减少1243.8×104m3,岩溶水位上升3.34m.
漏斗区199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44.72m,1995年末37.66m,1996,1997,1998年末为
39.29m,41.71m及39.78m,1999年及200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分别为44.65m和45.45m,与
1990年水位相近,虽然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因1999年及2000年天旱少雨,地下水补
给不足,漏斗区中心水位又处于下降状态.
漏斗中心人民公园,1995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6.61m,2000年为57.07m.虽然漏斗中
心水位有所下降,但总的看来该漏斗还是处于稳定状态.
3.2.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1986—2000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及综合计算面积,在充分考虑政府部门对超采区
地下水开采量进行遏制的条件下,采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数列,对2010年,2015
年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面积,中心水位埋深进行预测.
预测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积2010年,2015年漏斗面积分别为300Km2,
280 Km2,比2000年分别缩小43.3 Km2及63.3 Km2;2010年中心水位埋深44.40m,比2000
年回升3.10m,2015年维持在2010年的水平,水位处于稳定状态.
预测古冶区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积2010年,2015年分别为170 Km2及160
Km2,比2000年分别缩小16. Km29及17.9 Km2;2010年及2015年中心水位埋深将控制在
24.00m左右,比2000年回升1.50左右,处于稳定状态(见表3).
表3 唐山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预测成果表
Tabal.3 the forecast production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TangShan
漏斗面积(Km2) 中心水位埋深(m)
漏斗名 称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43.3 300.0 280.0 44.40 44.40
古冶区第四系浅层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186.9 170 160 24.00 24.00
3.3 含水层疏干
唐山市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内被疏干的含水层主要为第二含水组,在基岩浅埋区内除
第二含水组上部细砂层外,第二含水组中部砂砾卵石层同时被疏干.以陡河,沙河和小青龙
河两岸分布的全新统第一含水组细砂含水层,由于补给条件较好,含水层并未被疏干.
疏干含水层厚度的计算是以1976年末水位埋深作为初始水位,唐山地震后地下水位基
本恢复到原来水位,以2000年未水位埋深时段末期水位,据钻孔机井地层资料计算各井被
疏干含水层厚度.
计算结果表明:1976-1995年19年间,唐山市区含水层疏干体积为482.37 ×104m3,疏干
量为22497.48×104m3/a.其中唐山漏斗疏干体积为306.77×104m3,东矿区漏斗疏干体积为
175.60×104m3;唐山漏斗疏干量为18180.11×104m3/a,东矿区漏斗疏干量为4317.37×
104m3/a.1995-1996年,唐山市区含水层疏干面积为39830km2,疏干体积为147464 ×104m3,
4
疏干储存量为18433×104m3/a.
3.4 地下水污染
3.4.1 地下水污染源
唐山市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农药化肥等.据唐山市环保局1998年统计资料,唐山市区182个"三废"排放企业共排放工
业废水5710.96万吨,排放达标量为5163.12万吨,其中处理排放达标量为3190. 19万吨.废
水中污染物六价铬为0.14吨,挥发酚总量为2.43吨,氰化物为0.99吨,化学需氧量8231.69
吨,石油类176.03吨,悬浮物6596.30吨,硫化物13.16吨.全市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144380
万标立方米,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0013吨,烟尘排放量106029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量为1213.9万吨,历年累计贮存量已达8179万吨.
另外,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856.14万立方米,唐山市14个垃圾堆放场的垃圾(包括工
业垃圾)排放量51.9万吨.
3.4.2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质主要有"五毒","三氮",有机质,细菌和石油类共约20余
种.污染质通过渗透和渗漏两种方式污染地下水环境.渗坑(井)渗透和渣堆淋渗,造成点状
污染;河流与沟渠渗漏造成线状污染;施于田间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或雨水下渗,造成面
状污染.
