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海军指挥学院好吗
海军指挥学院当然好
但是和大连舰艇学院不可比
而且要看你是怎么录取的
大连舰艇学院是初级指挥院校,面向高中生和海军现役士兵招生,毕业后是初级军官
海军指挥学院是中级指挥学院,只招海军现役军官,毕业后是中级军官
简单说,海军指挥学院不招高中生!
报考大连海军学院最多需要多少分
大连海军学院舰院是一本线,需要多少分,是按照当年的分数线而定。每年情况不一样分数也有变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PLA Dalian Naval Academy)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承担海军水面舰艇生长指挥军官和测绘、海洋类生长技术军官本科教育,水面舰艇现职军官初级培训,水面舰艇和海军政治工作现职军官辅助培训,研究生教育。
新装备培训及外国军事留学生教育任务,是中国国际海道测量师A.B级授权认证培训单位和国际海图制图师A级授权认证培训单位、世界“双A级”培训单位,是全军“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和研究生教育重点建设院校。
根据2018年3月中国军网信息显示,学院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老虎滩畔,有7个本科专业和多个现职军官培(轮)训专业,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包含4个授予方向);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院士5名。
扩展资料:
根据2018年3月中国军网信息显示,学院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共为人民海军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军政指挥军官。
毕业学员中涌现出200多名将军、数千名舰艇长、数以万计的各级军政指挥员和众多知名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的功臣、模范和战斗英雄,水面舰艇部队80%以上的舰艇长均毕业于学院。
办学历史
1949年11月22日,中央军委做出决定:在大连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
1950年2月1日,开学。同年12月,航海指挥系和机械工程系分别扩编为指挥分校和机械分校。
1952年,学校更名为“第一海军学校”,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
1957年,学校更名为“海军指挥学校”。
1985年,学校开办研究生教育。
1986年,学校定名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并拥有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0年,学院成为全军指挥院校中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1995年12月,学院被总部确定为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并享有理学及工学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9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原海军政治学院并入该院,组建政治系。
2000年,学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中国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
1、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河北。北宋初年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
通籍后官运亨通,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
2、丁士美(1521-1577年),字邦彦,号后溪,淮安府清河县(今属淮安市)人,幼而聪敏好学,长而淹贯经史。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谕德、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兼教习庶吉士、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历事三朝,辅导二帝。
3、丁度(990年—1053年),字公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祖籍恩州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北宋大臣、训诂学家。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丁度登“服勤词学科”进士(榜眼),授大理寺评事,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庆历六年(1046年),升任枢密副使。庆历七年(1047年),官拜参知政事(副相)。
皇祐五年(1053年),丁度去世,赠吏部尚书,谥号“文简”。
4、丁云鹏 (1547~1628)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书法学钟、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余年。
5、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亡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吕大器等拥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清兵南下后。
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四月初四日,被开肠破肚,至夜断气。
我国的第一个海军学校是什么学校?
我国的第一个海军学校是清朝福建海军学院,也称作船政学堂。
船政学堂是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在1866年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
船政学堂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材而设。船政学堂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除了是近代中国首家海军及航海学院外,它亦是首家现代军事学院,和首家现代专业院校。
扩展资料:
船政学堂1949年后迁台湾,改为海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更名为福建高级航空机械商船学校,1953年院系调整撤销,相关专业并入福建航海专科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船政学堂自1866年一路开办至1907年福建船政停办为止,毕业生共628名。辛亥革命后,船政前学堂于1913年改为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海军学校。
船政学堂初年要求严格,教授内容学、术并重,在当时的中国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俱以船政学堂为模式。
船政学堂第一届尤为人材辈出,以至有史学家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一级战一国。就算到了民国成立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在的福建派别,亦是出于船政。
船政学堂除了为中国海军及航海事业培育人材外,还培育了不少在工程、以至文学、思想方面的杰出人材。
船政学堂著名毕业生:严复、邓世昌、魏翰、詹天佑、刘步蟾、林永升、林泰曾、叶祖圭、萨镇冰、程璧光、陈季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船政学堂