唐山市区地下水水质目前基本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局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
标项目是六价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细菌等.比较典型的地下水污染为唐山市路南区
南刘屯—老岳各庄六价铬污染,路北区钓鱼台岩溶水六价铬污染及小梁山储灰场,李家峪储
灰场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1),南刘屯—老岳各庄污染区
南刘屯—老岳各庄一带第四系浅层水受到六价铬严重污染,铬渣污染物分布面积
3350m2,重量为4881吨,含六价铬总量为5.947吨.该污染区1983 年发现第四系浅层水受六
价铬污染,1991~1993年污染面积达1.78 km2,地下水中Cr6+ 最高含量3.40mg/L,超标67倍.
1995年污染面积(检出)1.595 km2,超标面积0.645 km2,Cr6+最高含量 1.80mg/L,超标35倍.
从1994年以后Cr6+含量逐年减少,个别井的污染已消失.污染范围也有逐年缩小的趋势,其
原因是唐山市环保局1983年曾进行了局部的开挖治理,以及污染区连年不断地抽取污染的水
体所致.
(2),路北区钓鱼台岩溶水六价铬污染区
受原文化路电镀厂废水的污染,路北区奥陶系岩溶水自1987年以来六价铬含量超标,污
染面积5.56 km2,至1995 年污染面积缩小至3.33 km2.1999年检测,凤北井污染已消失,唐
陶井Cr6+含量0.14mg/L,自1995年以来含量已逐年减少.
(3)小梁山储灰场冲灰水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于唐山发电厂小梁山冲灰场冲灰水沿灰岩溶洞裂隙下渗,1986年冶里—徐庄子奥陶系
岩溶水曾形成面积2km2的氟污染区,氟含量达3.2mg/L.1988年冲灰场停用并覆土改造,原
污染范围大大减少,原污染井水中氟含量明显降低,仅为0.5~1mg/L,均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并接近天然背景值.预测该污染区氟污染将逐年衰减直至消失.
(4)李家峪储灰场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于唐山发电总厂陡河电厂冲灰水的渗漏,使附近岩溶裂隙水受到污染,地下水中氟含
5
量逐年升高,由1988年的0.37mg/L升至1995年的5.80mg/L,之后逐年降低,但1999年仍为
4.0mg/L,由此预测该污染尚未停止,如灰场继续使用,其污染仍将持续下去,并有扩大污
染范围的可能.
3.5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唐山矿业以煤矿为主,长期大量开掘地下煤层及围岩,改变乃至破坏了岩土体的自然平
衡,导致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引发出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 采空塌陷
1984年范各庄矿突水后附近出现11个岩溶塌陷坑,在以突水点为中心的10km2范围内,
水位普降20~30m,水井吊泵悬空,供水系统失灵.其后,采煤塌陷灾害更为严重,截止1995
年整个开滦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波及面积达100 多平方公里,地面塌陷19504.01
公顷,产生15个塌陷坑,最大坑深20.42m,53个积水坑最大积水深度8.70m.这些塌陷,积
水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南部京山铁路两侧,使大面积农田被毁,建筑物遭到破坏, 100
多个村庄被迫搬迁,使城市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2) 矿井突水
开平煤田为奥陶系灰岩所包围,岩溶发育,富水性强,随着开采层段不断加深,强排深
层地下水产生了巨大的水头差,严重威胁着矿井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1984年6月2日,范
各庄矿井下突水, 突水原因是奥陶系灰岩陷落柱溃入矿井,使奥陶系岩溶水大量涌入矿井,
高峰期11个小时平均突水量达2053吨/分,淹没了范各庄矿井,吕家坨矿,林西三矿,直接
经济损失5.6亿元.而且其余的矿也有不同程度的突水事故,是煤矿开采时一个主要地质灾
害.
(3) 矿渣堆放
市区内共有煤矸石山16座,1998年煤矸石产生量4640500吨,年储存量为672100吨,历年
累计贮存量37194200吨,历年累计贮存占地面积1763300m2.由于矿渣堆存, 不但占用大量
土地,散发有害气体,而且可污染土体和浅层地下水,有的煤矸山发生自燃,释放出SO2,
CO2等气体,污染大气,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炸,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3.6 地震灾害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7.8级地震是震惊世界的一次大地震,震中地震烈度达11度,
使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毁于一旦,死亡人数达24万,造成市区各民用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
的达1116.95×104m2,占原房总数的95.53%.唐山市厂房倒塌及破坏无法使用的182.2×
104m2,占原有总数的55.6%.
唐山7.8级地震发震断层为唐山矿Ⅴ号断层, 分布在唐山市路南区礼尚庄—丰南安机寨
—小山东口—29中学,成北东25°走向,断裂带宽为50~300m,长10km,左旋扭距最大1.53m.
向北东循陡河断裂北段,延伸20km, 向南西方向延伸50km.
除地震构造地裂缝外,非构造地裂缝在地震区普遍出现,主要发生在河渠,河岸和古河
道坑洼地带[2].
此外,唐山7.8级地震引起的地面垂直变形, 不论是范围和幅度都是很大的,强裂变形
带主要分布在地震断层两侧,垂直错距1.0m左右;唐山7.8级地震加大了煤矿采空塌陷.由
于地震效应,使原开滦煤矿采空塌陷区进一步扩大加深.
4,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及其发展趋势评价
4.1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
根据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选取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
地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共 8 个指标(见表 4).采用综合
评价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共分四个级别(见表5).
其公式[3]-[4]为:
6
∑
=
=
n
i
i
pp
1
式中:p--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分区系数
p
i--第i因子的评价指数
其中
p
i= ×A
p
i
*
i Ai= =∑
8**
/
ii
pp
=1i
式中:为第i个因子的给定指数;A
p
i
*
i为第i个因子的权重,n为评价因子数量.
表4 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判别指标及给定指数表
Tabal.4 the distinguishable indexes of the develop degree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angShan
分级 微弱 较轻 中等 严重
序
号 因子
环境地质问
题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1
岩土
体结
构类
型
出露基岩;砂
性土,多层,
相变小.
1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层,相变
大,特殊土零星
分布
2
粘性土或砂性土,多
层,相变大,分布有
特殊土
3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层结构,
相变大,特殊土
发育.
4
2 构造
分布 0条/50km21 1条/5km22 2条/5km23 ≥3 条/5km24
3
地下
水污
染
无 1 个别地段有污染2 局部地段有污染 3 污染点较多 4
4
地下
水水
位下
降速
率
1 m/a 4
5 岩溶
塌陷 0个/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6 采空
塌陷 0个/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7
固体
废弃
物
0处/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8 地裂
缝 0处/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表5 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分区系数
Tabal.5 the subarea coefficient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级别 微弱发育区 轻度发育区 中等发育区 严重发育区
p 1-1.5 1.5-2.5 2.5-3.5 3.5-4
评价结果如下(见图1):
环境地质问题微弱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仅是零星分布城
市废弃物;环境地质问题轻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罗各庄,大丰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
厂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下水超采,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地裂缝,零星分布固体
废弃物;环境地质问题中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开平区吕家坨,赵各庄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
题是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废弃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
漏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发育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下水严重超采,矿山固体废弃物和
城市固体废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矿山采空塌陷.
8
其主要内容为:环境地质问题缓慢发育区要分布于城市的西部,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唐山
市有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城市废物的处理,使该区本就不多的城市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较
慢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的东部大丰谷各庄,罗各庄,夏庄一带,主要是该区的点状污染得
到有效治理,而该区的地下水开采量也已经大大减少;较快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东部的
范各庄,吕家坨和魏峰水厂,主要是该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部分已经处理,地下水开采量也
在不断的降低,矿山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也已经部分进行治理;快速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市
新区的东北部的赵各庄和唐家庄一带,主要是由于该区目前是唐山市的重点发展区,地下水
将大量的开采,地下水下降将加快,而且污染也在不断加重.
5,结论
(1) 通过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在分析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发育特
征和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标体系由选取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
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8个指标构成.在将唐山市环境地质
问题发育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微弱发育区,轻度发育区,中等发育区和严重发育区的基础上,对
各评价指标相应的四级量化取值和标准化处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
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唐山市地质环境态势基本吻合.
(2)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将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划分为四级.其中环境
地质问题微弱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环境地质问题轻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
罗各庄,大丰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厂一带;环境地质问题中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开平区吕
家坨,赵各庄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废弃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
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漏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发育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
下水严重超采,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矿山采空塌
陷.
(3) 根据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
进行了预测:环境地质问题缓慢发育区要分布于城市的西部;较慢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的
东部大丰谷各庄,罗各庄,夏庄一带;较快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东部的范各庄,吕家坨
和魏峰水厂;快速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市新区的东北部的赵各庄和唐家庄一带.
唐山市的地质结构有人说很不稳定,断裂带,岩溶洞,采空塌陷区,这些都是真的吗?谁有第一手的物探资料?
物探资料是机密资料,不会公开的,在这你是看不到的。
唐山地区北部靠近燕山山脉,南部处于渤海湾盆地,大地构造上濒临燕山造山带和渤海湾盆地沉降带,是地质活动较多、地质遗迹较为多样、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唐山地区地貌上为山地-丘陵-第四纪冲积平原,沿海地区坐落在滦河三角洲上,在地质上,渤海湾盆地为一处断陷-坳陷盆地,第四系沉积物下面的古老地层普遍发育断层,唐山地震也是由于断裂带的活动引起的。唐山是重工业城市,煤、铁资源丰富,地下采煤造成的采空区的确存在,而且由于唐山的采煤历史很长,地下采空区面积较大,老唐山火车站改线就是因为地下有煤(压煤)加上老站地处采空区。岩溶在唐山也发育,唐山地区发育寒武系碳酸盐岩(长山组、凤山组)和奥陶系石灰岩(冶里组、亮甲山组),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容易形成岩溶(喀斯特)地貌。
环境地质问题
一、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表8-1)。1995~1999年地下水位平均累计下降3.52m,年下降速率为0.7m/a。其中唐山市平均累计下降最大,为5.36m;滦南县最小,为1.73m。
表8-1 地下水位年变幅表(单位:m)
超量集中开采地下水,形成大面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一)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分布
截至2000年末,工作区内共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3个。它们分别是:由唐山市区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深层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和奥陶系岩溶水城市开采型水位降落漏斗共同组成唐山多层复合降落漏斗;丰南-唐海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汉沽开采型有咸水区深层承压水水位降落漏斗等。
(二)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1.唐山市多层复合降落漏斗
唐山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地下水需求量较大。自1974年以来,唐山市枯水期就开始出现漏斗迹象,之后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漏斗不断扩大、加深,1978~1982年为急剧下降阶段,1982年以后由于城市和农业开采量受到控制,漏斗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且有逐渐缩小的趋势。1991~1995年枯水期漏斗区综合计算面积为272.25~319.3km2,平均面积301.03km2,2000年枯水期漏斗区综合计算面积270.85km2,面积缩小10%,且等水位线围绕两个中心独自封闭。在丰水期两个漏斗中心连成一片,在等水位线-15m处封闭。漏斗中心位置:北部在北郊水厂,封闭等水位线-10m;南部在定福庄,封闭等水位线-15m。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北郊水厂1996~2000年枯水期平均水位埋深42.83m,5年中最低水位埋深出现在2000年,为47.50m;最高水位出现在1997年,为37.24m,这种水位与1996年为丰水年有关。5年平均水位1996~2000年比1991~1995年上升4.57m,说明漏斗中心水位已处于相对稳定且略有回升状态。但是从1996~2000年5年的变化中,水位埋深仍然在逐渐增大。平均开采模数:1996年为21.89万m3/(km2·a),2000年为24.0万m3/(km2·a),2000年比1996年增加了9.6%,2000年水位比1996年下降了10.24m,这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据。
唐山漏斗影响范围横跨还乡河陡河流域水文地质亚区和沙河流域水文地质亚区,漏斗呈北东向展布,西南部漏斗面积大于东北部,漏斗中心基本呈圆形,中间被北东向基岩浅埋区分割,四周边界不对称。等水位线在北部山前闭合,向南逐渐向两端开放。该漏斗主要是城市工业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开采和农业开采地下水形成。唐山第四系浅层水水位降落漏斗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综合计算面积略有缩小,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略有回升。
2.丰南-唐海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丰南-唐海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位于本区南部,东西界线已超出研究区范围,北至咸淡水界线,南到渤海湾,已形成了区域性沉降区。该沉降区处于滨海平原水文地质区,开采层为深部承压淡水,咸水底板在40~120m之间。开采层为Ⅱ、Ⅲ含水组,开采深度120~360m,个别地区超过400m。含水层岩性颗粒较细,地下水补给径流缓慢。区内主要农作物为水稻,除唐海县部分地区用地表水灌溉外,其余均为地下水灌溉。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地表水的来水量减少,地下水的用水量增大,机井灌溉期加长,在区内形成了以-30m等水位线圈闭的一个漏斗(见表8-2)。在漏斗范围内有三个集中开采区,对应形成了三个漏斗中心,分别位于唐海县城、丰南西葛庄和南堡盐场。各集中开采区的开采强度、开采范围及水位埋深不尽相同。
(1)西葛庄漏斗中心:位于丰南市东南,地下水开采主要供稻田灌溉用水和西葛庄一带的多家陶瓷厂用水。2000年低水位期,漏斗中心水位埋深41.20m,水位标高-35.63m;丰水期水位埋深42.90m,水位标高-37.33m。此地区的地下水仍处于下降阶段,漏斗仍在继续扩大。
(2)唐海县城漏斗中心:位于唐海县城,主要为县城工业和生活用水。2000年低水位期,水位最低点位于唐海县城中的垦丰造纸厂,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为39.70m,水位标高-37.79m。
(3)南堡盐场漏斗中心:南堡盐场作为本区沿海地带最大的晒盐场,又是当地的经济开发区之一,具有人口密集、工业较发达、用水量较大的特点,而且当地无较大的地表水源可供利用,因此,在本区形成了水位下降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为47.30m,水位标高-45.00m。
3.汉沽农场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主要为汉沽农场的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和稻田灌溉用水超量开采形成的。由于该漏斗的范围超出了研究区的范围,因此等水位线在研究区内没有封闭,漏斗继续向西、向南延伸。2000年低水位期,区内量低水位埋深75.00m,水位标高-74.50m,位于汉沽农场陡沽村(表8-2)。
表8-2 漏斗要素一览表
二、地质环境污染
随着唐山市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污染物质排放量不断增加。由于表层土体防护能力低,加之认识不足、管理不善或措施不利,所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唐山市污染体系,导致该市地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一)污染的形成与分布
污染来源主要有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垃圾、农肥和农药污染等。据调查,仅唐山市能够造成污染的企业就有270多家,每年排放工业废水8315.94万m3,废气10984.42万m3,废渣658.78万t。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856.14万m3/a,垃圾排放量51.9万t/a。农业每年施用有机肥11.40万t,化肥1.61万t,各种农药22t。
(二)污染的条件与类型
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质主要有“五毒”、“三氮”、有机质等共约20余种。污染质通过渗透和渗漏两种方式污染环境。渗坑渗透和渣堆淋渗,造成点状污染;河流与沟渠渗漏造成线状污染;施于田间的农肥农药随雨水或农灌水下渗,造成面状污染。
1.地下水水质污染
地下水污染主要包括各种离子含量超标、硬度超标、有毒有害元素污染等。
(1)浅层第四系孔隙水污染。的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丰南市的钱营和丰润县的偏坨等煤矿开采区,但污染面积并不大,与煤矸石的堆放有关,唐山东矿区污染并不严重;唐海县第四农场场部一带亦有的污染,是受工业污染所致。
(2)浅层第四系孔隙水污染。仅在丰南市的宣庄、侉子庄和唐坊三镇之间达到污染水平,其他地区没有污染,这里的污染与钢铁厂有关。
(3)Mn2+含量具污染普遍性,大部分地区Mn2+含量都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2~3倍;其他离子基本在正常含量范围内。
(4)其他工业对水的污染。本课题在野外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型企业对地下水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如造纸厂、炼钢厂等。例如丰润县韩城造纸厂,该厂排出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到岔河,流入油葫芦泊水库中,乌黑的污水不仅污染了空气,而且还污染了地下水,实地调查得知,该河两岩10m范围内的浅层水均被污染,已不能再饮用。
2.地面点源污染
唐山市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唐山市区、各县(市)、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源,如冲灰厂、垃圾厂、小造纸厂、小煤矿、小钢铁厂以及开采煤矿所形成的矸石堆等,这些工业企业治污能力差,其产生的“三废”是最重要的污染源,并形成了具有一定污染规模的点污染源。
(1)垃圾厂的污染。据资料显示:唐山市共有垃圾厂14个,存入垃圾总量约为150万t,而且多利用采矿塌陷坑和基岩采矿坑,垃圾厂包气带土体原状结构遭到破坏,防护能力差,严重污染着周围的地质环境,其他城市也存在这一问题。据生活垃圾成分分析报告,垃圾发酵后,Cl-含量为 794mg/kg,Na+含量为 534mg/kg,含量为 368mg/kg,含量为16.1mg/kg,给当地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酚氰污染。酚氰污染主要产生于炼焦制气工业,这里主要指唐山钢铁公司炼焦制气厂。该厂共分布有7个污染源,污染物质主要为酚、氰。厂区事故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排入泥河。据1992年水质监测,污水中酚含量0.31~6.32mg/L,超出地面三级环境水质标准(≤0.01mg/L)30~631倍;氰含量0.13~2.047mg/L,超出地面三级环境水质标准(≤0.1mg/L)0.3~19.5倍;化学耗氧量150.69mg/L;水的臭味很大。
(3)小造纸厂的污染。小造纸厂一直是国家重点治理的对象,但由于利益的驱使,小造纸厂一直不能绝迹,如丰润县韩城造纸厂等。
不过,由于点污染源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危害较轻,故把点污染源作为最轻的一种影响因素。
三、地面塌陷
(一)岩溶塌陷
唐山市岩溶塌陷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煤矿岩溶水突水就发生过严重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以后,严重的岩溶塌陷集中发生在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共发生塌陷120多处。其主要分布在市区的凤凰山西麓,即现在的17号居民小区以及郊区的赵各庄中学、林西、黑鸭 子、大庄坨、信任坨、小屯、沙河等地。它的塌陷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塌陷坑直径达100m以上。第二个时期是1983~1988年,其规模较大,造成危害的塌陷共约19处,陷坑多为不规则的圆形,一般直径5~10m,最大达30~50m;一般深1~3m,最大5~7m。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路北区的西部和路南区的北部,集中发育在以下两个地带:一是西部的张各庄(6号居民小区)-体育场-啤酒厂一带,以中段的体育场-兴隆区附近最为严重。主要塌陷有体育场塌陷、热力公司塌陷、京剧团塌陷、卫国路富强楼塌陷及房管所塌陷。这些塌陷集中发生在1988年前后。二是东部的大城山-凤凰山-人民公园一带,以中段的西北井-地震陈列馆附近最严重。主要塌陷有唐山十中塌陷、地震陈列馆塌陷等,主要发生在1984~1986年和1988年前后。除以上两个密集塌陷带外,在龙华小区、王谢庄大街等地亦有零星塌陷分布。
据我们在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城建部门有关人士,唐山的岩溶塌陷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阶段,没有发现新的岩溶塌陷,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山市控制岩溶水开采有关。
(二)采空塌陷
开滦煤矿已有百年的开采历史,在670km2的煤田上分布着开滦矿务局所辖的11座煤矿和29座地方煤矿。长期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影响面积目前已达196.55km2,占唐山市区总面积的24.5%。据调查,地表严重变形,塌陷坑面积已达30多km2,最大坑深10m,个别地段已形成积水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南部京山铁路两侧以及国各庄、吕家坨、范各庄、林西、荆各庄村南等地。
采空地面塌陷是由于煤层采空引起的,煤矿开采是其主要的致塌因素,据统计采万吨煤综合塌陷率为533.4m2/万吨。
采空塌陷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由于地面塌陷使之形成积水洼地,损毁大片良田,破坏地面建筑物,使其倾斜甚至倒塌。这一灾害已迫使161座村落迁至他乡;另外,部分塌陷坑已成为污水坑、垃圾坑,污染地质环境。
四、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过量抽取深层地下水引起的。根据国家地震测绘大队资料,本区大规模地面沉降始发于20世纪50年代,地点主要位于丰南、唐海沿海一带,年平均沉降速率约10~15mm/a,向北部逐渐变缓,至丰登坞、韩城、开平、塔坨一带,连续递减为零,总面积3013.0km2。其中,年降速率5~10mm/a的面积为1510.0km2,年降速率10~20mm/a的面积为805.0km2,年降速率20~30mm/a的面积为65.0km2。截至1990年,唐山南堡开发区一带地面沉降量已超过1.0m(其中不包括由于构造引起的沉降量)。
本沉降区为天津沉降带东北边缘地带,其沉降中心在天津-新港之间,最大沉降速率为100.5mm/a。本区地面沉降除与区域上的地壳缓慢运动有关外,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是其主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时,由于来不及从含水层外面补给水量,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在隔水层顶板和含水层接触面上产生水力坡度,使粘土层中的水相应地进入含水层中,粘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压力增加引起粘土层压密。如果这种粘土层压缩性强,厚度又较大时,其压密的结果就会引起地面沉降。在地面沉降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是主因。地面沉降是一种隐蔽性灾害,影响空间范围大,时间漫长,不易觉察,一旦发生时破坏严重,其结果是不可逆的。
综上所述,由于本地区长期超采地下水,在市区中心形成双层水位复合漏斗,出现了岩溶水与孔隙水水位优势互易、水量反补的逆变状态,改变了水动力条件,潜蚀作用增强,诱发岩溶地面塌陷,造成经济损失,危及人身安全;水位大幅度下降增加了包气带厚度,被疏干的地质体由弱还原带变为氧化带,细菌滋生繁殖,有毒有害物质滞留,形成新的污染源;某些岩溶水开采吊泵悬空,被迫更换抽水设备,加重经济负担;地下水自净能力降低,污染质一旦进入含水层,不但恢复将很困难,而且将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治理环境,预防灾害,自1986年开始唐山市人为控采地下水,岩溶塌陷得到一定控制,但水位动态仍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唐山哪里属于塌陷区?
唐山的南湖、北湖、东湖等属于塌陷区。
1、南湖
南湖位于唐山市中心南部2公里处采煤塌陷区。
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改造前是经过开滦130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城市疮疤和废墟地,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形象,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1996年底市委、市政府本着“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方针,决定实施大面积生态绿化工程。
2、唐山北湖
唐山北湖是指唐山市北湖工业园区,是一个重点引进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园区。利用开滦荆各庄矿采煤塌陷地,立足实现产业升级,初步完成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北湖高新技术工业区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引进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项目。
扩展资料
唐山地质构造
唐山境内地层层序较多,太古界与元古界主要出露于北部山区;寒武、奥陶系主要分布于开平向斜两翼;石炭、二迭系绝大部分隐伏于南部平原区;少量侏罗系出露于迁安县的莲花院及贯头山一带;第三系见于迁西县城以南的新庄—尹庄一带并深埋于丰南区胥各庄—滦南县长凝一线以南地区;第四系极为发育,分布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5,形成广阔的山前倾斜平原。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式下降。北部多山,盆地相间分布;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和西部为滨海低平原。就大地貌单元划分,唐山全境可概括为山地、平原两大类。大致以玉田、丰润、滦县3县县城连线,即海拔50米等高线(黄海高程,下同)为界,以北为山地、丘陵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5%,以南为平原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5%。
市区(除新区、芦台、汉沽农场外)北部奥陶系灰岩残山出露地表,呈北东方向分布,西南部为松散的第四系冲洪积层。陡河从北东向流入,经市区由北向南注入渤海。陡河东岸、东缸窑一带地势较高,海拔23.4-45.5米。东南、西南部较低,海拔15—20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湖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山北湖
唐山南湖大剧院坍塌
可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消息,引起后果的要付法律责任的,你可要有根据才能发布这样的消息呀,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